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期以来,经济新闻留给读者的是一副“专业、数字、呆板、枯燥、生硬、乏味”的面孔,往往是“业内人不愿看,业外人看不懂”,经济报道很难活起来,难以引起读者的兴趣,鲜见佳作。经济报道难,难在其工作性、综合性、专业性上,难免有些枯燥。新闻贵在创新,经济新闻更是如此。随着经济生活的迅速变化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人们对经济新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做好经济报道成为摆在新闻工作者面前的严峻课题。群众听广播看电视总想得到一些新东西,获得一些新信息,但我们目前经济新闻的总体水平不高,其中有较大比例的稿件不能或基本上不能满足观众的需求。其原因是多方面的,逐流现象就是其中之一。
“经济新闻逐流现象”是指在经济新闻的采写中不注重对经济现象的深入调查和对经济规律的认真剖析,停留于表面化和程序化,人云亦云追形势之类的不良现象。其具体表现有以下四个特征:
以不变应万变,“四季歌”久唱不衰
“四季歌”是我们对农业生产报道中流于做表面文章的讥讽。但现在不仅有农业“四季歌”,还有了“工业四季歌”。农业是“三秋”、“四夏”,春天追肥,冬天农水。工业则是“工业开门红”、“大干红五月”、“狠抓三季度”、“大干四季度,提前完成任务”,如此等等,都属于这一类。
稿件程序化,千人一面,众口一词
新闻有一定的格式,但不是程序化。而在我们的经济报道中却往往出现程序化的倾向。以常见的各地发展乡镇工业方面的动态消息为例,大多是此种类型:
导语,某乡今年以来把发展乡镇工业作为重中之重,抓緊抓好,截至目前,该乡今年已新上项目多少个;
主体,该乡领导班子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充分认识到无工不富,然后是组织有关人员赴外地考察学习,回来后成立了以一把手为组长的发展工业领导小组,并制定了一系列的有力措施,大家的积极性高涨,内引外联上项目;
结尾是新上的项目经营状况良好,无一亏损,预计到年底还能上项目多少个,基本消灭工业空白村。大多如此,只要将乡名、数字改一改,稿件用在哪一个乡都不会有问题。
紧追形势,不求具体,稿件变成表态发言
县委、县政府一个重大会议之后,必然会收到一二十篇稿子,大都是认真落实、组织学习、制定措施之类。这些东西作为专题汇报是可以的,而作为新闻,很难起到信息传播的作用。
好大喜功,不问实际,偏爱文字游戏
有一种模式是在经济新闻中经常能看到的,叫“某某地区走出了一条什么样发展经济的新路”。这里的“新路”一词常常值得探讨,发展经济必定会有新路,但新路并不是那么容易走出来的。特点个性可以,新路就不一定能称得上。
再如,某乡镇提出“走出了贸工农一体发展经济之路”,紧接着稿件中就有了“产加销配套”、“种养加结合”之类的说法。更有甚者,走出的是“贸工农一体化、产加销配套、种养加结合的发展经济之路”,笔者认为这都属于文字游戏之列。
“经济新闻逐流现象”是违背新闻规律的一种怪现象,任其滋长,消极因素很多。从小处说,使得记者和通讯员写稿求稳不求新,严重影响新闻的质量,观众不接受;从大处说,使新闻流于形式,不能正确、及时、深刻地反映经济生活,甚至丧失新闻应有的作用。可见,对“经济新闻逐流现象”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对“经济新闻逐流现象”的产生原因及对策,笔者谈谈浅见。
经济新闻既要让外行听得懂,又要让内行愿意听,应该说难度是较大的,这就要求新闻记者必须懂经济,了解经济工作。但我们有些记者和通讯员是经济工作的“门外汉”,他们对经济工作不擅长、不专业,基本概念不清。有些同志甚至于分不清社会生产总值与工业总产值,分不清产值与销售收入,不懂第一、二、三产业的划分。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往往沿袭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公式化的报道,自然产生了人云亦云、随波逐流的现象。要克服这种现象,最简单地说就是勤学多问。记者这一职业要先说话、快说话,也容易说错话,所以必须做到多问多学,真正成为经济工作的内行。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领域日新月异,各种新现象、新问题、新矛盾层出不穷,亟待新闻工作者去反映、去挖掘,但我们的采访却极欠深入。突出表现为“新闻公文化”。长期以来,记者停留于要材料的现象比较严重。采访中总不忘要几份材料带着,久而久之,拿材料似乎就是采访。有些从事新闻工作较短的同志甚至没有材料就写不出新闻稿来。新闻是对新近发生或发现事情的报道,一般的会议材料和总结材料则是对一段时间内工作的回顾和总结,用材料作蓝本写新闻,这不能不说是本末倒置的怪事。要克服这种现象,就要走出会场,多到田头、商场、工厂;少听乡长、厂长的,多看市场的;少看现成的材料,多听各方面的反映。总之,多问一点,多想一点,多深入实际一点。这样写出来的经济报道自然能深刻反映经济生活,也能得到受众的欢迎。
