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商务周刊》:今年是中国和印度建交60周年,印度总统帕蒂尔5月26日来到中国进行了为期5天的访问,这也是印度总统10年来首次访华。您怎么看她的这次访华以及中印两国之间的关系?
苏杰生:如果我们仔细回顾过去的这10年,将会有重大的发现。举个例子,10年前纳拉亚南总统来华访问的时候,中印之间的贸易额只有30亿美元。现在,我们之间的年贸易额是500亿美元,并有望在今年实现600亿美元的目标。所以,我们可以看到,中印在过去的10年中,在经济方面进行了大量的合作。
实际上,不仅仅是在经济领域,在过去的10年中,我们在很多领域都增进了两国之间的合作关系。比如在政治方面,中国和印度在G20里关系紧密,而且我们都是东亚峰会的成员;经济方面,我们还在“金砖四国”中结成了密切的合作关系,在多哈回合谈判中也拥有相同的基本立场。面对目前全球都在关注的气候变化问题,我们同样也都有着非常紧密的合作。
今年是印中建交60周年,让我们回想60年前,当时的印度共和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都成立不久,而那时大部分的亚洲国家以及几乎所有非洲国家都还处在殖民阶段。我们早在60年前就试图创造一种崭新的国际秩序,允许亚洲、非洲、拉美等地国家获得独立。现在,我们在更高层面携手合作重塑世界,因为我们对世界有着共同的利益需求。
中国的年轻人中很少有人知道,即使到了1960年代,只有19个国家向中国派了驻华大使。所以,当中国了解世界的时候,这里的年轻人应该知道,尽管现在有很多国家和中国都建立了外交关系,但大多没有中印关系历史久远。
《商务周刊》:中印两国建交历史久远,且又是邻邦,但到目前为止,两国人民之间对彼此的了解并不深刻。我们应该如何改善这一现象?
苏杰生:首先,我认为应该增进两国之间的商务往来,这也是增进两国之间相互了解的最好方法,因为一旦中国企业和印度企业成为商贸伙伴,了解对方就成了必需的,这一点毋庸置疑。
今年我们计划在中国进行许多项活动以促进两国之间的商务往来。目前,很多中国企业还不知道印度市场有着怎样的发展前景,另外,他们也不清楚印度企业在全世界都在做什么,所以我们必须向他们展示,印度市场可以带给中国企业价值。
目前,我们已经为印度企业在中国举办了很多场产品推介会,到访了17-20个城市。每到一个城市,我们都把中国企业和印度企业安排到同一个房间里,让他们了解彼此的情况,鼓励结成更多的商业合作。此外,两国的年轻人都对商务很感兴趣,他们可以通过商务往来了解对方国家。
当然,我们也可以在其他领域增进两国之间的了解。比如在教育方面,10年前,印度到中国留学的学生不到1000人,而现在大约有8000到9000名印度学生在中国。目前,我们正在努力增加两国之间大学交换生的人数,具体工作已经在进行中,大概会在1年内完成。此外,印度每年有50万人到中国旅游,而10年前可能连5万人都不到。两国青年人的兴趣点极其相似,他们都渴望更好的教育、更高的生活质量等。
所以,中国和印度之间的关系不是停滞不前的,很多事情都在朝着好的一面前进,且两国之间的关系将变得更加紧密。
《商务周刊》:作为促进两国之间相互了解的主要渠道,中印商贸往来的现状如何?
