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当今中国正面临着水资源短缺,水质污染,洪涝灾害,水生物栖息地丧失等多种水问题。这些水问题综合症是系统性、综合的问题,必须一个更为综合全面的解决方案。“海绵城市”理论的提出正是立足这一背景。文章分析了海绵城市的概念,就海绵城市建设的目标与指标、建设功能与发展方向、城市地下排蓄系统、建设管理体制等若干问题。
关键词: 海绵城市;内涵解析;建设目标;发展方向;管理体制
一、海绵城市的内涵
海绵城市的内涵可以基本概括为: 海绵城市是一种城市水系统综合治理模式,以城市水文及其伴生过程的物理规律为基础,以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为载体,综合采用和有机结合绿色、灰色基础设施,充分发挥植被、土壤、河湖水系等对城市雨水径流的积存、渗透、净化和缓释作用,实现城市防洪治涝、水资源利用、水环境保护与水生态修复的有机结合,使城市能够减缓或降低自然灾害和环境变化的影响,具有良好的弹性和可恢复性。
二、建设目标与指标
为科学、全面表征海绵城市的理念和内涵,突出海绵城市的核心内容和主要构建途径,引导海绵城市建设实践,须明确海绵城市建设的关键性指标,合理制订相应目标值。
不同行业由于专业背景和工作思路不同,设立的相关指标有较大不同。笔者认为,由于指标关系到海绵城市建设内容导向性和建设规模,因此,一定要对其物理意义、计算方法严格论证。在制订指标及其目标值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指标的物理意义以及在气候、水文、地理方面的科学。
如反映雨水源头减排、集蓄利用能力的指标《海绵城市建设指南—低影响开发系统》是用“年径流总量控制率”作为控制指标,笔者认为该指标有失严谨。一方面,这个指标(又解释为一定排频的降雨量控制率)定义不准确,指南中虽冠以“径流控制率”,但实际上公式中并没有与径流有任何联系,实际上径流控制率需要与城镇化后的降雨径流关系建立联系;
(2)指标在监测、计算、评价方面的可操作性。海绵城市的相关指标不仅要有明确的物理意义,而且在监测、评价方面更应具有可操作性。由于城市暴雨导致的内涝及其灾情在空间上具有分散性、多样性特征,它们并不是一个单因素指标,如何系统监测,进而定量计算和评价指标都需要严谨考虑。
(3)指标的尺度与具体时空范围的对应性。近年来,一些学者提出了诸如“一片天对一片地”的规划设计思路,这对于指导海绵城市建设十分重要。城市雨水径流具有分散性,城市雨洪管理措施也具有尺度性特征,同时不同空间范围之间还会相互影响。
(4)指标的地区差异性,要因城制宜,体现“一城一策”。对于海绵城市,在暴雨内涝防治、雨水资源利用、水污染治理、水生态修复方面设立一些共性的关键指标是必要的,但应该注意到中国各城市自然地理和社会经济情况的多样性,水问题现状及成因也不同。中国南北方城市面临的问题不同,海绵城市的建设任务也不一样。
三、建设功能与发展方向
海绵城市建设不仅要實现雨洪综合管理和利用,还要统筹考虑交通、市政、生态、景观等多种功能,与周边城市环境有机融合、和谐共存。本文认为中国海绵城市建设在功能规划发展方向上应注意以下问题:
(1)尊重城市水循环及其伴生过程的自然规律,以河湖水系为骨架,合理规划布局,形成综合功能。城市河湖水系是城市水循环的骨架,是城市雨洪调节、净化、利用和水生态修复的主要空间。海绵城市构建要有流域概念,以城市河湖为核心,科学安排渗滞蓄净用排和生态修复格局,合理布局各类措施和元素,实现多种功能的综合和协调。
(2)海绵城市基础设施及其功能与城市周边环境和谐融合。海绵城市的相关基础设施,不能与周边环境割裂,而是在功能及景观上要相互和谐和协调,要融入城市人居环境的整体构建。
四、地下排蓄系统
中国城市人口和建筑密集,城市水系受用地条件约束,修建地面排蓄水场所、恢复地表河道实际上非常困难。因此,中国许多城市吸收国内外经验,强化地下排蓄系统建设,以强化雨洪排蓄能力。
(1)新建地下排蓄设施应与原有排水系统合理衔接,构建层次分明、功能明确的雨洪排蓄体系。基于对区域雨洪径流特性和现有排水系统的评估,科学规划布局地下雨水调蓄设施。新建地下雨水调蓄设施要与原有排水系统有机衔接、完善配套,雨洪地下排蓄设施地下主体和地表环境应协调匹配,城市雨洪地下调蓄设施不仅是重要的水处理工程,也是重要的市政工程。
