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每个人都渴望拥有一个自己的舞台,渴望自己能在这个舞台上旋转自己的人生。新的课程改革为孩子们架起了一座美丽的舞台——品德与生活(社会),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以它特殊的性质,使这一梦想成为可能。那么,我们该怎样利用好这个活动舞台,让儿童在展现自我中学会生活、感悟生活、创造生活,理解生活的真正含义呢?
一、活动形式——贴近学生生活
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密切联系儿童生活的主题活动或游戏为载体,活动是教和学共同的中介。由此可见,课堂教学中设计的活动必须是儿童喜闻乐见的,要贴近学生实际生活,不能脱离学生生活。只有让学生参与生活,走进生活,体验生活,在生活化的活动中探究学习,才能使课堂充满生活气息。如在《团结力量大》一课中让大家共同制作水果拼盘,既是生活技能的训练,更是小组成员合作的成果。老师与学生共同讨论制作步骤,先观察再讨论,给作品起个好听的名字,分工时碰到不是自己最想做的怎么办?水果不够了怎么办?有人不会做怎么办?这一系列的问题都是学生在生活中碰到的实实在在的问题,解决好了,事情做好了,同学们更能体会到团结力量大,从而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又如教学《我的家庭》时,让学生从日常生活入手,讲一则父母、长辈关心爱护我的故事。结合父亲节、母亲节等节日,用写信或其他方式向父母长辈表达感激之情,观察体会日常生活中父母的辛苦操劳,并选择一些自己可以承担的家务劳动去做。这样学生既受到了思想教育又锻炼了生活技能,通过这些与日常生活相近的活动形式,同学们会感到新颖、亲切,激发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提高了活动效率。
二、活动内容——反映学生真实生活
儿童的生活是教学的前提、基础和根本,生活的过程就是品德教育的过程,要通过生活学会生活。林威说过:“准备生活的唯一道路就是进行社会生活,离开了任何直接的社会需要和动机,离开任何现存的社会情境,要培养对社会有益和有用的习惯,是不折不扣地在岸上通过做动作教儿童游泳。”为此,教学要从儿童的生活实际出发,关注和围绕儿童的现实生活,适合儿童生活实际,满足儿童生活需要,反映儿童真实生活。在教学内容的选择和确定上,教师要注意依靠但又不拘泥于教材,要创造性地运用教材,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用活用好教材。只有这样,才能使课堂教学呈现出无限的丰富性和生动性。如在教学《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水》这课时,教师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说说自己的生活用水,如刷牙、洗脸、洗脚、洗澡;了解家庭生活用水,如每天洗菜做饭,擦地板、桌椅和衣服;调查社会各行各业,如工业、农业、林业、养殖业等用水情况;让学生体会水和我们生活的密切联系。同时,还请家里有过停水经历的同学谈谈缺水时生活的不便,家人想方设法弄到水等等。引导学生回忆自己当时的感受,这样,把真实的生活情境引入课堂,让教学回归生活,使课堂融入生活之中。验收时通过交流、体验、感悟,真正明确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水,激发了节约用水的情感,促使学生初步建立了珍惜用水的意识。
三、活动目的——提高学生生活能力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指出:课程性质旨在使学生成长成为具备参与社会生活能力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我们教育教学的最终目的和归宿,就是要让学生在课堂上所学到的一切回到他们的生活中去,用以解决他们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改善他们的生活和生活方式,提高他们的生活能力,促进他们更好地生活。课堂40分钟的教学活动的结束并不等于教育的结束,学生良好习惯的形成,能力的发展是一个连续的过程,离不开反复的实践,只有让学习活动和生活实践互动起来,让学生用课堂上学到的道德认知、技能、方法过程和情感态度价值观在生活中去实践,去深入体验,才能真正内化和建构道德认知,并逐渐形成自身的道德品质。可想而知,我们的品德课教学给予学生的不应是一个简单的结论——该怎么做,而是让学生亲自去试一试,你会怎么做,人们会有什么评价,从而在生活中真正树立自己正确的是非观念、善恶观念,提高他们的道德判断能力。例如,上《爱爸爸妈妈》之前,我组织了—个“小鬼当家”的活动,让学生当一天家,从早晨买菜起,安排好家里一天的生活,洗洗碗筷,收拾收拾房间,这样既让学生体会到父母的辛苦又锻炼了生活能力,一举两得。只有对生活开放,让孩子自主实践,才能让他们愉快地生活,积极地生活,为适应学校生活和未来参与社会生活打下基础。
综上所述,我们在教学中应当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密切联系儿童生活的主题活动为载体,以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我们呼唤开放的品德教学,呼唤让品德教学回归生活,这是教学的返璞归真,只有贴近生活,走进生活,才能避免教学的“无本之木”“无源之水”,让学生畅游在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中,通过亲身体验、感悟,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活动形式——贴近学生生活
