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基坑勘察技术是提升岩土工程施工质量的关键点,以当前岩土工程中基坑勘察技术的应用情况为基础,结合多年来工作经验,对岩土工程中基坑勘察技术进行分析,以期能够为岩土工程施工的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岩土工程;基坑勘察技术;方法;施工
岩土工程一直是基础建设中至关重要的部分,也是保证建筑施工质量的物质基础。由此可知,提高对基坑勘察技术的重视,可以保证施工质量。但从现阶段工作开展情况来看,由于岩土工程具备隐蔽性特征,尤其是在基坑勘察环节出现问题,严重影响施工建设质量。因此,研究岩土工程中基坑勘察技术具备深远意义。
1、岩土工程中基坑勘察技术
1.1钻探取样与原位检测技术
借助钻孔对施工环境内土质进行取样检测一直是基坑勘察工作中至关重要的一步。当前比较常见的土质类型包括人工填土、砂性土、下卧基岩、残基砾质粘性土等。通过开展此种工作能够清晰辨别建筑施工周边的地质情况,并能够直接穿透比较软弱的地层。钻孔数量及钻孔深度都需要依据工程施工实际情况再做决定。简单的说,在施工过程中,依据施工变化调整相应方案。如:若是地层发生变化,加之岩土层的物理性质较差,在限定范围内无法准确判断岩土层的基本属性时,则可以在原有钻孔深度的基础上进行适当增加。同时,工作人员需要对样本进行测验解析,从而掌握岩土层具备的物理性质[1]。
1.2地质调查与取样技术
此种技术大多应用于普通地质区域的岩土施工中,即在经过岩土取样操作后,若是能够准确判定地理位置、物理性质及土质成分满足项目施工标准,则可以采取随机抽样法进行检测,此种方法更具代表性。取样技术则更适合地质属性复杂的岩土施工项目,具体表现为水位变化频繁。采取此种技术的根本原因在于基于此种情况,岩土自身具备较大的变化性,致使普通方法出现极大偏差,将直接影响后续工作開展进度与质量。
1.3勘探孔勘察技术
在传统基坑勘察中涉及到的勘探孔按照现实需求被划分成控制性与一般性孔,它们能够依据岩土工程变化情况作出相应调整,但从现有调查资料结果中得知,其存在同性规律。即一般性孔数量要超出控制性孔数量,甚至是呈现正比例关系。最近几年,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建筑行业迎来空前的发展机遇,对岩土工程中基坑勘察技术提出了许多新要求。具体表现在原有框架前提下增添取土标贯孔及静力触探孔,以此全面满足岩土工程勘察工作的需求。通过分析增添的两种钻孔类别我们得知,取土标贯孔属于控制性孔范畴,而静力触探孔则属于一般性孔范畴[2]。
2、案例分析
2.1工程概况
某施工项目为高层住宅建筑,要求地上结构为25层,地下结构为2层,经过划分将施工面积划分为5.9x103m2。依据合作方提供的工程主题与结构设计图纸,得知本次施工工程基坑为规则矩形结构,轴线间距为60.25m,面积约为6500m2。本次工程前期规划为至南向北有杆塔构造,两者的间距为500m。同时,考虑到施工高度、基坑所处区域、基坑深度等要素,将本次基坑侧壁的安全等级评为一级。在正式施工前,工作人员需要对施工场地四周的岩土分布进行勘测,并对土质情况、土质物理性质进行探究,在求得勘察结果后进行施工计划,为接下来的建筑施工提供理论依据。
2.2确定勘探点及钻孔深度
依据建筑方提供的建筑工程设计平面图,采取卫星定位的方式对施工现场进行精准布孔和钻孔。按照国家颁布的各项规定,此建筑工程基坑安全为一级,因此需要将触探孔间距调整在 25m左右。若是勘探孔间过大很容易影响土层变化。基于此,施工人员则可以在间距内适当增加勘察孔,对其进行封闭处理,将勘探孔的间距调整在1Om内。本次基坑工程勘探孔总量为135孔,其中静探触探孔有25个,钻探孔有110个。
