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隋唐洛阳城实行了严格的里坊制,普通百姓的居住区被限定在里坊内。里坊基本呈方形,东西南北四个方向都设有坊门,坊门严格按照律法定时启闭。以隋唐洛阳里坊门遗址的考古发掘资料为基础,结合文献、壁画、碑刻等材料对坊门的记载,以及唐代建筑研究成果,可以推测隋唐洛阳城里坊门有单层式与城楼式两种样式,坊门屋顶采用级别较低的悬山顶。
概述
里坊制度
古代中国的城市,为维护统治秩序的稳定以及方便管理城市,将普通百姓居住的场所限定在规划好的“里坊”之内。这种布局方式早在周代就已出现,当时的王城实行闾里制,普通居住区在王城周围,以25户人家组成一个基本单位“闾”,加强对普通民众的控制。到了北魏,洛阳城对里坊的分布进行统一规划,制度进一步完善。隋唐时期,政府对于里坊的规划与管理更为严格,里坊制度达到了空前的完备。
隋唐时期的东西二京洛阳、长安都经过严密的规划和设计,将城市分为宫城、皇城、外郭城,外郭城内被平直的街道划分出若干方正的区域,用于交易买卖的“市”和用于居住的“里坊”分布于这些规整的街区内。《旧唐书》记载:“两京及州县之郭内,分为坊,郊外为村。里及坊村皆有正,以司督察。四家为邻,五邻为保。保有长,以相禁约。”各个里坊被坊墙和街道隔绝在一块空间之内,坊内有朝廷任命的官员(正),掌握着坊门的钥匙,监督管理坊内的居民。这种整齐的城市布局,在敦煌莫高窟的壁画中也有表现。
坊门数量与功能
隋唐洛阳城建于长安(隋大兴)城之后,城市设计者因地制宜,规划布置更加规整。宫城位于城市西北部,里坊大都位于宫城东、南两侧,除了丰都市占二坊之地,四面各开三门之外,其余“每坊东西南北各广三百步,开十字街,四出趋”,即每个坊的形制都为正方形,长宽都为300步(唐1里),四个方向各开一坊门。通过考古勘探和发掘,洛阳明教坊 、履道坊、恭安坊、宁人坊均发现了东、南、西、北四面坊门,与文献记载中坊门数量一致。
隋唐时期的里坊门除了具有物理形态的门所具有的功能外,还与当时的风俗与信仰相结合,发挥着延伸出来的其他作用。
定时启闭,管理坊内居民的出入 《 新唐书》记载坊门每天早上听鼓声而开,傍晚听鼓声而闭。坊门关闭后普通百姓不得随便出入,如违反规定会受到一定的惩罚。这一规定维持了都城的秩序,是设置坊门的主要目的。
关闭坊门,防止雨水进入里坊 《资治通鉴》卷第二百八记载:“今霖雨不止,乃闭坊门以禳之。”洛阳里坊内部的街道上一般都有排水沟,遇到洪水大雨时,关闭坊门,从而防止雨水涌入里坊,保护了坊内的百姓安全。
粘贴告示,宣传展示 白居易住在洛阳履道坊时写过一首《失婢》,前两句“宅院小墙庳,坊门帖榜迟”讲的就是有婢女出逃,坊门上贴了招寻的榜文。《全唐文》中也提到:“宜令三京诸道州府各遍下管内县镇,准旧例于道路明置碑,雕刻四件事文字,兼于要会坊门及诸桥柱刻碑,晓谕路人。”这是因为坊门处人流量很大,在此粘贴告示、榜文,立碑,可以起到廣而告之的目的。
祈雨或祈晴 《 新唐书》记载:“大历四年四月,雨,至于九月,闭坊市北门,置土台,台上置坛,立黄幡以祈晴。”《旧唐书》记载:“乙亥,以久旱徙市,闭坊门。”这种做法可能来源于当时的阴阳观念,北为阴,唐人认为闭坊市北门能够减少阴气增加阳气。
洛阳里坊门
考古发现
历经千年,完整的隋唐里坊门已经不存在,目前考古发现最完整的里坊门遗址位于隋唐洛阳城宁人坊遗址。2013年3—10月,考古工作者对宁人坊的南坊门和西坊门进行了考古发掘,后来又发掘了东坊门。坊门均为单门道结构,由两墩台和门道构成,墩台与坊墙分别夯筑而成,坊门门道中的土质较硬。
