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秋颂》是英国著名诗人济慈的代表作之一,诗歌有着丰富的美学特征,语言的运用也有着极高的技巧。济慈在诗歌中描绘的绚丽秋景令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流连忘返,充分展示了诗人对美学意境与语言技巧的娴熟掌握。
关键词:济慈 美学 语言
中图分类号:I106.2 文献标识码:A
约翰·济慈(John Keats,1795—1821),是英国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世界文学领域一颗璀璨耀眼的巨星。他的诗作富于丰富的美学特征:语言清新流畅,不靠华丽的词藻而是优美的意境取胜。济慈流传下来的诗歌寥寥可数,却一直流传后世,为人称道。其诗歌充分反映了西方浪漫主义诗歌的特征,在诸多方面对英国整个诗坛发挥了深远的影响。《秋颂》是济慈最为成熟的一首颂歌,堪称英国抒情诗的经典之作。1819年9月的一天,济慈在文切斯特度假,当时他正一个人在田间散步,发现秋季的景色绚丽多彩后,大发诗兴,于是创作了《秋颂》。这首诗作有着明显的美学特征,“诗中内容与形式极好地联系在了一起,并且行间字里都渗透着美。”佩琳认为《秋颂》充满着意象的语言:“人们的体验在相当大程度上是通过感觉获到的……诗人的语言必定比普通的语言更具有激发美感的特征,必须蕴含着更多的意象。”
一 诗作的美学特征
《秋颂》生动地表达了济慈的美学理想,不仅展现了他对大自然独特的想象力、感受力,而且使平淡无奇的事物显现出卓越而高尚的一面,这正是诗作的闪光点和诗人的才华所在。在《秋颂》里,济慈自始至终都以非凡的想象与美妙的文字,向读者展示着一幅幅美轮美奂的秋季美景。在想象与自然景物之间,济慈总是能够恰到好处地抓住美的瞬间。济慈把握美的标准就在于“真”,用他自己的话来说:“真即是美,美即是真”。济慈认为,“真”是一种“想象力所捕捉到的美”。他坚信生活之中的美很难直观地表达出来,因为真实的生活有时是虚伪、庸俗、肮脏的,只有以想象力去捕捉心灵所体会到的美,从心灵深处去感悟真实生活里的现象和事物,才能真正获得美的享受。这种享受并不是单纯的官感上的快乐,而是一种具有更加高尚格调的快乐,绝非庸俗的享受所能比拟。在写给出版商柏莱的信件里,济慈写到他是这样理解“真”与“美”之间的关系:
“我只相信心灵的爱好是神圣的,想象是真实的,想象所获取的美必然也是真实的,不管它以前是否存在过。因为我觉得我们的一切激情和爱情一样,在它们高尚的境界中,都能够创造出本质的美。”
济慈坚信诗人必须具有丰富的想象力,才能体会到真实的“美”,感受到美所“带来的快乐”。要达到这种境界,诗人理应摆脱自我意识的束缚,具备一种特别的能力,即诗人提及的“没有自我”。
济慈还指出,诗人须拥有一种“否定性能力”。这是一种“能安于神秘的、不确实的、令人质疑的境地,而不急于追究理由和事实”的能力,换而言之,即一种对外界事物自然的、被动的接受能力。诗人具备了“否定性能力”,其想象力才会更丰富、更活跃,而诗人才能更自然、更客观、更广泛地去欣赏和感悟自然界中感觉和物质的美。济慈正是具备了这样的才能与特质,才创造出大量的诗歌,并从意境、形式到内容都闪耀着美的光辉,使得这些作品的美超凡脱俗,无以伦比。因而,济慈被文学评论界称为唯美主义的先锋。济慈确实以为现实的世界是丑陋的,而只有幻想的世界是唯美的,但他心目中的“美”并非“生活模仿艺术”的虚幻世界里的纯美,他一直认为美和真理与现实永恒相连。因此,他的名言“真既是美,美既是真”永传于后世。
