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137井区是杜蒙分公司的主力生产区块,由于该区块地层复杂,属油水同层油藏,发育同层多,含水波动大,升降没有规律,且砂体规模小、分布零散,為了改善注水开发效果,提出了一套开发调整措施,在实践应用中收到较好的成效,改善了窄小砂体薄差层油田开发效果。
关键词:油水同层油藏 注水调整
一、油田地质开发概况
葡西油田位于黑龙江省肇源县和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境内,区内地面条件复杂,大部分地区为洼地,地面海拔132.0~151.0m,构造位置处于松辽盆地中央坳陷区齐家—古龙凹陷南部葡西鼻状构造。古137区块位于该鼻状构造西北翼,为一靠近生油凹陷的局部单斜构造,埋藏较深,葡萄花油层顶面构造海拔在-1780~-1900m之间。小断层比较少,三条规模较大的断层将布井区切割成东西两个完整的断块,平面上,西块呈“Y”字形断块,东块为南北向展布的地堑断块。
古137区块葡萄花油层属下白垩统姚家组一段地层,受北部和西北部物源控制,地层厚度60m左右,岩性主要为长石岩屑粉砂岩或细粉砂岩。储层物性较差,平均空气渗透率为5.3×10-3μm2,平均孔隙度为15.4%。该区葡萄花油层主要为受北部沉积体系控制的三角洲前缘亚相沉积,平面上大体有西支、中支、东支三支水系伸入本区。根据砂体不同的沉积特征,遵循其旋回性垂向上分成上、中、下三套砂岩组(PI1-3、PI4-6、PI7-11)11个小层。
二、油田开发存在的主要矛盾
古137区块2004年11月份投产,采取300m×300m反九点法井网同步注水方式开发。目前共有油水井138口,油井106口,日产油23t,采油速度0.58%,综合含水48.5%;注水井28口,注水压力17.4MPa,平均日注水104m3,年注采比1.83,累积注采比2.57,地层压力11.37MPa。在油田开发中,存在以下矛盾:
一、储层物性差,压投井比例高。葡萄花油层平均孔隙度为15.4%,平均空气渗透率仅有5.3×10-3μm2,为提高单井产能,采取油井压裂投产方式,压投比例为74.4%。
二是砂体发育不稳定、规模小,水驱控制程度低。全区平均钻遇率为38.0%,钻遇率最好的PI7号层仅为53.6%,共射开177个砂体,其中,“单”砂体94个,“一对一”砂体13个,“一对二”砂体17个,水驱控制程度仅为64.7%。
三是储层发育天然裂缝。钻井时在2口井上开展了微电阻率扫描成像测井(STAR)和交叉式多极子阵列声波测井(XMAC),来描述储层裂缝特征。古93-84井和古99-64井成像测井分别显示为近东西向垂直裂缝和垂直微裂缝,声波测井显示各向异性较强,分别为1.0-1.5%和1.0-2.5%,各向异性方向分别在115度和85度左右。
为此,在注水开发初期,采取了低强度注水开发政策。考虑到古137区块油井大部分压裂投产,因此配注强度定为2.0m3/m.d以下,其中,葡萄花油层发育天然裂缝,为避免注水后含水大幅度上升,实际配注强度1.8m3/m.d,黑帝庙油层砂体稳定,实际配注强度为2.4m3/m.d。
尽管采取了低强度注水开发,但注水开发后裂缝对油田开发的负面影响逐渐显现出来,仍有部分受效井见水后含水上升快。
三、注采系统调整方案的选择
通过对古137区块受效特征的研究,我们重新调整了油田注水开发政策:在搞清储层裂缝发育的基础上,根据砂体发育状况,结合油井受效和见水情况进行按砂体分类调整,提高油井受效程度,延迟油井见水时间,采取以下注水调整:
一是对裂缝不发育的成片砂体,加强注水,促进油井受效,共调整5口井8个层段,注水量由58m3增加到110m3。
二是对砂体规模小、裂缝发育的井层,继续开展早期层段周期注水和层段交替周期注水,适当控制注水,保持油井供液能力的同时控制含水上升速度,减少无效注水。方案调整7口井9个层段,注水量由38m3增加到69m3。
三是对裂缝延伸方向上的水淹井,在方案降水后含水仍无法恢复的井,采取堵水措施,减少层间矛盾,提高单井产量。共方案调整2口7个层段,补充调整方案1口井2个层段,细分2口井5个层段,注水量由41m3增加到78m3。
四、注采系统调整效果
实施综合调整方案后,古137区块注采关系得到进一步完善,日配注由194m3下降到152m3,下降42m3;对比周围连通的54口油井,日产液由调前的25.2t上升到29.3t,日产油由13.9t上升到16.3t,综合含水由44.8%稳定在45.0%,沉没度由161.8m稳定到169.7m;区块含水上升率由2.8%下降到-1.2%,自然递减率由16.3%下降到14.8%,受效比例由18.6%提高到22.1%。均达到了较好的调整效果。
结论:依据古137区块地质特征和注水开发特点,在裂缝发育储层开展反九点注水可以提高动用程度和波及系数。对于砂体分散,规模小,裂缝发育的油田积极转变思路,实施以单砂体为单元,按注水强度配水,可以有效地延长油井低含水采收期。
参考文献
[1]王权杰.郭殿军.赵玉武.张福坤《石油钻采工艺葡西油田油水同层油藏开发与实践》,2006-12
