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1”会议始末

来源 :世纪风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angm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 世纪80年代,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全球称霸,争斗愈演愈烈。当时,中苏关系持续紧张,苏方始则陈兵百万于边境,继则公然入侵阿富汗,对中国进行战略包围。面对这一严峻形势,邓小平高瞻远瞩地指出:“在国际事务中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并掷地有声地强调,“反对霸权主义这个任务,每天都摆在我们的议事日程上。”
  鉴于上述情况,中央军委考虑,要做好反侵略战争的准备,首先就是要进一步增强军队高级干部的战略意识,从分析世界战略形势特别是周边形势人手,研究一旦外敌入侵,我军应采取的战略对策。1980年夏天,根据叶剑英元帅建议,中央军委决定举办全军高级干部战略问题研究班。当时,出于保密需要,军方给这个研究班取了个代号:“801”会议。具体的筹备工作,由总参谋部来承担。由总参谋长杨得志牵头,副总参谋长杨勇、张震配合,具体筹备这个研究班。
  “801”会议在即,一些著名将领认为现行战略方针不合时宜
  为了做好筹备工作,经中央军委批准,成立了领导小组,由杨得志牵头,杨勇、张震等是小组成员。
  筹划战略问题研究班,首先遇到的问题,是如何对军事战略方针作出更为准确的表述,以此来统一全军的思想。
  军事战略,是运用一国武装力量,通过使用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达成国家政策各项目标的艺术和科学;(军事)战略方针,则是指导军事斗争全局的总纲,主要规定实现战略目标的皋本途径,是一定时期内指导军事力量建设和军事斗争实施的行动准则,是军事战略的主体和核心。诚如张震将军所说,“我军保卫祖国的战略思想历來是明确的,但在不同时期,根据不同的战略形势,有着不同的表述。”
  的确,中国共产党执政之后,中国一贯奉行积极防御军事战略思想,而军事战略方针则在不同时期,根据不同的战略形势,有过不同的表述。
  20世纪50年代,美国耀武朝鲜半岛,舞爪台湾海峡,中国奉行积极防御军事战略,不时主动局部出击——出兵朝鲜半岛,炮击金门、马祖,“积极防御,针锋相对”遂成为主导性军事战略方针。
  20 世纪60年代,美国移师中南半岛,兵锋直逼中国南部边境,中国奉行积极防御军事战略,决定对美有顶有放,“积极防御,北顶南放”遂成为主导性军事战略方针——长江以北地区,依托要地死守;长江以南地区,诱敌深入再歼。
  20世纪60年代末起,中美关系峰回路转,中苏两围持续交恶,中国奉行积极防御军事战略,决定对苏诱敌深入,陷敌于人民战争汪洋大海,“积极防御,诱敌深入”遂成为主导性军事战略方针。
  不过,上述不同时期的军事战略方针,虽然切实指导着我军军事实践,却鲜有直白地诉诸于文字,纵诉诸于文字也明显迟于实践层面。比如,“积极防御,诱敌深入”战略方针,于20 世纪60年代末开始执行,但明白诉诸文字是在近10年后-19 77年12月,叶剑英元帅在中央军委全会上发表讲话,正式提出这个八字方针。对此,张震有过回忆:
  粉碎“四人帮”后,军委高度重视战略问题,成立了军委战略委员会,由徐帅(笔者注:徐向前元帅)担任主任,我是成员之一。中央军委在1977年底召开的全体会议上,对我国的战略方针作了“积极防御,诱敌深入”8个字的概括。这对于粉碎“四人帮”之后我军的建设和战备工作,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
  不过,在贯彻“积极防御,诱敌深入”战略方针的过程中,遇到一些问题。特别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军事理论界的思想更加解放,一些著名将领对“诱敌深入”的提法,产牛了不同意见,粟裕、宋时轮就是其中的代表人物。相关情况,张震有过回忆:
