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通过构建基于接触网络和个体状态变化的计算模型,探究常态化条件下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突发病例的防控措施,以及对不同突发情况模拟相应防控措施下的疫情演进过程,为疾控部门制定方案和进行疫情预测提供理论和方法支撑.方法 通过基于个体模型评估COVID-19病例直接密切接触者隔离和次级密切接触者隔离对防控的影响;分别模拟零星突发、聚集性突发和连续输入病例在常态化防控措施下的疫情演变动力学过程.结果 模拟结果表明,对COVID-19病例次级密切接触者追踪隔离的疫情控制措施效果显著,与仅采取对
【机 构】
:
天津工业大学,数学科学学院,应用数学中心,天津300387;天津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天津300387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通过构建基于接触网络和个体状态变化的计算模型,探究常态化条件下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突发病例的防控措施,以及对不同突发情况模拟相应防控措施下的疫情演进过程,为疾控部门制定方案和进行疫情预测提供理论和方法支撑.方法 通过基于个体模型评估COVID-19病例直接密切接触者隔离和次级密切接触者隔离对防控的影响;分别模拟零星突发、聚集性突发和连续输入病例在常态化防控措施下的疫情演变动力学过程.结果 模拟结果表明,对COVID-19病例次级密切接触者追踪隔离的疫情控制措施效果显著,与仅采取对直接密切接触者的隔离措施相比,大大降低了疫情的规模.根据模型计算提出的常态化防控策略,可以有效控制零星突发、聚集性突发和连续输入病例所引起的疫情发展.结论 基于模型对不同情况下的疫情演变过程进行计算,评估了常态化条件下疫情防控措施的有效性,表明次级密切接触者隔离措施对于疫情的有效防控是必要的,建议疫情发生后尽早执行密切接触者隔离和限制接触措施.
其他文献
2021年11月,全球共监测到传染病65种,涉及226个国家和地区.除流感外,涉及国家和地区数量位于前5位的传染病分别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226个)、登革热(31个)、麻疹(21个)、脊髓灰质炎(11个)和霍乱(10个).病死率位于前5位的传染病分别为埃博拉病毒病(81.8%)、拉沙热(18.6%)、黄热病(15.3%)、流行性脑脊髓膜炎(7.9%)和鼠疫(7.6%).死亡病例数位于前5位的传染病分别为COVID-19、疟疾、霍乱、登革热和黄热病.亚洲主要流行COVID-19和登革热;非
目的 评估2021年12月在我国大陆地区发生或者可能由境外输入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风险.方法 根据国内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及重点传染病监测等各种资料和部门通报信息,采用专家会商法,并通过视频会议形式邀请省(自治区、直辖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专家参与评估.结果 总体上,预计12月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数可能将较11月上升.我国境内发生新型冠状病毒境外输入及续发本地传播风险持续存在,仍在可控范围内.人感染禽流感可能继续发现散发病例.季节性流感活动会进一步增强,暴发疫情也将继续上升.预计12月随着冬季气温降低,居民
目的 评估2021年11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全球流行情况及对我国的输入风险.方法 根据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公开发布的每日COVID-19疫情数据,结合牛津大学发布的政策严格性指数,采用流行病学描述方法,通过总体概述、WHO各区及重点国家疫情趋势综合评估和周边十四国疫情与防控政策综合分析,对全球COVID-19疫情风险进行综合、全面与及时的评估.对于各国评估结果,用“全球重点关注国家”、“WHO各分区一般关注国家”和“周边特别关注国家”予以表示.结果 2021年11月全球新增确诊病
2019年全球疾病、伤害和风险因素负担研究(GBD)的数据显示,在全球9岁以下儿童的伤残调整寿命年数前10位的疾病中,腹泻病排名第3位,在传染性疾病中排名第2位[1].2020年全国甲乙类传染病中肠道传染病发病率排名第3位[2];此外,肠道传染病因其起病急、症状重、传播范围广、易发生群体性聚集性疫情,仍是我国重要的疾病负担,是重要公共卫生问题之一.
目的 分析内蒙古自治区一起布鲁氏菌病(布病)暴发的原因,并提出防控措施.方法 通过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室检验,于2020年4月对达拉特旗一自然村的一起布病暴发疫情进行传染源追踪调查和传染途径分析.结果 2020年2月28日至3月5日张大圪堵自然村短期内报告3例布病病例,4月在该区开展布病流行病学调查时,又发现4例确诊和3例隐性感染病例,并检出羊1型和羊3型布鲁氏菌.卫生部门对患者进行建档跟踪治疗,开展了重点人群监测,对人、畜居住环境进行了一次终末喷雾消毒,并对全村居民开展面对面的宣传教育,发放防护物品;
布鲁氏菌病(布病)是一种广泛流行的人兽共患传染病,是发展中国家乃至全球所面临的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快速诊断和精准检疫是预防和控制布病的关键.荧光偏振分析(FPA)作为世界动物卫生组织批准的检测动物布病的方法,近年来也有检测人类布病的报道.本研究将对FPA的原理、人(畜)布病的诊断研究进展进行阐述,为FPA在国内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目的 了解2019-2020年陕西省布鲁氏菌病(布病)疫情流行特征趋势,为制订针对性的布病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整理2019-2020年陕西省布病病例报告和暴发疫情资料,运用SPSS25.0、ArcGIS 10.8软件对布病病例三间分布特征进行描述性分析和x2检验,并对暴发疫情特征和不同感染途径风险进行分析.结果 2019-2020年陕西省累计报告病例2254例,年均发病率为2.92/10万,发病以4-9月为主,病例分布在关中和陕北地区,陕北、关中、陕南地区年均发病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有意义(x2=
目的 了解和掌握黑龙江省人间布鲁氏菌病(布病)流行特征及空间分布特点,为制订布病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2016-2019年黑龙江省人间布病疫情资料,应用Excel 2016软件对数据进行整理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QGIS 3.8软件绘制布病发病率专题地图;GeoDa 1.16软件进行全局空间自相关分析、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和热点分析.结果 2016-2019年黑龙江省累计报告人间布病病例18096例.年度发病率呈波动下降趋势.历年各月份均有人间布病发生,发病高峰集中在3-7月,占病例总数的56.76
目的 了解陕西省布鲁氏菌病(布病)重复报告对发病水平的影响,提高布病监测数据质量.方法 收集陕西省2005-2020年布病报告卡,利用R3.5.1软件的sqldf包调用SQL语句分析布病重复报告情况.结果 2005-2020年陕西省共报告布病14282例,重卡333张,跨年重卡(216张)多于年内重卡(117张).总重卡率为2.33%,除2010年外,总重卡率呈上升趋势.重卡病例中94.94%重复报告了1次,疾控部门和医院报告重卡数较多,分别为173张(51.95%)和156张(46.85%).榆林市报告
目的 了解2020年1-3月北京市朝阳区100例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疑似感染病例的下呼吸道病原谱.方法 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方法检测疑似病例痰标本中28种呼吸道病原,包括14种病毒、11种细菌、肺炎支原体、肺炎衣原体、真菌.结果 100份SARS-CoV-2疑似感染病例痰标本中,所检测病原核酸阳性率为72.00%(72/100),SARS-CoV-2阳性率为15.00%(15/100),革兰阴性菌、革兰阳性菌、真菌、肺炎支原体、肺炎衣原体的阳性率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