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目的:探讨进行静脉穿刺时患者采用松拳法和握拳法对穿刺成功率的影响。方法:选择血管弹性良好,无血管疾病的300例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50例,实验组采用松拳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握拳法,穿刺部位均选取手背静脉,观察疼痛情况和穿刺成功率。结果:与握拳法相比,采用松拳法进行静脉穿刺,其疼痛程度减轻及穿刺成功率提高,(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静脉穿刺时采用松拳法可提高患者静脉穿刺成功率,减少患者痛苦。
【关键词】松拳法;握拳法;静脉穿刺;穿刺成功率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5-0783-01
静脉穿刺是临床上常用的护理技术操作之一,一次成功直接关系到危重患者的抢救效果和患者对护士工作的满意度。因此如何提高穿刺成功率,减轻患者的痛苦,穿刺技术显得极为重要。本次研究发现在进行静脉穿刺操作中采用松拳法相对于握拳法更能减少患者的疼痛感,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在我科接受输液治疗的300例血管弹性良好,无血管疾病的患者,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150例患者。年龄42 ±28岁。穿刺部位均为手背静脉。操作者为本科经过统一培训的两名穿刺技术良好的护理人员。
1.2方法
1..2.1穿刺方法
实验组采用松拳法,穿刺时嘱患者手放松,操作者将左手拇指放于患者手背指间,其余四指放于患者掌心,轻握住患者的手使之成生理弯曲状,根据穿刺点血管暴露情况,右手持针柄,选择角度进针,见到回血后在进针少许,轻轻将放于患者掌心的手抽出,松止血带,松调节器,观察输液通畅后输液贴固定。操作时对患者诚挚,关心体贴,语气温和,创造宽松和谐的氛围,消除患者的紧张,恐惧心理,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解释输液相关知识,分散患者的注意力,在短暂的交谈中熟练轻巧的完成操作。握拳法方法:在穿刺手背静脉上方约6cm处扎止血带,常规消毒皮肤,再嘱患者握拳,穿刺成功后嘱患者松拳,松止血带,松调节器,固定针头[1]。同样操作时对患者诚挚,关心体贴,语气温和,创造宽松和谐的氛围,消除患者的紧张,恐惧心理,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
1.2.2评价标准:一次穿刺,液体无渗漏为穿刺成功否则视为失败。
2 结果(见表1)
两组病人穿刺一次成功率
组别 例数 一次性穿刺成功 成功率 x2
实验组 150 141 94 26.03
对照组 150 121 80.6
采用四格表卡方检验,p=0.006(P<0.05)
3 讨论
静脉穿刺成功与否受患者血管条件的影响,还与护士穿刺技术熟练程度有密切关系[2]。病人血管显露程度除了与个体差异和环境温度有关外,穿刺时的握拳与松拳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穿刺时当护士嘱患者握拳时,患者往往非常紧张会不自觉的握紧拳头,使腕关节处于僵硬状态,患者紧握拳头后,手背皮肤完全绷紧对血管产生压迫,使血管变扁,变瘪,血管的充盈度明显减少,血管径变小,管壁变薄,影响血管管腔的自然状态,并且血管容易深藏或埋藏于肌肉下面,穿刺时易穿破血管到皮下组织,不易一针见血,导致穿刺失败,穿刺完毕嘱患者松拳时由于血管的弹性回缩,此时如针头进入静脉过浅,往往针头会脱出血管外,造成局部液体渗漏,引起肿胀[3]。而采用松拳法进行静脉穿刺时患者手部处于自然放松状态,患者手指皮肤,血管,肌肉收缩,血液向心回流,血管内血液增加,手背静脉充盈,而手指皮肤,肌肉,血管三者处于自然放松状态,能充分显露手背血管。既避免被穿刺静脉血管变瘪,又可避免静脉深藏或埋藏于肌肉下面[4]。且操作者左手大拇指在患者被选中的静脉下方的側面绷紧皮肤和食指在被选中静脉的手心面向手背用力,使两个着力点成一条线,又起到了固定血管的作用,在进行手背静脉穿刺时采用松拳法比握拳法具有更高的成功率。
参考文献:
[1] 吕艳.浅静脉穿刺两种不同握拳法对比观察 护理学杂志:2004.19(11):23
[2] 卢丽芬.童雪凤:主动握拳法与被动握指法在手背静脉穿刺中的应用:护士进修杂志2007,(22):0855-01
[3] 姚永欢.王雪珍:手部静脉穿刺的两种握拳穿刺法的观察:现代护理.2002. 8(8):599
[4] 陈广华,欧春红,钟美声.松拳法与握拳法静脉穿刺的效果观察[J].内科护理,2007,13(11):1030.