相关研究
隋唐洛阳城里坊门形制的研究资料有五类:考古发掘资料,如《隋唐洛阳城宁人坊遗址发掘简报》;文献史料,如《大业杂记》《唐文拾遗》《文献通考》;壁画,如敦煌壁画中的唐代建筑图像;碑刻,如北宋吕大防绘《长安图》;其他资料,如记录长安坊门、辽国燕京坊门的文献。虽然洛阳与长安地区里坊的大小、数量和建造时间都不相同,但两地均为都城,拥有相似的规制,因此长安地区的里坊资料是反映洛阳坊门形态的重要参考。
目前对坊门的研究相对较少,大部分都是在研究里坊空间结构的框架下,对坊门的数量、功能、结构进行简单探讨。石自社先生在《隋唐东都城的里坊空间试析》一文中分析了隋唐洛阳城里坊的空间形态和内部结构,还提到宁人坊“东坊门临都城轴线天街,规模较南、西两个坊门规模稍大”。赵晓军在《从宁仁坊考古看隋唐洛阳城里坊的形态结构》也提到宁人坊“东坊门的门楼体量应较大”。
里坊门形制
坊门层数:城楼式和单层式坊门并存
洛阳宁人坊三个里坊门底部皆为夯筑而成的墩台,与城门墩台建造方式类似。西坊门、南坊门形制较小,两侧墩台加中间门道的总长在5.8—6.5米,宽2.2—2.6米。东坊门形制较大,长约10.3米,宽约6.8米。三处坊门面积相差较大,东坊门占地面积为其他坊门的4.5倍左右,结合其地理位置及面向的方位,推测三门为不同的建筑形式,西、南坊门为单层建筑,东坊门为城楼式建筑。
城楼式坊门 宁人坊东坊门体量较大,直接面对着隋唐洛阳城的中轴大街定鼎门大街,具有彰显威仪的功能,因此坊门建成城楼式建筑就不足为奇了。《大业杂记》记载隋代洛阳“大堤南有民坊, 各周四里, 开四门,临大街,门普为重楼, 饰以丹粉”,可知洛阳里坊门在隋代时为重楼式建筑。城楼式坊门在辽王朝的燕京城中也出现过,《契丹国志》中收录有北宋王曾的《王沂公行程录》,是王曾作为北宋使节在出使辽国途中的语录,文中提到在辽国燕京“子城就罗郭西南为之,正南曰启夏门,内有元和殿、洪政殿,东门曰宣和,城中坊门皆有楼”。北宋路振《乘轺录》也记录了辽国燕京“城中凡三十方坊,坊有门楼,大署其额,有罽宾、肃慎、卢龙等坊,并唐时旧坊名也”。辽国燕京城中有一部分里坊沿用了唐代坊名,建筑也保留了唐代建筑的风格,因此燕京坊门的门楼也可以为判断隋唐洛阳城中城楼式坊门的形制提供参考。 单层式坊门 唐王朝对于高层建筑的修建有严格要求,明令禁止普通居民登高观视宫中情况,若“登高临视宫中者,徒一年,殿中,加二等”,这使得没有特殊功能的建筑基本都建成高度较低的单层式,坊门也不例外。宁人坊西坊门、南坊门两侧的墩台是夯土而成,唐代夯土墩台都有一定的坡度,底部宽顶部窄,在墩台上再建城楼的可能性就很小了。
坊门上的匾额
洛阳城坊门上有用于标识坊名称的匾额。《唐文拾遗》记载后唐明宗长兴二年(931年),左右军巡使奏请将洛阳城内的空闲田地划分出可供人居住的里坊区,“各立坊门,兼挂名额”,即重新建设的坊门还要悬挂匾额。《乘轺录》中提到辽代幽州的坊门“有门楼,大署其额”。但目前缺少坊门匾额的详细资料,无法得知洛阳里坊门上匾额的规格与悬挂位置。
门道结构
经考古发掘探知墩台下并无础石,可以推测坊门门道两旁没有城门门道结构中的排叉柱。寧人坊南坊门东墩台西侧、西墩台东侧各有宽0.7米的平台,应为门道两侧础石基础部分,用于竖栽门柱,两门柱上装板门。坊门的等级较低,门道内结构也相对简单,推测两侧夯土墩台上方由梁枋、木板或石板相连,之上为屋顶或木构式城楼,坊门门道中也没有城门门道结构中洪门栿以上的梯形构件。
