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生活资源,促进实验教学

来源 :中国校外教育·基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hy82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利用实验来学习《科学》课程,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之在探究过程中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并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而教材中的一些实验设计远离学生生活而且实验室器材比较缺乏,使许多实验活动难以展开或效果不佳,对培养学生的实验兴趣及实验能力造成了很大的障碍。本文通过利用生活中的实验资源,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动机,用“随手取材”进行实验教学,注意将课内和课外,校内和校外的实验结合起来,努力开发并鼓励学生进行各种层次的实验,以促进学生发展。
  [关键词]生活资源 实验教学 兴趣 实验活动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在教学过程中应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以改变教学过程中过分依赖教材,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大力发展探究性教学。而在探究性教学的几个环节中,通过实验来得出结论,甚至由实验来评价所得结论是否正确,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但当前的科学实验教学中,却存在以下一些矛盾:一些教师奉教材为“圣旨”,对教材上的实验设计不管是否符合学生实际,都不敢有丝毫违背,与培养学生的实验兴趣形成矛盾;一些农村学校的实验室,现有器材缺乏,与教师引导学生顺利开展实验形成矛盾;教材中可供学生自主进行的实验不多,与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形成矛盾。那么,怎样才能有效的解决上述几个矛盾呢?根据青少年心理学,如果实验所用的器材是学生所熟悉的,就会使学生产生亲切感,从而较易克服思维障碍,较快地达到掌握科学概念的目的。而使用身边随手可得的物品进行各种科学探究活动,则可以拉近科学与生活的距离,让学生深切地感受到科学的真实性,感受到科学和社会、日常生活的关系。本文就如何利用生活资源,来培养学生的实验兴趣和实验能力,克服实验器材的缺乏,促进教师顺利开展实验教学谈一点看法。
  
  一、利用生活资源,改进实验设计,以激发学生实验兴趣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大都具有强烈的操作兴趣,希望亲自动手多做实验。教师要充分保护和利用这个积极性,让学生更多地参加实验活动。在教学中,出乎学生意料的演示、探究性的学习活动和小实验,都是激发和保持学习兴趣的重要手段。特别是针对初中学生,多做实验,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这是新教材最想体现的教学思想。所以,教师可以利用生活资源,对书本上的无趣味性实验加以适当改进,以激发学生的实验兴趣。
  声音的传播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有相当数量的简易实验可以开发。教材中有许多实验都有类似情况,但实验素材的寻找不是随意的,要一求趣味性,二求新颖性。活动的趣味性和新颖性直接影响学生的实验兴趣。像上述物品,在实验教学中效果很好,并且由于这些物品本来的用途并不是进行科学实验,所以这种做法本身就是一种创新,教师可以因地制宜地设计这种类型的简单实验。而这些熟悉的用品能让每一个学生都产生强烈的动手愿望,
  觉得实验是可以“信手拈来”,觉得《科学》与自己如此贴近,也深刻地让学生明白学习来源于生活。
  
  二、利用生活资源,丰富实验素材,以助学生开展实验活动
  
  《科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教材中配有相当多的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并且每个章节都安排了一些小实验。在教学中,有些教师虽然在新课标的指导下,明确了实验教学的重要性,也对实验能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动手能力及思维能力持有共识,但大多数时候,由于学校现有实验器材的缺乏,不少老师往往有“做实验不如画实验,画实验不如讲实验”的想法。从而在教学中,把一些本该是形象、生动、有趣的实验,变成了抽象、呆板的线条或是枯燥的讲述,这种做法使学生学《科学》会越学越困惑,进而怕《科学》,不喜欢《科学》,造成一种恶性循环。所以,在新课标下,作为科学教师,应千方百计杜绝这种现象的出现。那么,如何在实验器材缺乏的情况下帮助学生开展实验活动呢?这就可以从生活中去找,生活中实验素材无处不在。
  1.在玩具堆里找
  漂亮可爱的玩具绝对吸引人的眼球,也让学生在好奇轻松中学习《科学》。如激光手电筒作为一种玩具,以其光线强、射程远、颜色鲜而颇受学生的喜爱,普及较广,所以,可用作“光的反射”实验。学生只要准备一个激光手电筒,一张白色的长方形硬纸板。硬纸板对折,画上折线,把折线与边线的交点作为入射点,然后在硬纸板下部沿边线粘上一块量角器(中线与折线对齐)就可以了。目前市场上科技性很强的玩具比比皆是,而且玩具设计出现了一种仪器化的趋势,这些玩具设计的科学性和实验准确性有时还超过实验室的同类仪器。所以,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把这些玩具用到实验中,既解决了实验器材的缺乏,又激发了学生的实验兴趣。
  2.在厨房里找
  如果实验室里缺乏某种化学试剂或化学试剂不够,就不妨到厨房里去找。如:用食醋和鸡蛋壳代替盐酸和石灰石制二氧化碳,用新鲜猪肝代替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制氧气……厨房里的材料让人眼花缭乱,利用好了,就会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
  3.在常用物品中找
  比如,“浮力”的教学,可用二只旧的牙膏壳,一只揉成一团,一只制成盒形,放在水中,可以发现一个下沉,一个浮在水面上,比较这两个牙膏壳出现的不同现象,进行质疑,提出问题,从而对物体的浮沉条件加以探究。
  实验室里缺乏某种器材并不可怕,大多数的器材能在生活当中找到可以替代的物品。这些随手可得的物品,丰富了师生的实验资源,有力地保证了学生进行各种实验。
  
