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非洲草原上的顶级掠食者
作为非洲草原上的顶级掠食者,狮子的情感世界远比我们想象的复杂,生活也远比我们所了解的艰苦。狮子的世界里没有“怜悯”两个字,只有谁比谁更顽强地活着。
乔贝国家公园里,干燥与炎热加剧了空气中不安的气息。大旋角羚紧张地注视着前方,向导JR顺着它的目光搜寻。“当食草动物发觉有危险时,会专注地盯着可能有食肉动物存在的方向。”这里每天都上演着性命攸关的追捕大戏,掠食者和被掠食者都不敢掉以轻心。这些掠食者也是我们Safari(观赏或捕猎野兽的旅行)的重点搜寻对象,它们当中最容易见到的就是狮子了。
狮群的英文“pride”,和骄傲是同一个词,很形象。我似乎已经看到雄狮浓密的鬃毛迎风飘舞,脸上挂着骄傲的神情。狮子是猫科动物中唯一雌雄两态的,只有雄狮拥有漂亮的鬃毛。生物学上这样解释雄狮鬃毛的作用:雄狮之间彰显实力、雌狮择偶的标准。鬃毛对雄狮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但同时会削弱它的攻击能力。从捕猎角度来说,会令它很难隐藏,容易被猎物发现,这就是美的代价吧。
大型猫科动物中,狮子的平均体重仅次于虎,也是唯一的群居猫科动物。一个狮群的成员数目在4头到30头之间。狮群通常以母狮为主,往往由不止一头成年雄狮统领,它们通常是兄弟,但首领只有一个。作为狮王自然威风得很,但是,更多的雄狮在进军狮王宝座的途中就已经死去了。
雄狮从少年时期被逐出狮群成为流浪狮,便注定了一生漂泊。从流浪狮成长为首领,一般需要两年以上的时间。这期间为了生存,它们会结盟学习生存技能,等到时机成熟,再挑战别的雄狮。这段时期,狮子的死亡率相当高。无论是生活艰辛程度还是死亡率,雄狮都远远高于雌狮。野生状态下的雄狮自然死亡的不多,要么为争夺领地战死,要么因伤病而死,活到十几岁的雄狮极少。
无论是在宽河的莫瑞米野生动物保护区,还是在乔贝国家公园,白日里,我们遇见的雄狮无一不是懒洋洋地躺在树荫下睡觉,只有听到车子发动的轰鸣声时,才不情愿地睁开眼,爱答不理地瞥我们一眼,便又睡下了。然而,雄狮真的只会耍酷,懒惰又颓废吗?答案是否定的。
狮群的日常生活中,雌狮忙着集体狩猎,雄狮则花时间标记和保衛整个领地和狮群,游离在外并不影响它们的地位。然而,这种关系也是暂时的,雄狮对狮群的统领时间从几个月到几年不等,这取决于它们是否有足够的能力击败外来雄狮。强大的雄狮联盟甚至可以游走在几个狮群间,掌控这些狮群里雌狮的交配权。
我们在纪录片中看到的捕猎场景似乎都是由雌狮群体完成的。实际上,雄狮的捕猎能力也很强,至少在流浪期间,它必须自食其力,只是由于数量少,无法像雌狮那样高效地集体捕猎。偷袭是雄狮最主要的捕猎手段。相比雌狮,雄狮的力量要大得多,可以捕食体型较大的动物。雄狮参与狮群集体狩猎时,往往是给出致命一击的那个角色,而非大家认为的只会“坐享其成”。狮群中的任何一员都必须为了生存竭尽全力。
虽然不用养家,成为狮群首领后的雄狮,任务也十分繁重,每天要辛苦地视察领地。在通道上,雄狮边走边将尿液排在灌木丛、树丛或者地上,留下标记,以宣示它的领地范围。遇上入侵者,哪怕是不巧经过的陌生狮子,雄狮都会咆哮着警告来者。
来势汹汹的外来雄狮或者狮群内部实力增强到一定程度的年轻雄狮,极有可能向当前狮王发起挑战,试图取而代之。这时,一场生死攸关的激烈厮杀在所难免。战败者能够伤痕累累落荒而逃已经是不幸中的万幸了,多数时候,无论挑战者还是卫冕者,都是不成功便成仁,别无选择。
夜间是狮群狩猎的主要时刻。在宽河营地,夜晚在房间里就可以听到雄狮的吼叫,那是它在呼唤白日里暂时分开的同伴或者狮群。每日伴着狮吼入睡,也是一种特别的体验。
博茨瓦纳的传奇“玛莎狮群”
“这两个小家伙已经被母狮介绍给其他家族成员了,它们被顺利接纳了。”JR说的这两头3个月大的小狮子此刻距离我们不到5米,它们安静地趴在母狮身下吃奶。我很幸运见证了这样一个温馨的时刻。 每个狮群在非洲草原上演绎的传奇,讲起来都得三天三夜,令人唏嘘。然而,作为一个短暂到访的游客,我所能记录的仅是狮群日常的一个片段。
肯尼亚马赛马拉的“玛莎狮群”大名鼎鼎,乔贝国家公园里也有这样一个传奇狮群。一个狮群往往由几代雌狮组成和维系,可谓“铁打的雌狮,流水的雄狮”。萨乌提草原上的“玛莎狮群”最多时有30多头母狮,现在也有22头。