里坊门门道内高度可以由门道宽度推测而来,其宽高比为1:1,主要有3点依据。
首先,里坊门作为具有管理、防御的功能,多采用板门,《营造法式·小木作制度一》规定:“造版(板)门之制:高七尺至二丈四尺,广与高方。如减广者,不得过五分之一。”梁思成先生解释,“广”为两扇合计之“广”,说明唐宋时期板门的高宽比大都为1:1,最高不能超过1:0.8。
其次,《营造法式》对城门结构的尺寸也有相应规定:“排叉柱长二丈四尺...洪门栿长二丈五尺...”,据此可知洪门栿以下的城门门道内的宽高比接近1∶1。
第三,现存唐代建筑中,佛光寺大殿的当心间柱高等于面阔,阑额与两个平柱围成的空间接近正方形。
参照上述推断和3个坊门考古发掘的门道宽度数据,可计算出隋唐洛阳城里坊门门道内的高度为:单层式坊门,南坊门和西坊门门内高度为2.25—2.8米,此高度可满足坊内居民的出行需求;城楼式坊门,东坊门门内高度为3.3米,再加上墩台上部分的城楼,可知靠近定鼎门大街的坊门体量之大、建筑之宏伟。
坊门屋顶形式
坊门主要用于普通居民的出入,建筑级别较低,无法采用皇室专用的四阿顶(又称庑殿顶)和等级稍低的厦两头造(又称歇山顶),此外,北宋吕大防《长安城图》中记载的庑殿顶、歇山顶和坊门的屋顶也有明显的形态差异。据目前资料可推测坊门屋顶为不厦两头造(又称悬山顶),这种样式建造成本低,在唐宋时期民间院落建筑中很常见,敦煌莫高窟中的唐代壁画上也会看到普通居民的宅院门屋顶采用悬山顶。
坊门是里坊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古代封闭式社会管理的象征,它限制了人民自由,阻碍了社会发展。从唐代后期开始,里坊制度逐渐放松,坊门定时启闭的规定也逐渐废弛,人们开始突破里坊的束缚,开启丰富的夜生活。到宋代,坊门随着里坊制度的废除也逐渐消失,中国的城市也迎来了多元化发展。
(赖子阳为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硕士研究生)
概述
里坊制度
古代中国的城市,为维护统治秩序的稳定以及方便管理城市,将普通百姓居住的场所限定在规划好的“里坊”之内。这种布局方式早在周代就已出现,当时的王城实行闾里制,普通居住区在王城周围,以25户人家组成一个基本单位“闾”,加强对普通民众的控制。到了北魏,洛阳城对里坊的分布进行统一规划,制度进一步完善。隋唐时期,政府对于里坊的规划与管理更为严格,里坊制度达到了空前的完备。
隋唐时期的东西二京洛阳、长安都经过严密的规划和设计,将城市分为宫城、皇城、外郭城,外郭城内被平直的街道划分出若干方正的区域,用于交易买卖的“市”和用于居住的“里坊”分布于这些规整的街区内。《旧唐书》记载:“两京及州县之郭内,分为坊,郊外为村。里及坊村皆有正,以司督察。四家为邻,五邻为保。保有长,以相禁约。”各个里坊被坊墙和街道隔绝在一块空间之内,坊内有朝廷任命的官员(正),掌握着坊门的钥匙,监督管理坊内的居民。这种整齐的城市布局,在敦煌莫高窟的壁画中也有表现。
坊门数量与功能
隋唐洛阳城建于长安(隋大兴)城之后,城市设计者因地制宜,规划布置更加规整。宫城位于城市西北部,里坊大都位于宫城东、南两侧,除了丰都市占二坊之地,四面各开三门之外,其余“每坊东西南北各广三百步,开十字街,四出趋”,即每个坊的形制都为正方形,长宽都为300步(唐1里),四个方向各开一坊门。通过考古勘探和发掘,洛阳明教坊 、履道坊、恭安坊、宁人坊均发现了东、南、西、北四面坊门,与文献记载中坊门数量一致。
