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家乡安远九龙山麓,峰峦叠嶂,茶林逶迤,是赣南采茶戏的发源地之一。
采茶戏,顾名思义,与茶相关。明朝时期,在盛产名茶的九龙山茶区,茶农为了接待粤商茶客,常用采茶灯的形式即兴表演以采茶为内容的节目,俗称“茶灯戏”、“灯子戏”。后来,又因它的角色一般是由三人(两旦一丑或生旦丑各一名)组成,故又称“三脚戏”、“三角班”,直至20世纪中叶才统称为采茶戏。因贴近生活的戏剧内容,幽默风趣的喜剧风格,短小精悍的“三角班”体制,运用矮子步、扇子花、单袖筒及模拟动物形象的表演艺术,采茶戏成为我国戏剧百花园中一朵艳丽的山茶花。
农闲时节一到,采茶戏便上演了。每逢演出,村里张灯结彩,里里外外洋溢着喜庆的气氛,不亚于过大年。没等太阳落山,放牛娃就早早地吆喝着赶牛回家,一走到村口,便扯着稚嫩的嗓门大叫:“看三角班口罗……”喊声刚息,另一处又响起同样的欢呼声:“噢——噢——看戏!”大人们在这时候也预备收工了,各家各户的屋顶上早早地腾起了袅袅炊烟。孩子们最早从饭桌上下来,口袋鼓鼓的,装满米保、番薯干。他们各自扯着父亲的衣襟。催促着上路。出发了,大人手里都拿着几根火把以备照明。孩子们走在最前头,相互追逐着,欢快的笑声惊起一声声犬吠。翻过一座幽暗的山岗,走过几段湿漉漉的田埂。人们依稀听见了喇叭、小鼓的声音,接着,你便可以看见一团红红的火光,夹杂着大人、小孩的各种喊声,那便是戏台了。戏台很简陋,在一块平地上,用几根木桩搭起,上面铺上10多块木板。幕布是浅白色的,有两顶蚊帐那么大,所以村呈人又把采茶戏称为“蚊帐戏”。
戏台下人头攒动,黑压压的一片。大人们早已坐好,只有小孩子不老实,老在旁边钻来钻去,惹得大人们一声又一声地叫唤着。戏开场了,上演的是《睄妹子》。一些曲目大人、小孩都非常熟悉,例如《补皮鞋》《钓拐》《挖笋》《上广东》等。稍稍懂事的孩子开口就会唱“阿哥上广东呀,表妹妹”,或者“正月里,花里花朵开”和“春天马格哟嘿,春天班鸠叫哟嘿”。所以,只要台上的喇叭、二胡、小鼓、笛子、土琵琶、钹一响,全场的人都能跟着调子哼起来。半场戏下来,大人们还在有滋有味地看着,但小孩子已经伏在大人的腿上呼着均匀的鼻息。
斗转星移,日月更替。有400多年历史的采茶戏在赣南地区生根发芽,代代相传,几乎是家喻户晓,并先后辐射到闽、粤、湘、云、贵、川和港台地区及马来西亚、泰国、印尼等客家人聚居的区域,成为凝聚客家民系、团结客家乡亲的艺术纽带,成为研究客家语言、民俗族群生存状态的活化石。2006年5月,国务院公布首批51 8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赣南采茶戏榜上有名。
如今,春节或农闲时,你只要放眼赣南各个乡村。便可见一个个采茶戏班活跃于乡间的舞台上。他们走着矮子步,甩着长水袖,唱着采茶调,替乡村百姓驱除劳累和烦恼,送来笑声和欢乐。
采茶戏,顾名思义,与茶相关。明朝时期,在盛产名茶的九龙山茶区,茶农为了接待粤商茶客,常用采茶灯的形式即兴表演以采茶为内容的节目,俗称“茶灯戏”、“灯子戏”。后来,又因它的角色一般是由三人(两旦一丑或生旦丑各一名)组成,故又称“三脚戏”、“三角班”,直至20世纪中叶才统称为采茶戏。因贴近生活的戏剧内容,幽默风趣的喜剧风格,短小精悍的“三角班”体制,运用矮子步、扇子花、单袖筒及模拟动物形象的表演艺术,采茶戏成为我国戏剧百花园中一朵艳丽的山茶花。
农闲时节一到,采茶戏便上演了。每逢演出,村里张灯结彩,里里外外洋溢着喜庆的气氛,不亚于过大年。没等太阳落山,放牛娃就早早地吆喝着赶牛回家,一走到村口,便扯着稚嫩的嗓门大叫:“看三角班口罗……”喊声刚息,另一处又响起同样的欢呼声:“噢——噢——看戏!”大人们在这时候也预备收工了,各家各户的屋顶上早早地腾起了袅袅炊烟。孩子们最早从饭桌上下来,口袋鼓鼓的,装满米保、番薯干。他们各自扯着父亲的衣襟。催促着上路。出发了,大人手里都拿着几根火把以备照明。孩子们走在最前头,相互追逐着,欢快的笑声惊起一声声犬吠。翻过一座幽暗的山岗,走过几段湿漉漉的田埂。人们依稀听见了喇叭、小鼓的声音,接着,你便可以看见一团红红的火光,夹杂着大人、小孩的各种喊声,那便是戏台了。戏台很简陋,在一块平地上,用几根木桩搭起,上面铺上10多块木板。幕布是浅白色的,有两顶蚊帐那么大,所以村呈人又把采茶戏称为“蚊帐戏”。
戏台下人头攒动,黑压压的一片。大人们早已坐好,只有小孩子不老实,老在旁边钻来钻去,惹得大人们一声又一声地叫唤着。戏开场了,上演的是《睄妹子》。一些曲目大人、小孩都非常熟悉,例如《补皮鞋》《钓拐》《挖笋》《上广东》等。稍稍懂事的孩子开口就会唱“阿哥上广东呀,表妹妹”,或者“正月里,花里花朵开”和“春天马格哟嘿,春天班鸠叫哟嘿”。所以,只要台上的喇叭、二胡、小鼓、笛子、土琵琶、钹一响,全场的人都能跟着调子哼起来。半场戏下来,大人们还在有滋有味地看着,但小孩子已经伏在大人的腿上呼着均匀的鼻息。
斗转星移,日月更替。有400多年历史的采茶戏在赣南地区生根发芽,代代相传,几乎是家喻户晓,并先后辐射到闽、粤、湘、云、贵、川和港台地区及马来西亚、泰国、印尼等客家人聚居的区域,成为凝聚客家民系、团结客家乡亲的艺术纽带,成为研究客家语言、民俗族群生存状态的活化石。2006年5月,国务院公布首批51 8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赣南采茶戏榜上有名。
如今,春节或农闲时,你只要放眼赣南各个乡村。便可见一个个采茶戏班活跃于乡间的舞台上。他们走着矮子步,甩着长水袖,唱着采茶调,替乡村百姓驱除劳累和烦恼,送来笑声和欢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