2.3岩土勘察结果分析
其一,地基土质情况。借助对岩土工程中基坑进行勘探得知,该施工场地地形平缓,地质特征具体如下:填土:形成时间短,土呈现灰黄色,加之松度比较高,其中夹杂一定数量的碎石与砖头,硬度并不是很好,且韧性比较差;粉质粘土:呈现黄色,且具备较强的可塑性,部分属于软塑。此外还有一些素填土,颜色呈现为灰色,也同属于软塑,但是其强度与韧性较差。
其二,水文情况。此次岩土工程毗邻河岸,在勘察过程中发现此建筑施工环境地下水位较低,包括含水层,且深度比较大。同时,地下水的补给方式具体包括河流侧渗、大气降水及地表径流等。在挖基坑过程中含水问题时常出现,且基坑具备很强的透水性,同时,由于受到自然气候等因素的限制,地下水位也会出现变化。
其三,建筑施工四周环境与地下管线布置。从实际调查结果中得知,此工程项目基坑的东北方向有一个河道工程,而南边则有杆塔构造物,地下还有一些电缆工程。基于此情况,在开挖基层前,相关单位需要做好沟通工作,多方积极配合,降低建筑施工对周边环境造成的影响。
结语:
综上所述,在开展基坑勘察工作前,勘察人员需要事先对施工四周环境与地质情况进行调查,依据实际勘察结果进行优化设计,从而有效保证深基坑支护效果。当前,岩土工程中基坑勘察技术类别十分多样,工作人员需要依据实际情况精准选取勘察技术,并对勘察结果进行分析,做好多方协调沟通工作,灵活应对出现的问题,从根本上保证建筑质量。
参考文献:
[1]于连顺.岩石工程基坑支护要点分析[J].资源信息与工程,2016,31(03):108+110.
[2]张绍祥.基坑工程的岩土工程勘察分析[J].资源信息与工程,2016,31(03):109-110.
[3]陈培根.浅谈复杂地基的深基坑岩土工程勘察的技术问题与措施[J].低碳世界,2016,(10):68-69.
【关键词】岩土工程;基坑勘察技术;方法;施工
岩土工程一直是基础建设中至关重要的部分,也是保证建筑施工质量的物质基础。由此可知,提高对基坑勘察技术的重视,可以保证施工质量。但从现阶段工作开展情况来看,由于岩土工程具备隐蔽性特征,尤其是在基坑勘察环节出现问题,严重影响施工建设质量。因此,研究岩土工程中基坑勘察技术具备深远意义。
1、岩土工程中基坑勘察技术
1.1钻探取样与原位检测技术
借助钻孔对施工环境内土质进行取样检测一直是基坑勘察工作中至关重要的一步。当前比较常见的土质类型包括人工填土、砂性土、下卧基岩、残基砾质粘性土等。通过开展此种工作能够清晰辨别建筑施工周边的地质情况,并能够直接穿透比较软弱的地层。钻孔数量及钻孔深度都需要依据工程施工实际情况再做决定。简单的说,在施工过程中,依据施工变化调整相应方案。如:若是地层发生变化,加之岩土层的物理性质较差,在限定范围内无法准确判断岩土层的基本属性时,则可以在原有钻孔深度的基础上进行适当增加。同时,工作人员需要对样本进行测验解析,从而掌握岩土层具备的物理性质[1]。
1.2地质调查与取样技术
此种技术大多应用于普通地质区域的岩土施工中,即在经过岩土取样操作后,若是能够准确判定地理位置、物理性质及土质成分满足项目施工标准,则可以采取随机抽样法进行检测,此种方法更具代表性。取样技术则更适合地质属性复杂的岩土施工项目,具体表现为水位变化频繁。采取此种技术的根本原因在于基于此种情况,岩土自身具备较大的变化性,致使普通方法出现极大偏差,将直接影响后续工作開展进度与质量。
1.3勘探孔勘察技术
