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5年11月8日,我国的新闻工作者迎来了第15个记者节。其实在民国时期,就有过记者节,当时设在9月1日,还是一个震惊全国的惨案促成的。
省主席悍然枪杀名记者
这个惨案的主角名叫刘煜生,江西南城人,早年曾习法律,1924年在江苏镇江创办《江声日报》。该报素来消息灵通,记载翔实,颇受社会欢迎。1929年春,国民党江苏省政府从南京迁到镇江,《江声日报》成为省会报纸,影响力也随之增大。
刘煜生办报有正义感,敢于针砭时弊、揭露官场丑行。顾祝同主政江苏后,令各县设立毒品缉查所,从中抽取苛税,实际上是变相公卖鸦片。刘煜生对此公开指摘,因而遭到顾祝同的忌恨。
江苏省民政厅厅长赵启禄是顾祝同的亲信,曾任顾祝同军中参谋长。这位民政厅长鸦片瘾很大,又好狎妓。刘煜生探得消息,赵厅长经常寓居上海一个高级旅馆,享受快乐生活,他便带了照相机,冒充省府要员,瞒过茶房,直入赵厅长的内室。此时,赵厅长正横卧榻上,在妓女陪伴下吞云吐雾,刘煜生迅即拍下这一镜头,在赵厅长愕然之际,转身离去。不久,这张照片在上海一家报纸上刊出,身为一厅之长的赵启禄很是狼狈,因而对刘煜生恨之入骨,必欲置之死地而后快。
《江声日报》有一个副刊名为《铁犁》,经常发表一些不满现实、倾向进步的文艺作品,顾祝同和赵启禄就命人从中寻找出几段“反动”文字,断章取义,罗织罪名,于1932年7月26日下令查封《江声日报》,将刘煜生押解至省会戒严司令部讯办。刘煜生被捕后,顾祝同将其长期拘押在戒严司令部,迟迟不移送法院审理。南京新闻记者公会派人赴镇江质询并要求保释,遭到拒绝。国民党江苏省党部也曾干预此案,认为《江声日报》“无反动文字”、刘煜生“无反动行为”,希望顾祝同“还江声日报复刊,将刘煜生交保释放”,顾祝同也不予理睬。
刘煜生在狱中向国民政府监察院院长于右任上书申诉,请求监察院调查此案。监察院派员调查后,认为此案性质严重,决定对顾祝同提出弹劾。但就在监察院呈请弹劾之际,顾祝同竟一意孤行,变本加厉,悍然下令将刘煜生处以死刑,并于1933年1月21日执行枪决。
惨案催生记者节
顾祝同非法枪决刘煜生的消息传出后,舆论为之哗然,社会各界群起声讨,抗议浪潮很快席卷全国。中国民权保障同盟2月1日在上海举行执行委员会议,宋庆龄、蔡元培、林语堂、邹韬奋等人出席。会议发表宣言,强烈谴责顾祝同残杀报人,指出:“此一血案,实与北洋军阀在北京枪毙邵飘萍、林白水之暴行,如出一辙……”宣言要求南京国民政府迅速将顾祝同及其他有关负责人员免职并依法惩办,切实保障人权,务使以后不致再有同类事件发生。在会后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宋庆龄还提议由上海报界领导全国新闻界罢工一日,以示抗争,以振民气。
上海、南京、北平、天津、杭州、长沙、香港等地新闻界纷纷响应。全国律师协会也通过决议,呈请司法部指定审判机关,对顾祝同提起控诉,以维法律。
舆情汹汹,难以平息,国民党当局不得不做出一点表示。1933年9月1日,行政院发出《保护新闻事业人员》的通令。通令云:“查人民非依法律不得逮捕拘禁审问处罚”,“人民有发表言论及刊行著作之自由,非依法律不得停止或限制之,训政时期约法第八、第十五条已经明白规定”。“各地政府对新闻事业人员,常多不知爱护,甚且有任意摧残情事”,“特通令各省市政府、各军队军事机关,对于新闻事业人员,一体切实保护”。接着,行政院宣布改组江苏省政府,陈果夫为省政府主席,顾祝同转任“豫鄂皖湘赣北路剿匪总司令”。
1934年8月,杭州新闻记者公会向全国新闻界发出通电,倡议定9月1日为记者节,得到不少地方响应。这年9月1日,杭州、北平、南京、长沙等地新闻界,分别举行各类庆祝活动,有的报纸还休业一天,以示纪念。杭州还组织汽车游行、飞机散发传单等。1935年记者节得到全国新闻界承认,杭州还举办了全国报纸展览会,参展报纸近1500种,有些城市的报纸还放假庆祝。此后,每逢9月1日,新闻界都要开展争自由、保障人权的活动。
