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味“美食经”,当扔!

来源 :杂文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200909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据新华社武汉报道,近日,有网友指出武汉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动物小百科》中存在果子狸的不当表述。武汉大学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就此回应称,已第一时间通知全国各销售网点全面下架该书。
   “果子狸全身都是宝,它们的肉可以吃,是我国历史悠久的稀有‘山珍’,它们的脂肪是化妆品生产中难得的高级原料,也可以治疗烫伤;它们的皮毛可以做皮手套,它们的尾毛和针毛,可以制成毛刷和画笔。”看到以上关于果子狸“味美、妙用”的“神描述”,我们禁不住毛骨悚然。17年前,因某些人吃果子狸引发的非典疫情,仍令人心有余悸。匪夷所思的是,全国名牌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儿童读物,竟然为饕餮妄食果子狸提供依据,为非法猎杀野生动物大唱赞歌,对少年儿童造成严重误导。借问,武汉大学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肩负的是什么社会责任?你们对野生动物的理解停留在什么年代?
   奇怪的是,无独有偶。笔者特意查阅了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的《辞海》果子狸条目,其释义竟然与武汉大学出版社的表述如出一辙:“肉可食,味鲜美;皮毛可制裘,针毛可制毛刷和笔。”另外,《现代汉语词典》花面狸词条亦有类似的解释:“也叫果子狸,肉味美,皮毛可供制衣帽。”尤其是在《中国少年儿童百科全书》中,竟有“穿山甲肉可食用”的表述。
   相关资料表明,果子狸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严禁食用,已列入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脊椎动物卷,评估级别为近危。上述几种权威出版物对野生动物果子狸用途的表述,无疑与国家《野生动物保护法》大相径庭。这些对野生动物用途的错误表述,虽然有一定的历史原因,如历史遗留下来的吃“山珍野味滋补身体”等悖论,给某些猎奇者提供了“口实”,致使恶果降临;武汉华南海鲜市场的无序管理导致的疫情感染源扩散,教训惨痛。
   看到上述“果子狸是我国历史悠久的稀有‘山珍’”表述,使人联想到人类古代至当代的捕杀野生动物历史。不论从古籍、古画、古文物,还是传统戏曲、评书讲述看,历代帝王将相、达官贵人,均将行围射猎捕杀野生动物当作权力的象征、风流倜傥的炫耀,最典型的当属“弯弓射大雕”“一箭穿双雁”之类……其大摆筵宴之丰盛往往少不了“山中走兽云中雁”的描绘。延至近现代,山区、林区住户,不乏以狩猎为生计者。到了当代,城市人曾经以拥有猎枪至野外狩猎捕杀野生动物、吃野味为时尚。当年还流行一首《猎人之歌》:“打猎呀,打猎我最爱好……”有一度,社会还时兴男士穿猎人服。后来,随着国家立法提高对野生动物保护的力度,“打猎风”有所收敛。但随着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某些利欲熏心的不法者,为迎合某些人的扭曲嗜欲,肆意违法捕杀野生动物贩卖;不法饭店唯利是图制作兜售,推波助澜,导致一些新型病毒大肆传播。
   人类对大自然、对野生动物的认识,允许循序渐进,但是相同的错误绝不允许重犯,否则,大自然对人类的惩罚是要叠加的!
   当前,在全国为彻底打赢新冠肺炎疫情阻击战众志成城、群防群控的同時,相关野生动物保护、公安、出版等部门,对类似与野生动物保护法规相悖的读物理应予以筛查,以正本清源,还野生动物一片自由安全的天地,人类亦不再因对野生动物的误读导致侵犯遭到报复。
   野味“美食经”,当扔!
