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情感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主要特征之一,它具有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的功能。近年来情感教学研究成为新课程改革的热点。语文作为最具情感性的学科,自古以来便是情感性教学的主阵地,但由于对情感性教学概念不明、原则不清,所以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出现不少问题。
关键词:语文教学;情感 ; 教学原则;应用策略;
(一)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美国学者H·G·吉洪特指出:“教师有一项功能是永远改变不了的:创造有感情的学习情境,这是无论多精细的机器都无法代劳的工作。”在进行教学活动时,教室、学生与教师形成了一个统一的整体,它们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和制约着教学活动的开展。
在课堂上,始终充斥着一定的教学氛围并直接作用于学生的精神之上,而在构成学习氛围的各要素中,情感占据主要地位。教师作为教学中的主导因素,其情绪对氛围的形成有极大的影响力,教师愉快民主地进行教学,教学氛围也会随着自由欢快,而严肃刻板的教师会让学习氛围显得压抑,死气沉沉。当然,教师也是人,也会有心情欠佳的时候,这时就要发挥情感的调节功能和作为教师的敬业精神,尽量消除自身的不良情绪,不把它带进课堂。
心理学上认为,当回忆的心境与学习时的心境相匹配时,回忆效果最好,这就是心境依存回忆。在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中,师生双方都处于精神亢奋的心境状态,并不断地相互感染着。在今后回忆课文内容时,学生只需全身心放松,便能轻易地回想起当时的学习内容,从而提高回忆效率。这种积极良好的心境,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
(二)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在上课之前,教师通常会用一段话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那就是导语。导语是课堂教学的常用手段之一,它具有稳定学生情绪,明确学习目标,便于组织教学的功效。导语的类型多样,内容丰富,形式不拘一格,导语设计得精彩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激起学生的情绪反应,与教师产生共鸣,紧随教师走进作品,走进作者的情感世界。
(三)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苏姆霍林斯基曾说过:“教师的语言修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从某种意义上讲,语文教学就是语言教学,语文课堂教学艺术首先就是语文教师的语言艺术,语文课堂教学的语言艺术与其教学效果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语言文字是一种刺激信息,直接作用于学生,并对学生产生重要的影响。教师的语言被运用在课堂教学,课堂提问,师生朗读,各种评价以及师生全面沟通等方面。语言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好的教学语言能够活跃课堂学习氛围,激发学习兴趣,促进教学相长,进而提高学习效率。
那么,怎样的教学语言才能达到这种效果呢?这就涉及到了教学语言的艺术,不同的学科对于语言要求各不相同,而它对语文教师则提出了以下几点要求:
(1)语言规范,用语得体
这是教学语言最基本的要求。语言规范,包括语音、词汇、语法和修辞的规范。具体地说就是要用普通话,吐字清晰准确,句子流利通顺,不生造词语,不说病句。用语得体,指的是谈吐要文雅,杜绝不文明用语,尽量运用文雅的词句,用规范得体的教学语言为学生做好示范。
(2)简练精妙,条理清晰
教师的语言应该尽量做到简练精妙,将信息用最准确简明的语言传达给学生,让学生能够以最少的精力学到最精华的知识,让学生省时省力。条理清晰,即语言符合客观事实,逻辑缜密,准确运用概念,科学地分析并解决问题。这样的语言能保持学习内容的连贯性,便于学生组织记忆。而繁冗杂乱的语言会让学生产生厌烦、抵触和疲劳感,最终导致注意力涣散,学习效率降低。
(3)生动形象,抑扬顿挫
文学作品中无论是记叙文,抒情文,诗歌,还是写景的文章,都塑造了丰富多彩的人物形象,刻画了独具特色的、饱满的主人公形象。
教师是学生知识的主要来源,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修养,完善知识体系,才能在教学过程中带给学生丰富多彩的各类知识,而不致于仅仅停留于有限的课本知识之中。教师应运用多样化的表现手法、修辞手法,让语言更鲜活生动。学生正处于想象力最为活跃的时期,教师精彩的叙述引导学生积极活跃地思考,产生丰富美妙的想象,有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语文课相对来说比较枯燥,教师平铺直叙的单一语调容易让人产生听觉疲劳。而教师抑扬顿挫,节奏感鲜明的讲解,则会带给学生丰富多变的情绪体验,让他们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感其情。教师形象生动的语言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他们由被迫去听转变为主动愿听、想听,使得注意力高度集中,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
(4)声情并茂,动之以情
语文教学活动是师生情感互动的过程,教师的情感直接感染到学生的情绪,而学生的情绪又直接影响到学习效率,因而教师能否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极为重要。所以语文教师在教学时应将饱满的热情倾注于语言中,以声传情,让学生感染到教师饱满的激情,声情并茂的解说能帮助学生理解作品中的含义,与教师、作品产生共鸣。这样不仅能够增加教师的亲和力,拉近师生间的距离,还能营造愉快活跃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笑声中获取知识,交流情感。
结语
综上所述,情感在我们人类的各种认知和实践活动中都起着不同的作用,在语文教学活动中也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没有情感的教学犹如大地干旱少雨一片荒凉;有情感的教学犹如田园风调雨顺一派生机。情感是语文教学中的一种重要的教育资源,它对提高语文教学效率、对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有效运用语文情感教学原则能促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自然而然就掌握了语文知识和技能,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人生观和价值观。因此,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应当以求实的态度面对当前情感教学的弊端,用科学的精神来对待情感性教学原则,在语文教学实践中创造性的运用语文情感性教学原则,使语文情感性教学结出更丰硕的果实。
参考文献:
[1]卢家楣.论情感教学模式.教育研究.2006,27(12).55-60.
