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国当地时间2009年11月14日晚,从未获过任何奥斯卡奖提名的73岁老电影人罗杰科尔曼(Roger Corman),被奥斯卡提前授予了“终身成就奖”。这一致敬性极强的奖项,肯定了科尔曼从影50多年来对美国电影所作的贡献,更重要的是,作为“B级片之王”,科尔曼的获奖更证明,昔日饱受非议的B级片,如今已经逐渐被美国主流文化圈认可。
就奥斯卡破天荒地提前4个月颁发了“小金人”,《独立报》在结果公布之前采访了科尔曼对入围有何看法,他诚恳地说:“虽然美国电影艺术科学院打过电话给我,说我被提名奥斯卡‘终身成就奖’,但我觉得奥斯卡不大可能真的把奖颁给我,因为我拍的都是低成本的影片。”
科尔曼口中所说的“低成本”影片,就是美国电影中的B级片,而他本人因为从影生涯中制造了400多部这类电影,被称为“B级片之王”。成本低是B级片的一个典型特点,随之而来的就是制作较为粗糙、拍摄时间短,而且也没有人们熟悉的好莱坞大明星参演。这类影片通常充斥着暴力、悬疑、情色等镜头,是美国电影运营过程中一个奇特的产物,也成为其电影文化中一种值得关注的现象,并深深地影响了诸如昆汀·塔伦蒂诺等如今一批活跃于美国电影界的后来者。
经济萧条时代的产物
由于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大萧条,电影公司推出了“A+B”的双片放映制度,这让B级片正式登上历史舞台,并延续至今。
要想全面了解B级片的历史,就必须将时间推回到上世纪30年代的经济大萧条时期。在当时,片方的收入十分依赖于票房,为了吸引不同的人群走进影院以增加票房收入,影院采用的是“打包模式”放映,即一张电影票包含一套片子:一部主打影片,一部十几分钟的卡通片,一部新闻片再加上一部电影预告片,观众可以一票通用,这种打包模式叫做bottom of the bill。
不过,由于当时摄影技术的限制,卡通片在表现形式上常常比主打影片更为灵活多变,情节也更加有趣,比主打影片更能吸引观众。这种“打包模式”促成了美国卡通电影的繁荣,但随之而来的经济危机让影院每周1亿的观影人数下降到了不足6000万,卡通片的魅力也在下降。为了降低成本的同时又能相对地保证票房,片方又推出了一种新的“双片制”(Double Bill)打包模式,保留了原来的主打影片,将新闻片和卡通片等替换成一部成本很低的副片,这类电影就是B级片。
1932年,华纳兄弟和米高梅公司最早开始在自己旗下的一线影院推出双片放映,算是B级片正式登台,随后一年,雷电华、福克斯、派拉蒙等超过75%的影院都采纳了双片制。由于要担负增加票房收入、吸引观众的重任,B级片从一“出生”就选择了“非主流”的内容作为噱头,凶杀、血腥、暴力、色情、恐怖等元素成为主要剧情,充斥着仅仅70分钟的片长。出乎意料的是,这种粗俗而暴露的路线反而引起了观众的观看兴趣,也因为其制作成本只有主打片的十分之一而受到片方的追捧。
其实,现在还不清楚“B级片”的名头是从何时开始使用的。在经济大萧条初现的1928年前后,随着卓别林式默片的衰败,米高美和福克斯等制作公司的电影成本,已经从高峰期的100万美元减少到了19万至27万之间,而另外一些电影公司的成本甚至控制在5万美元以下,比如好莱坞电影大师卡普拉人行之初为哥伦比亚电影公司拍摄的《这么一回事》成本就不足2万,“低成本”的概念在此时已经悄然产生了。而到了30年代,许多大的制片公司迅速成立了独立部门专门开发B级片,并投入了一半的经费,以期望通过快速回收成本的B级片加快资金流动。
