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社會责任感是指人民群众当家做主、为社会发展贡献力量的思想,是未来接班人必备的思想和意识,对我国未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社会责任感属于思想品德的一部分,属于现代教育中不可缺失的一环,是为国家培养优秀人才的重要部分,必须引起学校、教师、家长的重视。本文从中学生社会责任感现状入手,分析中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中遇到的问题,探讨如何更好地培养中学生社会责任感,希望可以为中学生综合素质提高提供一些力量。
关键词:中学生;社会责任感;道德培养
引言:中学时期对应着学生们的青少年时期,是十分重要的成长阶段,是三观、道德、意识形成的关键时期,在这一时期中,学校和家长要对学生道德品质的成长予以重视,培养出更加优秀的人才。我国推进素质教育已有多年光景,但由于种种原因,中学生的三观、道德品质、社会责任感始终存在一定的缺失,尚未达到预期的效果。面对这一情况,教育管理部门、学校、家长要担起责任,不可相互推脱,不可急功近利,为中学生创造接触社会、接触社会责任的机会,在实践中逐步提高中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一、中学生社会责任感现状
(1)不理解父母的苦心和艰难
被双方家长倾注所有爱意的独生子女,普遍存在不理解父母苦心和艰难的情况,对家庭没有责任感,也没有承担责任的能力。这种情况的源头在家庭教育,家庭教育对社会责任感不重视,学校教育很难弥补。
(2)在学校行为不端、无心学习
素质教育发展至今日,受限于中高考的压力,应试教育依旧占据学校教育的大部分,学生、家长、教师、学校最重视的仍然是成绩,素质教育只能退居第二位。学校在社会责任感上存在教育缺失问题,导致很多中学生成绩虽好,却行为不端,人际交往困难,还有部分中学生厌恶学习,不考虑自己的未来,随波逐流,将一切交给家长安排。
(3)拜金、崇尚享受
改革开放不仅带来了经济上的繁荣,还带来了西方的拜金主义思想,这些不良思想潜移默化间影响着我国的青少年一代,再加上独生子女家庭环境的影响,中学生群体中追求个人私欲、对他人漠不关心、希望他人完全按照自己的想法行动、盲目追星的行为比比皆是,社会义务、家庭责任都被抛诸脑后。
二、如何更好地培养中学生社会责任感
(1)家校合作共同培养中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家庭教育对学生的影响不可忽视,亲子之间的沟通与感情交流,对于中学生的三观建立、社会意识觉醒、社会责任感提高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学校在进行中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时,必须要与家庭教育打好配合,共同完成这一方面的教育。在家庭方面,中学生需要掌握的社会责任感是承担生活的重担,承担父母年老后的赡养责任,而承担父母的赡养责任则需要从体谅父母的不易入手。中学生可以定期参与家庭劳动,教师应当和家长做好沟通工作,为学生列一个责任感培养清单,从每三天扫一次地、每周洗一次碗到每个月为父母做一顿饭,目的在于让学生循序渐进地基础家务劳动,让学生体会父母的艰辛,让学生学会承担力所能及的责任,并且学会为父母分担生活的重任。除此外,家校合作的另一个重点是培养中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不能对学生在物质上予取予求,要让中学生明白金钱都是父母用劳动换取的。比如,教师和家长配合为中学生的日常必要开销做一份总结,按照这个数目每月给一次零花钱,即使学生没到月末就把钱花光了也不能再补,给予学生金钱上的挤压感,推动中学生自己去有计划地消费,而不是盲目消费、盲目追求潮流和精致。待学生熟悉了这一模式后,可以将零花钱的给予期限延长,每三个月给一次,进展顺利的情况下可以在中学阶段达到每年给一次。
(2)通过校园活动、社会实践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
学校是中学生的主要活动空间,每天至少8个小时在校,学校和教师要充分利用在校时间和教育优势,积极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社会责任感细化来讲就是爱国、爱社会、爱家,学校培养可以分别从这几个方面开展。首先是爱国,培养中学生的爱国情怀、民族自豪感十分重要,每周一的升国旗仪式是每个学校都会开展的活动,学校要充分利用这段时间,以讲述国旗故事的形式向学生传递爱国的思想。其次是爱社会,这一点从个人的角度来讲就是奉献精神,学生时期的好好学习,参与工作后的遵循岗位职责,向他人传递正能量,都是爱社会的表现,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定期组织学生去敬老院、孤儿院做志愿者,组织学生关注红十字协会等募捐机构的捐助项目,组织学生为偏远地区、灾区小伙伴捐献旧衣服、书籍,组织学生参与交通指挥工作、环境保护工作,这些都是可以在中学时期开展的社会实践,能够从多个方面培养中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结束语
中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培养是一项多方配合、消耗巨大、运作周期长的教育工作,需要家庭、学校、社会的多方合作,从各个方面入手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培养中学生爱国、爱社会、爱家的责任心,为我国未来发展培养更加优秀的接班人。
参考文献:
[1]周明星. 当代中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的困境与超越[J].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7(30):59-61.