实际上,济慈的美学境界在《秋颂》和他的许多其他诗作中都有生动的体现。济慈曾说“一件美的事物是一种永恒的快乐。”古诗、艺术品、海洋、土块、田园、花朵、鸟虫、天空的色彩,草木的芬芳以及整个想象中的世界都令他无比热爱,他在千变万化的真实世界里去探寻使自己快乐与冲动的素材,同时将自己的精神、情感与思想融入到诗行之间,形象、生动而自然地向世人传递美的理念。此外,济慈对美有一种他人无法比拟的感受力,有一定的社会价值。济慈提到:“每一艺术品的妙处都在乎于它的强度,能够使所有令人不快的东西与‘真’、‘美’紧密接触,然后在接触之中彻底消失殆尽。”因此,济慈尽管生活在不和谐的、压抑个性的社会环境里,他依然尽力去捕获优美动人的场景,然后在诗歌中集中来强化,并借此来鼓励和慰藉人们去追求生活中积极的方面。在他美的意境里,在他优秀的诗篇中,人们总是能够体会到一种向往美、向往自由、热爱生命的精神。
二 诗文的语言分析
《秋颂》的第一节描绘了秋季丰收的景色。秋天早晨的色彩丰富的世界进入了读者的想象:初升的太阳,白色的雾霭,美丽的花儿,红色的苹果,青色的藤蔓,紫色的葡萄、褐色的榛子壳,黄色的屋顶。五彩斑斓的颜色用语,使读者享受了一场视觉的盛宴。诗中这样描述:
“秋和太阳密谋用葡萄缀满藤蔓,用苹果负载树枝,使甜味透入果心,让葫芦胀大,榛子鼓起。”
恰到好处的语言使得静态的事物拥有了动感,使读者感受到世间万物在不知不自觉之中悄然成熟。人们熟悉的漫长成熟过程成为想象的现实依据,而现实中的那份好奇心因过程漫长而被驱散,也被想象所捕捉。读者在此看到了丰收的希望,因而欣喜万分。这里,秋不仅是济慈描写的主题,更是成为创造世间万物的象征。这节诗中只有一个句子缺少谓语,不完整的语法仿佛暗示济慈无法写尽秋季的慷慨。而在济慈笔下,黏湿的蜂巢似乎刺激着读人们的触觉,甜蜜的水果似乎刺激着人们的味觉,频繁出现的鼻音词暗示着蜜蜂所发出的嗡嗡声。诗作的第二节描写了一幅丰收的景象。秋季和太阳的密谋带来了硕果累累的收获,秋季好像辛勤的农活能手,每件事情都要自己动手,从不奢求他人。收割、打谷、拾穗与酿酒四种农活都展现在秋日的午后,然而农活能手却在忙里偷闲,他懒散地在打麦场上坐着,沉迷于罂粟的花香,把镰刀放在一边,背负着谷物趟过溪流,看着缓缓淌下的一滴滴酒浆,在繁重的农活当中得以暂时解脱,享受宁静的丰收氛围。这种语言描述使读者好像亲临其境一般。诗歌的第三节是秋季的交响乐曲。深秋的田野已经没有了以往的繁华,一天即将逝去,济慈运用拟声的手法把原来的噪音变成一曲颂歌:蟋蟀唱歌,飞虫同奏,燕子呢喃,知更鸟鸣叫,群羊咩咩叫。表面上使人忘记春天的歌,实际上是济慈通过描绘春天的美好感觉,来为秋季的交响乐做铺垫。
《秋颂》的描写十分客观,不同与一般的浪漫主义诗歌,采用的意象都源自自然,诗人也尽量不采用直抒胸臆的写作方式。贝雷对《秋颂》有这样的评价:“济慈偏向于再现自然,而不似雪莱在《西风颂》里阐释自然”。还有人评价,《秋颂》的地位紧随《希腊古翁颂》与《夜莺颂》之后却又无法超越二者,是因为它虽唯美但缺少深度。熟悉济慈诗作的人很容易看出这是对《秋颂》的误读。作者对秋的观察入微,描写的笔触亦十分优美,显露出他对自然由衷的赞美和热爱之情。