此时,由于B级片和A级片(正片)往往拥有同一片方,两片经常套拍,为了节省成本,B级片就是用A级片的布景和道具,连主演也是A级片里的二线演员。由于影片审查机构对B级片不重视,审查往往也不严密,B级片在这种“滥竽充数”的制作之后,还掺杂正统A级片中没有的内容,随着情色部分的不断加强,B级片里分化出了我们熟知的“成人片”片种。而对导演来说,审查的不严密也留下了更大的创作空间,因为镜头很少需要补拍,演员们的工作量也相对减少,而且还可以因为影片的数量拿到更多的片酬。
经过20多年的发展,随着上个世纪50年代电视得到普及,B级片和整个电影业一起迎来了一个新的竞争对手——电视剧。观众返回家中观看免费的系列惊悚片和西部片,影院的双片制逐渐取消,传统意义上的B级片已经解体,只是这一称呼保留了下来。许多B级片导演转型为电视剧导演,而另外一些人,则开始将B级片的精神发扬光大,罗杰科尔曼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B级片之王”科尔曼
400多部卖座影片的佳绩,让科尔曼成为B级片当之无愧的王者,他的影响力在于将B级片的精髓无限地发扬光大。
就B级片来说,罗杰科尔曼如果自称行业第二的话,就没人敢自称第一。作为一名导演,他在1955年到1970年之间拍摄导演了50多部B级片,而1 970年转为制片人之后,他仍对B级片情有独钟,制作了超过350部B级片。
1926年4月5日,科尔曼出生在底特律的一个工程师家庭,幼时的他打算子承父业,成为一名工程师。不过,他一个要好的同学的父母在电影厂工作,让他对电影产生了兴趣。所以,当拿到斯坦福大学的工程学位而找不到满意的工作时,科尔曼选择了进入福克斯公司当送信员,骑着自行车给厂里送电影拷贝。每到星期六,他就申请免费给制片组干活,到拍摄现场观察、学习,一年之后负责剧本审核,同时私下里创作自己的剧本。
1954年,科尔曼创作了他的第一个电影剧本《房子和大海》,后来改成《公路法网》卖给了,联美公司,在那里他接受了作为制片人的宝贵训练。《公路法网》拍摄时,科尔曼要求担任无偿的助理制片人,因为他想学点东西,同时还能获得助理制片人的荣誉。这次经历,让科尔曼产生了当独立制片的念头。于是,在1955年结束牛津大学英文写作的训练课程之后,他回到洛杉矶,加入了独立制作公司“美国国际制片”,开始了自己的B级片生涯。
作为独立制片人,科尔曼的第一部电影是《来自海底的恶魔》。他用《公路法网》的剧本报酬和向朋友借来的钱完成了这部电影的拍摄,最后这部成本(加上办公室的租金等)18000美元的影片,科尔曼在马里布海岸用6天时间完成了。从一开始,他就给自己定下了规矩:“电影只有一种拍法——飞快地拍。”
成名之后,科尔曼说,自己会踏入B级片的行列全因为没有足够多的钱去拍主流电影。“B级片无所谓演技好坏和拍摄技巧的优劣,只要有噱头,观众就会去看。”为此,他写了一本名为《如何只花1500美元赚100万美元》的书,介绍发家经验。但要学习他的发家史真的有点困难, 因为在西部片,怪兽片、探险片、恐怖片、科幻片、公路片、犯罪片等惯用手法之外,科尔曼还为自己的电影打上了独有的标签:摇滚电影、青少年恐怖片、飞车党公路片、动作英雄、女性监狱电影…-在他的电影里,总能感受到当时社会民众情绪的变化。
比如,在二战后动荡不堪的美国社会中,一种焦虑而孤独的情绪蔓延,科尔曼将自己的电影语言确定为大量的运动镜头、快速剪辑、摇滚配乐,配以一个受争议的孤独主人公,反衬出“只有最强者能生存”的残酷现实。而到了60年代中期,意大利的角斗士电影进入美国,科尔曼也跟风拍摄了自己的大力士电影,适应了当时人们对“肌肉男”追逐的浪潮。有评价说,科尔曼制作电影的最大动机就是挣钱,所以什么流行就拍什么。
科尔曼之所以被称为“B级片之王”,是因为他充分发挥了B级片的特质。有评论家戏谑,科尔曼出品的是“3B”电影:血腥(blood),胸部(breast)和飞车党(biker)。但科尔曼对此并不介意,他制片的原则就是B级片的精髓:高效、节省资源(即不同的电影多次使用同一场景)、减少花费、数量大干质量,市场利益大干一切。最多的时候,他一天拍了50个景。