1944年3月25日,国民政府行政院正式核定9月1日为记者节。当时,不仅在国统区,延安及各抗日根据地也在9月1日举行庆祝活动。
未能面世的《新闻记者歌》
记者节的诞生对当时的新闻工作和记者群体产生了很大的影响。1934年夏,上海记者发起周末聚会,其中有恽逸群、陆诒等著名记者,最多时达30多人。就在这年记者节的前一天,8月31日的《大美晚报》开辟“记者座谈”,一方面抨击黄色新闻和堕落的读者群,“寻找失踪的气节”;一方面为新闻工作者说话,反映记者生活,维护记者权益。上海新生通讯社记者袁殊有感而发,写了一首《新闻记者歌》刊登在该栏目上,在新闻界引起很大反响。当时聂耳已经很出名了,大家一致决定交给他谱曲。聂耳把这首歌词带到日本。结果没来得及谱曲,聂耳就不幸坠海溺亡,记者歌就此胎死腹中。
1935年年底,上海73位新闻工作者联名发表《上海市新闻记者为争取言论自由宣言》,招来官方的不满,1936年5月“记者座谈”被迫停办。而上海记者袁殊撰写的《新闻记者歌》的歌词却流传下来:
从清晨到深宵,我们的职责:新闻报道。不问风雨寒暑,在街头奔跑,申诉人间苦难,给社会知道。
今天的消息,不要疏忽了:到处满灾荒,人们早受不了;边疆沦落尽,敌人还在开炮。快记录事实,把真相传报。确实、详细,最要紧莫造谣!
今天的消息,不要疏忽了:新的战争,到处在爆炸,民族自救的烽火,正在燃烧!内勤外勤,都一齐动员吧,在职业前哨,也就是斗争的前哨。
今天的消息,不要疏忽了:帝国主义者,大肚吃不饱;社会恶势力,更在逞强暴。打开镜箱,照出他们醉生梦死的微笑;提起笔来,揭发那些蝇营狗苟的奸巧。轮转机上,洪水般印出了我们的报;轮转机上,洪水般印出了我们的报。
舆论的权威,要大众支持。神圣的职业,是我们的瑰宝;不准无耻的家伙,去卖身投靠,万万千千的读者,要求着精神面包。莫自夸帝王无冕,我们要举起“集纳”的旗号!大家准备起三千毛瑟,有笔如刀!
歌词集中反映了在民族危难之际,热血贲张的报人的气节、志向与情操,今天读来依然令每一个新闻工作者热血沸腾,豪情满怀。
省主席悍然枪杀名记者
这个惨案的主角名叫刘煜生,江西南城人,早年曾习法律,1924年在江苏镇江创办《江声日报》。该报素来消息灵通,记载翔实,颇受社会欢迎。1929年春,国民党江苏省政府从南京迁到镇江,《江声日报》成为省会报纸,影响力也随之增大。
刘煜生办报有正义感,敢于针砭时弊、揭露官场丑行。顾祝同主政江苏后,令各县设立毒品缉查所,从中抽取苛税,实际上是变相公卖鸦片。刘煜生对此公开指摘,因而遭到顾祝同的忌恨。
江苏省民政厅厅长赵启禄是顾祝同的亲信,曾任顾祝同军中参谋长。这位民政厅长鸦片瘾很大,又好狎妓。刘煜生探得消息,赵厅长经常寓居上海一个高级旅馆,享受快乐生活,他便带了照相机,冒充省府要员,瞒过茶房,直入赵厅长的内室。此时,赵厅长正横卧榻上,在妓女陪伴下吞云吐雾,刘煜生迅即拍下这一镜头,在赵厅长愕然之际,转身离去。不久,这张照片在上海一家报纸上刊出,身为一厅之长的赵启禄很是狼狈,因而对刘煜生恨之入骨,必欲置之死地而后快。
《江声日报》有一个副刊名为《铁犁》,经常发表一些不满现实、倾向进步的文艺作品,顾祝同和赵启禄就命人从中寻找出几段“反动”文字,断章取义,罗织罪名,于1932年7月26日下令查封《江声日报》,将刘煜生押解至省会戒严司令部讯办。刘煜生被捕后,顾祝同将其长期拘押在戒严司令部,迟迟不移送法院审理。南京新闻记者公会派人赴镇江质询并要求保释,遭到拒绝。国民党江苏省党部也曾干预此案,认为《江声日报》“无反动文字”、刘煜生“无反动行为”,希望顾祝同“还江声日报复刊,将刘煜生交保释放”,顾祝同也不予理睬。
刘煜生在狱中向国民政府监察院院长于右任上书申诉,请求监察院调查此案。监察院派员调查后,认为此案性质严重,决定对顾祝同提出弹劾。但就在监察院呈请弹劾之际,顾祝同竟一意孤行,变本加厉,悍然下令将刘煜生处以死刑,并于1933年1月21日执行枪决。
惨案催生记者节
