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地处洛阳市嵩县境内的十方海会普同之塔,地处伏牛山腹地,为一座明代六角形七级密檐阁楼式砖塔。据塔铭记载,该塔建于明嘉靖年间,是豫西乃至中原地区现存明塔中保存完整、做工精美的一座明代砖塔。
关键词:洛阳;十方海会普同之塔;佛教;建筑
洛阳十方海会普同之塔位于洛阳市嵩县白河镇南20千米处的五马寺村塔坪村民组北。地处伏牛山腹地,位于在洛阳市的嵩县与栾川县和南阳市西峡县、内乡县、南召县的交界处,地理位置偏僻。该塔于1978年被嵩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嵩县文物保护单位,2007年被洛阳市人民政府公布为洛阳市文物保护单位。嵩县文物管理所等单位对该塔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测绘调查,现将调查结果叙述如下,并对塔的相关问题作初步研究。
1 十方海会普同之塔的概况
十方海会普同之塔为一座平面呈六角形的七级密檐阁楼式砖塔,面朝东,用长方形青砖砌成,白灰浆粘合。塔身一层最高,余层高度依层递减,各层面阔自下而上逐层收敛。塔底层每面长2.1米,总高13.31米(图1)。
塔基部分露出地面高1.13米,层分六面,每面长2.1米。中心有直径0.55米的圆孔,下通基下,上通一层。塔檐作叠涩状。第一层,高1.85米,东面即正面,曾嵌刻铭砖,现已佚失。塔铭上原有呈陶制庑殿式门楼,卷尾龙吻,坡脊均为筒瓦饰形。面上部平板枋上置斗拱六攒,坐斗硕大,上为缚瓦屋顶,脊有角兽。第二层,高1.63米,每面均饰庑殿式门楼,门楼下四抹式格子门上有陶门环、花卉、浮雕、镶莲花状浮雕门钉,浮雕大多已经被损毁。面上部平板枋上置斗拱四攒,坐斗硕大,上为缚瓦屋顶,脊有角兽。第三层,高1.11米,每面均饰浮雕庑殿式建筑,正脊有鸱吻,垂脊有兽,檐下有斗拱四攒,从残存三个洞口看,塔门为扁方形,被隔为三个长方形门洞,应为面阔三间。塔檐为正反叠涩砖层。第四层,高1.11米,装饰及塔檐同第三层。第五层,高1.00米,每面装饰已失,塔檐同第四层。第六层,高0.55米,每面开弧门形龛,叠涩檐。第七层,高0.45米,每面装饰同第六层,塔檐饰斗拱,拱下无坐斗。五至七层只有门洞而无门楼。塔顶平缓,其上两层斗拱托出方砖密檐。塔刹,残存高0.15米。
2 保存现状
十方海会普同之塔由于所处位置偏远,年久失修,在自然及人为的双重因素影响下,出现局部构件缺失、松动及不当维修等严重影响建筑物结构安全和外观协调方面的问题。墙体的局部经过后世的不当维修,被改为现代建筑新材料砌筑,如采用碎砖、红砖增砌等。墙面大多因变形或受潮出现残损,外墙下部大面积出现酥碱。多处出现通长的水平裂缝或有贯通的竖向、斜向裂缝。屋面不同程度佚失或破损,遗存瓦件不同程度地出现断裂、脱落或移位。建筑装修佚失或破损是普遍残损现象。具体损毁情况:塔的基座部位青砖墙体局部坍塌,基座部位青砖墙体大面积风化、酥碱严重(图2)。砖雕被人为破坏,东立面、东北立面、西立面、西南立面后人用红砖、青砖糙砌,台基部位坍塌重砌部位墙体被后人用水泥封护。西立面、西北立面和西南立面的塔基大面积被土体掩埋。塔檐处砖雕局部破损,西北立面塔檐处青砖全部佚失。筒板瓦屋面長草,局部瓦件碎裂。整座塔的砖雕破坏情况较为严重,有的已破坏殆尽,多为人为原因所致(图3)。三层以上塔檐处青砖墙体大面积破损,塔檐局部长草。四层以上墙体大面积松动。屋顶杂土堆积,杂草丛生。西立面有一处人为开凿的洞口。
3 石质塔铭
