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8年11月10日,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在上海落下帷幕。
6天時間,來自172個國家、地區和國際組織的3617家企業參展,超過40萬名境內外採購商前來「買買買」。
一份份大額訂單合同,一波波來自世界各國的新老夥伴,5000多件首展商品,讓不少境內外客商在進博會上「滿載而歸」,收穫頗豐。按一年計,累計意向成交578.3億美元。
那麼,在這場全球首個以進口為主題的國家級展會上,作為世界頭號「超級市場」的中國,滿載的購物車里到底裝進了什麼?「超級訂單」背後,揭秘了哪些中國的商機圖譜?
中國正在穩步擴大金融業開放,持續推進服務業開放,深化農業、採礦業、製造業開放,加快電信、教育、醫療、文化等領域開放進程,特別是外國投資者關注、國內市場缺口較大的教育、醫療等領域也將放寬外資股比限制。預計未來15年,中國進口商品和服務將分別超過30萬億美元和10萬億美元。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
機會
15年 30萬億美元中國由「世界工廠」轉向「世界市場」
2018年是一個特殊年份。2018年是改革開放40周年,也是「一帶一路」倡議提出5周年。11月5日,中國在上海舉辦了全球首個以進口為主題的國家級博覽會——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以下簡稱「進博會」)。首屆進博會,有來自五大洲的172個國家、地區和國際組織參與其中,向世界展示發展成就和國家形象,參展企業達到3617家。
為全球貿易增長注入 「流動性」
對任何國家、地區或是企業而言,貿易能否開展的首要因素就是需求。同等條件下,需求越大,貿易額也就越大。現在的問題是,從需求的角度,2017年以來,伴隨貿易單邊主義升溫、投資保護加劇和地緣政治局勢緊張,世界各國的經濟增速大都出現了不同幅度的下降,以中國為代表的新興經濟體,也面臨著眾多的內外困難;經濟全球化遭遇波折,如果不及時通過進口注入需求「流動性」,國際貿易增長的動能會逐漸減弱,世界經濟將不可避免再一次陷入衰退泥淖。
進博會是加快中國由「世界工廠」向「世界市場」轉變、促進全球需求增長的催化劑。改革開放以來,作為「世界工廠」,中國實行的是一種「為出而進」的模式,依靠自身的比較優勢融入全球生產體系,締造了「中國出口奇跡」,促進了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但是,中國機械設備技術含量相對比較低,國產設備與國外設備存在不小的技術差距,而自主研發技術、設備的成本通常高於從國外引進和模仿;同時,中國大部分自然資源又相對較為稀缺,這些都只能通過進口來滿足。但是,「為出而進」模式以及與之配套的相關政策措施,對進口的快速增長有較大的壓制效應。「為出而進」模式導致進口品長期以來集中在礦產品和資本品上。同時,「為出而進」模式犧牲了消費者可能從產品多樣化中獲得的福利。
進口與出口之間的相對重要性伴隨經濟發展發生變動是必然規律。在發展的初始階段,相對於勞動力而言,資金、技術等生產要素更為稀缺。因此只能是通過原材料或初級品的出口來積累資金,進而通過「出口中學」等方式,獲得相關技術,這個階段通常以出口為主。在經濟發展起來以後,隨著國民收入的增加,產業結構和消費結構會逐漸升級,這個階段通常是出口、進口並重。目前,生活水準不斷提高的中國居民,已經到了無法囿於本國產品與服務的時候。中國不能只做「世界工廠」,更要做「世界市場」,這意味著擴大進口,促使進、出口平衡發展是傳統貿易模式調整的當務之急。從進博會展區的商品範圍可以看出,一方面,傳統的原材料和資本品進口仍然保留;而另一方面,以優質農產品、食品和先進醫療器械、抗癌新藥等高端醫藥健康產品為代表的為消費者服務的新產品,大大豐富了國內的消費選擇,滿足人民群眾個性化、多樣化的消費需求。因此,本屆進博會無疑是加快中國轉向「世界市場」的催化劑。
進博會在增加中國進口的同時,自然會增加進口來源國的收入。進口來源國的收入增加又會進一步增加對中國出口產品的需求。也就是說,進博會在加速中國轉向「世界市場」的同時,也在加強中國作為「世界工廠」的地位,這是一個良性循環。