【关键词】松拳法;握拳法;静脉穿刺;穿刺成功率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5-0783-01
静脉穿刺是临床上常用的护理技术操作之一,一次成功直接关系到危重患者的抢救效果和患者对护士工作的满意度。因此如何提高穿刺成功率,减轻患者的痛苦,穿刺技术显得极为重要。本次研究发现在进行静脉穿刺操作中采用松拳法相对于握拳法更能减少患者的疼痛感,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在我科接受输液治疗的300例血管弹性良好,无血管疾病的患者,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150例患者。年龄42 ±28岁。穿刺部位均为手背静脉。操作者为本科经过统一培训的两名穿刺技术良好的护理人员。
1.2方法
1..2.1穿刺方法
实验组采用松拳法,穿刺时嘱患者手放松,操作者将左手拇指放于患者手背指间,其余四指放于患者掌心,轻握住患者的手使之成生理弯曲状,根据穿刺点血管暴露情况,右手持针柄,选择角度进针,见到回血后在进针少许,轻轻将放于患者掌心的手抽出,松止血带,松调节器,观察输液通畅后输液贴固定。操作时对患者诚挚,关心体贴,语气温和,创造宽松和谐的氛围,消除患者的紧张,恐惧心理,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解释输液相关知识,分散患者的注意力,在短暂的交谈中熟练轻巧的完成操作。握拳法方法:在穿刺手背静脉上方约6cm处扎止血带,常规消毒皮肤,再嘱患者握拳,穿刺成功后嘱患者松拳,松止血带,松调节器,固定针头[1]。同样操作时对患者诚挚,关心体贴,语气温和,创造宽松和谐的氛围,消除患者的紧张,恐惧心理,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
1.2.2评价标准:一次穿刺,液体无渗漏为穿刺成功否则视为失败。
2 结果(见表1)
两组病人穿刺一次成功率
组别 例数 一次性穿刺成功 成功率 x2
实验组 150 141 94 26.03
对照组 150 121 80.6
采用四格表卡方检验,p=0.006(P<0.05)
3 讨论
静脉穿刺成功与否受患者血管条件的影响,还与护士穿刺技术熟练程度有密切关系[2]。病人血管显露程度除了与个体差异和环境温度有关外,穿刺时的握拳与松拳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穿刺时当护士嘱患者握拳时,患者往往非常紧张会不自觉的握紧拳头,使腕关节处于僵硬状态,患者紧握拳头后,手背皮肤完全绷紧对血管产生压迫,使血管变扁,变瘪,血管的充盈度明显减少,血管径变小,管壁变薄,影响血管管腔的自然状态,并且血管容易深藏或埋藏于肌肉下面,穿刺时易穿破血管到皮下组织,不易一针见血,导致穿刺失败,穿刺完毕嘱患者松拳时由于血管的弹性回缩,此时如针头进入静脉过浅,往往针头会脱出血管外,造成局部液体渗漏,引起肿胀[3]。而采用松拳法进行静脉穿刺时患者手部处于自然放松状态,患者手指皮肤,血管,肌肉收缩,血液向心回流,血管内血液增加,手背静脉充盈,而手指皮肤,肌肉,血管三者处于自然放松状态,能充分显露手背血管。既避免被穿刺静脉血管变瘪,又可避免静脉深藏或埋藏于肌肉下面[4]。且操作者左手大拇指在患者被选中的静脉下方的側面绷紧皮肤和食指在被选中静脉的手心面向手背用力,使两个着力点成一条线,又起到了固定血管的作用,在进行手背静脉穿刺时采用松拳法比握拳法具有更高的成功率。
参考文献:
[1] 吕艳.浅静脉穿刺两种不同握拳法对比观察 护理学杂志:2004.19(11):23
[2] 卢丽芬.童雪凤:主动握拳法与被动握指法在手背静脉穿刺中的应用:护士进修杂志2007,(22):0855-01
[3] 姚永欢.王雪珍:手部静脉穿刺的两种握拳穿刺法的观察:现代护理.2002. 8(8):599
[4] 陈广华,欧春红,钟美声.松拳法与握拳法静脉穿刺的效果观察[J].内科护理,2007,13(11):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