字里行间隐约透出淡淡的忧郁,如同一杯清茶,需要慢慢品味。吉汀斯称《秋颂》在英语诗歌中是最为宁谧的。诗歌通篇的语气都很柔和,就连最忙碌的收获景象也描述得非常轻松从容。诗人有意不选用落叶作意象,让诗作去除了萧杀和荒凉的味道。秋是万物到达成熟并走向衰亡的象征,以落叶暗指死亡早已是惯例。而诗人避开落叶也许是不愿让死亡毁掉整部诗作的宁谧。然而,《秋颂》是1819年9月创作完毕的,距济慈去世仅一年多的时间,相关材料记录济慈当时已清楚自己病重的状况,在此种境况下诗人是否可以避开悲秋的情怀呢?此外,既为颂歌,诗人为什么不选用春、夏等不涉及死亡的意象进行创作呢?能否假设诗人选择秋做主题,不单单是为了抒发对自然的赞美,也暗含着临近死亡而产生的忧愁呢?这些假设不是无据可依的。有论者认为《秋颂》是一部离奇的诗作。同年五月出现的几部颂歌中,《忧郁颂》与《夜莺颂》表达了痛苦中的恐惧与挣扎,《希腊古翁颂》则暗藏着困惑,而数月后面世的《秋颂》却显出超乎寻常的宁谧。这既是对忧伤主题的假设,也是对宁谧的质疑。事实上,此等意象均暗藏着双重含义,三节诗中对时间先后的排列暗指了时间的飞逝,包含着生、老与死。第一节里的“缀满”、“透进果心”、“压弯”、“鼓起”与“胀大”等意象展示的不单单是秋的丰盈,而是丰盈到了极限,是万物所能承受的最大值,看似令人欣喜,实际上已到崩溃的边缘。第二节中的收获把丰盈迅速一扫而光,只留下第三节中满是残枝败叶的荒凉的田野。诗节的发展给人这样的感受:无论多么美好的起点也最终将走向凄凉的尽头。诗人暗喻了自然界及一切美好事物都不是永恒的,冬天的来临即是美丽秋季的终点,他叹息自然美的短暂易去,表露出淡淡的忧愁。
《秋颂》并非一味静谧或者没有深度,而是“济慈的不凡之处在于,他不让忧郁笼罩整首诗篇,这首颂歌中没有枯叶,同样没有寒冷的秋风”。济慈对“秋”字讳莫如深,却描写了春与夏,揭示了诗人对美和时间的流逝非常无奈,黯然伤怀。硕果累累的秋季暗喻着济慈创作的多产阶段,这正好吻合他对秋的歌颂。济慈在病重之时,深知秋意味着死亡,所以对“秋”字避而不谈。迟迟绽放的花朵给人带来温暖,暗示着诗人渴望留住如同夏季那样蓬勃的生命力。“凝视着最后一滴滴酒浆缓缓滴下”这一悲剧性意象,暗喻他想要抓住美最的瞬间,不愿意接受好景不长的现实。最后的一滴酒让人浮想翩翩,感觉《秋颂》是济慈的最后绝唱。“不要想这些春天的歌曲,你同样有你的音乐。”在觉得“逝者如斯夫”之后,这是他退而求其次的选择。他不能阻止读者去回忆春天的美好,只能引导读者将秋季和春天作比较。“春季的歌是充满希望和力量的,秋季的歌则满是成果,春季已经逝去,秋季也将逝去。”二十多岁的济慈原本是春天的玫瑰,当身患重病之时,难免回忆起往日。幸运的是,他逐渐走出了困境,认可秋季也有其音乐,然后去发掘田野之美。在完成《秋颂》两天之后,济慈在给好友的信件中写道:
“我从未如同现在这样喜欢这残梗散碎的田野,比春天令人寒颤的绿更胜一筹。不知何故,看上去还使人感到一股暖意,像有些图画给人带来的感觉一样。”
三 结语
《秋颂》完全融入了济慈的感情,在诗歌的字里行间,他的身影已经和秋季的美景融成一体,沉浸在一种物我两忘的美学意境之中。作为浪漫主义文学大师,济滋描绘出了秋天的美丽画卷。在他的笔下,无论浓淡、轻重、深浅还是动静、虚实、强弱,都显得非常的融洽与和谐。从这首优秀的诗作来看,人们不禁对济慈的英年早逝感到深深的遗憾。雪莱在《阿东尼斯》挽歌中悼念济慈,认为他是“一颗露珠培养出来的鲜花”。济慈在墓志铭上留下这样的话语:“这里安息着一个姓名用水写成的人”。他以为自己的声名转瞬即逝,但却没有想到,他留下的诗作像水一样绵延不绝,长流不息。