降低企業參與對外貿易的臨界值
除需求外,生產效率也是影響貿易行為的重要因素。貿易理論指出,企業的生產率具有異質性,只有生產率超過某個臨界值的企業才會開展出口行為。也就是說,企業(特別是中、小、微企業)雖然有意願出口,但是開拓新市場的成本較高,出口獲得的收入如果無法抵補相關成本,將導致企業出口行為的夭折。但這個臨界值並不是固定不變的,進博會就可以降低外國企業進入中國市場的成本。
本屆進博會的主題是「新時代,共享未來」,彰顯了進博會打造包容、開放、合作、互惠新型國際公共平臺的意志,從而讓世界更好共享新時代中國發展成果。因此,對那些尚未進入中國的外國企業而言,參與進博會意味著以較小的成本,就可以進入中國這個全球人口最多的巨大市場;這一點,對最不發達國家而言,尤為明顯。本屆進博會,全球44個最不發達國家中,有超過30個參加。而對那些已經進入中國的外國企業而言,參與進博會也會給他們帶來更多的潛在客戶。
進博會降低了外國企業匹配中國消費者的成本。博覽會,在一定意義上就是通過主辦方搭建的平台,創造參展商與潛在客戶間面對面溝通的機會。本屆進博會由中國政府搭台,通過政府間的管道發佈資訊,協助參展企業辦理各類參展活動,創造了供需對接的重要平台,使得消費端的需求得以更為準確、有效地傳遞給供給端,有助於更為精凖、有效地減少閒置產能,既有利於生產國從出口中獲益,也有利於消費國需求的滿足。
進博會還為提升貿易便利化程度做出了有益探索。進博會是對進口實踐改善的重要試驗田,中國海關、檢驗檢疫等相關部門已經出台了專項措施;而且,展會舉辦過程中的各類新情況的處理與應對,也將為後續的進口促進與便利化提供有益的參考,這些措施的總結和推廣,無疑會降低企業開展外貿活動的成本。 挖掘貿易新增長點
受結構性和週期性等因素累加的影響,近些年全球貿易增速趨緩。但與此同時,電子商務、服務貿易等領域發展迅速。其中,跨境電子商務是「互聯網+」發展的新業態,是互聯網演進及其催生的經濟社會發展新形態,其便捷的屬性帶來了未來的巨大發展空間。據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數據顯示,2018上半年中國跨境進口電商交易規模達1.03萬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9.4%,預計2018全年將達到1.9萬億元人民幣;但從目前中國跨境電商的進出口結構看,進口占比不足兩成,仍處於起步階段。而中國的服務貿易雖然增速快,但規模和貨物貿易相比仍然較小,未來服務貿易的發展還有很大空間。保守估計,2020年中國服務貿易總額將達到1萬億美元以上,占全球服務貿易的比重達到10%左右。估計到2030年,中國會成為全球最大的服務進口國。
進博會基於貿易自由化,為貿易發展特別是新興貿易的發展提供了良好契機。一方面,進博會平臺有利於電商企業的展示和推廣;關鍵的是,進博會集聚了眾多國際水準的電商企業,這將有利於中國電商企業了解行業發展;同時,現場面對面溝通等方式更能促進銷售,促進採購形成規模化,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也有利於採購的便利化。另一方面,全球貿易正快速從製造業轉向服務業,這一結構性轉變將服務業推向全球經濟增長的中心。本屆進博會將服務貿易放在第一展區,包含新興技術、服務外包、文化教育、創意設計、旅遊服務、物流服務和綜合服務七大板塊,展覽面積3萬平方米,匯聚90個國家和地區450餘家國外領軍企業,其中有16家世界500強企業。進博會給了中國服務企業一個開門學習的好機會,可以促進行業競爭力有一輪大的提升。不僅如此,企業還可以通過貿易論壇完善新興貿易的國際標準,使得新興貿易領域更好發展。
總而言之,進博會是著眼推進新一輪對外開放作出的一項重大戰略部署和戰略決策,是中國向世界開放市場的重大舉措,契合了國際社會對拓展中國市場、搭乘中國發展「快車」的強烈願望,也契合了中國廣大消費者追求更高品質生活的迫切需求。進博會,是撬動全球貿易增長的關鍵支點,更是一項有利於世界也有利於中國的雙贏活動。
成果
「買買買」「曬曬曬」中國給世界開出哪些「超級訂單」?
哪些企業一擲千金?這些超級訂單背後,無疑也代表著他們對大陸消費升級以及未來市場趨勢的專業判斷,他們的購物車裏都裝了什麼?