顾祝同非法枪决刘煜生的消息传出后,舆论为之哗然,社会各界群起声讨,抗议浪潮很快席卷全国。中国民权保障同盟2月1日在上海举行执行委员会议,宋庆龄、蔡元培、林语堂、邹韬奋等人出席。会议发表宣言,强烈谴责顾祝同残杀报人,指出:“此一血案,实与北洋军阀在北京枪毙邵飘萍、林白水之暴行,如出一辙……”宣言要求南京国民政府迅速将顾祝同及其他有关负责人员免职并依法惩办,切实保障人权,务使以后不致再有同类事件发生。在会后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宋庆龄还提议由上海报界领导全国新闻界罢工一日,以示抗争,以振民气。
上海、南京、北平、天津、杭州、长沙、香港等地新闻界纷纷响应。全国律师协会也通过决议,呈请司法部指定审判机关,对顾祝同提起控诉,以维法律。
舆情汹汹,难以平息,国民党当局不得不做出一点表示。1933年9月1日,行政院发出《保护新闻事业人员》的通令。通令云:“查人民非依法律不得逮捕拘禁审问处罚”,“人民有发表言论及刊行著作之自由,非依法律不得停止或限制之,训政时期约法第八、第十五条已经明白规定”。“各地政府对新闻事业人员,常多不知爱护,甚且有任意摧残情事”,“特通令各省市政府、各军队军事机关,对于新闻事业人员,一体切实保护”。接着,行政院宣布改组江苏省政府,陈果夫为省政府主席,顾祝同转任“豫鄂皖湘赣北路剿匪总司令”。
1934年8月,杭州新闻记者公会向全国新闻界发出通电,倡议定9月1日为记者节,得到不少地方响应。这年9月1日,杭州、北平、南京、长沙等地新闻界,分别举行各类庆祝活动,有的报纸还休业一天,以示纪念。杭州还组织汽车游行、飞机散发传单等。1935年记者节得到全国新闻界承认,杭州还举办了全国报纸展览会,参展报纸近1500种,有些城市的报纸还放假庆祝。此后,每逢9月1日,新闻界都要开展争自由、保障人权的活动。
1944年3月25日,国民政府行政院正式核定9月1日为记者节。当时,不仅在国统区,延安及各抗日根据地也在9月1日举行庆祝活动。
未能面世的《新闻记者歌》
记者节的诞生对当时的新闻工作和记者群体产生了很大的影响。1934年夏,上海记者发起周末聚会,其中有恽逸群、陆诒等著名记者,最多时达30多人。就在这年记者节的前一天,8月31日的《大美晚报》开辟“记者座谈”,一方面抨击黄色新闻和堕落的读者群,“寻找失踪的气节”;一方面为新闻工作者说话,反映记者生活,维护记者权益。上海新生通讯社记者袁殊有感而发,写了一首《新闻记者歌》刊登在该栏目上,在新闻界引起很大反响。当时聂耳已经很出名了,大家一致决定交给他谱曲。聂耳把这首歌词带到日本。结果没来得及谱曲,聂耳就不幸坠海溺亡,记者歌就此胎死腹中。
1935年年底,上海73位新闻工作者联名发表《上海市新闻记者为争取言论自由宣言》,招来官方的不满,1936年5月“记者座谈”被迫停办。而上海记者袁殊撰写的《新闻记者歌》的歌词却流传下来:
从清晨到深宵,我们的职责:新闻报道。不问风雨寒暑,在街头奔跑,申诉人间苦难,给社会知道。
今天的消息,不要疏忽了:到处满灾荒,人们早受不了;边疆沦落尽,敌人还在开炮。快记录事实,把真相传报。确实、详细,最要紧莫造谣!
今天的消息,不要疏忽了:新的战争,到处在爆炸,民族自救的烽火,正在燃烧!内勤外勤,都一齐动员吧,在职业前哨,也就是斗争的前哨。
今天的消息,不要疏忽了:帝国主义者,大肚吃不饱;社会恶势力,更在逞强暴。打开镜箱,照出他们醉生梦死的微笑;提起笔来,揭发那些蝇营狗苟的奸巧。轮转机上,洪水般印出了我们的报;轮转机上,洪水般印出了我们的报。
舆论的权威,要大众支持。神圣的职业,是我们的瑰宝;不准无耻的家伙,去卖身投靠,万万千千的读者,要求着精神面包。莫自夸帝王无冕,我们要举起“集纳”的旗号!大家准备起三千毛瑟,有笔如刀!
歌词集中反映了在民族危难之际,热血贲张的报人的气节、志向与情操,今天读来依然令每一个新闻工作者热血沸腾,豪情满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