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耕地质量的提升在当前我国人多地少的现实背景下显得十分重要,本文通过参考标相关标准农田的划分标准,以杭州萧山为研究对象,优选耕地质量提升较大的区块,为萧山耕地质量提升工作提供建设性的意见,同时为萧山的经济发展、城市建设提供参考意见。
关键词:耕地;质量提升;区域优选
一、引言
温家宝总理谈到"坚持和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严守18亿亩耕地红线不动摇。"国家强行规定18亿亩的耕地红线不能突破,是因为作为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人均耕地仅为0.37公顷,粮食的安全问题非常迫切。耕地具有其他资源无可替代的重要性,世界各国纷纷从粮食安全、生态环保的战略高度来看待耕地保护问题, 也提出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保护措施和方法。耕地保护一方面要保证一定的耕地数量,另一方面也要保证耕地的质量。耕地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地上农作物的品质,影响到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关系到农业、甚至是全国的经济发展大局。国土资源部在《提升耕地保护水平全面加强耕地质量建设与管理》的通知中强调要加强对城镇周边集中连片优质耕地的保护,探索建立高标准基本农田日常管护制度,努力实现耕地增量、提质、增效。提升耕地质量就显得十分重要,如何在耕地现状的基础及充分挖掘耕地潜力,通过科学的手段提升耕地的质量就成为了研究的重点。
本文在分析萧山现有耕地质量实际情况的基础上,结合在萧山各乡镇街道的实地调查,充分利用农用地分等的成果,主要阐述对萧山区耕地质量提升重点区域的选择,为萧山耕地质量提成和划定工作提供实际的参考,为萧山经济的发展、城市的建设助力。
二、基本概念及研究思路
首先针对相关概念进行集中的阐释,方便下文区域选择时的阐释:
农用地是指直接用于农业生产的土地,包括耕地、园地、林地、牧草地及其他农用地。
农用地分等是指在全国范围内按照标准耕作制度,在自然质量条件、平均土地利用条件、平均土地经济条件下,根据规定的方法和程序进行的农用地质量综合评定,从而划分出农用地等别的工作。
农用地自然等别是指在全国范围内,按照标准耕作制度,在自然质量条件下划分出农用地等别。
农用地利用等别是指在全国范围内,按照标准耕作制度,在自然质量条件下、平均土地利用条件,根据规定的方法和程序进行的农用地质量综合评定,划分出农用地等别。
农用地等别是指在全国范围内按照标准耕作制度,在自然质量条件、平均土地利用条件、平均土地经济条件下,根据规定的方法和程序进行的农用地质量综合评定,划分出的农用地等别。
农用地利用等别是耕地利用状况,后期开发的一个体现,而农用地自然等别则是耕地自然属性,天然禀赋等的表现,将提升潜力指数定义为自然等别/利用等别,表示耕地质量提升的潜力,比值越大,说明该地区耕地质量提升的潜力就越大。因为自然等别高体现耕地的天然条件优越,利用等别低说明耕地的开发利用还没有充分发挥。若投入相同的资金和时间,投入到潜力较大的土地区片中所得到的质量提升会大于投入到潜力较小的土地区片,所以选择潜力大的区片进行有针对性的耕地潜力提升是经济效益较高的体现。
利用第二次土地调查和农用地分等的成果,利用ARCGIS、excel等软件工具,计算出各村的潜力指数,再依据区位论、数据挖掘相关理论,用耕地潜力测算的方法确定潜力值大小的分界线,并划分出一定的潜力级别,初步得出存在较大未释放潜力的耕地区块,将有较大潜力的区块进行重点的实地调查和深度研究。
三、耕地质量提升重点区片的优选
1、萧山耕地基本情况