在2018年11月5日~10日這6天展會期間,中國企業開啟「買買買」模式。據悉,全大陸各地、中央企業、相關部委等組建了近40個交易團,數十萬採購商彙聚進口博覽會。中國企業推著巨大的購物車走進進博會,開啟了採購之旅。簽訂了一筆又一筆大單。
中國企業「買買買」
★買產品
◆阿里巴巴豪擲2000億美元
阿里巴巴集團首席執行官張勇宣佈,阿里巴巴將在5年內完成2000億美元的進口額,涵蓋旗下
江陰信邦電子有限公司天貓、天貓國際、B2B、盒馬、雲象等多個業務板塊,涉及100多個國家和地區。作為2000億美元的第一批採購合作夥伴,比利時安特衛普世界鑽石中心、新西蘭恒天然、日本CASIO、法國達能、澳大利亞ChemistWarehouse、泰國Mistine、英國WBA、美國強生、韓國LG、韓國愛茉莉、美國瑪氏等品牌與阿里巴巴進行了簽約。
◆京東採購千億海外商品
以京東集團為主體將直接簽約並採購總金額近1000億人民幣的進口品牌商品。品牌商以家電、電腦數碼為代表,並覆蓋了快消、時尚、生鮮等品類,此次京東將進行多品類的大額採購,目前已經完成簽約的有米技、博西家電、虎牌、德龍、戴爾、馬蘭士等國際知名品牌。
◆蘇寧海外採購150億歐元
蘇寧派出了一支近500人的採購洽談團隊,在展會各個展區與各大海外品牌商、協會機構進行深度熱烈的接洽。蘇寧全球採購計畫預計達150億歐元,採購範圍重點聚焦進口生鮮(海鮮、水果、牛羊肉類)、非生鮮快消類目(進口葡萄酒、牛奶、生活家居日用等)以及消費電子類產品。
◆中糧集團採購數百億農產品
中糧集團在11月5~6日兩天時間內在現場累計已經與57家外商簽約,採購單總額達數百億美元。上述農產品大單包括穀物、油料、植物油、食糖、肉類、乳製品、水果、酒類、木薯、棉花等在內的農產品和食品,來自來自全球五大洲29個國家和地區。
◆網易考拉訂單高達200億元網易考拉在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上宣佈,此次進博會,網易考拉與超過110家企業完成累計近200億人民幣的商品採購協議,並與近10家代表性品牌簽署戰略升級協議。網易考拉表示,此次進博會期間完成的巨額採購訂單,僅僅是平台未來200億美金全球直采計畫的一部分,網易考拉將幫助更多的海外優質品牌方加速進入中國市場的步伐,在共享中國「新消費」機遇的同時,也為中國消費者帶來值得信賴的商品和服務。
★買技術
◆中船集團簽2+4艘大型郵輪建造合同
中國船舶工業集團有限公司與美國嘉年華集團、意大利芬坎蒂尼集團簽訂2 + 4艘V i s t a大型郵輪建造合同。據悉,合同裏擬建造的6艘郵輪中,有兩艘將由上海外高橋造船有限公司建造,每艘郵輪船價為7 . 7億美元,合同總價為15.4億美元,首隻船將於2023年交付。
訂單中的船隻將由中船郵輪科技公司和上海外高橋造船有限公司聯合設計建造。
◆國航整體簽約額達3.96億美元
據國航官網消息,11月7日,國航在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上,與RR、BP、Spafax等國際知名企業簽訂了採購交易意向書,簽約專案涵蓋了飛機發動機維修、航空燃油和海外影視節目版權等領域,整體簽約額達3.96億美元。 ◆南航與26家廠商簽約40份
公開資料顯示,11月7日,南方航空分別與普惠、通用電氣、羅爾斯·羅伊斯、羅克韋爾柯林斯、泰雷茲、霍尼韋爾等26家全球航空製造領域的大型國際知名廠商簽約40份,簽約專案涵蓋飛機發動機、航空器材、特種車輛、客艙設備、機上娛樂節目等主要進口產品。
◆東航簽約總金額達150.7億元(21.5億美金)
11月6日,東航集團一天之內完成10場簽約,先後與羅羅、CAE、埃克森美孚、殼牌、法荷航、GE、CFM國際、霍尼韋爾、穆格、世紀航娛等全球合作夥伴簽訂合約,簽約總金額達150.7億元人民幣(21.5億美金)。
東航表示,公司與英國羅羅公司簽署了遄達XWB發動機及長期維護協議,該協議價值超過100億元人民幣,具體金額為101.33億元人民幣(14.48億美金),是首屆進博會最大的民用航空訂單之一。
◆海航集團共簽訂了4億多美元
海航集團此次進博會也收益頗豐。資料顯示,海航集團此次進博會共簽訂4億多美元的飛機發動機及發動機維修服務採購訂單。海航集團董事長陳峰表示,進博會是中國政府推動新一輪高水準對外開放作出的重大決策,是中國主動向世界開放市場的重大舉措。此次進口博覽會創造了奇跡,展示了新時代中國對世界開放的胸懷。
