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地区典型胶磷矿中稀土元素的赋存特征

来源 :稀有金属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cbon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采用化学选择性浸出方法对沉积型胶磷矿中稀土元素的赋存状态进行研究。研究发现沉积型磷矿主要由碳酸盐相、磷酸盐相和硅酸盐相三相组成。各相最佳分相反应条件为:碳酸盐相控制乙酸浓度0.3%~0.5%,浸出温度为60℃,浸出时间90 min,分步浸出两次;磷酸盐相浸出条件是在10%~20%硝酸,浸出温度为60℃,浸出120 min,硅酸盐相采用四酸(盐酸、硝酸、氢氟酸及高氯酸)消解。结果表明,沉积型磷矿(昆阳、晋宁、贵州)中稀土元素少量以独立矿物的形式存在,主要以类质同像存在于磷灰石中,磷灰石中稀土含量占总量的98
其他文献
直拉法硅单晶生长过程微缺陷的形成和长大遵循Voronkov提出的V/G(V是晶体生长速度,G是晶体生长界面的轴向温度梯度)理论。在G由热场设计和液面位置决定的前提下,单晶硅生长过程中晶体提升速度的精确控制是生长无空洞型原生微缺陷大尺寸单晶硅的关键。为控制晶体的提升速度处于无原生微缺陷单晶硅生长所需的范围内,同时获得±1 mm的直径控制效果,需要解决复杂的热传递过程导致晶体直径变化相对于功率调节大滞后性的问题。研究了通过调节加热功率控制晶体直径的时滞系统理论模型,提出了模糊比例、积分、微分(PID)控制结合
Silicon(Si)is a promising anode candidate for next-generation lithium-ion batteries(LIBs),but it suffers from poor electronic conductivity and dramatic volume variation during cycling,which poses a critical challenge for stable battery operation.To mitiga
以高稀土含量Mg-13Gd-4Y-2Zn-0.6Zr合金为研究对象,通过扫描电镜(SEM)、能谱(EDS)、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和维氏硬度(HV)等测试方法,研究了固溶参数对该合金微观组织及显微硬
锆和铪是两种性质接近、分离困难的稀有金属,主要应用于核工业.目前,针对湿法分离锆铪,工业上多采用溶剂萃取法.从有机含磷(膦)萃取剂、有机含氮萃取剂、协萃体系三方面,分别
采用GH536粉末对GH738合金基体进行激光沉积修复试验,研究了不同温度时效热处理对激光沉积修复GH536/GH738合金显微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沉积态试样中修复区组织为外延生长的柱状晶,时效热处理后柱状晶开始合并、扩展向等轴晶转变,随着时效温度增高,柱状晶组织逐渐弱化。沉积态试样中M6C碳化物呈颗粒状断续析出,尺寸较小;时效热处理后碳化物析出量增多,随着时效温度升高,碳化物呈连续态的趋势增大;当稳定化温度达到860℃时,碳化物呈连续片条状。不同时效热处理的修复试样抗拉强度均高于沉积态,当稳
红格矿区是我国最大的钒钛磁铁矿矿床之一,储量约36亿t,是以铁为主,富含钛、钒、铬等多种元素的综合型多金属矿床。含铬型的钒钛磁铁矿经高炉冶炼后产生含铬型高炉渣,其炉渣中Cr2O3含量为0.1%~0.3%。多年以来,攀钢一直致力于解决高炉渣的综合利用难题,自主开发了以“高温碳化-低温氯化”工艺为主的高炉渣提钛技术。利用Factsage热力学计算软件和现代物理化学研究方法,分析了含铬高炉渣中氧化铬在碳化、氯化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反应和Cr的走向。研究结果表明:含铬高
高熵非晶合金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先进合金材料,它兼具了高熵合金和非晶合金良好的力学性能、磁学性能以及电化学性能等多方面综合特性,故而备受各领域众多学者的广泛关注。因为非晶合金不存在晶体结构缺陷与磁晶各向异性,所以具有更加优异的软磁性能。进一步地,将“高熵效应”的概念引入到非晶合金的研究中,使高熵非晶合金在很宽的温度区间内具有良好的制冷能力,因此常被视为一种潜在的磁制冷工质材料。金属材料作为生物医学材料使用时,普遍存在易腐蚀与使用寿命短等弊端。而高熵块体非晶合金具有生物相容性与耐腐蚀性能兼备的特点,在
采用超音速火焰喷涂(HVOF)在不同喷涂工艺条件下制备WC-Co-Ni涂层。涂层的组织结构和相结构分别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X射线衍射仪(XRD)进行表征。涂层的显微硬度、弹性模量和断裂韧性采用压痕法进行计算和表征。涂层的磨损性能采用销盘磨损实验进行表征。结果表明:丙烷流量增大,超音速火焰焰流温度和速度增大,WC-Co-Ni粒子的熔化程度增大,涂层致密度提高,但较高丙烷流量易产生WC分解失碳;超音速火焰喷涂工艺中,采用适当的丙烷流量有利于获得碳化物低分解、熔解,并获得较致密结构的涂层;机械混合的N
镍基高温合金长期在高温、高压、高速和交变载荷等复杂的环境中服役,容易产生周期性应变集中的塑性变形,引起应变控制的低周疲劳(LCF)损伤。镍基变形高温合金服役过程中产生的低周疲劳严重降低了热端部件的服役性能和寿命。因此,阐明镍基变形高温合金LCF塑性变形行为及疲劳断裂机制对于涡轮盘等热端部件的可靠性和安全性服役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综述了晶粒和析出相微观组织等内部因素,以及温度、加载频率、加载波形和应变幅等外部因素对镍基变形高温合金低周疲劳性能的重要影响;揭示了循环硬化、循环软化产生的各种微观机制;叙述了几种
采用GH4169粉末对航空发动机材料GH4169合金进行激光修复试验,测试修复试样与母材试样的室温、高温拉伸性能、疲劳性能,将两者之间以及和材料标准进行对比,并进行组织分析。研究表明,在合适的工艺参数下,热影响区很窄,仅为0.1~0.2 mm,熔覆区冶金质量良好,未见明显空洞和熔合缺陷等;修复试样的室温拉伸强度达到1299 MPa,高温拉伸强度达到1069 MPa,与母材相当,且高于材料标准;塑性降为母材的50%;修复试样横向取样疲劳性能高于母材标准,纵向取样疲劳性能稍低于母材标准,但同属于一个数量级。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