根据2010年的调查显示,萧山耕地总量为81.86万亩,人均耕地面积为0.682亩,耕地资源极其匮乏。在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杭州市萧山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正式获得省政府批准后,将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贯穿落实到土地利用、管理、调控和制度改革的各个环节中。萧山依照《规划》对未来10年土地管理与利用作出了重要战略部署,在耕地保护、建设用地控制和集约用地方面提出了具体目标,对全区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到2020年,耕地保有量为51813.33公顷,确保42587.67公顷基本农田数量不减少、质量有提高。
2、耕地质量提升重点区域的优选
目前我国农用地整理中常见的潜力分级方法主要有增加耕地系数单指标法和增加耕地系数、增加耕地面积双指标法。这些指标和方法都比较看重耕地面积,而没有从耕地潜力指数这个角度着手来考虑等级的划分。
本文以村为最基础的研究单元,利用农用地分等的基础图层和数据,将每个村中所有图斑的自然等和利用等分别作算术平均,得出每个行政村的平均自然等和平均利用等,按照定义的潜力指数=自然等/利用等,分别计算出每个村的平均潜力指数。
萧山所有村的潜力指数在区间[1.095,1.4375]内,1.26635为萧山耕地的潜力中间值。萧山区有包括荣庄村、明星村、宁牧村、朱家村、联华社区、高田社区、严家埭社区、宁安社区、6860农场等共153个村(社区),耕地提升潜力在中间值之上;有包括团结村、平阳村、山北村、八里桥村、琴山下社区、临东社区、湖头陈社区、东湘社区等共340个村(社区),耕地提升潜力在中价值以下。
在潜力指数在中间值之上的区块进行投资,耕地质量的提升效果会高于在其他区域上相同投资的效果。利用这一结论,可以根据实际发展的需要,在相应的区域进行对应的投资,方便投资收益的预期,降低了投资的风险。
四、结论与不足
提高耕地质量可以有效的提高耕地生产力,从而增加粮食产量,这样有利于保障我国的粮食安全。本文利用农用地分等成果,引入潜力指数这一代表耕地开发潜力大小的指标,总体来说,萧山还是具有一定的耕地质量潜力的空间。后期,可以在上述153个村中进行进行更加详尽的实地调查,可以进一步划分,找出耕地质量提升的潜力大区,集中进行大规模的投资,将这些区域发展成为萧山的优质耕地区,集中耕作,机械化操作,利用规模效应对高质量耕地进行充分利用,实现土地的集约高效利用。
耕地质量提升的重点区片选择之后,就需要考虑如何从萧山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具体实际出发,结合耕地提升的目标,依据萧山区当地的实际,制定出投入少、提升效果明显的最佳耕地质量提升方案。尽量大的挖掘农用地的利用潜能,达到有限土地的最大化集约利用。为萧山基本农田提升工作给出实施意见,同时也能为新农村建设和可持续发展提出有参考价值的意见,切实提升萧山的经济水平、人民的生活质量。
本研究若能够在对每个图斑计算潜力指数,并在每个村中按照图斑的面积大小进行加權平均得出每个村的潜力指数,在进行划分和优选则会更加细致和完善。
如果能够按图斑、按村、按镇(街道)分别加权平均得出相应的潜力指数,然后进行对比分析,将会更加全面。
参考文献:
[1]赖红松,吴次芳.基于粗糙集和支持向量机的标准农田地力等级评价[J].自然资源学报,2011,(12).
[2]王婉晶,黄贤金.基于MAPGIS的农用地整理潜力测算与分级方法研究[A].发挥资源科技优势 保障西部创新发展--中国自然资源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11/
[3]张蕾娜,郧文聚,苏强,王国强,王洪波,赵玉领.基于农用地分等成果的产能核算研究[J].农业工程学报,2008,(8).
[4]张彪,刁承泰.基于农用地分等理论的耕地生产潜力研究[J].农机化研究,2012,(4).
[5]闫宁,郑宏刚,余建新,刘锡勉.农用地分等在基本农田划分中的应用研究[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09,(12).