◆中國航太啟幕央企交易團集中簽約
中國航太科技集團有限公司所屬10家企業與來自全球11個國家和地區的13家企業,集中簽署了16個專案近50億元人民幣的採購合同或協議,合作範圍涵蓋航空物流、新材料、先進傳感、新能源、特種裝備等多個領域。據悉,進博會期間,航太科技集團所屬企業還將與來自德國、美國、捷克、日本、瑞士等國家和地區的企業簽約,預計總簽約企業20家,採購專案24個,金額約60億元人民幣。
◆國機集團簽署21個進口採購合同
國機集團集團所屬6家企業與來自美國、瑞士、葡萄牙、烏克蘭、白俄羅斯、印度、加納等9個國家的企業簽署了21個進口採購合同。簽約內容涵蓋機械設備、汽車、資訊工程、服務貿易、食品與農產品以及金融等多個領域。
◆兵器裝備集團簽約多項進口採購專案
兵器裝備集團旗下長安汽車先後與日本愛信、德國馬格,長安福特與美國福特汽車,南方佛吉亞先後與日本KTX、德國克拉斯瑪菲等簽訂採購合作協議,推動雙方戰略合作在新時代邁入全新階段。
★買服務
◆中國電信與六展商達成採購合作意向
5G試商用啟動前夕,中國電信與諾基亞、愛立信、三星、思科、日立、IBM共6家國際合作夥伴達成採購合作意向,採購範圍涵蓋LTE無線設備、路由器交換設備、IT硬體和手機終端等設備及服務。
◆國家電投簽下多領域多筆大單
國家電投所屬上海電力、國核工程、國核自儀、內蒙古公司、貴州金元5家二級公司分別與安薩爾多、通用電氣公司、西屋電氣、亞洲礦業、OM資源等企業共簽署了9項合作協議,協議範圍涵蓋核能、重型燃機、煤炭、礦產、機械設備、諮詢服務等多個領域。
這些訂單只是我們能了解到「冰山一角」,按照進博會最後官方統計數字是這場為期六天的展會累計達成意向成交578.3億美元。
可能很多人會擔心,進博會為世界敞開了大門,在可預見的將來,龐大的外資湧入國內市場,中國企業從中能得到什麼?又該如何面對這樣的市場巨變?
此次進博會讓所有國有和民營,集體等各種所有制企業與國際公司同臺競爭、與國際多樣化思維、與理解中國市場的種種思考與創新同台競技,與國際視野研究和發現中國、滿足中國需求、解決中國問題的能力與行為同台競技,尤其是與國際產品同台競技的一個重要機會。
為中國企業上課
而在此次進博會上,也讓我們看到中國的企業家的視野格局也越來越開闊,他們都以開放自信的態度來面對此次國際國內企業的同台競技。蘇寧控股集團董事長張近東認為,此次進博會的召開將全面加速企業的海外發展步伐。張近東介紹,「接下來,我們將立足中國市場,協同世界企業,推動基於新技術、新需求驅動下的新合作秩序的構築。」他進一步表示,未來3年,公司初步擬定了100億歐元的全球採購計畫,以打造智慧零售驅動下的新一代「全球智能供應鏈」。
「借助進博會,我們集中簽約了一批合作專案,我們將成立國際智能裝備創新服務中心,還將與其他企業開展廣泛的技術交流與合作。」中國通用技術集團副總經理王旭升說。
不少中小企業在技術創新與合作中成為最活躍的一股力量。「這次進博會,我看到很多行業龍頭企業都把最前沿的設備和技術拿到中國來『秀』,這充分體現了國外企業對中國市場的信心和渴望。通過裝備採購和技術交流,為企業提升自身實力帶來更多機會。」在陝西法士特汽車傳動集團公司副總經理李研看來,「共享未來」不僅意味著開放中國市場,也意味著更緊密地聯通世界市場,這為企業發展提供了無限的想象空間。
這些企業的選擇無疑對其他企業具有啟發意義。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國際市場研究所副所長白明認為,結構合理、規模適度的進口對於改善國內生產要素供給具有積極作用。舉辦進博會、主動擴大進口,有利於引進先進技術、標準和管理經驗,提升本土企業的創新發展水準,促進中國傳統產業升級換代。同時,通過進口優質產品,將倒逼中國企業降低成本、改進工藝、創新技術,從而提升產業競爭優勢。
6天時間,來自172個國家、地區和國際組織的3617家企業參展,超過40萬名境內外採購商前來「買買買」。
一份份大額訂單合同,一波波來自世界各國的新老夥伴,5000多件首展商品,讓不少境內外客商在進博會上「滿載而歸」,收穫頗豐。按一年計,累計意向成交578.3億美元。
那麼,在這場全球首個以進口為主題的國家級展會上,作為世界頭號「超級市場」的中國,滿載的購物車里到底裝進了什麼?「超級訂單」背後,揭秘了哪些中國的商機圖譜?