参考文献:
[1] 何亚卿:《英国浪漫主义诗歌中的秋天主题——评雪莱的〈西风颂〉和济慈的〈秋颂〉》,《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12期。
[2] 李小均:《生态:断裂与和谐——从〈夜莺颂〉到〈秋颂〉》,《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4年第1期。
[3] 黄修齐:《寓于爱物愤世中的美——济慈及其〈秋颂〉和〈夜莺颂〉》,《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7期。
[4] 周忠新:《文学生态学批评图示下的济慈名诗——〈秋颂〉》,《甘肃社会科学》,2010年第3期。
[5] 黄春燕:《忧而不伤的浪漫主义颂歌——解读济慈的〈秋颂〉》,《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8年第10期。
[6] 覃志峰:《新批评和济慈〈秋颂〉破解》,《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8年第6期。
[7] 朱芳:《济慈“秋颂”与〈诗经·良耜〉里的秋天》,《世界文学评论》,2008年第10期。
[8] 李小均:《审美 历史 生态——从〈秋颂〉管窥济慈诗歌研究的范式转型》,《外国语言文学》,2004年第9期。
作者简介:马荣超,女,1978—,山东东营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文学翻译、文学评论,工作单位:上海海事职业技术学院。
关键词:济慈 美学 语言
中图分类号:I106.2 文献标识码:A
约翰·济慈(John Keats,1795—1821),是英国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世界文学领域一颗璀璨耀眼的巨星。他的诗作富于丰富的美学特征:语言清新流畅,不靠华丽的词藻而是优美的意境取胜。济慈流传下来的诗歌寥寥可数,却一直流传后世,为人称道。其诗歌充分反映了西方浪漫主义诗歌的特征,在诸多方面对英国整个诗坛发挥了深远的影响。《秋颂》是济慈最为成熟的一首颂歌,堪称英国抒情诗的经典之作。1819年9月的一天,济慈在文切斯特度假,当时他正一个人在田间散步,发现秋季的景色绚丽多彩后,大发诗兴,于是创作了《秋颂》。这首诗作有着明显的美学特征,“诗中内容与形式极好地联系在了一起,并且行间字里都渗透着美。”佩琳认为《秋颂》充满着意象的语言:“人们的体验在相当大程度上是通过感觉获到的……诗人的语言必定比普通的语言更具有激发美感的特征,必须蕴含着更多的意象。”
一 诗作的美学特征
