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到“大众”教育的转变,随之产生的大学生就业问题日益突显出来, 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便成了当前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关键和重要途径。结合我校的经验,提出提高
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方法。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 就业能力;经验;方法
On Main Experience and Methods for Improvement of College Graduates’ Employability
Yu Hong
(Employment Guiding Center, Anhui University of Architecture, Hefei, Anhui Province,230601)
Abstract: The change from elite education to mass education on domestic higher education increasingly highlights the problem of the employment of college graduates; as a result, the development and improvement of college graduates’ employability is a key and an important approach to the problem. Some methods for improvement of college graduates’ employability are suggested based on the experience of our college.
Key words: employment of college graduates; employability; experience; methods
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到“大众”教育的转变,随之产生的大学生就业问题日益突显出来,原因主要有:扩招过快过多,导致大学生“供过于求”培养明显“过剩”;大学生就业能力较低,与用人单位要求差距太大,严重阻碍大学生就业。因此,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便成了当前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关键和重要途径。结合我校的经验,提出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方法:
一、优化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学生就业的市场竞争力
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大学生的就业能力。高校首先要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准确把握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趋势,根据经济结构、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就业市场对人才的要求,结合学校办学定位和办学条件,及时调整人才培养结构和模式,使所培养的毕业生能够适应当前和未来的社会需求。
我校根据地方经济建设与时代发展对人才的需要和学校的人才培养定位,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牢固树立“大工程”教育观,积极探索与我校“大土建”学科专业特色相适应的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近年来,学校在充分发挥土建类学科专业优势的基础上,坚持走特色发展和错位发展的专业建设之路,构建了“专业+方向”、“合格+特长”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建立了由“三个层次、四个模块”构成的实践教学体系,实现了实践教学课内与课外相结合、校内与校外相结合、集中与分散相结合、基础与综合(设计)相结合、模拟与实际相结合,进一步强化了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的培养。
二、丰富社会实践经验,提高学生社会适应能力
借助社會实践平台,可以提高大学生的组织管理能力、心理承受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应变能力等。此外,还可以使他们了解到就业环境、政策和形势等,有利于他们找到与自己的知识水平、性格特征和能力素质等相匹配的职业。
1、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
我校认真贯彻落实中央16号文件精神和中宣部、教育部、团中央、中央文明办《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意见》精神,完善管理机制,突出学校特色,发挥专业特长,结合社会热点,从建筑类院校特点出发,每年组织一定数量的重点团队到农村、到社区、到企业、开展以乡镇规划设计为龙头的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受到了地方政府和人民欢迎,促进了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广大同学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接触了社会、了解了的国情、锻炼了能力、增长了才干,实现了培养人才与奉献社会的两个“双赢”。
2、科技创新实践活动
我校积极推进质量工程建设和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鼓励和大力支持学生参加各类科技竞赛,如 “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全国大学生管理决策模拟大赛”、“机器人足球世界杯”、“全国周培源大学生力学竞赛”等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每年的全国“挑战杯”科技创新作品大赛也是捷报频传。 通过组织这些科技活动,一方面,可以促进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另一方面,通过开展科技活动,也培养了学生的科技意识和创新精神。这既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缩短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的距离,也提升学生的自身实力和就业竞争能力。
3、建立大学生实习实训基地
教学实习是高等学校教学工作中重要环节之一,也是提高大学生全面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必经之路。我校建设了数量充足、条件好的校内外实习与实训基地。校内基地包括工程训练中心、校办产业、创新教育实践基地(结构工程创新实验室、电子设计创新实验室、足球人设计创新实验室、机械设计创新实验室、数学建模创新实验室等)。校外基地包括安徽建工集团、江淮汽车集团、中铁四局集团、安徽省建筑设计研究院等一百多家大中型企业。同时,学校还在全省各地建立了包括徽派建筑典型代表西递、宏村和革命老区金寨、泾县等40多个社会实践基地。通过实习,大大增强学生动手能力,学生进入社会后,很快就能适应新的工作岗位。