中國正在穩步擴大金融業開放,持續推進服務業開放,深化農業、採礦業、製造業開放,加快電信、教育、醫療、文化等領域開放進程,特別是外國投資者關注、國內市場缺口較大的教育、醫療等領域也將放寬外資股比限制。預計未來15年,中國進口商品和服務將分別超過30萬億美元和10萬億美元。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
機會
15年 30萬億美元中國由「世界工廠」轉向「世界市場」
2018年是一個特殊年份。2018年是改革開放40周年,也是「一帶一路」倡議提出5周年。11月5日,中國在上海舉辦了全球首個以進口為主題的國家級博覽會——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以下簡稱「進博會」)。首屆進博會,有來自五大洲的172個國家、地區和國際組織參與其中,向世界展示發展成就和國家形象,參展企業達到3617家。
為全球貿易增長注入 「流動性」
對任何國家、地區或是企業而言,貿易能否開展的首要因素就是需求。同等條件下,需求越大,貿易額也就越大。現在的問題是,從需求的角度,2017年以來,伴隨貿易單邊主義升溫、投資保護加劇和地緣政治局勢緊張,世界各國的經濟增速大都出現了不同幅度的下降,以中國為代表的新興經濟體,也面臨著眾多的內外困難;經濟全球化遭遇波折,如果不及時通過進口注入需求「流動性」,國際貿易增長的動能會逐漸減弱,世界經濟將不可避免再一次陷入衰退泥淖。
進博會是加快中國由「世界工廠」向「世界市場」轉變、促進全球需求增長的催化劑。改革開放以來,作為「世界工廠」,中國實行的是一種「為出而進」的模式,依靠自身的比較優勢融入全球生產體系,締造了「中國出口奇跡」,促進了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但是,中國機械設備技術含量相對比較低,國產設備與國外設備存在不小的技術差距,而自主研發技術、設備的成本通常高於從國外引進和模仿;同時,中國大部分自然資源又相對較為稀缺,這些都只能通過進口來滿足。但是,「為出而進」模式以及與之配套的相關政策措施,對進口的快速增長有較大的壓制效應。「為出而進」模式導致進口品長期以來集中在礦產品和資本品上。同時,「為出而進」模式犧牲了消費者可能從產品多樣化中獲得的福利。
進口與出口之間的相對重要性伴隨經濟發展發生變動是必然規律。在發展的初始階段,相對於勞動力而言,資金、技術等生產要素更為稀缺。因此只能是通過原材料或初級品的出口來積累資金,進而通過「出口中學」等方式,獲得相關技術,這個階段通常以出口為主。在經濟發展起來以後,隨著國民收入的增加,產業結構和消費結構會逐漸升級,這個階段通常是出口、進口並重。目前,生活水準不斷提高的中國居民,已經到了無法囿於本國產品與服務的時候。中國不能只做「世界工廠」,更要做「世界市場」,這意味著擴大進口,促使進、出口平衡發展是傳統貿易模式調整的當務之急。從進博會展區的商品範圍可以看出,一方面,傳統的原材料和資本品進口仍然保留;而另一方面,以優質農產品、食品和先進醫療器械、抗癌新藥等高端醫藥健康產品為代表的為消費者服務的新產品,大大豐富了國內的消費選擇,滿足人民群眾個性化、多樣化的消費需求。因此,本屆進博會無疑是加快中國轉向「世界市場」的催化劑。
進博會在增加中國進口的同時,自然會增加進口來源國的收入。進口來源國的收入增加又會進一步增加對中國出口產品的需求。也就是說,進博會在加速中國轉向「世界市場」的同時,也在加強中國作為「世界工廠」的地位,這是一個良性循環。
降低企業參與對外貿易的臨界值
除需求外,生產效率也是影響貿易行為的重要因素。貿易理論指出,企業的生產率具有異質性,只有生產率超過某個臨界值的企業才會開展出口行為。也就是說,企業(特別是中、小、微企業)雖然有意願出口,但是開拓新市場的成本較高,出口獲得的收入如果無法抵補相關成本,將導致企業出口行為的夭折。但這個臨界值並不是固定不變的,進博會就可以降低外國企業進入中國市場的成本。