  三、利用生活资源,开展课外实验,以促进学生实验能力
  
  我们可以让学生把实验带出教室,带回家,带到运动场,潜入生活。鼓励学生回家利用生活资源做实验,表演给家里人看,这样学生就从实验的观众升格为实验的表演者。当别人问为什么时,学生便会喜谈其中的奥妙,既巩固了课堂所学的知识,又培养了实验能力。
  1.用食醋鉴别戒指是黄铜(铜锌合金)还是真金做的。
  2.用盛水的玻璃杯或老花眼镜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3.利用筷子可做“筷子提米”实验,“筷子在水中的折射”等。
  ……
  科学教学应当是开放的,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特别是实验能力,仅仅依靠课堂教学是不够的。课外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延伸。教师应该配合探究活动加强课外的实践性作业,从而保证科学探究性的实验教学在时间和空间上向外延伸,使得学生愿意学习这门课程,达到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特别是实验能力的课程基本理念。
  总之,在实验教学中,“坛坛罐罐当仪器,拼拼凑凑做实验”的思想,早已深入人心。随着科学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很多教学内容都要求通过科学探究来完成,教师要安排足够的学生实验和演示实验,同时,布置学生力所能及的小实验、小制作。而把实验内容与生活联系起来,使生活资源成为实验资源,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验兴趣和实验能力,又能克服实验器材缺乏的问题,促进教师引导学生顺利开展实验活动。
其他文献
<正>颜色染上了珠光宝气后就别有情趣。宝蓝是提鸟笼游手好闲的少爷;银红是待字闺中规矩人家的温静女儿;珠灰是正襟危坐面若银霜的太太;翠绿是活泼泼、清脆脆机灵调皮的小丫
[摘要] 如何以生活为中心开展美术课堂教学,发现生活中的美,有效培养学生审美能力是值得广大教师深入思考的话题。针对这一问题,本文着重从五个方面进行论述:(1)认识自然社会;(2)营造审美氛围;(3)鼓励观察发现;(4)开展课外活动;(5)培养审美情感。  [关键词] 初中 美术课堂教学 生活化    众所周知,艺术均来自于生活现实。在日常生活之中,只要我们留心观察现实生活,就能发现现实生活之中那些
<正>小时候我想买一个游戏机。那时一个要一百多块钱,我一个月零花钱也不过三十多,怎么办?我家附近开中医铺子的老头问我:"反正你暑假那么长,放假了没事做,帮我收蝉壳怎么样?
福建省福清市人民检察院将整顿无证幼儿园纳入公益诉讼案件范围,注重发挥诉前检察建议的重要作用.检察机关在履职过程中发现有关单位未正确实施法律法规,通过调查研究和证据
DENON(日本天龙)推出了面向份额最大、定位为中端市场的AVR-2807环绕接收机,该机除了具有中商端机种所拥有的32bit浮点运算DSP,7声道独立的24bit/192KHz数/模转换器、
2007年发行的大碟如恒河沙数,值得推荐的佳作又何止百张?笔者终究所识有限,在此只能从个人聆听范围中选取自认具有代表性、值得与各位读者共享的10张专辑。尽管挑选时尽量考虑不
仓库自动化的效益是显而易见的:自动化能够加快处理速度,提高精确度,降低动力成本,提高可靠性,达到库房面积和空间的更有效利用。但是,这些优势并不是免费得来,自动化需要很昂贵的成
世家星座Cygnus是卓丽最新推出的一款座地式扬声器,拥有最自然传神的扬声效果,澎湃的动力及细致的分析力。
他们(外地车)干东莞的活,赚东莞的钱,轧东莞的路,却没有在东莞交税费。他们营运成本低,大打价格战、游击战,弄得我们不战而败。我们去上外地牌照,也是不得已。——一物流界人士
课堂提问是语文教学的重要手段,也是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如何使语文课堂的提问更加高效、科学、合理、实用?教师要结合新的语文课程理念,有针对性地、交叉使用或者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