三、加大创业教育力度,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创业教育旨在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品格、创业能力和创业知识,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开创型的个性得到开发和提高。如今,创业教育成为我国高校提升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4],也是解决和应对大学生就业压力和挑战,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的一种有效手段。
几年来,我校在指导毕业生就业中,坚持把创业思想教育放在首位。通过规范的《大学生就业创业课》教学,引导学生逐步树立创业观念。举办创业讲座,引导学生认清形势,努力学习,增强创业本领。我们重视发掘校友中的先进典型,用他们在基层“摸、爬、滚、打”逐步成长,创业成才的经历教育激发引导学生,比如,我们请来一些担任国企集团公司总经理的校友,讲自己奋发成才的感受,请知名民营企业家校友讲自己的创业历程等,极大地激发教育了广大学生;在大学生中开展创业活动,进行创业计划比赛,激发学生的创业热情和创业理念,我校每年举办“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和大学生职业规划设计大赛暨大学生创业大赛,教育引导学生创业;在实施创业教育的过程中,注重根据专业实际情况,走校企联合的模式,我们在学校建筑设计研究院、规划研究院、岩土勘察研究院等校办企业建立学生创业实践基地,在社会上搭建学校与企业之间沟通的桥梁,催化“产、学、研”有机结合,充分整合我校人才与企业资本间的优势。在给企业带来利润的同时,也促使大学生的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四、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引导学生明确就业目标
对很多毕业生而言,与其说是“就业困难”,不如说是“就业迷茫”,不知道自己应该从事什么样的工作。很多学生在初入大学时持有“大一大二先轻松一下,大三大四再努力也不迟”的心态,对自己的未来发展缺乏科学的规划,这往往成为他们面对就业压力时感到手足无措的一个重要原因。
我校通过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引导学生明确就业目标,激发学习动力、提高学习的自觉性。针对专业和年级特点开展全程化的生涯规划教育,一年级是探索期,适应大学生活,开始自我和职业的探索,树立职业规划意识;二年级是定向期,确定主攻方向培养综合素质;三年级是提升期,提升职业技能积累职业经验;四年级是冲刺期,充分掌握资讯
实现毕业目标。
实践证明,职业生涯规划有助于降低不良外部环境对学生产生的负面影响, 帮助大学生更好地成长成材、 成功就业。
参考文献:
王莉.基于USEM的大学生就业能力开发模型的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1994-2011:31-34
王琪.当代大学生就业能力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 ,(17): 115
高宏.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探索[J].中国成人教育, 2007 , ( 20): 23- 24 .
(4)余鸿.高校创业教育初探[J].安徽理工大学报.2008,(09):80-82
(5)胡尊利.国外大学生就业能力研究及其启示[J]. 比较教育研 究.2008,(8):24-28
作者简介:
余鸿,女,1971年5月出生,安徽亳州人。现任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就业指导中心副主任,管理学硕士学位,研究方向:大学生职业规划及创业教育。
注:文章内所有公式及图表请用PDF形式查看。2390
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方法。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 就业能力;经验;方法
On Main Experience and Methods for Improvement of College Graduates’ Employability
Yu Hong
(Employment Guiding Center, Anhui University of Architecture, Hefei, Anhui Province,230601)
Abstract: The change from elite education to mass education on domestic higher education increasingly highlights the problem of the employment of college graduates; as a result, the development and improvement of college graduates’ employability is a key and an important approach to the problem. Some methods for improvement of college graduates’ employability are suggested based on the experience of our college.
Key words: employment of college graduates; employability; experience; methods
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到“大众”教育的转变,随之产生的大学生就业问题日益突显出来,原因主要有:扩招过快过多,导致大学生“供过于求”培养明显“过剩”;大学生就业能力较低,与用人单位要求差距太大,严重阻碍大学生就业。因此,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便成了当前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关键和重要途径。结合我校的经验,提出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方法:
一、优化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学生就业的市场竞争力
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大学生的就业能力。高校首先要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准确把握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趋势,根据经济结构、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就业市场对人才的要求,结合学校办学定位和办学条件,及时调整人才培养结构和模式,使所培养的毕业生能够适应当前和未来的社会需求。