本屆進博會的主題是「新時代,共享未來」,彰顯了進博會打造包容、開放、合作、互惠新型國際公共平臺的意志,從而讓世界更好共享新時代中國發展成果。因此,對那些尚未進入中國的外國企業而言,參與進博會意味著以較小的成本,就可以進入中國這個全球人口最多的巨大市場;這一點,對最不發達國家而言,尤為明顯。本屆進博會,全球44個最不發達國家中,有超過30個參加。而對那些已經進入中國的外國企業而言,參與進博會也會給他們帶來更多的潛在客戶。
進博會降低了外國企業匹配中國消費者的成本。博覽會,在一定意義上就是通過主辦方搭建的平台,創造參展商與潛在客戶間面對面溝通的機會。本屆進博會由中國政府搭台,通過政府間的管道發佈資訊,協助參展企業辦理各類參展活動,創造了供需對接的重要平台,使得消費端的需求得以更為準確、有效地傳遞給供給端,有助於更為精凖、有效地減少閒置產能,既有利於生產國從出口中獲益,也有利於消費國需求的滿足。
進博會還為提升貿易便利化程度做出了有益探索。進博會是對進口實踐改善的重要試驗田,中國海關、檢驗檢疫等相關部門已經出台了專項措施;而且,展會舉辦過程中的各類新情況的處理與應對,也將為後續的進口促進與便利化提供有益的參考,這些措施的總結和推廣,無疑會降低企業開展外貿活動的成本。 挖掘貿易新增長點
受結構性和週期性等因素累加的影響,近些年全球貿易增速趨緩。但與此同時,電子商務、服務貿易等領域發展迅速。其中,跨境電子商務是「互聯網+」發展的新業態,是互聯網演進及其催生的經濟社會發展新形態,其便捷的屬性帶來了未來的巨大發展空間。據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數據顯示,2018上半年中國跨境進口電商交易規模達1.03萬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9.4%,預計2018全年將達到1.9萬億元人民幣;但從目前中國跨境電商的進出口結構看,進口占比不足兩成,仍處於起步階段。而中國的服務貿易雖然增速快,但規模和貨物貿易相比仍然較小,未來服務貿易的發展還有很大空間。保守估計,2020年中國服務貿易總額將達到1萬億美元以上,占全球服務貿易的比重達到10%左右。估計到2030年,中國會成為全球最大的服務進口國。
進博會基於貿易自由化,為貿易發展特別是新興貿易的發展提供了良好契機。一方面,進博會平臺有利於電商企業的展示和推廣;關鍵的是,進博會集聚了眾多國際水準的電商企業,這將有利於中國電商企業了解行業發展;同時,現場面對面溝通等方式更能促進銷售,促進採購形成規模化,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也有利於採購的便利化。另一方面,全球貿易正快速從製造業轉向服務業,這一結構性轉變將服務業推向全球經濟增長的中心。本屆進博會將服務貿易放在第一展區,包含新興技術、服務外包、文化教育、創意設計、旅遊服務、物流服務和綜合服務七大板塊,展覽面積3萬平方米,匯聚90個國家和地區450餘家國外領軍企業,其中有16家世界500強企業。進博會給了中國服務企業一個開門學習的好機會,可以促進行業競爭力有一輪大的提升。不僅如此,企業還可以通過貿易論壇完善新興貿易的國際標準,使得新興貿易領域更好發展。
總而言之,進博會是著眼推進新一輪對外開放作出的一項重大戰略部署和戰略決策,是中國向世界開放市場的重大舉措,契合了國際社會對拓展中國市場、搭乘中國發展「快車」的強烈願望,也契合了中國廣大消費者追求更高品質生活的迫切需求。進博會,是撬動全球貿易增長的關鍵支點,更是一項有利於世界也有利於中國的雙贏活動。
成果
「買買買」「曬曬曬」中國給世界開出哪些「超級訂單」?
哪些企業一擲千金?這些超級訂單背後,無疑也代表著他們對大陸消費升級以及未來市場趨勢的專業判斷,他們的購物車裏都裝了什麼?
