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 和谐课堂;信任;帮助;尊重;期待
〔中图分类号〕 G424.2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2)08—0077—01
和谐的课堂如同美丽的景致,让人心旷神怡。构建和谐课堂,促进学生发展,是我们每一位教师追求的目标。那么教师应如何在课堂教学中用心去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呢?
一、信任,赢得宽容和理解
信任,既是构建和谐课堂的关键,也是联系师生情感的纽带。教师面对学生,必须要付出真情,宽容爱护学生,公平对待学生,从而在学生和教师之间搭建起互信的平台。在课堂上,教师与学生之间应是一种民主、平等、相互协调、和谐发展的关系,教师要充分信任学生,适当的时候还应采取一些措施来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不能让课堂成为教师的“戏台”,学生只做“看客”。同时,教师在教学中要正确看待学生的错误,在尊重、沟通、宽容、欣赏的氛围中进行课堂教学,使我们的课堂更有“人情味儿”。即使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有偏差,教师也要尊重他们想法中合理的部分,采用“扬弃式”的处理方法,让我们的课堂更加和谐。
二、帮助,赢得合作和共享
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不可能代替学生读书,也不可能代替学生感知、观察、分析和思考,教师的任务是在学生没有信心时唤起他们的力量,从学生的眼睛里读出愿望,听出学生回答中的创造性因素,察觉出学生细微的进步和变化。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引导者、指导者和合作者,要能将由文本衍生的激情渗透到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努力让学生的人生价值得以实现,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健康发展,让学生学得主动、学得充实、学得精彩。
课堂上,教师的参与尤为重要,这里的参与可以是一个手势、一个眼神、一段饱含深情的话语,也可以是一个意味深长的提示。在学生思考或回答问题出现“卡壳”时,教师适当地参与到学生的思考过程中,从而实现共同进步、共同成长。我们的课堂教学往往会上演这样一幕:学生在底下热闹地议论或争吵,教师则在一旁面带微笑,看似亲切地旁观,实际上只是一个“看客”。其实,教师应该参与到学生的争辩中去,让你的思考方式影响他们,让你的灵活思辨感染他们,让你的经验方法帮助他们,让学生学会应变、学会分析、学会吸纳。这种帮助是任何问题的答案都代替不了的,它是“授之以渔”的过程。同时,教师在与学生交流的过程中也能学习到从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的方式,对于开阔自己的思路无疑也是有帮助的。
三、尊重,赢得自信和赞赏
尊重,就是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教师尊重学生就意味着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不体罚学生,不羞辱学生,更不冷落学生,把学生看成发展中的“人”,让学生自由地表现、自由地发展。在课堂上,教师要做到“目中有人”,积极关注每一个学生,同时还要赞赏每一个学生,赞赏他们的兴趣、爱好、专长,赞赏他们细微的进步。教师的这一做法不仅可以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更为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积极思考探索创造了一个宽松的学习环境。呆板、枯燥的课堂气氛很难激发出学生新鲜、有益、积极的思维火花,而学生如果在一种和谐、愉悦、民主、平等的氛围中学习,其结果则完全不同。
四、期待,赢得斗志和期望
将每一个学生纳入自己的“期待”视野,而且让学生明确教师对他们的期望,让学生知道教师无论在何种情况下都相信学生不会辜负自己的期望,这是一种很有效的方式。为了达到激发学生斗志的目的,笔者的做法是:允许学生自己选择一个目标,并作出承诺,而且告诉学生遵守自己作出的承诺是我对他们的期望。这样,笔者就把每一个学生都放在了重承诺、守信用、求上进的位置上,既给了他们尊重与信赖,又让他们知道自己在教师心目中的形象是多么美好,有了“期待定位”作铺垫,学生就不会轻易背弃承诺,破坏自己的“美好形象”了,接下来的工作也就容易多了。
和谐的课堂应该是师生双赢的课堂,既要成全学生,也要成全教师,为师者不应漠视受教育者的生命个性,也不应丢弃自己的生命个性,这是生命个性与生命个性的相接,只要教师真正“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就既可以做到科研与教学的双赢,也可以做到教师与学生的双赢。
〔中图分类号〕 G424.2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2)08—0077—01
和谐的课堂如同美丽的景致,让人心旷神怡。构建和谐课堂,促进学生发展,是我们每一位教师追求的目标。那么教师应如何在课堂教学中用心去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呢?