隋唐时期的里坊门除了具有物理形态的门所具有的功能外,还与当时的风俗与信仰相结合,发挥着延伸出来的其他作用。
定时启闭,管理坊内居民的出入 《 新唐书》记载坊门每天早上听鼓声而开,傍晚听鼓声而闭。坊门关闭后普通百姓不得随便出入,如违反规定会受到一定的惩罚。这一规定维持了都城的秩序,是设置坊门的主要目的。
关闭坊门,防止雨水进入里坊 《资治通鉴》卷第二百八记载:“今霖雨不止,乃闭坊门以禳之。”洛阳里坊内部的街道上一般都有排水沟,遇到洪水大雨时,关闭坊门,从而防止雨水涌入里坊,保护了坊内的百姓安全。
粘贴告示,宣传展示 白居易住在洛阳履道坊时写过一首《失婢》,前两句“宅院小墙庳,坊门帖榜迟”讲的就是有婢女出逃,坊门上贴了招寻的榜文。《全唐文》中也提到:“宜令三京诸道州府各遍下管内县镇,准旧例于道路明置碑,雕刻四件事文字,兼于要会坊门及诸桥柱刻碑,晓谕路人。”这是因为坊门处人流量很大,在此粘贴告示、榜文,立碑,可以起到廣而告之的目的。
祈雨或祈晴 《 新唐书》记载:“大历四年四月,雨,至于九月,闭坊市北门,置土台,台上置坛,立黄幡以祈晴。”《旧唐书》记载:“乙亥,以久旱徙市,闭坊门。”这种做法可能来源于当时的阴阳观念,北为阴,唐人认为闭坊市北门能够减少阴气增加阳气。
洛阳里坊门
考古发现
历经千年,完整的隋唐里坊门已经不存在,目前考古发现最完整的里坊门遗址位于隋唐洛阳城宁人坊遗址。2013年3—10月,考古工作者对宁人坊的南坊门和西坊门进行了考古发掘,后来又发掘了东坊门。坊门均为单门道结构,由两墩台和门道构成,墩台与坊墙分别夯筑而成,坊门门道中的土质较硬。
相关研究
隋唐洛阳城里坊门形制的研究资料有五类:考古发掘资料,如《隋唐洛阳城宁人坊遗址发掘简报》;文献史料,如《大业杂记》《唐文拾遗》《文献通考》;壁画,如敦煌壁画中的唐代建筑图像;碑刻,如北宋吕大防绘《长安图》;其他资料,如记录长安坊门、辽国燕京坊门的文献。虽然洛阳与长安地区里坊的大小、数量和建造时间都不相同,但两地均为都城,拥有相似的规制,因此长安地区的里坊资料是反映洛阳坊门形态的重要参考。
目前对坊门的研究相对较少,大部分都是在研究里坊空间结构的框架下,对坊门的数量、功能、结构进行简单探讨。石自社先生在《隋唐东都城的里坊空间试析》一文中分析了隋唐洛阳城里坊的空间形态和内部结构,还提到宁人坊“东坊门临都城轴线天街,规模较南、西两个坊门规模稍大”。赵晓军在《从宁仁坊考古看隋唐洛阳城里坊的形态结构》也提到宁人坊“东坊门的门楼体量应较大”。
里坊门形制
坊门层数:城楼式和单层式坊门并存
洛阳宁人坊三个里坊门底部皆为夯筑而成的墩台,与城门墩台建造方式类似。西坊门、南坊门形制较小,两侧墩台加中间门道的总长在5.8—6.5米,宽2.2—2.6米。东坊门形制较大,长约10.3米,宽约6.8米。三处坊门面积相差较大,东坊门占地面积为其他坊门的4.5倍左右,结合其地理位置及面向的方位,推测三门为不同的建筑形式,西、南坊门为单层建筑,东坊门为城楼式建筑。
城楼式坊门 宁人坊东坊门体量较大,直接面对着隋唐洛阳城的中轴大街定鼎门大街,具有彰显威仪的功能,因此坊门建成城楼式建筑就不足为奇了。《大业杂记》记载隋代洛阳“大堤南有民坊, 各周四里, 开四门,临大街,门普为重楼, 饰以丹粉”,可知洛阳里坊门在隋代时为重楼式建筑。城楼式坊门在辽王朝的燕京城中也出现过,《契丹国志》中收录有北宋王曾的《王沂公行程录》,是王曾作为北宋使节在出使辽国途中的语录,文中提到在辽国燕京“子城就罗郭西南为之,正南曰启夏门,内有元和殿、洪政殿,东门曰宣和,城中坊门皆有楼”。