但成本低并不意味着毫无质量可言。1960年的《恐怖小店》科尔曼只拍了两天一夜,却吸引影迷跑到影院看上几十遍,对每句台词倒背如流。有意思的是,当他的电影中需要使用诸如单人潜艇、赛车等昂贵道具时,他从来都是免费使用,方法是答应在演职人员表上加上潜艇公司的名字,或者在媒体宣传时提及他们。所以,他出版了另外一本书——《我如何在好莱坞拍了百部电影而没亏一毛钱》。
融入主流的B级片
随着B级片的进步,它和主流片的界限越来越模糊,诸如《西雅图不眠夜》这类叫好又卖座的主流电影,就带有B级片的痕迹。
科尔曼如今获得人生第一座也是最具分量的一座“小金人”,证明由他引领的B级片风潮,终于登上奥斯卡的大雅之堂。此前,他已经在戛纳电影节上作为制片人获得了荣誉,并获得了科幻、恐怖和幻想电影学院授予的“终生成就奖”。
其实,他的另外一个贡献还在于,为如今的好莱坞输送了一大批人才。在他的手上,培养了大批新人,其中不乏因《教父2》而斩获奥斯卡最佳导演奖的弗朗西斯·科波拉这样的佼佼者。科尔曼的公司被戏称为“科尔曼电影学院”,“毕业生”包括:马丁·斯科西斯、弗朗西斯·科波拉、詹姆斯·卡梅隆、彼得·博格丹诺维奇(《纸月亮》)、乔纳森·德米(《沉默的羔羊》)、朗·霍华德(《美丽心灵》)、彼得方达、杰克·尼克尔森、西尔维斯特史泰龙、丹尼斯霍普等。“没有哪一个想拍电影的年轻人没有在科尔曼的手下干过”,在这句好莱坞的著名台词中,科尔曼的影响力可以窥见一斑。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B级片的发展,其制作成本也越来越高,周期也越来越长,它和主流片的区别已经十分模糊了。一部影片到底是不是B级片,如今不再单纯地从成本角度来看,很大程度上决定于你个人的喜好。比如《黑客帝国》这样的大成本电影,因其题材的特殊性,也被美国的一些媒体归入B级片行列;而备受赞誉的《西雅图不眠夜》,也因其成本低,且属于“小鸡电影”而被列入B级片的行列。
好莱坞借鉴B级片的成功模式也让B级片声名日盛。恐怖片大师希区柯克的后期代表作《精神病患者》从B级片里吸取不少营养,片中浴室杀人一段中飞溅的血浆,是B级片才敢使用的桥段,而《狂凶记》中的暴力尺度跟B级片也没什么两样。不仅如此,好莱坞的大制作还出现了向B级片致敬的回潮,由《指环王》导演彼德·杰克逊执导《金刚》,耗资2亿美元,就是翻拍1933年的同名B级片《金刚》。作为好莱坞“美女加野兽”电影的开山祖,《金刚》是一部由雷电华公司出品的非常典型的B级片。
事实上,B级片真实反映了大众社会的审美情趣与心理状态,它从社会现实中吸取创作的灵感,这才是它经久不衰的关键。美国一年推出的大约500部电影中,其中只有20%左右主流片电影,80%左右属于B级片,B级片才是美国电影市场的主宰。B级片满足了人们的猎奇心理、原始性幻想和对未知的求知欲,用另外一个独特的视角诠释了我们所处的世界。
科尔曼的代表作
《恐怖小店》(1960年出品) 讲述摩西在得到一株靠吸人血生长的奇异花朵后,不惜以牺牲自己的代价来赢取顾客的青睐和美人的芳心。然而在名利双收之时,摩西发现自己已不能控制奇花的成长,并且生命也面临危险。良心与名利之问,摩西终于醒悟,于是展开了正郡之战。上世纪80年代初,这部作品被改编成舞台剧版本在百老汇大获成功。1986年,导演弗兰克奥兹将此片改编成歌舞片《绿魔先生》。
《红死魔的假面舞会》(1964年出品) 电影根据爱伦坡的短篇小说改编。原著讲述在红死病猖獗的欧洲,残忍的亲王在城堡内建起了庇护所,妄图躲避这场浩劫,当亲王在午夜举办化装舞会的时候,一个戴着红面具的人潜入舞会内,原来这红色面具的神秘人即是红死魔的化身,亲王与贵族们仍然逃不脱这场浩劫。
