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些寻常的事物细细思索起来,竟然是意味深长的。例如,一只猫在我们面前吃完一碟仅浇上一点儿鱼汁、基本上是素食的饭菜,我们向来不以为意,习以为常。但是,细想起来,这不是相当有趣吗?所有的野外的猫科动物(虎、豹、狮、猞猁、山猫等)无一不是食肉动物,何以家猫仍保有爱吃肉的习惯,但必要时也可以基本素食?猪、狗等在人的长期饲养下食性也起了很大变化。不管它们本来是吃素还是吃荤,都变成杂食性动物了。看到一头公猪在吃一条蛇,或者一条狗在吃一团面食,你就能领悟到一切事物随空间、时间、条件而变化的道理。
藏北的马在冬天草料稀少的时候,牧人饲以肉块,它也吃了。这事情,曾经广泛引起人们的兴趣。其实这和猪狗可以吃饭义有什么不同呢?
前苏联一位动物学者的笔记中有这样的记载:当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列宁格勒一度被纳粹军队包围的时候,城中食物紧张,动物园的饲料供应奇缺,食肉动物饿得瘦骨嶙峋。饲养员为了挽救饿虎的生命,就用兔子皮裹以豆类喂食,老虎居然也吃了。我国某些动物园的研究人员对此表示怀疑,说他们仿效此法饲喂饿虎,虎并不吃。但我相信前苏联那位动物学者的所载,我们“依样画葫芦”没有奏效的原因是老虎还饿得不够厉害。另有书籍提到在孟加拉饥荒的时候,有人解剖饿虎,发现它们的胃里竟有青蛙和蝗虫,可见饿得发慌的动物在一定程度上改变食性完全是可能的。
和这遥相呼应的是,四川的熊猫产区在竹子产量人减时,曾发现有一只熊猫因饿极了而扑食羊只的奇事,它几下就把一只小羊吃完了。
我还读过外围研究猩猩的学者写的一篇文章,他看见一只猩猩由于被猴子激怒而撕裂猴子并吞食的情景。本来素食的猩猩,即使在食物丰足的情况下,有时也有这样的反常行为。
一般动物本来是爱它的幼儿的。“老虎虽恶,不伤其子”的说法,可见一斑。但是,事情也并不尽然。当幼兽或幼畜沾上其他动物的气味时,母兽有时也会把它吃掉。例如母猫吃掉小猫的事情就不鲜见。
如果把生物在空间、时间和生活条件变化时可以一定程度地改变食性的道理应用到畜牧、饲养、驯兽等活动上,不是很有些启发和收获么?
藏北的马在冬天草料稀少的时候,牧人饲以肉块,它也吃了。这事情,曾经广泛引起人们的兴趣。其实这和猪狗可以吃饭义有什么不同呢?
前苏联一位动物学者的笔记中有这样的记载:当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列宁格勒一度被纳粹军队包围的时候,城中食物紧张,动物园的饲料供应奇缺,食肉动物饿得瘦骨嶙峋。饲养员为了挽救饿虎的生命,就用兔子皮裹以豆类喂食,老虎居然也吃了。我国某些动物园的研究人员对此表示怀疑,说他们仿效此法饲喂饿虎,虎并不吃。但我相信前苏联那位动物学者的所载,我们“依样画葫芦”没有奏效的原因是老虎还饿得不够厉害。另有书籍提到在孟加拉饥荒的时候,有人解剖饿虎,发现它们的胃里竟有青蛙和蝗虫,可见饿得发慌的动物在一定程度上改变食性完全是可能的。
和这遥相呼应的是,四川的熊猫产区在竹子产量人减时,曾发现有一只熊猫因饿极了而扑食羊只的奇事,它几下就把一只小羊吃完了。
我还读过外围研究猩猩的学者写的一篇文章,他看见一只猩猩由于被猴子激怒而撕裂猴子并吞食的情景。本来素食的猩猩,即使在食物丰足的情况下,有时也有这样的反常行为。
一般动物本来是爱它的幼儿的。“老虎虽恶,不伤其子”的说法,可见一斑。但是,事情也并不尽然。当幼兽或幼畜沾上其他动物的气味时,母兽有时也会把它吃掉。例如母猫吃掉小猫的事情就不鲜见。
如果把生物在空间、时间和生活条件变化时可以一定程度地改变食性的道理应用到畜牧、饲养、驯兽等活动上,不是很有些启发和收获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