苏杰生:中国和印度的企业确实正在了解对方市场,不过恕我直言,我认为印度企业对中国市场的探索要多于中国企业对印度市场的探索。举个例子,目前印度需要增加大量的发电量,我们发现可以从中国找到合适的电站建造企业,而后中国电力企业就在印度承包了很多大型发电站工程。同样的,印度的电信业发展的非常快,其中印度企业使用了很多中国合作者的设备。这样大型工程的例子我还能说出很多,比如钢铁、公路建设等。另外在消费品方面,印度很多的空调、冰箱都是从中国进口的零部件,以保证较高的性价比。
但是我不认为中国企业和印度企业一样,真正了解对方的价值。以IT产业为例,印度的IT产业和世界的联系非常紧密,但是当我们和中国企业聊起印度的IT产业时,他们认为印度企业只是给其他国家做外包。但实际上外包服务只是印度IT产业极小的一部分,我们给世界带来的价值远比这高很多。比如,我们可以给中国企业提供世界级的IT解决方案。现在,当一个中国IT企业想要成为世界级的企业,会发现和印度IT企业成为合作伙伴将会获得很高的价值。
总的来说,两国之间增进投资的趋势是明朗的,但是我认为,要想让印度企业增加在华投资,还必须让他们相信,他们可以在中国获得同等的合理市场准入条件。
《商务周刊》:印度的IT产业非常发达,并在积极发展本国的制造业,而中国的强势产业是制造业,并希望向包括IT服务业在内的服务行业进行转型。两国之间是否可以相互取经?
苏杰生:印度的经济确实有相当一部分是倚靠IT产业的,但是我们的制造业在国民生产中也占了很大的比重。现在,印度正思考如何成为一个在制造业上有竞争优势的国家,当然,这其中也包括IT制造业。我们在与中国企业的合作中,学到了很多,就比如我刚刚提到的电力设备的建造。不过因为中国和印度的市场模式不相同,所以我们要有选择的学习。
在IT领域,中国企业可以通过和印度企业的合作增加自身的竞争力,不过IT产业比较特殊,这不是纸上谈兵就能增进技能的,还需要脚踏实地的练习。所以只靠印度的企业来中国培训,教授这里的技术人员如何做是不够的,中国企业还需要亲手操作。
中国IT企业在增强自己国际竞争力的过程中,首先要做的是通过和国际合作了解全球市场的需求,因为印度的IT产业和世界实现了完全对接,所以从这里连接世界是非常可行的。目前,我们把促进中印两国IT企业合作当做首要的商业推进领域。
《商务周刊》:目前全球只有两个国家的人口超过了10亿人,即中国和印度,两国还同属发展中国家,且都是“金砖四国”的成员之一。因为具有很多相似之处,一些学者也将中国和印度称作“竞争者”,您对此怎么看?
苏杰生:我不认同这样一种说法,当把合作和竞争放在一起的时候,一方肯定是好的,另一方肯定是坏的。竞争并不代表纯粹的消极,我们可以通过竞争获得更加出色的竞争力。比如当我们看到中国取得了某方面成功的时候,就会自我激励:“邻国可以做到,我们也能”。竞争其实是生命的一部分,大家通过比较、竞争获得荣誉感。国家让国民具有荣誉感是好事。
中印两国的人民都非常爱国,我们也确实有过关系紧张的时候,但两国也都曾经和世界其他国家有过紧张关系。现在我们正在逐步修复两国之间友好的关系。如果我们从全球体系里看600年、1000年前的中国和印度,两国都曾是世界的主要大国。
现在我们在重拾大国地位的过程中,大家都需要发展国力,被再度认可,其实做的都是一样的,所以有时我们捆绑在一起,有时又被分开来看,这都是正常的。有人会说,中国的IT产业发展起来了,会不会影响印度的IT业。我的答案是否定的。我们不应该把眼光困在眼下有限的两国本土市场,当我有生意做的时候你就没有了,而是要携手成长,通过拥有优势征服更大的全球市场。