《血腥妈妈》(1970年出品) 科尔曼从电影《邦尼与克莱德》中得到灵感。谢利温特斯扮演的贝克妈妈,是一个带着几个儿子打家劫舍的粗豪寡妇。在不断抢劫并跟警方火拼的过程中,她跟几个亡命之徒结成一伙,自己也找到了一个喜欢她的男人。罗杰科尔曼以活力十足的手法呈现出一个无法无天的盗匪世界,也拍出了经济大萧条时的特有时代气氛。
就奥斯卡破天荒地提前4个月颁发了“小金人”,《独立报》在结果公布之前采访了科尔曼对入围有何看法,他诚恳地说:“虽然美国电影艺术科学院打过电话给我,说我被提名奥斯卡‘终身成就奖’,但我觉得奥斯卡不大可能真的把奖颁给我,因为我拍的都是低成本的影片。”
科尔曼口中所说的“低成本”影片,就是美国电影中的B级片,而他本人因为从影生涯中制造了400多部这类电影,被称为“B级片之王”。成本低是B级片的一个典型特点,随之而来的就是制作较为粗糙、拍摄时间短,而且也没有人们熟悉的好莱坞大明星参演。这类影片通常充斥着暴力、悬疑、情色等镜头,是美国电影运营过程中一个奇特的产物,也成为其电影文化中一种值得关注的现象,并深深地影响了诸如昆汀·塔伦蒂诺等如今一批活跃于美国电影界的后来者。
经济萧条时代的产物
由于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大萧条,电影公司推出了“A+B”的双片放映制度,这让B级片正式登上历史舞台,并延续至今。
要想全面了解B级片的历史,就必须将时间推回到上世纪30年代的经济大萧条时期。在当时,片方的收入十分依赖于票房,为了吸引不同的人群走进影院以增加票房收入,影院采用的是“打包模式”放映,即一张电影票包含一套片子:一部主打影片,一部十几分钟的卡通片,一部新闻片再加上一部电影预告片,观众可以一票通用,这种打包模式叫做bottom of the bill。
不过,由于当时摄影技术的限制,卡通片在表现形式上常常比主打影片更为灵活多变,情节也更加有趣,比主打影片更能吸引观众。这种“打包模式”促成了美国卡通电影的繁荣,但随之而来的经济危机让影院每周1亿的观影人数下降到了不足6000万,卡通片的魅力也在下降。为了降低成本的同时又能相对地保证票房,片方又推出了一种新的“双片制”(Double Bill)打包模式,保留了原来的主打影片,将新闻片和卡通片等替换成一部成本很低的副片,这类电影就是B级片。
1932年,华纳兄弟和米高梅公司最早开始在自己旗下的一线影院推出双片放映,算是B级片正式登台,随后一年,雷电华、福克斯、派拉蒙等超过75%的影院都采纳了双片制。由于要担负增加票房收入、吸引观众的重任,B级片从一“出生”就选择了“非主流”的内容作为噱头,凶杀、血腥、暴力、色情、恐怖等元素成为主要剧情,充斥着仅仅70分钟的片长。出乎意料的是,这种粗俗而暴露的路线反而引起了观众的观看兴趣,也因为其制作成本只有主打片的十分之一而受到片方的追捧。
其实,现在还不清楚“B级片”的名头是从何时开始使用的。在经济大萧条初现的1928年前后,随着卓别林式默片的衰败,米高美和福克斯等制作公司的电影成本,已经从高峰期的100万美元减少到了19万至27万之间,而另外一些电影公司的成本甚至控制在5万美元以下,比如好莱坞电影大师卡普拉人行之初为哥伦比亚电影公司拍摄的《这么一回事》成本就不足2万,“低成本”的概念在此时已经悄然产生了。而到了30年代,许多大的制片公司迅速成立了独立部门专门开发B级片,并投入了一半的经费,以期望通过快速回收成本的B级片加快资金流动。
此时,由于B级片和A级片(正片)往往拥有同一片方,两片经常套拍,为了节省成本,B级片就是用A级片的布景和道具,连主演也是A级片里的二线演员。由于影片审查机构对B级片不重视,审查往往也不严密,B级片在这种“滥竽充数”的制作之后,还掺杂正统A级片中没有的内容,随着情色部分的不断加强,B级片里分化出了我们熟知的“成人片”片种。而对导演来说,审查的不严密也留下了更大的创作空间,因为镜头很少需要补拍,演员们的工作量也相对减少,而且还可以因为影片的数量拿到更多的片酬。