作者简介:于冰瑶(1988.3-),女,浙江杭州人,浙江财经大学 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 2011级研究生,从事行政管理研究;张柠(1989.6-),女,浙江慈溪人,浙江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2012级研究生 ,从事技术经济及管理研究;金宇洁(1989.3-),女,浙江杭州人,浙江财经大学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 2012级研究生,从事土地资源管理研究。
关键词:耕地;质量提升;区域优选
一、引言
温家宝总理谈到"坚持和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严守18亿亩耕地红线不动摇。"国家强行规定18亿亩的耕地红线不能突破,是因为作为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人均耕地仅为0.37公顷,粮食的安全问题非常迫切。耕地具有其他资源无可替代的重要性,世界各国纷纷从粮食安全、生态环保的战略高度来看待耕地保护问题, 也提出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保护措施和方法。耕地保护一方面要保证一定的耕地数量,另一方面也要保证耕地的质量。耕地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地上农作物的品质,影响到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关系到农业、甚至是全国的经济发展大局。国土资源部在《提升耕地保护水平全面加强耕地质量建设与管理》的通知中强调要加强对城镇周边集中连片优质耕地的保护,探索建立高标准基本农田日常管护制度,努力实现耕地增量、提质、增效。提升耕地质量就显得十分重要,如何在耕地现状的基础及充分挖掘耕地潜力,通过科学的手段提升耕地的质量就成为了研究的重点。
本文在分析萧山现有耕地质量实际情况的基础上,结合在萧山各乡镇街道的实地调查,充分利用农用地分等的成果,主要阐述对萧山区耕地质量提升重点区域的选择,为萧山耕地质量提成和划定工作提供实际的参考,为萧山经济的发展、城市的建设助力。
二、基本概念及研究思路
首先针对相关概念进行集中的阐释,方便下文区域选择时的阐释:
农用地是指直接用于农业生产的土地,包括耕地、园地、林地、牧草地及其他农用地。
农用地分等是指在全国范围内按照标准耕作制度,在自然质量条件、平均土地利用条件、平均土地经济条件下,根据规定的方法和程序进行的农用地质量综合评定,从而划分出农用地等别的工作。
农用地自然等别是指在全国范围内,按照标准耕作制度,在自然质量条件下划分出农用地等别。
农用地利用等别是指在全国范围内,按照标准耕作制度,在自然质量条件下、平均土地利用条件,根据规定的方法和程序进行的农用地质量综合评定,划分出农用地等别。
农用地等别是指在全国范围内按照标准耕作制度,在自然质量条件、平均土地利用条件、平均土地经济条件下,根据规定的方法和程序进行的农用地质量综合评定,划分出的农用地等别。
农用地利用等别是耕地利用状况,后期开发的一个体现,而农用地自然等别则是耕地自然属性,天然禀赋等的表现,将提升潜力指数定义为自然等别/利用等别,表示耕地质量提升的潜力,比值越大,说明该地区耕地质量提升的潜力就越大。因为自然等别高体现耕地的天然条件优越,利用等别低说明耕地的开发利用还没有充分发挥。若投入相同的资金和时间,投入到潜力较大的土地区片中所得到的质量提升会大于投入到潜力较小的土地区片,所以选择潜力大的区片进行有针对性的耕地潜力提升是经济效益较高的体现。
利用第二次土地调查和农用地分等的成果,利用ARCGIS、excel等软件工具,计算出各村的潜力指数,再依据区位论、数据挖掘相关理论,用耕地潜力测算的方法确定潜力值大小的分界线,并划分出一定的潜力级别,初步得出存在较大未释放潜力的耕地区块,将有较大潜力的区块进行重点的实地调查和深度研究。
三、耕地质量提升重点区片的优选
1、萧山耕地基本情况
根据2010年的调查显示,萧山耕地总量为81.86万亩,人均耕地面积为0.682亩,耕地资源极其匮乏。在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杭州市萧山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正式获得省政府批准后,将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贯穿落实到土地利用、管理、调控和制度改革的各个环节中。萧山依照《规划》对未来10年土地管理与利用作出了重要战略部署,在耕地保护、建设用地控制和集约用地方面提出了具体目标,对全区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到2020年,耕地保有量为51813.33公顷,确保42587.67公顷基本农田数量不减少、质量有提高。