我不认为中国和印度之间存在“双输”的关系。当然,我们之间的紧密关系还要通过各自努力来推进。目前,印度人十分向往拥有更好的生活质量,这是我们当前的首要任务。实际上,如何让我们的孩子拥有更好的教育、更好的居住环境等问题,也正是中国人民在思考的问题。这些就是我们携手合作的基础,因为这些问题已经很少存在于欧美发达国家。
让每个家庭都有和谐的生活是我们共同的奋斗目标。所以在多哈回合谈判上,我们共同关注食品安全问题;在哥本哈根会议上,我们都为发展不受到限制而努力。如果我们能在这些国际事务中取得胜利,那么我们都是赢家。这就是我们互相帮助的原因。
苏杰生:如果我们仔细回顾过去的这10年,将会有重大的发现。举个例子,10年前纳拉亚南总统来华访问的时候,中印之间的贸易额只有30亿美元。现在,我们之间的年贸易额是500亿美元,并有望在今年实现600亿美元的目标。所以,我们可以看到,中印在过去的10年中,在经济方面进行了大量的合作。
实际上,不仅仅是在经济领域,在过去的10年中,我们在很多领域都增进了两国之间的合作关系。比如在政治方面,中国和印度在G20里关系紧密,而且我们都是东亚峰会的成员;经济方面,我们还在“金砖四国”中结成了密切的合作关系,在多哈回合谈判中也拥有相同的基本立场。面对目前全球都在关注的气候变化问题,我们同样也都有着非常紧密的合作。
今年是印中建交60周年,让我们回想60年前,当时的印度共和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都成立不久,而那时大部分的亚洲国家以及几乎所有非洲国家都还处在殖民阶段。我们早在60年前就试图创造一种崭新的国际秩序,允许亚洲、非洲、拉美等地国家获得独立。现在,我们在更高层面携手合作重塑世界,因为我们对世界有着共同的利益需求。
中国的年轻人中很少有人知道,即使到了1960年代,只有19个国家向中国派了驻华大使。所以,当中国了解世界的时候,这里的年轻人应该知道,尽管现在有很多国家和中国都建立了外交关系,但大多没有中印关系历史久远。
《商务周刊》:中印两国建交历史久远,且又是邻邦,但到目前为止,两国人民之间对彼此的了解并不深刻。我们应该如何改善这一现象?
苏杰生:首先,我认为应该增进两国之间的商务往来,这也是增进两国之间相互了解的最好方法,因为一旦中国企业和印度企业成为商贸伙伴,了解对方就成了必需的,这一点毋庸置疑。
今年我们计划在中国进行许多项活动以促进两国之间的商务往来。目前,很多中国企业还不知道印度市场有着怎样的发展前景,另外,他们也不清楚印度企业在全世界都在做什么,所以我们必须向他们展示,印度市场可以带给中国企业价值。
目前,我们已经为印度企业在中国举办了很多场产品推介会,到访了17-20个城市。每到一个城市,我们都把中国企业和印度企业安排到同一个房间里,让他们了解彼此的情况,鼓励结成更多的商业合作。此外,两国的年轻人都对商务很感兴趣,他们可以通过商务往来了解对方国家。
当然,我们也可以在其他领域增进两国之间的了解。比如在教育方面,10年前,印度到中国留学的学生不到1000人,而现在大约有8000到9000名印度学生在中国。目前,我们正在努力增加两国之间大学交换生的人数,具体工作已经在进行中,大概会在1年内完成。此外,印度每年有50万人到中国旅游,而10年前可能连5万人都不到。两国青年人的兴趣点极其相似,他们都渴望更好的教育、更高的生活质量等。
所以,中国和印度之间的关系不是停滞不前的,很多事情都在朝着好的一面前进,且两国之间的关系将变得更加紧密。
《商务周刊》:作为促进两国之间相互了解的主要渠道,中印商贸往来的现状如何?