  郝延鹏/图
其他文献
某天,有个卖马人牵着一匹马上门造访伯乐。   马贩说:“这马我标价一百金,三天都无人问津。”伯乐略一相,说:“这是凡马,只值百金。”马贩说:“我只求卖得出去,不求盈利。请大师亲临市场,帮我当众相一相。”边说边奉上一千金。专家高薪,不足为怪。伯乐收下酬金,即时同往马市。   伯乐相马,天下闻名。得知伯乐到来,同行成群结队前来围观。伯乐绕凡马一圈,边走边回顾。如此而已!鉴于这只是一匹凡馬,伯乐也就只字
期刊
近段时间,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军地都派出了一批批医护人员驰援武汉。医护人员逆行向险,救死扶伤,诠释着白衣天使大爱无疆的仁心仁术。为出征的医护人员作壮行动员,各地领导许多是全程脱稿,虽然非常简短,但真情流露,言恳语切,直抵人心。广大网民纷纷点赞留言,引起强烈反响。   为什么会引起强烈反响?我想,其原因不外乎接地气,说的都是心里话真心话。如网民留言:“都是心里话,实在话,没有一个字是套话。”在疫
期刊
防控新冠肺炎疫情的要紧阶段,居家隔离依然是最有效的防控手段。   在如此长时间、大面积的停产停工情况下,还能保持社会稳定,很大程度上是与社区工作人员和志愿者们的辛勤付出分不开的。他们冒着被感染的风险,超负荷运转,奔波在抗击疫情第一线。我有好几个同学,都加入了志愿者的队伍,令同学们非常敬佩。他们每天都要在自己负责的管区内入户排查,登记人数变化,宣传相关防护知识,劝返随意外出人员,还要为在家隔离的住
期刊
倘若不是远处偶尔传来几下无忧无虑的鸟叫声,这里的一切都像是被瞬间凝滞,一切都那么纹丝不动。昔日车流滚滚引无数路怒族争相施展“口技”的中北路,现在无比寂静。闯入眼帘的几幅新对联,昭示着春节的脚步还未走远。   1月23日上午十点整,鼠年春节前两天,大武汉史无前例地封城。接下来,全城公交、地铁、飞机全部停驶,连往常繁忙的过江桥梁也被封锁……那些仍旧呆在城里的人渐渐明白,管制措施步步趋紧的背后,预示的
期刊
贪官污吏 人神共愤   刘曰建(北京丰台)   《杂文月刊》2020年1月原创版“半真半幻·有唱有和”栏目有新意,三篇文章都是书信体,共写一主题,写信者是《崂山道士》的作者和人物,但却呈现“崭新”风貌:王七幡然悔过,利用所学穿墙术助力打虎拍蝇;老道士为王七出谋划策;蒲松龄奋笔疾书《僚斋志异》(僚者官吏也)。看似荒诞实则反映现实、切中时弊。党的十八大到十九大期间,440多名省部级干部、8900多名司
期刊
非常“疫”刻,新冠肺炎让人们的“手机依赖症”更为严重。宅在家里,多半都宅在手机上,要不该有多无聊,该会多恐慌啊!   手机传递信息,也夹带谣言,还推送段子。前者可能让人踏实,可能让人揪心,唯有段子,常常让困境之中的人们看到微弱的光亮和窃窃的笑声。   段子,似乎比新冠病毒传播得更快更广。段子更像是一个“超级传播者”,“瘋狂”人传人。你在北京看到的,他在武汉看到的……和我在南京看到的,同版本,无
期刊
这段时间,封城闭户,居家抗疫,大家似乎因为有了些额外的闲暇,忽然都喜欢咬文嚼字了。前些天,由日本朋友捐赠物品箱上所写的古典诗词,引发了一场不大不小的“文化论争”,一度很是热闹。我简单浏览一过,知其大概,不外乎是说,日本朋友引经据典,以古诗来表达救援中国抗疫的做法,很暖心很古典也很有文化。相比于我们国内,举目四望,到处都是“武汉加油”“湖北加油”乃至“中国加油”,不光喊在嘴上,而且写在墙上,挂在网上
期刊
新冠肺炎暴发以来,全国陆续有一大批违反疫情防控纪律、防控疫情不力的官员被通报批评、诫勉谈话或停职撤职。据中国新闻网2020年2月22日消息,截至当日,仅武汉市纪检监察机关就已问责处理630多人。这只是一个阶段性数字,现在疫情防控工作还在继续,我敢断定,至整个疫情完全结束,官员被问责的数字肯定还会进一步上升。   面对这么多官员在短时间内被问责,有人感慨,有人叹息,有人遗憾,有人欣喜。无论人们怀着
期刊
庚子岁初,一场波及全国的新冠肺炎疫情,使禁食野生动物的呼声日渐高涨。可是,“伤疤未好”,既有人顶风犯罪,也有人大唱反调。近日,最高检网站刊发全国检察机关办理涉疫情防控刑事案件情况时披露,全国检察机关共介入侦查引导取证涉疫情刑事犯罪2692件3722人。其中,“破坏野生动物资源类犯罪”207件298人。而一个微信公号则公开发文,理直气壮地宣称:“因一次疫情就全面‘禁野’,不科学、不理性。”振振有词地
期刊
一个新冠病毒,打得人类措手不及。疫情又是双刃剑,亦荡涤着人类的陈规陋习。   大家庭、大团圆、大聚餐……国人喜欢人多,乐于聚集,甚至崇尚餐桌上的亲密无间。不分餐,不用公筷,用自己的筷子给他人夹菜,甚至一些老人至今还习惯给小孩口对口喂食。或许,没有新冠病毒,这些陋习将永存人间。但病毒来袭,强逼人们一夜改变。回头看看,不是病毒打败了陋习,而是陋习成就了病毒的肆无忌惮。   上班须到办公室,开会则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