2、耕地质量提升重点区域的优选
目前我国农用地整理中常见的潜力分级方法主要有增加耕地系数单指标法和增加耕地系数、增加耕地面积双指标法。这些指标和方法都比较看重耕地面积,而没有从耕地潜力指数这个角度着手来考虑等级的划分。
本文以村为最基础的研究单元,利用农用地分等的基础图层和数据,将每个村中所有图斑的自然等和利用等分别作算术平均,得出每个行政村的平均自然等和平均利用等,按照定义的潜力指数=自然等/利用等,分别计算出每个村的平均潜力指数。
萧山所有村的潜力指数在区间[1.095,1.4375]内,1.26635为萧山耕地的潜力中间值。萧山区有包括荣庄村、明星村、宁牧村、朱家村、联华社区、高田社区、严家埭社区、宁安社区、6860农场等共153个村(社区),耕地提升潜力在中间值之上;有包括团结村、平阳村、山北村、八里桥村、琴山下社区、临东社区、湖头陈社区、东湘社区等共340个村(社区),耕地提升潜力在中价值以下。
在潜力指数在中间值之上的区块进行投资,耕地质量的提升效果会高于在其他区域上相同投资的效果。利用这一结论,可以根据实际发展的需要,在相应的区域进行对应的投资,方便投资收益的预期,降低了投资的风险。
四、结论与不足
提高耕地质量可以有效的提高耕地生产力,从而增加粮食产量,这样有利于保障我国的粮食安全。本文利用农用地分等成果,引入潜力指数这一代表耕地开发潜力大小的指标,总体来说,萧山还是具有一定的耕地质量潜力的空间。后期,可以在上述153个村中进行进行更加详尽的实地调查,可以进一步划分,找出耕地质量提升的潜力大区,集中进行大规模的投资,将这些区域发展成为萧山的优质耕地区,集中耕作,机械化操作,利用规模效应对高质量耕地进行充分利用,实现土地的集约高效利用。
耕地质量提升的重点区片选择之后,就需要考虑如何从萧山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具体实际出发,结合耕地提升的目标,依据萧山区当地的实际,制定出投入少、提升效果明显的最佳耕地质量提升方案。尽量大的挖掘农用地的利用潜能,达到有限土地的最大化集约利用。为萧山基本农田提升工作给出实施意见,同时也能为新农村建设和可持续发展提出有参考价值的意见,切实提升萧山的经济水平、人民的生活质量。
本研究若能够在对每个图斑计算潜力指数,并在每个村中按照图斑的面积大小进行加權平均得出每个村的潜力指数,在进行划分和优选则会更加细致和完善。
如果能够按图斑、按村、按镇(街道)分别加权平均得出相应的潜力指数,然后进行对比分析,将会更加全面。
参考文献:
[1]赖红松,吴次芳.基于粗糙集和支持向量机的标准农田地力等级评价[J].自然资源学报,2011,(12).
[2]王婉晶,黄贤金.基于MAPGIS的农用地整理潜力测算与分级方法研究[A].发挥资源科技优势 保障西部创新发展--中国自然资源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11/
[3]张蕾娜,郧文聚,苏强,王国强,王洪波,赵玉领.基于农用地分等成果的产能核算研究[J].农业工程学报,2008,(8).
[4]张彪,刁承泰.基于农用地分等理论的耕地生产潜力研究[J].农机化研究,2012,(4).
[5]闫宁,郑宏刚,余建新,刘锡勉.农用地分等在基本农田划分中的应用研究[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09,(12).
作者简介:于冰瑶(1988.3-),女,浙江杭州人,浙江财经大学 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 2011级研究生,从事行政管理研究;张柠(1989.6-),女,浙江慈溪人,浙江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2012级研究生 ,从事技术经济及管理研究;金宇洁(1989.3-),女,浙江杭州人,浙江财经大学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 2012级研究生,从事土地资源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