苏杰生:中国和印度的企业确实正在了解对方市场,不过恕我直言,我认为印度企业对中国市场的探索要多于中国企业对印度市场的探索。举个例子,目前印度需要增加大量的发电量,我们发现可以从中国找到合适的电站建造企业,而后中国电力企业就在印度承包了很多大型发电站工程。同样的,印度的电信业发展的非常快,其中印度企业使用了很多中国合作者的设备。这样大型工程的例子我还能说出很多,比如钢铁、公路建设等。另外在消费品方面,印度很多的空调、冰箱都是从中国进口的零部件,以保证较高的性价比。
但是我不认为中国企业和印度企业一样,真正了解对方的价值。以IT产业为例,印度的IT产业和世界的联系非常紧密,但是当我们和中国企业聊起印度的IT产业时,他们认为印度企业只是给其他国家做外包。但实际上外包服务只是印度IT产业极小的一部分,我们给世界带来的价值远比这高很多。比如,我们可以给中国企业提供世界级的IT解决方案。现在,当一个中国IT企业想要成为世界级的企业,会发现和印度IT企业成为合作伙伴将会获得很高的价值。
总的来说,两国之间增进投资的趋势是明朗的,但是我认为,要想让印度企业增加在华投资,还必须让他们相信,他们可以在中国获得同等的合理市场准入条件。
《商务周刊》:印度的IT产业非常发达,并在积极发展本国的制造业,而中国的强势产业是制造业,并希望向包括IT服务业在内的服务行业进行转型。两国之间是否可以相互取经?
苏杰生:印度的经济确实有相当一部分是倚靠IT产业的,但是我们的制造业在国民生产中也占了很大的比重。现在,印度正思考如何成为一个在制造业上有竞争优势的国家,当然,这其中也包括IT制造业。我们在与中国企业的合作中,学到了很多,就比如我刚刚提到的电力设备的建造。不过因为中国和印度的市场模式不相同,所以我们要有选择的学习。
在IT领域,中国企业可以通过和印度企业的合作增加自身的竞争力,不过IT产业比较特殊,这不是纸上谈兵就能增进技能的,还需要脚踏实地的练习。所以只靠印度的企业来中国培训,教授这里的技术人员如何做是不够的,中国企业还需要亲手操作。
中国IT企业在增强自己国际竞争力的过程中,首先要做的是通过和国际合作了解全球市场的需求,因为印度的IT产业和世界实现了完全对接,所以从这里连接世界是非常可行的。目前,我们把促进中印两国IT企业合作当做首要的商业推进领域。
《商务周刊》:目前全球只有两个国家的人口超过了10亿人,即中国和印度,两国还同属发展中国家,且都是“金砖四国”的成员之一。因为具有很多相似之处,一些学者也将中国和印度称作“竞争者”,您对此怎么看?
苏杰生:我不认同这样一种说法,当把合作和竞争放在一起的时候,一方肯定是好的,另一方肯定是坏的。竞争并不代表纯粹的消极,我们可以通过竞争获得更加出色的竞争力。比如当我们看到中国取得了某方面成功的时候,就会自我激励:“邻国可以做到,我们也能”。竞争其实是生命的一部分,大家通过比较、竞争获得荣誉感。国家让国民具有荣誉感是好事。
中印两国的人民都非常爱国,我们也确实有过关系紧张的时候,但两国也都曾经和世界其他国家有过紧张关系。现在我们正在逐步修复两国之间友好的关系。如果我们从全球体系里看600年、1000年前的中国和印度,两国都曾是世界的主要大国。
现在我们在重拾大国地位的过程中,大家都需要发展国力,被再度认可,其实做的都是一样的,所以有时我们捆绑在一起,有时又被分开来看,这都是正常的。有人会说,中国的IT产业发展起来了,会不会影响印度的IT业。我的答案是否定的。我们不应该把眼光困在眼下有限的两国本土市场,当我有生意做的时候你就没有了,而是要携手成长,通过拥有优势征服更大的全球市场。
我不认为中国和印度之间存在“双输”的关系。当然,我们之间的紧密关系还要通过各自努力来推进。目前,印度人十分向往拥有更好的生活质量,这是我们当前的首要任务。实际上,如何让我们的孩子拥有更好的教育、更好的居住环境等问题,也正是中国人民在思考的问题。这些就是我们携手合作的基础,因为这些问题已经很少存在于欧美发达国家。
让每个家庭都有和谐的生活是我们共同的奋斗目标。所以在多哈回合谈判上,我们共同关注食品安全问题;在哥本哈根会议上,我们都为发展不受到限制而努力。如果我们能在这些国际事务中取得胜利,那么我们都是赢家。这就是我们互相帮助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