在2018年11月5日~10日這6天展會期間,中國企業開啟「買買買」模式。據悉,全大陸各地、中央企業、相關部委等組建了近40個交易團,數十萬採購商彙聚進口博覽會。中國企業推著巨大的購物車走進進博會,開啟了採購之旅。簽訂了一筆又一筆大單。
中國企業「買買買」
★買產品
◆阿里巴巴豪擲2000億美元
阿里巴巴集團首席執行官張勇宣佈,阿里巴巴將在5年內完成2000億美元的進口額,涵蓋旗下
江陰信邦電子有限公司天貓、天貓國際、B2B、盒馬、雲象等多個業務板塊,涉及100多個國家和地區。作為2000億美元的第一批採購合作夥伴,比利時安特衛普世界鑽石中心、新西蘭恒天然、日本CASIO、法國達能、澳大利亞ChemistWarehouse、泰國Mistine、英國WBA、美國強生、韓國LG、韓國愛茉莉、美國瑪氏等品牌與阿里巴巴進行了簽約。
◆京東採購千億海外商品
以京東集團為主體將直接簽約並採購總金額近1000億人民幣的進口品牌商品。品牌商以家電、電腦數碼為代表,並覆蓋了快消、時尚、生鮮等品類,此次京東將進行多品類的大額採購,目前已經完成簽約的有米技、博西家電、虎牌、德龍、戴爾、馬蘭士等國際知名品牌。
◆蘇寧海外採購150億歐元
蘇寧派出了一支近500人的採購洽談團隊,在展會各個展區與各大海外品牌商、協會機構進行深度熱烈的接洽。蘇寧全球採購計畫預計達150億歐元,採購範圍重點聚焦進口生鮮(海鮮、水果、牛羊肉類)、非生鮮快消類目(進口葡萄酒、牛奶、生活家居日用等)以及消費電子類產品。
◆中糧集團採購數百億農產品
中糧集團在11月5~6日兩天時間內在現場累計已經與57家外商簽約,採購單總額達數百億美元。上述農產品大單包括穀物、油料、植物油、食糖、肉類、乳製品、水果、酒類、木薯、棉花等在內的農產品和食品,來自來自全球五大洲29個國家和地區。
◆網易考拉訂單高達200億元網易考拉在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上宣佈,此次進博會,網易考拉與超過110家企業完成累計近200億人民幣的商品採購協議,並與近10家代表性品牌簽署戰略升級協議。網易考拉表示,此次進博會期間完成的巨額採購訂單,僅僅是平台未來200億美金全球直采計畫的一部分,網易考拉將幫助更多的海外優質品牌方加速進入中國市場的步伐,在共享中國「新消費」機遇的同時,也為中國消費者帶來值得信賴的商品和服務。
★買技術
◆中船集團簽2+4艘大型郵輪建造合同
中國船舶工業集團有限公司與美國嘉年華集團、意大利芬坎蒂尼集團簽訂2 + 4艘V i s t a大型郵輪建造合同。據悉,合同裏擬建造的6艘郵輪中,有兩艘將由上海外高橋造船有限公司建造,每艘郵輪船價為7 . 7億美元,合同總價為15.4億美元,首隻船將於2023年交付。
訂單中的船隻將由中船郵輪科技公司和上海外高橋造船有限公司聯合設計建造。
◆國航整體簽約額達3.96億美元
據國航官網消息,11月7日,國航在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上,與RR、BP、Spafax等國際知名企業簽訂了採購交易意向書,簽約專案涵蓋了飛機發動機維修、航空燃油和海外影視節目版權等領域,整體簽約額達3.96億美元。 ◆南航與26家廠商簽約40份
公開資料顯示,11月7日,南方航空分別與普惠、通用電氣、羅爾斯·羅伊斯、羅克韋爾柯林斯、泰雷茲、霍尼韋爾等26家全球航空製造領域的大型國際知名廠商簽約40份,簽約專案涵蓋飛機發動機、航空器材、特種車輛、客艙設備、機上娛樂節目等主要進口產品。
◆東航簽約總金額達150.7億元(21.5億美金)
11月6日,東航集團一天之內完成10場簽約,先後與羅羅、CAE、埃克森美孚、殼牌、法荷航、GE、CFM國際、霍尼韋爾、穆格、世紀航娛等全球合作夥伴簽訂合約,簽約總金額達150.7億元人民幣(21.5億美金)。
東航表示,公司與英國羅羅公司簽署了遄達XWB發動機及長期維護協議,該協議價值超過100億元人民幣,具體金額為101.33億元人民幣(14.48億美金),是首屆進博會最大的民用航空訂單之一。
◆海航集團共簽訂了4億多美元