北宋路振《乘轺录》也记录了辽国燕京“城中凡三十方坊,坊有门楼,大署其额,有罽宾、肃慎、卢龙等坊,并唐时旧坊名也”。辽国燕京城中有一部分里坊沿用了唐代坊名,建筑也保留了唐代建筑的风格,因此燕京坊门的门楼也可以为判断隋唐洛阳城中城楼式坊门的形制提供参考。 单层式坊门 唐王朝对于高层建筑的修建有严格要求,明令禁止普通居民登高观视宫中情况,若“登高临视宫中者,徒一年,殿中,加二等”,这使得没有特殊功能的建筑基本都建成高度较低的单层式,坊门也不例外。宁人坊西坊门、南坊门两侧的墩台是夯土而成,唐代夯土墩台都有一定的坡度,底部宽顶部窄,在墩台上再建城楼的可能性就很小了。
坊门上的匾额
洛阳城坊门上有用于标识坊名称的匾额。《唐文拾遗》记载后唐明宗长兴二年(931年),左右军巡使奏请将洛阳城内的空闲田地划分出可供人居住的里坊区,“各立坊门,兼挂名额”,即重新建设的坊门还要悬挂匾额。《乘轺录》中提到辽代幽州的坊门“有门楼,大署其额”。但目前缺少坊门匾额的详细资料,无法得知洛阳里坊门上匾额的规格与悬挂位置。
门道结构
经考古发掘探知墩台下并无础石,可以推测坊门门道两旁没有城门门道结构中的排叉柱。寧人坊南坊门东墩台西侧、西墩台东侧各有宽0.7米的平台,应为门道两侧础石基础部分,用于竖栽门柱,两门柱上装板门。坊门的等级较低,门道内结构也相对简单,推测两侧夯土墩台上方由梁枋、木板或石板相连,之上为屋顶或木构式城楼,坊门门道中也没有城门门道结构中洪门栿以上的梯形构件。
里坊门门道内高度可以由门道宽度推测而来,其宽高比为1:1,主要有3点依据。
首先,里坊门作为具有管理、防御的功能,多采用板门,《营造法式·小木作制度一》规定:“造版(板)门之制:高七尺至二丈四尺,广与高方。如减广者,不得过五分之一。”梁思成先生解释,“广”为两扇合计之“广”,说明唐宋时期板门的高宽比大都为1:1,最高不能超过1:0.8。
其次,《营造法式》对城门结构的尺寸也有相应规定:“排叉柱长二丈四尺...洪门栿长二丈五尺...”,据此可知洪门栿以下的城门门道内的宽高比接近1∶1。
第三,现存唐代建筑中,佛光寺大殿的当心间柱高等于面阔,阑额与两个平柱围成的空间接近正方形。
参照上述推断和3个坊门考古发掘的门道宽度数据,可计算出隋唐洛阳城里坊门门道内的高度为:单层式坊门,南坊门和西坊门门内高度为2.25—2.8米,此高度可满足坊内居民的出行需求;城楼式坊门,东坊门门内高度为3.3米,再加上墩台上部分的城楼,可知靠近定鼎门大街的坊门体量之大、建筑之宏伟。
坊门屋顶形式
坊门主要用于普通居民的出入,建筑级别较低,无法采用皇室专用的四阿顶(又称庑殿顶)和等级稍低的厦两头造(又称歇山顶),此外,北宋吕大防《长安城图》中记载的庑殿顶、歇山顶和坊门的屋顶也有明显的形态差异。据目前资料可推测坊门屋顶为不厦两头造(又称悬山顶),这种样式建造成本低,在唐宋时期民间院落建筑中很常见,敦煌莫高窟中的唐代壁画上也会看到普通居民的宅院门屋顶采用悬山顶。
坊门是里坊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古代封闭式社会管理的象征,它限制了人民自由,阻碍了社会发展。从唐代后期开始,里坊制度逐渐放松,坊门定时启闭的规定也逐渐废弛,人们开始突破里坊的束缚,开启丰富的夜生活。到宋代,坊门随着里坊制度的废除也逐渐消失,中国的城市也迎来了多元化发展。
(赖子阳为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