[2]蔡伟.点缺成金 拨雾见日.语文教学通讯.2006,(4).17-19.
关键词:语文教学;情感 ; 教学原则;应用策略;
(一)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美国学者H·G·吉洪特指出:“教师有一项功能是永远改变不了的:创造有感情的学习情境,这是无论多精细的机器都无法代劳的工作。”在进行教学活动时,教室、学生与教师形成了一个统一的整体,它们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和制约着教学活动的开展。
在课堂上,始终充斥着一定的教学氛围并直接作用于学生的精神之上,而在构成学习氛围的各要素中,情感占据主要地位。教师作为教学中的主导因素,其情绪对氛围的形成有极大的影响力,教师愉快民主地进行教学,教学氛围也会随着自由欢快,而严肃刻板的教师会让学习氛围显得压抑,死气沉沉。当然,教师也是人,也会有心情欠佳的时候,这时就要发挥情感的调节功能和作为教师的敬业精神,尽量消除自身的不良情绪,不把它带进课堂。
心理学上认为,当回忆的心境与学习时的心境相匹配时,回忆效果最好,这就是心境依存回忆。在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中,师生双方都处于精神亢奋的心境状态,并不断地相互感染着。在今后回忆课文内容时,学生只需全身心放松,便能轻易地回想起当时的学习内容,从而提高回忆效率。这种积极良好的心境,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
(二)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在上课之前,教师通常会用一段话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那就是导语。导语是课堂教学的常用手段之一,它具有稳定学生情绪,明确学习目标,便于组织教学的功效。导语的类型多样,内容丰富,形式不拘一格,导语设计得精彩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激起学生的情绪反应,与教师产生共鸣,紧随教师走进作品,走进作者的情感世界。
(三)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苏姆霍林斯基曾说过:“教师的语言修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从某种意义上讲,语文教学就是语言教学,语文课堂教学艺术首先就是语文教师的语言艺术,语文课堂教学的语言艺术与其教学效果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语言文字是一种刺激信息,直接作用于学生,并对学生产生重要的影响。教师的语言被运用在课堂教学,课堂提问,师生朗读,各种评价以及师生全面沟通等方面。语言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好的教学语言能够活跃课堂学习氛围,激发学习兴趣,促进教学相长,进而提高学习效率。
那么,怎样的教学语言才能达到这种效果呢?这就涉及到了教学语言的艺术,不同的学科对于语言要求各不相同,而它对语文教师则提出了以下几点要求:
(1)语言规范,用语得体
这是教学语言最基本的要求。语言规范,包括语音、词汇、语法和修辞的规范。具体地说就是要用普通话,吐字清晰准确,句子流利通顺,不生造词语,不说病句。用语得体,指的是谈吐要文雅,杜绝不文明用语,尽量运用文雅的词句,用规范得体的教学语言为学生做好示范。
(2)简练精妙,条理清晰
教师的语言应该尽量做到简练精妙,将信息用最准确简明的语言传达给学生,让学生能够以最少的精力学到最精华的知识,让学生省时省力。条理清晰,即语言符合客观事实,逻辑缜密,准确运用概念,科学地分析并解决问题。这样的语言能保持学习内容的连贯性,便于学生组织记忆。而繁冗杂乱的语言会让学生产生厌烦、抵触和疲劳感,最终导致注意力涣散,学习效率降低。
(3)生动形象,抑扬顿挫
文学作品中无论是记叙文,抒情文,诗歌,还是写景的文章,都塑造了丰富多彩的人物形象,刻画了独具特色的、饱满的主人公形象。
教师是学生知识的主要来源,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修养,完善知识体系,才能在教学过程中带给学生丰富多彩的各类知识,而不致于仅仅停留于有限的课本知识之中。教师应运用多样化的表现手法、修辞手法,让语言更鲜活生动。学生正处于想象力最为活跃的时期,教师精彩的叙述引导学生积极活跃地思考,产生丰富美妙的想象,有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语文课相对来说比较枯燥,教师平铺直叙的单一语调容易让人产生听觉疲劳。而教师抑扬顿挫,节奏感鲜明的讲解,则会带给学生丰富多变的情绪体验,让他们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感其情。教师形象生动的语言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他们由被迫去听转变为主动愿听、想听,使得注意力高度集中,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
(4)声情并茂,动之以情
语文教学活动是师生情感互动的过程,教师的情感直接感染到学生的情绪,而学生的情绪又直接影响到学习效率,因而教师能否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极为重要。所以语文教师在教学时应将饱满的热情倾注于语言中,以声传情,让学生感染到教师饱满的激情,声情并茂的解说能帮助学生理解作品中的含义,与教师、作品产生共鸣。这样不仅能够增加教师的亲和力,拉近师生间的距离,还能营造愉快活跃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笑声中获取知识,交流情感。
结语
综上所述,情感在我们人类的各种认知和实践活动中都起着不同的作用,在语文教学活动中也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没有情感的教学犹如大地干旱少雨一片荒凉;有情感的教学犹如田园风调雨顺一派生机。情感是语文教学中的一种重要的教育资源,它对提高语文教学效率、对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有效运用语文情感教学原则能促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自然而然就掌握了语文知识和技能,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人生观和价值观。因此,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应当以求实的态度面对当前情感教学的弊端,用科学的精神来对待情感性教学原则,在语文教学实践中创造性的运用语文情感性教学原则,使语文情感性教学结出更丰硕的果实。
参考文献:
[1]卢家楣.论情感教学模式.教育研究.2006,27(12).55-60.
[2]蔡伟.点缺成金 拨雾见日.语文教学通讯.2006,(4).1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