在传统基坑勘察中涉及到的勘探孔按照现实需求被划分成控制性与一般性孔,它们能够依据岩土工程变化情况作出相应调整,但从现有调查资料结果中得知,其存在同性规律。即一般性孔数量要超出控制性孔数量,甚至是呈现正比例关系。最近几年,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建筑行业迎来空前的发展机遇,对岩土工程中基坑勘察技术提出了许多新要求。具体表现在原有框架前提下增添取土标贯孔及静力触探孔,以此全面满足岩土工程勘察工作的需求。通过分析增添的两种钻孔类别我们得知,取土标贯孔属于控制性孔范畴,而静力触探孔则属于一般性孔范畴[2]。
2、案例分析
2.1工程概况
某施工项目为高层住宅建筑,要求地上结构为25层,地下结构为2层,经过划分将施工面积划分为5.9x103m2。依据合作方提供的工程主题与结构设计图纸,得知本次施工工程基坑为规则矩形结构,轴线间距为60.25m,面积约为6500m2。本次工程前期规划为至南向北有杆塔构造,两者的间距为500m。同时,考虑到施工高度、基坑所处区域、基坑深度等要素,将本次基坑侧壁的安全等级评为一级。在正式施工前,工作人员需要对施工场地四周的岩土分布进行勘测,并对土质情况、土质物理性质进行探究,在求得勘察结果后进行施工计划,为接下来的建筑施工提供理论依据。
2.2确定勘探点及钻孔深度
依据建筑方提供的建筑工程设计平面图,采取卫星定位的方式对施工现场进行精准布孔和钻孔。按照国家颁布的各项规定,此建筑工程基坑安全为一级,因此需要将触探孔间距调整在 25m左右。若是勘探孔间过大很容易影响土层变化。基于此,施工人员则可以在间距内适当增加勘察孔,对其进行封闭处理,将勘探孔的间距调整在1Om内。本次基坑工程勘探孔总量为135孔,其中静探触探孔有25个,钻探孔有110个。
2.3岩土勘察结果分析
其一,地基土质情况。借助对岩土工程中基坑进行勘探得知,该施工场地地形平缓,地质特征具体如下:填土:形成时间短,土呈现灰黄色,加之松度比较高,其中夹杂一定数量的碎石与砖头,硬度并不是很好,且韧性比较差;粉质粘土:呈现黄色,且具备较强的可塑性,部分属于软塑。此外还有一些素填土,颜色呈现为灰色,也同属于软塑,但是其强度与韧性较差。
其二,水文情况。此次岩土工程毗邻河岸,在勘察过程中发现此建筑施工环境地下水位较低,包括含水层,且深度比较大。同时,地下水的补给方式具体包括河流侧渗、大气降水及地表径流等。在挖基坑过程中含水问题时常出现,且基坑具备很强的透水性,同时,由于受到自然气候等因素的限制,地下水位也会出现变化。
其三,建筑施工四周环境与地下管线布置。从实际调查结果中得知,此工程项目基坑的东北方向有一个河道工程,而南边则有杆塔构造物,地下还有一些电缆工程。基于此情况,在开挖基层前,相关单位需要做好沟通工作,多方积极配合,降低建筑施工对周边环境造成的影响。
结语:
综上所述,在开展基坑勘察工作前,勘察人员需要事先对施工四周环境与地质情况进行调查,依据实际勘察结果进行优化设计,从而有效保证深基坑支护效果。当前,岩土工程中基坑勘察技术类别十分多样,工作人员需要依据实际情况精准选取勘察技术,并对勘察结果进行分析,做好多方协调沟通工作,灵活应对出现的问题,从根本上保证建筑质量。
参考文献:
[1]于连顺.岩石工程基坑支护要点分析[J].资源信息与工程,2016,31(03):108+110.
[2]张绍祥.基坑工程的岩土工程勘察分析[J].资源信息与工程,2016,31(03):109-110.
[3]陈培根.浅谈复杂地基的深基坑岩土工程勘察的技术问题与措施[J].低碳世界,2016,(10):68-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