经过20多年的发展,随着上个世纪50年代电视得到普及,B级片和整个电影业一起迎来了一个新的竞争对手——电视剧。观众返回家中观看免费的系列惊悚片和西部片,影院的双片制逐渐取消,传统意义上的B级片已经解体,只是这一称呼保留了下来。许多B级片导演转型为电视剧导演,而另外一些人,则开始将B级片的精神发扬光大,罗杰科尔曼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B级片之王”科尔曼
400多部卖座影片的佳绩,让科尔曼成为B级片当之无愧的王者,他的影响力在于将B级片的精髓无限地发扬光大。
就B级片来说,罗杰科尔曼如果自称行业第二的话,就没人敢自称第一。作为一名导演,他在1955年到1970年之间拍摄导演了50多部B级片,而1 970年转为制片人之后,他仍对B级片情有独钟,制作了超过350部B级片。
1926年4月5日,科尔曼出生在底特律的一个工程师家庭,幼时的他打算子承父业,成为一名工程师。不过,他一个要好的同学的父母在电影厂工作,让他对电影产生了兴趣。所以,当拿到斯坦福大学的工程学位而找不到满意的工作时,科尔曼选择了进入福克斯公司当送信员,骑着自行车给厂里送电影拷贝。每到星期六,他就申请免费给制片组干活,到拍摄现场观察、学习,一年之后负责剧本审核,同时私下里创作自己的剧本。
1954年,科尔曼创作了他的第一个电影剧本《房子和大海》,后来改成《公路法网》卖给了,联美公司,在那里他接受了作为制片人的宝贵训练。《公路法网》拍摄时,科尔曼要求担任无偿的助理制片人,因为他想学点东西,同时还能获得助理制片人的荣誉。这次经历,让科尔曼产生了当独立制片的念头。于是,在1955年结束牛津大学英文写作的训练课程之后,他回到洛杉矶,加入了独立制作公司“美国国际制片”,开始了自己的B级片生涯。
作为独立制片人,科尔曼的第一部电影是《来自海底的恶魔》。他用《公路法网》的剧本报酬和向朋友借来的钱完成了这部电影的拍摄,最后这部成本(加上办公室的租金等)18000美元的影片,科尔曼在马里布海岸用6天时间完成了。从一开始,他就给自己定下了规矩:“电影只有一种拍法——飞快地拍。”
成名之后,科尔曼说,自己会踏入B级片的行列全因为没有足够多的钱去拍主流电影。“B级片无所谓演技好坏和拍摄技巧的优劣,只要有噱头,观众就会去看。”为此,他写了一本名为《如何只花1500美元赚100万美元》的书,介绍发家经验。但要学习他的发家史真的有点困难, 因为在西部片,怪兽片、探险片、恐怖片、科幻片、公路片、犯罪片等惯用手法之外,科尔曼还为自己的电影打上了独有的标签:摇滚电影、青少年恐怖片、飞车党公路片、动作英雄、女性监狱电影…-在他的电影里,总能感受到当时社会民众情绪的变化。
比如,在二战后动荡不堪的美国社会中,一种焦虑而孤独的情绪蔓延,科尔曼将自己的电影语言确定为大量的运动镜头、快速剪辑、摇滚配乐,配以一个受争议的孤独主人公,反衬出“只有最强者能生存”的残酷现实。而到了60年代中期,意大利的角斗士电影进入美国,科尔曼也跟风拍摄了自己的大力士电影,适应了当时人们对“肌肉男”追逐的浪潮。有评价说,科尔曼制作电影的最大动机就是挣钱,所以什么流行就拍什么。
科尔曼之所以被称为“B级片之王”,是因为他充分发挥了B级片的特质。有评论家戏谑,科尔曼出品的是“3B”电影:血腥(blood),胸部(breast)和飞车党(biker)。但科尔曼对此并不介意,他制片的原则就是B级片的精髓:高效、节省资源(即不同的电影多次使用同一场景)、减少花费、数量大干质量,市场利益大干一切。最多的时候,他一天拍了50个景。
但成本低并不意味着毫无质量可言。1960年的《恐怖小店》科尔曼只拍了两天一夜,却吸引影迷跑到影院看上几十遍,对每句台词倒背如流。有意思的是,当他的电影中需要使用诸如单人潜艇、赛车等昂贵道具时,他从来都是免费使用,方法是答应在演职人员表上加上潜艇公司的名字,或者在媒体宣传时提及他们。所以,他出版了另外一本书——《我如何在好莱坞拍了百部电影而没亏一毛钱》。