  依据军委确定的战略方针,粟裕同志深入研究未来反侵略战争初期的战略指导问题,认为可以在预设战场依托阵地或不远离阵地,进行中小规模的运动战,并向军委提出积极的建议,对统一全军的作战思想,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有的高级干部在军事学术刊物上撰写文章,表示自己的看法和主张。军事科学院宋时轮院长研究得更深一些,同我谈过几次,并向军委写过专题报告。
  作为军委战略委员会的一名成员,张震也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诱敌深入”是毛泽东主席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为人民军队确定的一个正确的军事原则。在这个原则的指导下,我们取得一次又一次的胜利。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20 世纪60年代末,在讲到保卫祖国、准备打仗问题时,毛泽东主席又多次强调过这一思想。不过,张震说:“毛主席的想法也有过变化。”
  当时,曾有领导同志建议,如果敌人从东南沿海向上海等地进犯,要在海边筑工事,不让敌人上来。回忆当年,张震清晰记得:“毛主席说,还是要把敌人放进来,才好消灭。后来,许世友同志向毛主席和军委建议,说上海不能放,要顶,要保卫大上海。毛主席同意了,说许世友讲得有道理,不能一开始就把敌人放进来,要先顶住,争取一段时间,好进行战争动员。所以,我们对未来反侵略战争的看法是不断发展的。”张震认为,对于“诱敌深入”,毛泽东确实情有独钟,不过也能因时变化。
  会前会中邓小平和三位老帅听取总参关于修改战略方针的汇报
  到了20 世纪80年代,中国安全形势又有了很大的不同,这就是张震分析过的:我们进行了30年的建设,有了很大的家业。如果外敌大规模入侵,一开始就把侵略军放进来,可能会使后方来不及做好充分准备,容易引起混乱,在政治上对我不利。而且,敌人向我发动大规模的进攻,将会采取突然袭击、长驱直入的手段。如果外敌从东南沿海登陆,我们仍然采取“诱敌深入”的办法,那么沿海几个重要的大城市,很快就会陷入敌手。这样,我国的经济命脉、重要基础必然要受到很大损失,不利于我军积蓄反攻力量。至于东北、华北地区,情况更是如此。因而在战争初期,为了争取时间,稳定战局,制止侵略军的长驱直入,从战略上讲,需要在一定的时间、一定的地区坚决抗击入侵者。更何况,我军经过几十年的建设,作战能力有了很大提高,可以担负以坚守防御阵地为主要作战样式的作战任务。   因此,张震清醒地认识到:在现代条件下,战略方针中是否仍保留“诱敌深入”的提法,确实值得研究。另一方面,他还认为,“积极防御”的内涵十分丰富,其中就包含“诱敌深入”的思想。在战略方针中,不出现这4个字,丝毫不妨碍我军在一定的作战阶段、一定的作战地区、一定的作战过程中,采用“诱敌深入”的战法。所以,他也倾向于战略方针中不再采用“诱敌深入”的表述,这既没有改变我军的战略方针,而且比原先更主动、更灵活。考虑成熟之后,他同总参谋长杨得志、副总参谋长杨勇交换了意见,他们一致表示同意。
  修改对战略方针的表述是件大事,总参谋部一直持慎重态度,反复进行了研究。后来,又征求了军委战略委员会成员和有关领导同志的意见。经过充分酝酿,大家都倾向于对战略方针作局部修改。在此基础上,杨得志、杨勇、张震商量,决定分别向几位老帅汇报,听取指示,再作定夺。
  1980年9月上旬,就在“801”会议召开前夕,杨得志首先向聂荣臻元帅作了汇报。聂帅表示,同意总参的意见,并且说:我们的战略方针,总的还是打人民战争。战略方针及其具体化问题,是军队的头等大事,应该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有明确统一的说法,报党中央、中央军委批准。
  9月14日,距离“801”会议开幕还有3天,按照杨得志的指示,张震向叶剑英元帅作了汇报。叶帅表示:根据各方面的反映和同志们讨论的情况,同意用“积极防御”的提法,但这仅是他个人意见,还有待军委讨论、批准。