要养活这么多狮子不是件容易的事,自然要好好物色狩猎对象。对于狮子来说,大象并非理想的猎物,它们体型过于庞大,狩猎难度很高。当然小象是例外,还得是母象不在身边的情况。狮群会有意引开母象,攻击小象。然而,乔贝国家公园的“玛莎狮群”却创下新纪录。它们猎捕大象,成功率相当惊人。纪录片摄影师Beverly和Dereck Joubert发现,在1993年到1996年期间,这个“超级狮群”成功捕猎了74头大象。在BBC的《脉动地球》系列中,就有一段“玛莎狮群”夜捕大象的内容,场面非常震撼。
“玛莎狮群”捕猎大象多发生在8月到11月,在10月达到高峰。据生物学家RichardJohn Powder推断,这是狮群回归它们作为大型食草动物杀手时的一种表现。这种捕猎行为还可以归结于干旱。干旱导致许多大象处于饥饿边缘,极易被捕杀,因此狮群得以在这一时期练习猎杀大象的技能。
旱季时的人造水坑或许也是一个因素,这样大象不需要为了寻找水源地而不断迁移,全年都可以留在这里。对于庞大的玛莎狮群来说,便有了更多的捕猎机会。要养活30多头狮子,大象是个不错的食物来源,即使一头年轻的大象,也够狮子们吃一个星期。如今,乔贝国家公园里的狮群分解成各个小团队,无法像过去那样频繁地捕杀大象了,然而这种传统依旧存在。
一天早上,“玛莎狮群”里一个由7头母狮和一头亚成年雄狮组成的小分队,刚刚狩猎了一头小野牛。等我们赶到的时候,狮子们已经吃饱了,正在草地上休息。估计被围观得有点烦躁,它们站起来,决定换个清静的地方。一头年轻的狮子还舍不得野牛的头,叼起来屁颠屁颠地跟在狮群后面。JR告诉我,食物不够分时,“玛莎狮群”会分散成更小的单位活动,这样捕到的猎物大家都有的吃,那些需要哺育幼狮的雌狮,甚至会单独出来“加餐”。
每个狮群的领地和区域相当明确,猎物充足的地方,20平方公里就够用;猎物稀少的地区,400平方公里的领地也是可能的。雌狮成年后通常会留在原来的狮群,母女、姐妹、姨表亲……总之,是母系社会的一大家子。也会有个别雌狮因为各种原因离开,加入别的狮群。狮群的成员们一般会分散成几个小群体来度过每一天,当群体狩猎或者集体进餐时,又会聚到一起。
最让我感动的是,我亲眼见证了雌狮姐妹间的浓厚情谊。宽河营地的清晨,狮群捕杀了一头雄壮的野牛。野牛的尸体看起来很血腥,杀戮场面一定非常残忍。雌狮脸上血迹斑斑,由于我离得很近,看得有些不寒而栗。雌狮们吃饱了,三三两两走开,有的去水坑边饮水,有的互相整理毛发,还有一头年纪不大的雌狮抱着牛头啃个没完,甚至把它当成了玩具,玩得不亦乐乎。
狮子姐妹间耳鬓厮磨,互相舔着对方脸上的血迹,显然很享受这样的时刻,这是它们表达感情的一种方式。雌狮们从小一起长大,从玩耍到并肩战斗,早已形成默契的配合。它们是依赖整体实力存活下来的动物,维系家族成员的团结非常重要。它们也共同哺育幼崽。雌狮的怀孕期一般是3个半月,一次生2至4头幼崽。抚养幼崽是狮群所有雌狮的责任,幼崽能找狮群中任何有奶水的雌狮吃奶而不限于生母。
“今年两头雌狮产崽,小狮子已经两三个月大了,父亲就是我们刚刚看到的那头树荫下卧着的雄狮。狮群的食物不足时,雌狮会离开狮群狩猎,以便加餐。”JR试图带我们找到小狮子,然而雌狮非常警惕,隔三岔五就转移小狮子的藏身地,我们转了好几圈都没有找到。白日里,没有雌狮在身边,小狮子会乖乖地躲在灌木丛中,只有当妈妈回来呼唤时,它才会跑出来。我们没有找到幼狮,却遇见母狮在水坑边饮水,喝够了,母狮就慢慢踱步到树荫下休息,盘算着下一个狩猎的目标。
傍晚,母狮回来了,在给两个小家伙哺乳,饿了一天的小狮子狼吞虎咽地吮吸着母乳。再过些日子,雌狮就可以带着孩子们回归狮群了,希望这个家族越来越兴盛。
告别乔贝国家公园的最后一场Safari,我们又幸运地遇见母子三个,两头小狮子活泼地围在母亲身边,好奇地打量着我们。它们的最大威胁来自外来入侵的雄狮。通常小狮子要成长到两岁以上才能够独立生存,在此之前,雌狮是不会进入发情期的。入侵的雄狮需要杀死前任狮王的后代,雌狮才会再次进入发情期。
雄狮首领的鼎盛时期只有4年,在此期间,它要尽可能多地繁衍后代,不然可能一辈子都不会有机会留下自己的血脉。这就是狮子繁衍生息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