《秋颂》生动地表达了济慈的美学理想,不仅展现了他对大自然独特的想象力、感受力,而且使平淡无奇的事物显现出卓越而高尚的一面,这正是诗作的闪光点和诗人的才华所在。在《秋颂》里,济慈自始至终都以非凡的想象与美妙的文字,向读者展示着一幅幅美轮美奂的秋季美景。在想象与自然景物之间,济慈总是能够恰到好处地抓住美的瞬间。济慈把握美的标准就在于“真”,用他自己的话来说:“真即是美,美即是真”。济慈认为,“真”是一种“想象力所捕捉到的美”。他坚信生活之中的美很难直观地表达出来,因为真实的生活有时是虚伪、庸俗、肮脏的,只有以想象力去捕捉心灵所体会到的美,从心灵深处去感悟真实生活里的现象和事物,才能真正获得美的享受。这种享受并不是单纯的官感上的快乐,而是一种具有更加高尚格调的快乐,绝非庸俗的享受所能比拟。在写给出版商柏莱的信件里,济慈写到他是这样理解“真”与“美”之间的关系:
“我只相信心灵的爱好是神圣的,想象是真实的,想象所获取的美必然也是真实的,不管它以前是否存在过。因为我觉得我们的一切激情和爱情一样,在它们高尚的境界中,都能够创造出本质的美。”
济慈坚信诗人必须具有丰富的想象力,才能体会到真实的“美”,感受到美所“带来的快乐”。要达到这种境界,诗人理应摆脱自我意识的束缚,具备一种特别的能力,即诗人提及的“没有自我”。
济慈还指出,诗人须拥有一种“否定性能力”。这是一种“能安于神秘的、不确实的、令人质疑的境地,而不急于追究理由和事实”的能力,换而言之,即一种对外界事物自然的、被动的接受能力。诗人具备了“否定性能力”,其想象力才会更丰富、更活跃,而诗人才能更自然、更客观、更广泛地去欣赏和感悟自然界中感觉和物质的美。济慈正是具备了这样的才能与特质,才创造出大量的诗歌,并从意境、形式到内容都闪耀着美的光辉,使得这些作品的美超凡脱俗,无以伦比。因而,济慈被文学评论界称为唯美主义的先锋。济慈确实以为现实的世界是丑陋的,而只有幻想的世界是唯美的,但他心目中的“美”并非“生活模仿艺术”的虚幻世界里的纯美,他一直认为美和真理与现实永恒相连。因此,他的名言“真既是美,美既是真”永传于后世。
实际上,济慈的美学境界在《秋颂》和他的许多其他诗作中都有生动的体现。济慈曾说“一件美的事物是一种永恒的快乐。”古诗、艺术品、海洋、土块、田园、花朵、鸟虫、天空的色彩,草木的芬芳以及整个想象中的世界都令他无比热爱,他在千变万化的真实世界里去探寻使自己快乐与冲动的素材,同时将自己的精神、情感与思想融入到诗行之间,形象、生动而自然地向世人传递美的理念。此外,济慈对美有一种他人无法比拟的感受力,有一定的社会价值。济慈提到:“每一艺术品的妙处都在乎于它的强度,能够使所有令人不快的东西与‘真’、‘美’紧密接触,然后在接触之中彻底消失殆尽。”因此,济慈尽管生活在不和谐的、压抑个性的社会环境里,他依然尽力去捕获优美动人的场景,然后在诗歌中集中来强化,并借此来鼓励和慰藉人们去追求生活中积极的方面。在他美的意境里,在他优秀的诗篇中,人们总是能够体会到一种向往美、向往自由、热爱生命的精神。
二 诗文的语言分析
《秋颂》的第一节描绘了秋季丰收的景色。秋天早晨的色彩丰富的世界进入了读者的想象:初升的太阳,白色的雾霭,美丽的花儿,红色的苹果,青色的藤蔓,紫色的葡萄、褐色的榛子壳,黄色的屋顶。五彩斑斓的颜色用语,使读者享受了一场视觉的盛宴。诗中这样描述:
“秋和太阳密谋用葡萄缀满藤蔓,用苹果负载树枝,使甜味透入果心,让葫芦胀大,榛子鼓起。”