  9月20日,就在“801”会议召开的第4天,杨得志、杨勇、张震一起向徐向前元帅汇报。徐帅也同意对战略方针的表述作适当调整。他认为,举办全军高级干部战略问题研究班是做了一件好事,以后要按战役方向,组织团以上规模的实兵协同训练。他强调:要坚持毛主席的人民战争思想,不管武器怎么发展,不管什么情况,战争的性质还是人民战争,还是正规军、地方军、游击队三位一体。在战略上是防御的,在战役战术上是进攻的。战略方针是“积极防御”,但对此理解上也有不同,所以要具体化。徐帅还联系历史,具体说明第二次世界大战时,苏军守列宁格勒、斯大林格勒和莫斯科,朝鲜战争时我们守“三八”线,还不是都守住了嘛。因此,在北京軍区方向,我们要构筑工事,坚决顶住入侵之敌的进攻,不能搞诱敌深入。在北京和各个重要方向,要构筑纵深梯次配备的坚固工事,迟滞敌人的进攻,消耗敌人的有牛力量,使他们每进攻一个地方,每前进一步,都要付出巨大的代价。而我们则可以争取时问。敌人就怕这个,因为他们拼人力是拼不过我们的。关于联合作战问题,平时就要编好,打起仗来,临时编不行。应该搞实兵演习,打好基础。
  9月30日,“80l”会议召开的第14天,杨得志、杨勇、张震将上述情况,当面向邓小平作了报告和请示。邓小平明确肯定了三人的意见,并表示要在“801”会议上讲话。
  诚如张震所言,“小平同志和三位老帅的指示,不但是‘801’会议的指导方针,也是新时期总的战略指导思想。这样,统一战略方针的表述问题,得到了比较好的解决。”
  “‘801’会议开得很好,进一步明确了‘积极防御’的战略方针”
  筹备“801”会议之初,张震就考虑,研究军事战略方针,不能泛泛而谈。要在统一全军高级干部思想的基础上,各军兵种、总部有关部门和军事科学院还要结合白己的任务,深入研究贯彻的意见,并且要把这方面的研究成果拿到会上交流,使大家都能受益。他的这一想法,得到了杨得志、杨勇的支持,也取得了军委的批准。于是,他们决定请有关方面负责同志到会讲课,重点研究战争初期军兵种的运用。各有关单位领受任务以后,十分认真,一遍遍地组织研究,准备资料,反复修改,进行试讲。有的还确定由军事主官登台去讲。
  为了增强讲课效果,张震同会议领导小组成员总政治部副主任颜金生、总后勤部副部长李元一起,从1980年6月21日到7月19日,集中听取15个单位和部门的领导同志试讲。试讲时,为表示郑重,张震邀请军委顾问李达和总参谋部顾问孙毅参加。张震说:“两位老同志德高望重,有着丰富的作战和训练经验。他们不顾高龄,不避酷暑,和我们一起听试讲,提出了许多好的建议。”
  为了准备“801”会议的讲稿,各单位都下了很大的功夫,皋础也都不错。但为了增强讲课效果,张震感到思路应该更宽一些,起点也应更高一些。所以,在试讲过程中,他就深入研究对付假设敌人从战争初期的战役突破扩展为战略突破,以及各军兵种的协同、自动化指挥网的建设、电子对抗、防空、战争动员等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他还请有关部门把历史上外敌入侵我国的情况、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作战特点,以及近期世界上发牛的几场战争的特点,一一作了介绍,以开阔视野、打通思路。经过几上几下,反复研究、修改,讲课的准备工作如期完成。
  9月17日至10月16日,“801”会议在北京召开。出席会议的有中央军委、三总部、各大军区、各军兵种、国防科委、国防工办、军事科学院和军事、政治、后勤三大学院的主要领导同志,共百余人。
  会议的第一阶段,是学习、领会毛泽东主席的战略思想,分析国际发展趋势,研究我军如何以劣势装备战胜优势装备的敌人。为了加深理解,会议开始时,还请外交部黄华部长作了关于建立反对霸权主义统一战线问题的报告,由总部有关领导、总参有关部门介绍了相关情况。大家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在学习的基础上,转入第二阶段,由各军兵种、总参有关部门讲课,共讲了15课,对与会同志了解各军兵种的建设情况,树立合成军队的思想,研究解决诸军兵种协同作战的问题,起到了较好的作用。
  会议的第三阶段,是总结提高。叶剑英、邓小平、徐向前、胡耀邦、彭真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接见了与会同志,并作了重要指示。