我校根据地方经济建设与时代发展对人才的需要和学校的人才培养定位,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牢固树立“大工程”教育观,积极探索与我校“大土建”学科专业特色相适应的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近年来,学校在充分发挥土建类学科专业优势的基础上,坚持走特色发展和错位发展的专业建设之路,构建了“专业+方向”、“合格+特长”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建立了由“三个层次、四个模块”构成的实践教学体系,实现了实践教学课内与课外相结合、校内与校外相结合、集中与分散相结合、基础与综合(设计)相结合、模拟与实际相结合,进一步强化了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的培养。
二、丰富社会实践经验,提高学生社会适应能力
借助社會实践平台,可以提高大学生的组织管理能力、心理承受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应变能力等。此外,还可以使他们了解到就业环境、政策和形势等,有利于他们找到与自己的知识水平、性格特征和能力素质等相匹配的职业。
1、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
我校认真贯彻落实中央16号文件精神和中宣部、教育部、团中央、中央文明办《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意见》精神,完善管理机制,突出学校特色,发挥专业特长,结合社会热点,从建筑类院校特点出发,每年组织一定数量的重点团队到农村、到社区、到企业、开展以乡镇规划设计为龙头的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受到了地方政府和人民欢迎,促进了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广大同学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接触了社会、了解了的国情、锻炼了能力、增长了才干,实现了培养人才与奉献社会的两个“双赢”。
2、科技创新实践活动
我校积极推进质量工程建设和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鼓励和大力支持学生参加各类科技竞赛,如 “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全国大学生管理决策模拟大赛”、“机器人足球世界杯”、“全国周培源大学生力学竞赛”等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每年的全国“挑战杯”科技创新作品大赛也是捷报频传。 通过组织这些科技活动,一方面,可以促进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另一方面,通过开展科技活动,也培养了学生的科技意识和创新精神。这既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缩短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的距离,也提升学生的自身实力和就业竞争能力。
3、建立大学生实习实训基地
教学实习是高等学校教学工作中重要环节之一,也是提高大学生全面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必经之路。我校建设了数量充足、条件好的校内外实习与实训基地。校内基地包括工程训练中心、校办产业、创新教育实践基地(结构工程创新实验室、电子设计创新实验室、足球人设计创新实验室、机械设计创新实验室、数学建模创新实验室等)。校外基地包括安徽建工集团、江淮汽车集团、中铁四局集团、安徽省建筑设计研究院等一百多家大中型企业。同时,学校还在全省各地建立了包括徽派建筑典型代表西递、宏村和革命老区金寨、泾县等40多个社会实践基地。通过实习,大大增强学生动手能力,学生进入社会后,很快就能适应新的工作岗位。
三、加大创业教育力度,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创业教育旨在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品格、创业能力和创业知识,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开创型的个性得到开发和提高。如今,创业教育成为我国高校提升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4],也是解决和应对大学生就业压力和挑战,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的一种有效手段。
几年来,我校在指导毕业生就业中,坚持把创业思想教育放在首位。通过规范的《大学生就业创业课》教学,引导学生逐步树立创业观念。举办创业讲座,引导学生认清形势,努力学习,增强创业本领。我们重视发掘校友中的先进典型,用他们在基层“摸、爬、滚、打”逐步成长,创业成才的经历教育激发引导学生,比如,我们请来一些担任国企集团公司总经理的校友,讲自己奋发成才的感受,请知名民营企业家校友讲自己的创业历程等,极大地激发教育了广大学生;在大学生中开展创业活动,进行创业计划比赛,激发学生的创业热情和创业理念,我校每年举办“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和大学生职业规划设计大赛暨大学生创业大赛,教育引导学生创业;在实施创业教育的过程中,注重根据专业实际情况,走校企联合的模式,我们在学校建筑设计研究院、规划研究院、岩土勘察研究院等校办企业建立学生创业实践基地,在社会上搭建学校与企业之间沟通的桥梁,催化“产、学、研”有机结合,充分整合我校人才与企业资本间的优势。在给企业带来利润的同时,也促使大学生的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四、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引导学生明确就业目标
对很多毕业生而言,与其说是“就业困难”,不如说是“就业迷茫”,不知道自己应该从事什么样的工作。很多学生在初入大学时持有“大一大二先轻松一下,大三大四再努力也不迟”的心态,对自己的未来发展缺乏科学的规划,这往往成为他们面对就业压力时感到手足无措的一个重要原因。
我校通过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引导学生明确就业目标,激发学习动力、提高学习的自觉性。针对专业和年级特点开展全程化的生涯规划教育,一年级是探索期,适应大学生活,开始自我和职业的探索,树立职业规划意识;二年级是定向期,确定主攻方向培养综合素质;三年级是提升期,提升职业技能积累职业经验;四年级是冲刺期,充分掌握资讯
实现毕业目标。
实践证明,职业生涯规划有助于降低不良外部环境对学生产生的负面影响, 帮助大学生更好地成长成材、 成功就业。
参考文献:
王莉.基于USEM的大学生就业能力开发模型的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1994-2011:31-34
王琪.当代大学生就业能力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 ,(17): 115
高宏.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探索[J].中国成人教育, 2007 , ( 20): 23- 24 .
(4)余鸿.高校创业教育初探[J].安徽理工大学报.2008,(09):80-82
(5)胡尊利.国外大学生就业能力研究及其启示[J]. 比较教育研 究.2008,(8):24-28
作者简介:
余鸿,女,1971年5月出生,安徽亳州人。现任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就业指导中心副主任,管理学硕士学位,研究方向:大学生职业规划及创业教育。
注:文章内所有公式及图表请用PDF形式查看。23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