恰到好处的语言使得静态的事物拥有了动感,使读者感受到世间万物在不知不自觉之中悄然成熟。人们熟悉的漫长成熟过程成为想象的现实依据,而现实中的那份好奇心因过程漫长而被驱散,也被想象所捕捉。读者在此看到了丰收的希望,因而欣喜万分。这里,秋不仅是济慈描写的主题,更是成为创造世间万物的象征。这节诗中只有一个句子缺少谓语,不完整的语法仿佛暗示济慈无法写尽秋季的慷慨。而在济慈笔下,黏湿的蜂巢似乎刺激着读人们的触觉,甜蜜的水果似乎刺激着人们的味觉,频繁出现的鼻音词暗示着蜜蜂所发出的嗡嗡声。诗作的第二节描写了一幅丰收的景象。秋季和太阳的密谋带来了硕果累累的收获,秋季好像辛勤的农活能手,每件事情都要自己动手,从不奢求他人。收割、打谷、拾穗与酿酒四种农活都展现在秋日的午后,然而农活能手却在忙里偷闲,他懒散地在打麦场上坐着,沉迷于罂粟的花香,把镰刀放在一边,背负着谷物趟过溪流,看着缓缓淌下的一滴滴酒浆,在繁重的农活当中得以暂时解脱,享受宁静的丰收氛围。这种语言描述使读者好像亲临其境一般。诗歌的第三节是秋季的交响乐曲。深秋的田野已经没有了以往的繁华,一天即将逝去,济慈运用拟声的手法把原来的噪音变成一曲颂歌:蟋蟀唱歌,飞虫同奏,燕子呢喃,知更鸟鸣叫,群羊咩咩叫。表面上使人忘记春天的歌,实际上是济慈通过描绘春天的美好感觉,来为秋季的交响乐做铺垫。
《秋颂》的描写十分客观,不同与一般的浪漫主义诗歌,采用的意象都源自自然,诗人也尽量不采用直抒胸臆的写作方式。贝雷对《秋颂》有这样的评价:“济慈偏向于再现自然,而不似雪莱在《西风颂》里阐释自然”。还有人评价,《秋颂》的地位紧随《希腊古翁颂》与《夜莺颂》之后却又无法超越二者,是因为它虽唯美但缺少深度。熟悉济慈诗作的人很容易看出这是对《秋颂》的误读。作者对秋的观察入微,描写的笔触亦十分优美,显露出他对自然由衷的赞美和热爱之情。字里行间隐约透出淡淡的忧郁,如同一杯清茶,需要慢慢品味。吉汀斯称《秋颂》在英语诗歌中是最为宁谧的。诗歌通篇的语气都很柔和,就连最忙碌的收获景象也描述得非常轻松从容。诗人有意不选用落叶作意象,让诗作去除了萧杀和荒凉的味道。秋是万物到达成熟并走向衰亡的象征,以落叶暗指死亡早已是惯例。而诗人避开落叶也许是不愿让死亡毁掉整部诗作的宁谧。然而,《秋颂》是1819年9月创作完毕的,距济慈去世仅一年多的时间,相关材料记录济慈当时已清楚自己病重的状况,在此种境况下诗人是否可以避开悲秋的情怀呢?此外,既为颂歌,诗人为什么不选用春、夏等不涉及死亡的意象进行创作呢?能否假设诗人选择秋做主题,不单单是为了抒发对自然的赞美,也暗含着临近死亡而产生的忧愁呢?这些假设不是无据可依的。有论者认为《秋颂》是一部离奇的诗作。同年五月出现的几部颂歌中,《忧郁颂》与《夜莺颂》表达了痛苦中的恐惧与挣扎,《希腊古翁颂》则暗藏着困惑,而数月后面世的《秋颂》却显出超乎寻常的宁谧。这既是对忧伤主题的假设,也是对宁谧的质疑。事实上,此等意象均暗藏着双重含义,三节诗中对时间先后的排列暗指了时间的飞逝,包含着生、老与死。第一节里的“缀满”、“透进果心”、“压弯”、“鼓起”与“胀大”等意象展示的不单单是秋的丰盈,而是丰盈到了极限,是万物所能承受的最大值,看似令人欣喜,实际上已到崩溃的边缘。第二节中的收获把丰盈迅速一扫而光,只留下第三节中满是残枝败叶的荒凉的田野。诗节的发展给人这样的感受:无论多么美好的起点也最终将走向凄凉的尽头。诗人暗喻了自然界及一切美好事物都不是永恒的,冬天的来临即是美丽秋季的终点,他叹息自然美的短暂易去,表露出淡淡的忧愁。