  10月15日,邓小平到会讲话,他明确讲了战略方针问题。他说:我赞成就是“积极防御”4个字。积极防御本身就不只是一个防御,防御中有进攻。既然是积极防御,本身就包括持久作战。战争肯定是持久的,我们同入侵之敌作战,一定要搞持久作战,中国有这个条件。我们要立足于以弱胜强,以劣势装备战胜现代化装备,以持久战消耗敌人。
  10月16日,叶帅到会讲话。他分析了国际形势,强调说:一打起仗来,敌军可能从天上、地上、海上一齐来,前方和后方差别就很小了。这将是一场空前的立体战、合同战、总体战。就是打常规战争,也同过去不一样了。就地面作战来讲,主要是对付敌军集群坦克的连续突击,还要对付它的空降、机降。就我们自己来说,许多方面与过去不同了,同过去的小米加步枪不一样了。特种兵多了,重装备增加了。部队越现代化,就越依靠后勤,后勤组织也扩大了。敌我双方的这些变化,必然给未来战争带来新的问题、新的特点。
  叶帅重申了军事思想一定要随着战争的发展而发展的道理。他指出,有很多这样的事实:不少军事家往往用上一次的战争经验去指导下一次的战争实践,结果带来很大损失。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基本原理,今后仍然是适用的。但是,由于受到一定历史和实践范围的限制,过去的军事思想、军事理论,对今后的战争不可能完全适用,它必须依照战争实践的发展而发展。
  讲到战略方针问题时,叶帅明确表示:在1977年军委全会的讲话中,提出“积极防御,诱敌深入”的战略方针。这次讨论,大家都主张改为“积极防御”。“积极防御”也包括了持久作战和诱敌深入的含义,我同意大家的意见。
  邓小平、叶帅讲话精神,主旨是今后我军仍然奉行积极防御军事战略,战略方针也是言简意赅的“积极防御”!由于两人讲话精神都强调持久作战(叶还强调“积极防御”也包括了诱敌深入的含义),而诱敌深入又是以空间换时问争取持久作战的手段,包含在持久作战中,所以有的学者也把中国这次调整后的战略方针表述为“积极防御,持久作战”。
  回忆这次会议,张震评价甚高:
  “801”会议开得很好,进一步明确了“积极防御”的战略方针,研究了未来反侵略战争初期的作战样式,对于统一全军的作战思想,提高全军高级干部的战略思维能力,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对我来说,也是一次很好的学习,很有收获。
  (责任编辑:李曼容)
其他文献
郭化若,福州人,1904年8月生。1925年秋,考入黄埔军校四期,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冬,赴苏联入莫斯科炮兵学校学习,1929年春回上海向党中央报到,主动请求参加了朱毛红军。1930年1月,郭化若调任红四军参谋处长,次年5月,被任命为红一方面军代参谋长,兼任总前委秘书长,一直在毛泽东、朱德身边工作,被誉为毛泽东的军事高参。到了延安以后,他又在毛泽东身边从事战略理论研究,出了很多理论成果,
期刊
方志敏,江西上饶人。192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任赣东北省苏维埃政府主席,闽浙赣省省委书记,红十军团军政委员会主席等职。  1934年12月,方志敏率红十军团北上抗日,遭7倍于己的国民党军队伏击,他令军团参谋长粟裕率主力突围,自己断后,苦战13天后弹尽粮绝,不幸被俘,囚禁在南昌国民党驻赣绥靖公署看守所,1935年8月6日就义,时年36岁。  方志敏身陷囹圄,斗志不减。在被监禁南昌的日子,他克服难
期刊
抗日战争时期,新四军与新安旅行团在苏北抗日根据地都奋战了多年。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新四军十分关心和支持新安旅行团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新安旅行团也积极配合新四军同日伪军斗争,巩固和扩大了苏北抗日根据地。新安旅行团被迫转移到新四军开辟的苏北抗日根据地  1939年底,在日本诱降、英美劝降的情况下,国民党顽固派发动了抗日战争中第一次反共高潮。1940年4月,国民政府军委会政治部无端停发新安旅行团(简称“