融入主流的B级片
随着B级片的进步,它和主流片的界限越来越模糊,诸如《西雅图不眠夜》这类叫好又卖座的主流电影,就带有B级片的痕迹。
科尔曼如今获得人生第一座也是最具分量的一座“小金人”,证明由他引领的B级片风潮,终于登上奥斯卡的大雅之堂。此前,他已经在戛纳电影节上作为制片人获得了荣誉,并获得了科幻、恐怖和幻想电影学院授予的“终生成就奖”。
其实,他的另外一个贡献还在于,为如今的好莱坞输送了一大批人才。在他的手上,培养了大批新人,其中不乏因《教父2》而斩获奥斯卡最佳导演奖的弗朗西斯·科波拉这样的佼佼者。科尔曼的公司被戏称为“科尔曼电影学院”,“毕业生”包括:马丁·斯科西斯、弗朗西斯·科波拉、詹姆斯·卡梅隆、彼得·博格丹诺维奇(《纸月亮》)、乔纳森·德米(《沉默的羔羊》)、朗·霍华德(《美丽心灵》)、彼得方达、杰克·尼克尔森、西尔维斯特史泰龙、丹尼斯霍普等。“没有哪一个想拍电影的年轻人没有在科尔曼的手下干过”,在这句好莱坞的著名台词中,科尔曼的影响力可以窥见一斑。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B级片的发展,其制作成本也越来越高,周期也越来越长,它和主流片的区别已经十分模糊了。一部影片到底是不是B级片,如今不再单纯地从成本角度来看,很大程度上决定于你个人的喜好。比如《黑客帝国》这样的大成本电影,因其题材的特殊性,也被美国的一些媒体归入B级片行列;而备受赞誉的《西雅图不眠夜》,也因其成本低,且属于“小鸡电影”而被列入B级片的行列。
好莱坞借鉴B级片的成功模式也让B级片声名日盛。恐怖片大师希区柯克的后期代表作《精神病患者》从B级片里吸取不少营养,片中浴室杀人一段中飞溅的血浆,是B级片才敢使用的桥段,而《狂凶记》中的暴力尺度跟B级片也没什么两样。不仅如此,好莱坞的大制作还出现了向B级片致敬的回潮,由《指环王》导演彼德·杰克逊执导《金刚》,耗资2亿美元,就是翻拍1933年的同名B级片《金刚》。作为好莱坞“美女加野兽”电影的开山祖,《金刚》是一部由雷电华公司出品的非常典型的B级片。
事实上,B级片真实反映了大众社会的审美情趣与心理状态,它从社会现实中吸取创作的灵感,这才是它经久不衰的关键。美国一年推出的大约500部电影中,其中只有20%左右主流片电影,80%左右属于B级片,B级片才是美国电影市场的主宰。B级片满足了人们的猎奇心理、原始性幻想和对未知的求知欲,用另外一个独特的视角诠释了我们所处的世界。
科尔曼的代表作
《恐怖小店》(1960年出品) 讲述摩西在得到一株靠吸人血生长的奇异花朵后,不惜以牺牲自己的代价来赢取顾客的青睐和美人的芳心。然而在名利双收之时,摩西发现自己已不能控制奇花的成长,并且生命也面临危险。良心与名利之问,摩西终于醒悟,于是展开了正郡之战。上世纪80年代初,这部作品被改编成舞台剧版本在百老汇大获成功。1986年,导演弗兰克奥兹将此片改编成歌舞片《绿魔先生》。
《红死魔的假面舞会》(1964年出品) 电影根据爱伦坡的短篇小说改编。原著讲述在红死病猖獗的欧洲,残忍的亲王在城堡内建起了庇护所,妄图躲避这场浩劫,当亲王在午夜举办化装舞会的时候,一个戴着红面具的人潜入舞会内,原来这红色面具的神秘人即是红死魔的化身,亲王与贵族们仍然逃不脱这场浩劫。
《血腥妈妈》(1970年出品) 科尔曼从电影《邦尼与克莱德》中得到灵感。谢利温特斯扮演的贝克妈妈,是一个带着几个儿子打家劫舍的粗豪寡妇。在不断抢劫并跟警方火拼的过程中,她跟几个亡命之徒结成一伙,自己也找到了一个喜欢她的男人。罗杰科尔曼以活力十足的手法呈现出一个无法无天的盗匪世界,也拍出了经济大萧条时的特有时代气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