(2)雨洪地下排蓄通道应兼具雨洪调控和水质净化功能,实现水量水质双控制。地下雨洪调蓄设施不仅是重要的径流调蓄设施,而且可以具有水环境改善功能。可以把城市地上污水处理设施置于地下,与雨洪调蓄设施匹配,不仅可以完善运用功能,还可以置换土地,筹集建设资金。
五、建设管理体制
海绵城市不仅要构建良性循环的城市水系统,还要综合考虑城市交通、市政、环境、生态、景观等功能并与城市总体规划、产业发展和空间布局有机融合。因此,海绵城市必须整体规划、系统布局、协同推进,才能取得建设效果。另一方面,海绵城市不仅要重视基础设施建设,也要重视管理维护,还要应用现代高新技术,建立信息化、智慧化的信息监测平台和预测调度管理系统。
(1)充分发挥多部门的协同、联动作用。海绵城市建设涉及城市规划、防洪治涝、水资源保护、水生态修复等多个方面,需要系统认识城市水问题,统筹规划、综合安排。需要通过多部门的协同规划、同步联动,保障既定目标的实现。
(2)科学规划海绵城市的顶层设计、系统布局。应当紧密结合城市自然地理、社会经济背景,在系统分析建设区域水问题及其成因的基础上,制订顶层设计方案,明确海绵城市建设目标、总体布局。在顶层设计中,应从流域、区域、城市相结合的角度来系统分析城市水问题,理清脉络、举纲张目,科学安排雨洪管理格局和调控、修复措施,在不同尺度设计建设方案。
(3)深度融合水科学与互联网+技术,建设智慧型海绵城市。海绵城市建设应以智能化为重要发展方向,通过深度融合城市科学、水科学与互联网+技术,使海绵城市建设成为科技创新、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带动城市发展升级。
六、结论与建议
海绵城市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笔者希望海绵城市建设可以成为多学科交叉、多部门协同治水的重要契机,是学科交叉、产业发展和城市转型的重要机遇,应避免各自为政、急功近利。政府层面应科学制订顶层设计和系统布局方案,相关领域的学者应系统深入研究海绵城市构建的理论和技术方法,强化学科交叉和沟通。
参考文献:
[1]胡灿伟.“海绵城市”重构城市水生态田生态经济[J]2015 (7):10-13.
[2]张书函.基于城市雨洪资源综合利用的“海绵城市”建设[J]建设科技,2015(1):2628.
(作者单位:中设设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关键词: 海绵城市;内涵解析;建设目标;发展方向;管理体制
一、海绵城市的内涵
海绵城市的内涵可以基本概括为: 海绵城市是一种城市水系统综合治理模式,以城市水文及其伴生过程的物理规律为基础,以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为载体,综合采用和有机结合绿色、灰色基础设施,充分发挥植被、土壤、河湖水系等对城市雨水径流的积存、渗透、净化和缓释作用,实现城市防洪治涝、水资源利用、水环境保护与水生态修复的有机结合,使城市能够减缓或降低自然灾害和环境变化的影响,具有良好的弹性和可恢复性。
二、建设目标与指标
为科学、全面表征海绵城市的理念和内涵,突出海绵城市的核心内容和主要构建途径,引导海绵城市建设实践,须明确海绵城市建设的关键性指标,合理制订相应目标值。
不同行业由于专业背景和工作思路不同,设立的相关指标有较大不同。笔者认为,由于指标关系到海绵城市建设内容导向性和建设规模,因此,一定要对其物理意义、计算方法严格论证。在制订指标及其目标值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指标的物理意义以及在气候、水文、地理方面的科学。
如反映雨水源头减排、集蓄利用能力的指标《海绵城市建设指南—低影响开发系统》是用“年径流总量控制率”作为控制指标,笔者认为该指标有失严谨。一方面,这个指标(又解释为一定排频的降雨量控制率)定义不准确,指南中虽冠以“径流控制率”,但实际上公式中并没有与径流有任何联系,实际上径流控制率需要与城镇化后的降雨径流关系建立联系;
(2)指标在监测、计算、评价方面的可操作性。海绵城市的相关指标不仅要有明确的物理意义,而且在监测、评价方面更应具有可操作性。由于城市暴雨导致的内涝及其灾情在空间上具有分散性、多样性特征,它们并不是一个单因素指标,如何系统监测,进而定量计算和评价指标都需要严谨考虑。