海航集團此次進博會也收益頗豐。資料顯示,海航集團此次進博會共簽訂4億多美元的飛機發動機及發動機維修服務採購訂單。海航集團董事長陳峰表示,進博會是中國政府推動新一輪高水準對外開放作出的重大決策,是中國主動向世界開放市場的重大舉措。此次進口博覽會創造了奇跡,展示了新時代中國對世界開放的胸懷。
◆中國航太啟幕央企交易團集中簽約
中國航太科技集團有限公司所屬10家企業與來自全球11個國家和地區的13家企業,集中簽署了16個專案近50億元人民幣的採購合同或協議,合作範圍涵蓋航空物流、新材料、先進傳感、新能源、特種裝備等多個領域。據悉,進博會期間,航太科技集團所屬企業還將與來自德國、美國、捷克、日本、瑞士等國家和地區的企業簽約,預計總簽約企業20家,採購專案24個,金額約60億元人民幣。
◆國機集團簽署21個進口採購合同
國機集團集團所屬6家企業與來自美國、瑞士、葡萄牙、烏克蘭、白俄羅斯、印度、加納等9個國家的企業簽署了21個進口採購合同。簽約內容涵蓋機械設備、汽車、資訊工程、服務貿易、食品與農產品以及金融等多個領域。
◆兵器裝備集團簽約多項進口採購專案
兵器裝備集團旗下長安汽車先後與日本愛信、德國馬格,長安福特與美國福特汽車,南方佛吉亞先後與日本KTX、德國克拉斯瑪菲等簽訂採購合作協議,推動雙方戰略合作在新時代邁入全新階段。
★買服務
◆中國電信與六展商達成採購合作意向
5G試商用啟動前夕,中國電信與諾基亞、愛立信、三星、思科、日立、IBM共6家國際合作夥伴達成採購合作意向,採購範圍涵蓋LTE無線設備、路由器交換設備、IT硬體和手機終端等設備及服務。
◆國家電投簽下多領域多筆大單
國家電投所屬上海電力、國核工程、國核自儀、內蒙古公司、貴州金元5家二級公司分別與安薩爾多、通用電氣公司、西屋電氣、亞洲礦業、OM資源等企業共簽署了9項合作協議,協議範圍涵蓋核能、重型燃機、煤炭、礦產、機械設備、諮詢服務等多個領域。
這些訂單只是我們能了解到「冰山一角」,按照進博會最後官方統計數字是這場為期六天的展會累計達成意向成交578.3億美元。
可能很多人會擔心,進博會為世界敞開了大門,在可預見的將來,龐大的外資湧入國內市場,中國企業從中能得到什麼?又該如何面對這樣的市場巨變?
此次進博會讓所有國有和民營,集體等各種所有制企業與國際公司同臺競爭、與國際多樣化思維、與理解中國市場的種種思考與創新同台競技,與國際視野研究和發現中國、滿足中國需求、解決中國問題的能力與行為同台競技,尤其是與國際產品同台競技的一個重要機會。
為中國企業上課
而在此次進博會上,也讓我們看到中國的企業家的視野格局也越來越開闊,他們都以開放自信的態度來面對此次國際國內企業的同台競技。蘇寧控股集團董事長張近東認為,此次進博會的召開將全面加速企業的海外發展步伐。張近東介紹,「接下來,我們將立足中國市場,協同世界企業,推動基於新技術、新需求驅動下的新合作秩序的構築。」他進一步表示,未來3年,公司初步擬定了100億歐元的全球採購計畫,以打造智慧零售驅動下的新一代「全球智能供應鏈」。
「借助進博會,我們集中簽約了一批合作專案,我們將成立國際智能裝備創新服務中心,還將與其他企業開展廣泛的技術交流與合作。」中國通用技術集團副總經理王旭升說。
不少中小企業在技術創新與合作中成為最活躍的一股力量。「這次進博會,我看到很多行業龍頭企業都把最前沿的設備和技術拿到中國來『秀』,這充分體現了國外企業對中國市場的信心和渴望。通過裝備採購和技術交流,為企業提升自身實力帶來更多機會。」在陝西法士特汽車傳動集團公司副總經理李研看來,「共享未來」不僅意味著開放中國市場,也意味著更緊密地聯通世界市場,這為企業發展提供了無限的想象空間。
這些企業的選擇無疑對其他企業具有啟發意義。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國際市場研究所副所長白明認為,結構合理、規模適度的進口對於改善國內生產要素供給具有積極作用。舉辦進博會、主動擴大進口,有利於引進先進技術、標準和管理經驗,提升本土企業的創新發展水準,促進中國傳統產業升級換代。同時,通過進口優質產品,將倒逼中國企業降低成本、改進工藝、創新技術,從而提升產業競爭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