一、信任,赢得宽容和理解
信任,既是构建和谐课堂的关键,也是联系师生情感的纽带。教师面对学生,必须要付出真情,宽容爱护学生,公平对待学生,从而在学生和教师之间搭建起互信的平台。在课堂上,教师与学生之间应是一种民主、平等、相互协调、和谐发展的关系,教师要充分信任学生,适当的时候还应采取一些措施来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不能让课堂成为教师的“戏台”,学生只做“看客”。同时,教师在教学中要正确看待学生的错误,在尊重、沟通、宽容、欣赏的氛围中进行课堂教学,使我们的课堂更有“人情味儿”。即使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有偏差,教师也要尊重他们想法中合理的部分,采用“扬弃式”的处理方法,让我们的课堂更加和谐。
二、帮助,赢得合作和共享
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不可能代替学生读书,也不可能代替学生感知、观察、分析和思考,教师的任务是在学生没有信心时唤起他们的力量,从学生的眼睛里读出愿望,听出学生回答中的创造性因素,察觉出学生细微的进步和变化。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引导者、指导者和合作者,要能将由文本衍生的激情渗透到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努力让学生的人生价值得以实现,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健康发展,让学生学得主动、学得充实、学得精彩。
课堂上,教师的参与尤为重要,这里的参与可以是一个手势、一个眼神、一段饱含深情的话语,也可以是一个意味深长的提示。在学生思考或回答问题出现“卡壳”时,教师适当地参与到学生的思考过程中,从而实现共同进步、共同成长。我们的课堂教学往往会上演这样一幕:学生在底下热闹地议论或争吵,教师则在一旁面带微笑,看似亲切地旁观,实际上只是一个“看客”。其实,教师应该参与到学生的争辩中去,让你的思考方式影响他们,让你的灵活思辨感染他们,让你的经验方法帮助他们,让学生学会应变、学会分析、学会吸纳。这种帮助是任何问题的答案都代替不了的,它是“授之以渔”的过程。同时,教师在与学生交流的过程中也能学习到从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的方式,对于开阔自己的思路无疑也是有帮助的。
三、尊重,赢得自信和赞赏
尊重,就是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教师尊重学生就意味着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不体罚学生,不羞辱学生,更不冷落学生,把学生看成发展中的“人”,让学生自由地表现、自由地发展。在课堂上,教师要做到“目中有人”,积极关注每一个学生,同时还要赞赏每一个学生,赞赏他们的兴趣、爱好、专长,赞赏他们细微的进步。教师的这一做法不仅可以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更为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积极思考探索创造了一个宽松的学习环境。呆板、枯燥的课堂气氛很难激发出学生新鲜、有益、积极的思维火花,而学生如果在一种和谐、愉悦、民主、平等的氛围中学习,其结果则完全不同。
四、期待,赢得斗志和期望
将每一个学生纳入自己的“期待”视野,而且让学生明确教师对他们的期望,让学生知道教师无论在何种情况下都相信学生不会辜负自己的期望,这是一种很有效的方式。为了达到激发学生斗志的目的,笔者的做法是:允许学生自己选择一个目标,并作出承诺,而且告诉学生遵守自己作出的承诺是我对他们的期望。这样,笔者就把每一个学生都放在了重承诺、守信用、求上进的位置上,既给了他们尊重与信赖,又让他们知道自己在教师心目中的形象是多么美好,有了“期待定位”作铺垫,学生就不会轻易背弃承诺,破坏自己的“美好形象”了,接下来的工作也就容易多了。
和谐的课堂应该是师生双赢的课堂,既要成全学生,也要成全教师,为师者不应漠视受教育者的生命个性,也不应丢弃自己的生命个性,这是生命个性与生命个性的相接,只要教师真正“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就既可以做到科研与教学的双赢,也可以做到教师与学生的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