《秋颂》并非一味静谧或者没有深度,而是“济慈的不凡之处在于,他不让忧郁笼罩整首诗篇,这首颂歌中没有枯叶,同样没有寒冷的秋风”。济慈对“秋”字讳莫如深,却描写了春与夏,揭示了诗人对美和时间的流逝非常无奈,黯然伤怀。硕果累累的秋季暗喻着济慈创作的多产阶段,这正好吻合他对秋的歌颂。济慈在病重之时,深知秋意味着死亡,所以对“秋”字避而不谈。迟迟绽放的花朵给人带来温暖,暗示着诗人渴望留住如同夏季那样蓬勃的生命力。“凝视着最后一滴滴酒浆缓缓滴下”这一悲剧性意象,暗喻他想要抓住美最的瞬间,不愿意接受好景不长的现实。最后的一滴酒让人浮想翩翩,感觉《秋颂》是济慈的最后绝唱。“不要想这些春天的歌曲,你同样有你的音乐。”在觉得“逝者如斯夫”之后,这是他退而求其次的选择。他不能阻止读者去回忆春天的美好,只能引导读者将秋季和春天作比较。“春季的歌是充满希望和力量的,秋季的歌则满是成果,春季已经逝去,秋季也将逝去。”二十多岁的济慈原本是春天的玫瑰,当身患重病之时,难免回忆起往日。幸运的是,他逐渐走出了困境,认可秋季也有其音乐,然后去发掘田野之美。在完成《秋颂》两天之后,济慈在给好友的信件中写道:
“我从未如同现在这样喜欢这残梗散碎的田野,比春天令人寒颤的绿更胜一筹。不知何故,看上去还使人感到一股暖意,像有些图画给人带来的感觉一样。”
三 结语
《秋颂》完全融入了济慈的感情,在诗歌的字里行间,他的身影已经和秋季的美景融成一体,沉浸在一种物我两忘的美学意境之中。作为浪漫主义文学大师,济滋描绘出了秋天的美丽画卷。在他的笔下,无论浓淡、轻重、深浅还是动静、虚实、强弱,都显得非常的融洽与和谐。从这首优秀的诗作来看,人们不禁对济慈的英年早逝感到深深的遗憾。雪莱在《阿东尼斯》挽歌中悼念济慈,认为他是“一颗露珠培养出来的鲜花”。济慈在墓志铭上留下这样的话语:“这里安息着一个姓名用水写成的人”。他以为自己的声名转瞬即逝,但却没有想到,他留下的诗作像水一样绵延不绝,长流不息。
参考文献:
[1] 何亚卿:《英国浪漫主义诗歌中的秋天主题——评雪莱的〈西风颂〉和济慈的〈秋颂〉》,《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12期。
[2] 李小均:《生态:断裂与和谐——从〈夜莺颂〉到〈秋颂〉》,《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4年第1期。
[3] 黄修齐:《寓于爱物愤世中的美——济慈及其〈秋颂〉和〈夜莺颂〉》,《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7期。
[4] 周忠新:《文学生态学批评图示下的济慈名诗——〈秋颂〉》,《甘肃社会科学》,2010年第3期。
[5] 黄春燕:《忧而不伤的浪漫主义颂歌——解读济慈的〈秋颂〉》,《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8年第10期。
[6] 覃志峰:《新批评和济慈〈秋颂〉破解》,《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8年第6期。
[7] 朱芳:《济慈“秋颂”与〈诗经·良耜〉里的秋天》,《世界文学评论》,2008年第10期。
[8] 李小均:《审美 历史 生态——从〈秋颂〉管窥济慈诗歌研究的范式转型》,《外国语言文学》,2004年第9期。
作者简介:马荣超,女,1978—,山东东营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文学翻译、文学评论,工作单位:上海海事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