塔的一层正面(东立面)原镶有石质塔铭一块,现已不存。塔铭长1.04米,宽0.64米,四周浅刻波浪卷云纹。据塔铭原有照片(图4),铭文内容如下:
十方海会普同之塔
庄严先祖 雪川杲公
指南定公 白云玘公 照堂□公 东明亮公 大乘田公
先祖法讳明杲,号雪川,乃怀庆府温县之巨族。髫岁出尘,礼伏牛山上云岩寺无相真公为范,后参大乘山千峰清□万□洞明本心,复之蜀参洁空和尚印可,针芥相□师资契合,复返伏牛。□西鸡脚墁白云庵,爱其山水奇秀,境清人空,诛茅为庐,燕居乐道,追□年深。道播诸方,名传海上。剃度弟子五人,俱成大器,各建梵刹。子孙繁茂,其叶蓁蓁,乃于成化八年己酉月壬申日入灭茶毗。现有瑞相收其骨舍利,今有小孙善宁、善软□同癸虔心,尽捐己资,重建浮屠,永为后世之模范固乃怀香备礼命予说文镌石予不得已而铭曰:
释有伟器 历世□几 悟道□阔 见性弥宽
禅死已就 子孙愈繁 启建浮屠 表利人天
本县修塔匠人唐□山
伏牛山上云岩寺万东隅□□仁选□
河南府易阳县匠人杨聪
时嘉靖岁在壬寅甤宾月蓂凋日
该塔名为十方海会普同之塔,“十方”是一个佛教用语,佛教原指十大方向,即上天、下地、东、西、南、北、生门、死位、过去、未来。“十方”也指十方佛国里的佛,佛教有“十方三世一切佛”“十方三世一切刹土”之说。“海会”,即灵魂的归宿。“海”在佛经中有众多的意思,海会是佛经中的常用譬喻,指佛教圣众会合之处,德行之深与数目之多,犹如大海。《华严经疏》卷一曰:“言海会者,以深广故,谓普贤等众,德深齐佛,数广刹尘,故称为海。”“海会”用作墓的总名时,取“海众同会一穴”之义。
《佛学大辞典》[1]中“普同塔”词条解释为:“禅林之语。藏亡僧之骨于一处,故云普同塔。又曰普通塔、海会塔。”同书“海会塔”词条解释为:“亦云普同塔。众僧之纳骨塔也。”由此可知,海会塔、普同塔、普通塔三词同指众僧的纳骨塔。十方海会普同塔正是安放众僧灵骨之塔。
塔主人明杲法师,祖籍“怀庆府温县”,即今焦作市温县。明杲法师最初拜伏牛山上云岩寺的无相真公为师,后辗转南阳大乘山,最后又回到伏牛山。法师“剃度弟子五人,俱成大器,各建梵刹”,其后世后世子孙众多。明杲法师初修行寺院名白云庵,于明成化八年(1472)茶毗,至嘉靖壬寅年,即嘉靖二十一年(1542)的70年后,由其徒孙捐资修建此塔,该塔距今已近500年。 明代“河南府,洪武元年为府。领州一,县十三……洛阳、偃师、巩、孟津、宜阳、永宁、新安、渑池、登封、嵩、卢氏、陕州、灵宝、阌乡”[2]。史书的记载未见“易阳”,疑塔铭中的“河南府易阳县”应为“河南府宜阳县”。
塔铭末尾的“嘉靖壬寅年甤宾月蓂凋日”,蓂是古代神话传说中尧时的一种瑞草,亦称“历荚”。据说,唐尧的时候,阶下生了一株草,每月第一日开始长出一片荚来,到月半共长了十五荚。以后每日落去一莢,月大则荚落尽,月小则留一荚,焦而不落。这一荚称为蓂。后世诗文家就用“蓂”字代替荚。塔铭中的“蓂凋日”,意即下半月。
4 塔的初步研究
塔铭中记载明杲法师最开始拜伏牛山上云岩寺的无相真公为师,然后又回到伏牛山修行,最后葬于伏牛山,并且塔铭也由上云岩寺僧人撰写。从中也能反映出当时伏牛山地区佛教的繁盛,以及明杲法师及其所在寺院与上云岩寺关系密切。明代的伏牛山区地区佛教极为兴盛,云岩寺遗址位于今嵩县白河镇下寺村,由上云岩寺、下云岩寺和千年银杏林组成[3]。其中上云岩寺包括主殿、厢房、石碑、骡马殿、皇城、摩崖石刻、藏经阁和塔林等,原建筑物均已无存,仅余石构件和石碑。《洛阳村史通览(嵩县卷)》[4]中的“五马寺村”词条下记载,五马寺村名是由古乌墁寺而逐渐演变为五马寺,后称为五马寺村。五马寺旧址尚存有刻于道光三十年(1850)的《重修观音殿并金祖像碑记》,碑文记载“当思庙对洁而神居歆善家而降,古往此自然之理不易之则奥,我嵩境名山诸峰不可枚举,而白云山尤甚,其右有乌墁寺观音殿由来久矣,一方沐其恩渥,万世被其膏泽……”。《嵩县志》[5]将十方海会普同之塔称为“五马寺塔”,综合上述信息我们推测,乌墁寺也是伏牛山地区众多佛教寺院中的一座,而十方海会普同之塔有可能就处在乌墁寺内,只是乌墁寺遗址情况尚不明确,有待以后的调查研究。