关键词:中学生;社会责任感;道德培养
引言:中学时期对应着学生们的青少年时期,是十分重要的成长阶段,是三观、道德、意识形成的关键时期,在这一时期中,学校和家长要对学生道德品质的成长予以重视,培养出更加优秀的人才。我国推进素质教育已有多年光景,但由于种种原因,中学生的三观、道德品质、社会责任感始终存在一定的缺失,尚未达到预期的效果。面对这一情况,教育管理部门、学校、家长要担起责任,不可相互推脱,不可急功近利,为中学生创造接触社会、接触社会责任的机会,在实践中逐步提高中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一、中学生社会责任感现状
(1)不理解父母的苦心和艰难
被双方家长倾注所有爱意的独生子女,普遍存在不理解父母苦心和艰难的情况,对家庭没有责任感,也没有承担责任的能力。这种情况的源头在家庭教育,家庭教育对社会责任感不重视,学校教育很难弥补。
(2)在学校行为不端、无心学习
素质教育发展至今日,受限于中高考的压力,应试教育依旧占据学校教育的大部分,学生、家长、教师、学校最重视的仍然是成绩,素质教育只能退居第二位。学校在社会责任感上存在教育缺失问题,导致很多中学生成绩虽好,却行为不端,人际交往困难,还有部分中学生厌恶学习,不考虑自己的未来,随波逐流,将一切交给家长安排。
(3)拜金、崇尚享受
改革开放不仅带来了经济上的繁荣,还带来了西方的拜金主义思想,这些不良思想潜移默化间影响着我国的青少年一代,再加上独生子女家庭环境的影响,中学生群体中追求个人私欲、对他人漠不关心、希望他人完全按照自己的想法行动、盲目追星的行为比比皆是,社会义务、家庭责任都被抛诸脑后。
二、如何更好地培养中学生社会责任感
(1)家校合作共同培养中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家庭教育对学生的影响不可忽视,亲子之间的沟通与感情交流,对于中学生的三观建立、社会意识觉醒、社会责任感提高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学校在进行中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时,必须要与家庭教育打好配合,共同完成这一方面的教育。在家庭方面,中学生需要掌握的社会责任感是承担生活的重担,承担父母年老后的赡养责任,而承担父母的赡养责任则需要从体谅父母的不易入手。中学生可以定期参与家庭劳动,教师应当和家长做好沟通工作,为学生列一个责任感培养清单,从每三天扫一次地、每周洗一次碗到每个月为父母做一顿饭,目的在于让学生循序渐进地基础家务劳动,让学生体会父母的艰辛,让学生学会承担力所能及的责任,并且学会为父母分担生活的重任。除此外,家校合作的另一个重点是培养中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不能对学生在物质上予取予求,要让中学生明白金钱都是父母用劳动换取的。比如,教师和家长配合为中学生的日常必要开销做一份总结,按照这个数目每月给一次零花钱,即使学生没到月末就把钱花光了也不能再补,给予学生金钱上的挤压感,推动中学生自己去有计划地消费,而不是盲目消费、盲目追求潮流和精致。待学生熟悉了这一模式后,可以将零花钱的给予期限延长,每三个月给一次,进展顺利的情况下可以在中学阶段达到每年给一次。
(2)通过校园活动、社会实践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
学校是中学生的主要活动空间,每天至少8个小时在校,学校和教师要充分利用在校时间和教育优势,积极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社会责任感细化来讲就是爱国、爱社会、爱家,学校培养可以分别从这几个方面开展。首先是爱国,培养中学生的爱国情怀、民族自豪感十分重要,每周一的升国旗仪式是每个学校都会开展的活动,学校要充分利用这段时间,以讲述国旗故事的形式向学生传递爱国的思想。其次是爱社会,这一点从个人的角度来讲就是奉献精神,学生时期的好好学习,参与工作后的遵循岗位职责,向他人传递正能量,都是爱社会的表现,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定期组织学生去敬老院、孤儿院做志愿者,组织学生关注红十字协会等募捐机构的捐助项目,组织学生为偏远地区、灾区小伙伴捐献旧衣服、书籍,组织学生参与交通指挥工作、环境保护工作,这些都是可以在中学时期开展的社会实践,能够从多个方面培养中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结束语
中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培养是一项多方配合、消耗巨大、运作周期长的教育工作,需要家庭、学校、社会的多方合作,从各个方面入手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培养中学生爱国、爱社会、爱家的责任心,为我国未来发展培养更加优秀的接班人。
参考文献:
[1]周明星. 当代中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的困境与超越[J].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7(30):59-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