作者简介:任明红,1986年生。2008年毕业于大庆石油学院石油工程专业,现从事动态综合工作。
关键词:油水同层油藏 注水调整
一、油田地质开发概况
葡西油田位于黑龙江省肇源县和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境内,区内地面条件复杂,大部分地区为洼地,地面海拔132.0~151.0m,构造位置处于松辽盆地中央坳陷区齐家—古龙凹陷南部葡西鼻状构造。古137区块位于该鼻状构造西北翼,为一靠近生油凹陷的局部单斜构造,埋藏较深,葡萄花油层顶面构造海拔在-1780~-1900m之间。小断层比较少,三条规模较大的断层将布井区切割成东西两个完整的断块,平面上,西块呈“Y”字形断块,东块为南北向展布的地堑断块。
古137区块葡萄花油层属下白垩统姚家组一段地层,受北部和西北部物源控制,地层厚度60m左右,岩性主要为长石岩屑粉砂岩或细粉砂岩。储层物性较差,平均空气渗透率为5.3×10-3μm2,平均孔隙度为15.4%。该区葡萄花油层主要为受北部沉积体系控制的三角洲前缘亚相沉积,平面上大体有西支、中支、东支三支水系伸入本区。根据砂体不同的沉积特征,遵循其旋回性垂向上分成上、中、下三套砂岩组(PI1-3、PI4-6、PI7-11)11个小层。
二、油田开发存在的主要矛盾
古137区块2004年11月份投产,采取300m×300m反九点法井网同步注水方式开发。目前共有油水井138口,油井106口,日产油23t,采油速度0.58%,综合含水48.5%;注水井28口,注水压力17.4MPa,平均日注水104m3,年注采比1.83,累积注采比2.57,地层压力11.37MPa。在油田开发中,存在以下矛盾:
一、储层物性差,压投井比例高。葡萄花油层平均孔隙度为15.4%,平均空气渗透率仅有5.3×10-3μm2,为提高单井产能,采取油井压裂投产方式,压投比例为74.4%。
二是砂体发育不稳定、规模小,水驱控制程度低。全区平均钻遇率为38.0%,钻遇率最好的PI7号层仅为53.6%,共射开177个砂体,其中,“单”砂体94个,“一对一”砂体13个,“一对二”砂体17个,水驱控制程度仅为64.7%。
三是储层发育天然裂缝。钻井时在2口井上开展了微电阻率扫描成像测井(STAR)和交叉式多极子阵列声波测井(XMAC),来描述储层裂缝特征。古93-84井和古99-64井成像测井分别显示为近东西向垂直裂缝和垂直微裂缝,声波测井显示各向异性较强,分别为1.0-1.5%和1.0-2.5%,各向异性方向分别在115度和85度左右。
为此,在注水开发初期,采取了低强度注水开发政策。考虑到古137区块油井大部分压裂投产,因此配注强度定为2.0m3/m.d以下,其中,葡萄花油层发育天然裂缝,为避免注水后含水大幅度上升,实际配注强度1.8m3/m.d,黑帝庙油层砂体稳定,实际配注强度为2.4m3/m.d。
尽管采取了低强度注水开发,但注水开发后裂缝对油田开发的负面影响逐渐显现出来,仍有部分受效井见水后含水上升快。
三、注采系统调整方案的选择
通过对古137区块受效特征的研究,我们重新调整了油田注水开发政策:在搞清储层裂缝发育的基础上,根据砂体发育状况,结合油井受效和见水情况进行按砂体分类调整,提高油井受效程度,延迟油井见水时间,采取以下注水调整:
一是对裂缝不发育的成片砂体,加强注水,促进油井受效,共调整5口井8个层段,注水量由58m3增加到110m3。
二是对砂体规模小、裂缝发育的井层,继续开展早期层段周期注水和层段交替周期注水,适当控制注水,保持油井供液能力的同时控制含水上升速度,减少无效注水。方案调整7口井9个层段,注水量由38m3增加到69m3。
三是对裂缝延伸方向上的水淹井,在方案降水后含水仍无法恢复的井,采取堵水措施,减少层间矛盾,提高单井产量。共方案调整2口7个层段,补充调整方案1口井2个层段,细分2口井5个层段,注水量由41m3增加到78m3。
四、注采系统调整效果
实施综合调整方案后,古137区块注采关系得到进一步完善,日配注由194m3下降到152m3,下降42m3;对比周围连通的54口油井,日产液由调前的25.2t上升到29.3t,日产油由13.9t上升到16.3t,综合含水由44.8%稳定在45.0%,沉没度由161.8m稳定到169.7m;区块含水上升率由2.8%下降到-1.2%,自然递减率由16.3%下降到14.8%,受效比例由18.6%提高到22.1%。均达到了较好的调整效果。
结论:依据古137区块地质特征和注水开发特点,在裂缝发育储层开展反九点注水可以提高动用程度和波及系数。对于砂体分散,规模小,裂缝发育的油田积极转变思路,实施以单砂体为单元,按注水强度配水,可以有效地延长油井低含水采收期。
参考文献
[1]王权杰.郭殿军.赵玉武.张福坤《石油钻采工艺葡西油田油水同层油藏开发与实践》,2006-12
作者简介:任明红,1986年生。2008年毕业于大庆石油学院石油工程专业,现从事动态综合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