伏牛山地区寺院多以僧团自建为主,而建造舍利者少。十方海会普同之塔不由寺庙僧团建造,乃明杲法师后人为祀先祖而筹资自建,塔有舍利,构建庄严。该塔为六角七级密檐式砖塔,各层密檐的六方均有八个仿木陶制斗,托起一个砖制拱。上面又以十二个陶制小斗托起十二根卷尾椽,上面以方砖为密檐。上部每层有浮雕花卉、格子窗和塔门,并有陶制斗拱和卷云状陶椽,塔顶平以两层斗拱托出方砖密檐。砖制拱,庑殿式门楼,两扇四抹式格子门,上有陶门环、花卉、浮雕,镶莲花状浮雕门钉等,做工精美,雕刻生动,民间艺术突出,具有浓郁的民俗特点,在明塔建筑中实属罕见,具有较高的民间艺术研究价值,是研究我国明朝古塔建造工艺、明代砖雕艺术以及历史变迁不可多得的实物资料,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艺术、科学研究价值。
参考文献
[1]丁福保.佛学大辞典[M].北京:中国书店出版社,2011.
[2]张廷玉等,明史·卷四十二[M].北京:中华书局,1974.
[3]赵晓军,屈昆杰,张西峰.洛阳嵩县云岩寺遗址考古调查报告[J].洛阳考古,2015(1).
[4]洛阳历史文物考古研究所,中共嵩县县委宣传部.洛阳村史通览(嵩县卷)[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4.
[5]河南省嵩县志编纂委员会.嵩县志[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0.
关键词:洛阳;十方海会普同之塔;佛教;建筑
洛阳十方海会普同之塔位于洛阳市嵩县白河镇南20千米处的五马寺村塔坪村民组北。地处伏牛山腹地,位于在洛阳市的嵩县与栾川县和南阳市西峡县、内乡县、南召县的交界处,地理位置偏僻。该塔于1978年被嵩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嵩县文物保护单位,2007年被洛阳市人民政府公布为洛阳市文物保护单位。嵩县文物管理所等单位对该塔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测绘调查,现将调查结果叙述如下,并对塔的相关问题作初步研究。
1 十方海会普同之塔的概况
十方海会普同之塔为一座平面呈六角形的七级密檐阁楼式砖塔,面朝东,用长方形青砖砌成,白灰浆粘合。塔身一层最高,余层高度依层递减,各层面阔自下而上逐层收敛。塔底层每面长2.1米,总高13.31米(图1)。
塔基部分露出地面高1.13米,层分六面,每面长2.1米。中心有直径0.55米的圆孔,下通基下,上通一层。塔檐作叠涩状。第一层,高1.85米,东面即正面,曾嵌刻铭砖,现已佚失。塔铭上原有呈陶制庑殿式门楼,卷尾龙吻,坡脊均为筒瓦饰形。面上部平板枋上置斗拱六攒,坐斗硕大,上为缚瓦屋顶,脊有角兽。第二层,高1.63米,每面均饰庑殿式门楼,门楼下四抹式格子门上有陶门环、花卉、浮雕、镶莲花状浮雕门钉,浮雕大多已经被损毁。面上部平板枋上置斗拱四攒,坐斗硕大,上为缚瓦屋顶,脊有角兽。第三层,高1.11米,每面均饰浮雕庑殿式建筑,正脊有鸱吻,垂脊有兽,檐下有斗拱四攒,从残存三个洞口看,塔门为扁方形,被隔为三个长方形门洞,应为面阔三间。塔檐为正反叠涩砖层。第四层,高1.11米,装饰及塔檐同第三层。第五层,高1.00米,每面装饰已失,塔檐同第四层。第六层,高0.55米,每面开弧门形龛,叠涩檐。第七层,高0.45米,每面装饰同第六层,塔檐饰斗拱,拱下无坐斗。五至七层只有门洞而无门楼。塔顶平缓,其上两层斗拱托出方砖密檐。塔刹,残存高0.15米。