(3)指标的尺度与具体时空范围的对应性。近年来,一些学者提出了诸如“一片天对一片地”的规划设计思路,这对于指导海绵城市建设十分重要。城市雨水径流具有分散性,城市雨洪管理措施也具有尺度性特征,同时不同空间范围之间还会相互影响。
(4)指标的地区差异性,要因城制宜,体现“一城一策”。对于海绵城市,在暴雨内涝防治、雨水资源利用、水污染治理、水生态修复方面设立一些共性的关键指标是必要的,但应该注意到中国各城市自然地理和社会经济情况的多样性,水问题现状及成因也不同。中国南北方城市面临的问题不同,海绵城市的建设任务也不一样。
三、建设功能与发展方向
海绵城市建设不仅要實现雨洪综合管理和利用,还要统筹考虑交通、市政、生态、景观等多种功能,与周边城市环境有机融合、和谐共存。本文认为中国海绵城市建设在功能规划发展方向上应注意以下问题:
(1)尊重城市水循环及其伴生过程的自然规律,以河湖水系为骨架,合理规划布局,形成综合功能。城市河湖水系是城市水循环的骨架,是城市雨洪调节、净化、利用和水生态修复的主要空间。海绵城市构建要有流域概念,以城市河湖为核心,科学安排渗滞蓄净用排和生态修复格局,合理布局各类措施和元素,实现多种功能的综合和协调。
(2)海绵城市基础设施及其功能与城市周边环境和谐融合。海绵城市的相关基础设施,不能与周边环境割裂,而是在功能及景观上要相互和谐和协调,要融入城市人居环境的整体构建。
四、地下排蓄系统
中国城市人口和建筑密集,城市水系受用地条件约束,修建地面排蓄水场所、恢复地表河道实际上非常困难。因此,中国许多城市吸收国内外经验,强化地下排蓄系统建设,以强化雨洪排蓄能力。
(1)新建地下排蓄设施应与原有排水系统合理衔接,构建层次分明、功能明确的雨洪排蓄体系。基于对区域雨洪径流特性和现有排水系统的评估,科学规划布局地下雨水调蓄设施。新建地下雨水调蓄设施要与原有排水系统有机衔接、完善配套,雨洪地下排蓄设施地下主体和地表环境应协调匹配,城市雨洪地下调蓄设施不仅是重要的水处理工程,也是重要的市政工程。
(2)雨洪地下排蓄通道应兼具雨洪调控和水质净化功能,实现水量水质双控制。地下雨洪调蓄设施不仅是重要的径流调蓄设施,而且可以具有水环境改善功能。可以把城市地上污水处理设施置于地下,与雨洪调蓄设施匹配,不仅可以完善运用功能,还可以置换土地,筹集建设资金。
五、建设管理体制
海绵城市不仅要构建良性循环的城市水系统,还要综合考虑城市交通、市政、环境、生态、景观等功能并与城市总体规划、产业发展和空间布局有机融合。因此,海绵城市必须整体规划、系统布局、协同推进,才能取得建设效果。另一方面,海绵城市不仅要重视基础设施建设,也要重视管理维护,还要应用现代高新技术,建立信息化、智慧化的信息监测平台和预测调度管理系统。
(1)充分发挥多部门的协同、联动作用。海绵城市建设涉及城市规划、防洪治涝、水资源保护、水生态修复等多个方面,需要系统认识城市水问题,统筹规划、综合安排。需要通过多部门的协同规划、同步联动,保障既定目标的实现。
(2)科学规划海绵城市的顶层设计、系统布局。应当紧密结合城市自然地理、社会经济背景,在系统分析建设区域水问题及其成因的基础上,制订顶层设计方案,明确海绵城市建设目标、总体布局。在顶层设计中,应从流域、区域、城市相结合的角度来系统分析城市水问题,理清脉络、举纲张目,科学安排雨洪管理格局和调控、修复措施,在不同尺度设计建设方案。
(3)深度融合水科学与互联网+技术,建设智慧型海绵城市。海绵城市建设应以智能化为重要发展方向,通过深度融合城市科学、水科学与互联网+技术,使海绵城市建设成为科技创新、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带动城市发展升级。
六、结论与建议
海绵城市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笔者希望海绵城市建设可以成为多学科交叉、多部门协同治水的重要契机,是学科交叉、产业发展和城市转型的重要机遇,应避免各自为政、急功近利。政府层面应科学制订顶层设计和系统布局方案,相关领域的学者应系统深入研究海绵城市构建的理论和技术方法,强化学科交叉和沟通。
参考文献:
[1]胡灿伟.“海绵城市”重构城市水生态田生态经济[J]2015 (7):10-13.
[2]张书函.基于城市雨洪资源综合利用的“海绵城市”建设[J]建设科技,2015(1):2628.
(作者单位:中设设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