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密切联系儿童生活的主题活动或游戏为载体,活动是教和学共同的中介。由此可见,课堂教学中设计的活动必须是儿童喜闻乐见的,要贴近学生实际生活,不能脱离学生生活。只有让学生参与生活,走进生活,体验生活,在生活化的活动中探究学习,才能使课堂充满生活气息。如在《团结力量大》一课中让大家共同制作水果拼盘,既是生活技能的训练,更是小组成员合作的成果。老师与学生共同讨论制作步骤,先观察再讨论,给作品起个好听的名字,分工时碰到不是自己最想做的怎么办?水果不够了怎么办?有人不会做怎么办?这一系列的问题都是学生在生活中碰到的实实在在的问题,解决好了,事情做好了,同学们更能体会到团结力量大,从而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又如教学《我的家庭》时,让学生从日常生活入手,讲一则父母、长辈关心爱护我的故事。结合父亲节、母亲节等节日,用写信或其他方式向父母长辈表达感激之情,观察体会日常生活中父母的辛苦操劳,并选择一些自己可以承担的家务劳动去做。这样学生既受到了思想教育又锻炼了生活技能,通过这些与日常生活相近的活动形式,同学们会感到新颖、亲切,激发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提高了活动效率。
二、活动内容——反映学生真实生活
儿童的生活是教学的前提、基础和根本,生活的过程就是品德教育的过程,要通过生活学会生活。林威说过:“准备生活的唯一道路就是进行社会生活,离开了任何直接的社会需要和动机,离开任何现存的社会情境,要培养对社会有益和有用的习惯,是不折不扣地在岸上通过做动作教儿童游泳。”为此,教学要从儿童的生活实际出发,关注和围绕儿童的现实生活,适合儿童生活实际,满足儿童生活需要,反映儿童真实生活。在教学内容的选择和确定上,教师要注意依靠但又不拘泥于教材,要创造性地运用教材,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用活用好教材。只有这样,才能使课堂教学呈现出无限的丰富性和生动性。如在教学《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水》这课时,教师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说说自己的生活用水,如刷牙、洗脸、洗脚、洗澡;了解家庭生活用水,如每天洗菜做饭,擦地板、桌椅和衣服;调查社会各行各业,如工业、农业、林业、养殖业等用水情况;让学生体会水和我们生活的密切联系。同时,还请家里有过停水经历的同学谈谈缺水时生活的不便,家人想方设法弄到水等等。引导学生回忆自己当时的感受,这样,把真实的生活情境引入课堂,让教学回归生活,使课堂融入生活之中。验收时通过交流、体验、感悟,真正明确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水,激发了节约用水的情感,促使学生初步建立了珍惜用水的意识。
三、活动目的——提高学生生活能力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指出:课程性质旨在使学生成长成为具备参与社会生活能力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我们教育教学的最终目的和归宿,就是要让学生在课堂上所学到的一切回到他们的生活中去,用以解决他们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改善他们的生活和生活方式,提高他们的生活能力,促进他们更好地生活。课堂40分钟的教学活动的结束并不等于教育的结束,学生良好习惯的形成,能力的发展是一个连续的过程,离不开反复的实践,只有让学习活动和生活实践互动起来,让学生用课堂上学到的道德认知、技能、方法过程和情感态度价值观在生活中去实践,去深入体验,才能真正内化和建构道德认知,并逐渐形成自身的道德品质。可想而知,我们的品德课教学给予学生的不应是一个简单的结论——该怎么做,而是让学生亲自去试一试,你会怎么做,人们会有什么评价,从而在生活中真正树立自己正确的是非观念、善恶观念,提高他们的道德判断能力。例如,上《爱爸爸妈妈》之前,我组织了—个“小鬼当家”的活动,让学生当一天家,从早晨买菜起,安排好家里一天的生活,洗洗碗筷,收拾收拾房间,这样既让学生体会到父母的辛苦又锻炼了生活能力,一举两得。只有对生活开放,让孩子自主实践,才能让他们愉快地生活,积极地生活,为适应学校生活和未来参与社会生活打下基础。
综上所述,我们在教学中应当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密切联系儿童生活的主题活动为载体,以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我们呼唤开放的品德教学,呼唤让品德教学回归生活,这是教学的返璞归真,只有贴近生活,走进生活,才能避免教学的“无本之木”“无源之水”,让学生畅游在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中,通过亲身体验、感悟,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