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小学生“数感”的教学策略研究

来源 :读天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antxund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數感是对数的感悟,是对数量关系和运算方式的理解。数感的建立是提高学生数学素养的重要标志。小学生数感的形成与发展,与认知特点、数概念的形成、数学思维发展特点有重要关系。本文从四个方面对提高小学生数感的教学策略进行阐述。
  关键词:小学数学;数感培养;教学策略
  小学生数感的形成与发展,与小学生的认知特点、数概念的形成、数学思维发展特点有重要关系。在小学数学教材有关数感内容的教学中,应充分考虑影响小学生数感形成和发展的要素,引导学生在积极思考与合作交流中形成并发展良好的数感。在此,我结合教学实践,对如何培养小学生数感的教学策略提出几点建议,望得到专家和同行指正。
  一、 根据认知特点培养学生数感
  小学生数感的培养是一个由具体到抽象、循序渐进的过程,对小学生数感的培养过程经历三个阶段:首先,要学习整数、小数、分数等数的概念及其运算规则,这是数感形成的基础。这些数概念及规则是抽象的,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联系身边具体的事物或各种可感知的现实背景,通过观察、操作、体验、解决问题等活动,感受数的意义,将数的概念及规则与其实际含义联系起来,获得相应的数的知识,并获得初步的数感。其次,通过用多种方法来表示数,在具体情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量关系,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进一步学习各种数及有关运算。在探索和解决数学问题中,通过交流增进对数量关系及其变化规律的理解,进一步发展数感。最后,通过式、方程、不等式等方面知识的学习,探索数与形及在实际问题中蕴含的数量关系和规律,基于前两阶段知识经验的影响,经由更丰富实际背景中处理各种问题,通过建模、估算、求解、验证等过程的经历,获得较为稳定成熟的数感。
  二、 根据数概念的形成培养学生数感
  数是数学中最基本的概念,是构成数学这门科学的基本材料。儿童数概念的发展是从计数开始的。儿童的计数能力不仅标志着他们对数的意义的理解程度,还标志着儿童数概念的初步发展。儿童计数能力发展的顺序是:口头数数,按物点数,按数取物,说出总数。只有当儿童能说出物体的总数时,才算理解数的实际意义。6岁的儿童具有的数的知识包括:知道数字表示数量,因而数字都有大小;理解问题情境中“同样多”、“多得多”、“多一些”以及“少得多”、“少一些”等词的意思;知道1~10的每个数字在数数中的位置是固定的;知道数数时的顺序中,越到后面的数代表的数量越大;知道数数时物体数量增加或减少1个,需要相应的往后或往前数一个数。这一系列知识形成了数的中心概念结构。它不仅能帮助儿童理解不同情境中的数量问题,同时还能为他们学习更复杂数概念打下基础。
  小学生数概念形成是一个长期、潜移默化的过程,需要学生在生活中不断积累和体验。在教学中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入手,挖掘生活中的数学素材,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生活,鼓励学生大胆地用数进行交流,促使学生加深对数的体验。学生学习对“多少”的感悟,需要在丰富的情境中,充分经历察觉物体集合中所包含的物体数量多少的过程,积累感知多少的经验。这种对量的多少的觉察往往需要借助数。因此,在教学中,要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情境,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感悟量的“多少”,初步形成数概念,促进学生数感的发展。
  三、 根据数学思维发展培养学生数感
  数学思维是数学学习活动的核心,小学生数学思维是从具体形象思维逐步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对具体、形象的问题思考时比较活跃,对于抽象问题则表现得迷茫、困惑。因此我们教学的过程中,应当有针对性地发展学生的思维,使具体形象思维成分逐渐减少,抽象逻辑思维成分日趋增多,不断提高学生思维品质的发展水平。对于低年级小学生来说,知道1 1为何等于2是一个质的飞跃。他们的认知过程总会与具体实物联系在一起,如果您说1支铅笔加上1支铅笔等于两支铅笔;1个苹果加上1个苹果等于两个苹果,学生知道1 1=2的道理,但以后在计算1 1=2的时候,也还是要借助实物的。要想使学生脱离实物独立计算,教师要依托直观教具反复对学生进行训练。学生经过形象思维的积累,才能从一个一个的实物中提取出抽象的数字概念。
  四、 通过提高估算能力培养学生数感
  估算是培养学生数感的载体。估算过程既可以使学生对得数的大小有更深的感受,又可以使学生面对现实问题作出恰当的计算策略的选择。估算既是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又是培养数感的一种有效举措。如何运用好这个载体是教师平时课堂教学需要思考的问题。教材中有“先估一估,再算一算”的题目。几乎所有这样的题目都可以用精算来解决,教师切忌认为这里的估算可有可无,要仔细揣摩教材的编写意图,让学生在体会、调整的过程中培养数感。在估算的过程中,不仅能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而且在不断调整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对数的感觉。
  针对学生为估算而估算、要求估算却用精算、没有比较精算与估算结果的习惯,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通过修改教材数据,提高精算难度,让学生从内心产生估算的需要。在平时的估算训练中,适当增加一些答题要求,来“逼”学生进行估算,如规定时间内完成估算练习,比比谁估算得最快等。让学生激活现实情境中已有的估算经验,探索自己的估算方法,并在估算的过程中适时引导学生进行评价反思,让学生体验估算的重要性,增强估算意识,养成在学习和生活中自觉估算的习惯。
  总之,教学中要根据学生认知特点、数概念的形成、思维发展特点等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与应用过程;让学生运用恰当的学习方式,在各种生动具体的情境或相似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注重数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鼓励算法多样化,解题策略多变,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实践、思考、探索、交流获得数感、发展数感。
  参考文献:
  [1]郭民.小学生数感的发展与特征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9.
  作者简介:
  涂志虎,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贵州省黔南州都匀市白泥田中心校。
其他文献
为了研究不同冷却结构对叶片前缘冷却性能的影响,建立了冲击冷却、简单旋流冷却、中间双旋流冷却和切向双旋流冷却的4种结构,利用流体动力学软件ANSYS CFX对比分析了各种冷却
为解决吸附法只能实现有机物富集浓缩但不能进行矿化降解的问题,采用商用钛基体PbO2电极组,对某化工园区污水处理厂的脱附浓缩液进行了电催化氧化处理,重点考察了电流密度、
采用流变相合成新方法,用LiOH·H2O和Ni(OH)2合成了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NiO2,通过SEM和XRD等手段研究了产物的结构及其在充放电过程中的结构变化,采用Neware电池测试系统对
选择4种不同方法制备介孔氧化硅并对其进行表面改性处理。采用热重分析(TG)和燃烧实验对聚乙烯/改性SiO2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能和结构变化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与未加入SiO2
摘要:伴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如今的教学模式也越来越多样化,为教育事业带来了新的生机。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也不断有新的问题凸显出来,这就需要我们不断的改革创新,积极寻找应对办法。本文笔者结合多年教学经验对当前小学语文在新课程改革中所面临的困惑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希望能给同行教育工作者带来一些启发。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小学语文;教学  一、 小学语文教学的意义和新课改下的特点  小学语
针对Buck变换器的传统滑模控制方法存在滑模系数不易确定,以及系统的动态响应和鲁棒性难以同时提升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电感电流建立双闭环结构的自适应终端滑模控制策略。
针对现有数据融合算法中,组网雷达各节点雷达忽略自身站址误差而导致抗干扰性能降低的问题,提出一种考虑站址误差的抗欺骗式假目标方法。首先,通过增加量测过程中可能产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