2 保存现状
十方海会普同之塔由于所处位置偏远,年久失修,在自然及人为的双重因素影响下,出现局部构件缺失、松动及不当维修等严重影响建筑物结构安全和外观协调方面的问题。墙体的局部经过后世的不当维修,被改为现代建筑新材料砌筑,如采用碎砖、红砖增砌等。墙面大多因变形或受潮出现残损,外墙下部大面积出现酥碱。多处出现通长的水平裂缝或有贯通的竖向、斜向裂缝。屋面不同程度佚失或破损,遗存瓦件不同程度地出现断裂、脱落或移位。建筑装修佚失或破损是普遍残损现象。具体损毁情况:塔的基座部位青砖墙体局部坍塌,基座部位青砖墙体大面积风化、酥碱严重(图2)。砖雕被人为破坏,东立面、东北立面、西立面、西南立面后人用红砖、青砖糙砌,台基部位坍塌重砌部位墙体被后人用水泥封护。西立面、西北立面和西南立面的塔基大面积被土体掩埋。塔檐处砖雕局部破损,西北立面塔檐处青砖全部佚失。筒板瓦屋面長草,局部瓦件碎裂。整座塔的砖雕破坏情况较为严重,有的已破坏殆尽,多为人为原因所致(图3)。三层以上塔檐处青砖墙体大面积破损,塔檐局部长草。四层以上墙体大面积松动。屋顶杂土堆积,杂草丛生。西立面有一处人为开凿的洞口。
3 石质塔铭
塔的一层正面(东立面)原镶有石质塔铭一块,现已不存。塔铭长1.04米,宽0.64米,四周浅刻波浪卷云纹。据塔铭原有照片(图4),铭文内容如下:
十方海会普同之塔
庄严先祖 雪川杲公
指南定公 白云玘公 照堂□公 东明亮公 大乘田公
先祖法讳明杲,号雪川,乃怀庆府温县之巨族。髫岁出尘,礼伏牛山上云岩寺无相真公为范,后参大乘山千峰清□万□洞明本心,复之蜀参洁空和尚印可,针芥相□师资契合,复返伏牛。□西鸡脚墁白云庵,爱其山水奇秀,境清人空,诛茅为庐,燕居乐道,追□年深。道播诸方,名传海上。剃度弟子五人,俱成大器,各建梵刹。子孙繁茂,其叶蓁蓁,乃于成化八年己酉月壬申日入灭茶毗。现有瑞相收其骨舍利,今有小孙善宁、善软□同癸虔心,尽捐己资,重建浮屠,永为后世之模范固乃怀香备礼命予说文镌石予不得已而铭曰:
释有伟器 历世□几 悟道□阔 见性弥宽
禅死已就 子孙愈繁 启建浮屠 表利人天
本县修塔匠人唐□山
伏牛山上云岩寺万东隅□□仁选□
河南府易阳县匠人杨聪
时嘉靖岁在壬寅甤宾月蓂凋日
该塔名为十方海会普同之塔,“十方”是一个佛教用语,佛教原指十大方向,即上天、下地、东、西、南、北、生门、死位、过去、未来。“十方”也指十方佛国里的佛,佛教有“十方三世一切佛”“十方三世一切刹土”之说。“海会”,即灵魂的归宿。“海”在佛经中有众多的意思,海会是佛经中的常用譬喻,指佛教圣众会合之处,德行之深与数目之多,犹如大海。《华严经疏》卷一曰:“言海会者,以深广故,谓普贤等众,德深齐佛,数广刹尘,故称为海。”“海会”用作墓的总名时,取“海众同会一穴”之义。
《佛学大辞典》[1]中“普同塔”词条解释为:“禅林之语。藏亡僧之骨于一处,故云普同塔。又曰普通塔、海会塔。”同书“海会塔”词条解释为:“亦云普同塔。众僧之纳骨塔也。”由此可知,海会塔、普同塔、普通塔三词同指众僧的纳骨塔。十方海会普同塔正是安放众僧灵骨之塔。