期刊
钱杏邮有一张照片,身穿军服,脸上一抹坚定的微笑目视前方。如果不认识他的人只看照片,多半会认为这就是一位革命年代的军人。但熟悉的人往往会报出一连串的前缀来形容他,革命家、剧作家、文学理论家、文艺评论家,以至中国近代文学研究的开拓者等等。新四军中的文艺骨干颇多,钱杏邨就是其中的代表性人物之一。  五四风云踏征程  钱杏邨,原名钱德富,又名钱德赋,笔名阿英、若英、魏如晦等,生于1900年2月6日,安徽蕪
期刊
从1938年到1981年,原国家名誉主席宋庆龄利用她特殊的身份与国际威望,把她的一腔母爱,尽情地洒向了中国的儿童福利事业:从儿童福利站孩子们专用的厕所,到她在病危中留下的人生最后的墨迹,无一不显示着她对儿童们的博大母爱与拳拳爱心。  租借烟草公司开创儿童福利事业  1938年6月14日,“保卫中国同盟”在香港成立,宋庆龄任主席。保盟的主要任务是“成为需要者和资金、物资捐赠者之间的桥梁”,成立后,将
期刊
我的父亲颜士庭,1920年出牛于淮安北乡,从小母亲早逝,由我的大姑奶与二姑奶抚养长大。初中毕业辍学后,他积极参加家乡一带的抗日救亡运动,1940年3月加人中国共产党,在谭震林、刘瑞农等的领导下工作,先后经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转战多地,在战争中,积极组织和领导群众,不怕流血牺牲,始终站在斗争的最前哨,与颜家的颜景詹、颜世勇、颜世昌、颜景珍一起被誉为“颜家五虎”。著名作家陈登科创作的《淮河边上的儿女
期刊
“咱是芝麻大的官,绿豆大的权!”这是江苏省射阳县临海镇镇村建设服务中心原主任史学军常挂嘴边、嘲弄自己的一句话。然而他官小贪心大,任职期问,巧立名目,手脚并用,东挪西捞,把小权玩转到极致,贪污受贿100多万元,在小镇放了一颗贪腐大“卫星”,很多人感慨:“‘蝇贪’猛于虎”啊!  酒桌就是“办公桌”  现年54岁的史学军,曾是一个农村青年,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时年27岁的他,招干考试由村支书成为镇民政办
期刊
五四运动100周年了。当我们即将告别百年沧桑的历史,昂首迈入新时代时,我们不可忘记是五四新文化运动开启了中国现代历史的新篇章,我们更不可忘记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李大钊、陈独秀等一大批革命精英,是他们呼喊民主与科学,培养了一批青年领袖和文化精英,使中国无产阶级从此登上历史舞台,通过不懈努力、浴血奋斗终于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建立了独立自主的新中国,从此开启了实现现代化的漫
期刊
陈云的最高学历只有小学,但是他却能够成为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和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而且主持整个中国最复杂、最专业的经济工作,成为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重要开创者和奠基人。这一巨大的人牛飞跃,除了归功于他长期的革命实践外,更得益于他极强的学习力,他把学习作为一种政治责任、一种精神追求、一种牛活方式。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陈云同志出身贫寒,只读过小学,
期刊
71年前,毛泽东同志站在北京天安门城楼上,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饱经风霜的东方古国涅槃重生。而远在西南腹地的山城重庆,彼时却是黑暗如磐。囚禁在重庆白公馆、渣滓洞监狱里的数百名共产党人和民主进步人士,依然在用坚定的革命信念和钢铁般的革命意志同敌人进行着不屈的斗争。为了人民解放,他们用鲜血和生命谱写了一曲“愿以我血献后土,换得神州永太平”的豪情壮歌。  川东党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