市场经济的发展使经济活动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市场的开放使人们自觉不自觉地成了经济活动的参与者,火热的经济生活为经济报道提供了一个广阔的空间,同时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记者只有灵活创新,多方求变,才可能写出高水平的新闻稿件,吸引读者,引导读者。
(作者单位:江苏省邳州市广电局)
编校:张红玲
“经济新闻逐流现象”是指在经济新闻的采写中不注重对经济现象的深入调查和对经济规律的认真剖析,停留于表面化和程序化,人云亦云追形势之类的不良现象。其具体表现有以下四个特征:
以不变应万变,“四季歌”久唱不衰
“四季歌”是我们对农业生产报道中流于做表面文章的讥讽。但现在不仅有农业“四季歌”,还有了“工业四季歌”。农业是“三秋”、“四夏”,春天追肥,冬天农水。工业则是“工业开门红”、“大干红五月”、“狠抓三季度”、“大干四季度,提前完成任务”,如此等等,都属于这一类。
稿件程序化,千人一面,众口一词
新闻有一定的格式,但不是程序化。而在我们的经济报道中却往往出现程序化的倾向。以常见的各地发展乡镇工业方面的动态消息为例,大多是此种类型:
导语,某乡今年以来把发展乡镇工业作为重中之重,抓緊抓好,截至目前,该乡今年已新上项目多少个;
主体,该乡领导班子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充分认识到无工不富,然后是组织有关人员赴外地考察学习,回来后成立了以一把手为组长的发展工业领导小组,并制定了一系列的有力措施,大家的积极性高涨,内引外联上项目;
结尾是新上的项目经营状况良好,无一亏损,预计到年底还能上项目多少个,基本消灭工业空白村。大多如此,只要将乡名、数字改一改,稿件用在哪一个乡都不会有问题。
紧追形势,不求具体,稿件变成表态发言
县委、县政府一个重大会议之后,必然会收到一二十篇稿子,大都是认真落实、组织学习、制定措施之类。这些东西作为专题汇报是可以的,而作为新闻,很难起到信息传播的作用。
好大喜功,不问实际,偏爱文字游戏
有一种模式是在经济新闻中经常能看到的,叫“某某地区走出了一条什么样发展经济的新路”。这里的“新路”一词常常值得探讨,发展经济必定会有新路,但新路并不是那么容易走出来的。特点个性可以,新路就不一定能称得上。
再如,某乡镇提出“走出了贸工农一体发展经济之路”,紧接着稿件中就有了“产加销配套”、“种养加结合”之类的说法。更有甚者,走出的是“贸工农一体化、产加销配套、种养加结合的发展经济之路”,笔者认为这都属于文字游戏之列。
“经济新闻逐流现象”是违背新闻规律的一种怪现象,任其滋长,消极因素很多。从小处说,使得记者和通讯员写稿求稳不求新,严重影响新闻的质量,观众不接受;从大处说,使新闻流于形式,不能正确、及时、深刻地反映经济生活,甚至丧失新闻应有的作用。可见,对“经济新闻逐流现象”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对“经济新闻逐流现象”的产生原因及对策,笔者谈谈浅见。
经济新闻既要让外行听得懂,又要让内行愿意听,应该说难度是较大的,这就要求新闻记者必须懂经济,了解经济工作。但我们有些记者和通讯员是经济工作的“门外汉”,他们对经济工作不擅长、不专业,基本概念不清。有些同志甚至于分不清社会生产总值与工业总产值,分不清产值与销售收入,不懂第一、二、三产业的划分。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往往沿袭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公式化的报道,自然产生了人云亦云、随波逐流的现象。要克服这种现象,最简单地说就是勤学多问。记者这一职业要先说话、快说话,也容易说错话,所以必须做到多问多学,真正成为经济工作的内行。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领域日新月异,各种新现象、新问题、新矛盾层出不穷,亟待新闻工作者去反映、去挖掘,但我们的采访却极欠深入。突出表现为“新闻公文化”。长期以来,记者停留于要材料的现象比较严重。采访中总不忘要几份材料带着,久而久之,拿材料似乎就是采访。有些从事新闻工作较短的同志甚至没有材料就写不出新闻稿来。新闻是对新近发生或发现事情的报道,一般的会议材料和总结材料则是对一段时间内工作的回顾和总结,用材料作蓝本写新闻,这不能不说是本末倒置的怪事。要克服这种现象,就要走出会场,多到田头、商场、工厂;少听乡长、厂长的,多看市场的;少看现成的材料,多听各方面的反映。总之,多问一点,多想一点,多深入实际一点。这样写出来的经济报道自然能深刻反映经济生活,也能得到受众的欢迎。
市场经济的发展使经济活动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市场的开放使人们自觉不自觉地成了经济活动的参与者,火热的经济生活为经济报道提供了一个广阔的空间,同时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记者只有灵活创新,多方求变,才可能写出高水平的新闻稿件,吸引读者,引导读者。
(作者单位:江苏省邳州市广电局)
编校:张红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