塔主人明杲法师,祖籍“怀庆府温县”,即今焦作市温县。明杲法师最初拜伏牛山上云岩寺的无相真公为师,后辗转南阳大乘山,最后又回到伏牛山。法师“剃度弟子五人,俱成大器,各建梵刹”,其后世后世子孙众多。明杲法师初修行寺院名白云庵,于明成化八年(1472)茶毗,至嘉靖壬寅年,即嘉靖二十一年(1542)的70年后,由其徒孙捐资修建此塔,该塔距今已近500年。 明代“河南府,洪武元年为府。领州一,县十三……洛阳、偃师、巩、孟津、宜阳、永宁、新安、渑池、登封、嵩、卢氏、陕州、灵宝、阌乡”[2]。史书的记载未见“易阳”,疑塔铭中的“河南府易阳县”应为“河南府宜阳县”。
塔铭末尾的“嘉靖壬寅年甤宾月蓂凋日”,蓂是古代神话传说中尧时的一种瑞草,亦称“历荚”。据说,唐尧的时候,阶下生了一株草,每月第一日开始长出一片荚来,到月半共长了十五荚。以后每日落去一莢,月大则荚落尽,月小则留一荚,焦而不落。这一荚称为蓂。后世诗文家就用“蓂”字代替荚。塔铭中的“蓂凋日”,意即下半月。
4 塔的初步研究
塔铭中记载明杲法师最开始拜伏牛山上云岩寺的无相真公为师,然后又回到伏牛山修行,最后葬于伏牛山,并且塔铭也由上云岩寺僧人撰写。从中也能反映出当时伏牛山地区佛教的繁盛,以及明杲法师及其所在寺院与上云岩寺关系密切。明代的伏牛山区地区佛教极为兴盛,云岩寺遗址位于今嵩县白河镇下寺村,由上云岩寺、下云岩寺和千年银杏林组成[3]。其中上云岩寺包括主殿、厢房、石碑、骡马殿、皇城、摩崖石刻、藏经阁和塔林等,原建筑物均已无存,仅余石构件和石碑。《洛阳村史通览(嵩县卷)》[4]中的“五马寺村”词条下记载,五马寺村名是由古乌墁寺而逐渐演变为五马寺,后称为五马寺村。五马寺旧址尚存有刻于道光三十年(1850)的《重修观音殿并金祖像碑记》,碑文记载“当思庙对洁而神居歆善家而降,古往此自然之理不易之则奥,我嵩境名山诸峰不可枚举,而白云山尤甚,其右有乌墁寺观音殿由来久矣,一方沐其恩渥,万世被其膏泽……”。《嵩县志》[5]将十方海会普同之塔称为“五马寺塔”,综合上述信息我们推测,乌墁寺也是伏牛山地区众多佛教寺院中的一座,而十方海会普同之塔有可能就处在乌墁寺内,只是乌墁寺遗址情况尚不明确,有待以后的调查研究。
伏牛山地区寺院多以僧团自建为主,而建造舍利者少。十方海会普同之塔不由寺庙僧团建造,乃明杲法师后人为祀先祖而筹资自建,塔有舍利,构建庄严。该塔为六角七级密檐式砖塔,各层密檐的六方均有八个仿木陶制斗,托起一个砖制拱。上面又以十二个陶制小斗托起十二根卷尾椽,上面以方砖为密檐。上部每层有浮雕花卉、格子窗和塔门,并有陶制斗拱和卷云状陶椽,塔顶平以两层斗拱托出方砖密檐。砖制拱,庑殿式门楼,两扇四抹式格子门,上有陶门环、花卉、浮雕,镶莲花状浮雕门钉等,做工精美,雕刻生动,民间艺术突出,具有浓郁的民俗特点,在明塔建筑中实属罕见,具有较高的民间艺术研究价值,是研究我国明朝古塔建造工艺、明代砖雕艺术以及历史变迁不可多得的实物资料,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艺术、科学研究价值。
参考文献
[1]丁福保.佛学大辞典[M].北京:中国书店出版社,2011.
[2]张廷玉等,明史·卷四十二[M].北京:中华书局,1974.
[3]赵晓军,屈昆杰,张西峰.洛阳嵩县云岩寺遗址考古调查报告[J].洛阳考古,2015(1).
[4]洛阳历史文物考古研究所,中共嵩县县委宣传部.洛阳村史通览(嵩县卷)[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4.
[5]河南省嵩县志编纂委员会.嵩县志[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