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335.22 【文章标识码】B 【文章编号】1326-3587(2012)08-0083-01
一、对新教材内容的认识
1、突出重点,重视“三基”培养。新教材大量增加了现代数学的重要基础知识:简易逻辑、向量、概率、极限、导数、线性规划等,引进新内容的同时,也引进了一些重要的近代数学思想,如极限思想。而这些新内容的增添,为新课程卷的实施增加了的绚丽的光彩。新内容的增加,强化了学科间的联系,使数学思想及方法更加生动具体,如线性规划的应用,除了使数学中的数型结合思想更加形象,更让学生感到了身边数学的存在,学生从周围商店的盈利到家庭日用生活的收支,用所学的线性规划理论能做出合理的安排。正是这些新内容的出现,为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观察、学会研究社会问题,指明了方向。
新旧教材从内容上也有了适当的调整,将数列由原来在高二学习的独立章节,调整到高一与函数合为一体,成为函数的一部分,丰富了函数的内容,使知识的结构更加合理化,而立体几何由高一移到了高二年级下学期,把解析几何提到了前面,从总体上看教材对内容的安排更加严密,更加系统了。
2、规范数学语言与国际符号接轨。新教材中对三角函数符号做了进一步规范,将原教材中的正切、余切符号“tg”“ctg”分别用“tan”“cot”表示,与国际通用符号一致,弧度中增加了符号“rad”。在物理、化学等相关学科应用中使用了专业符号。如大气压强:pa,长度:m,时间:S等等。在书后又增加中英文汇对照表,帮助学生对数学符号的来龙去脉做了深入了解,便于记忆及引入。
数学问题的研究多借助于数学语言的表述,而新课程对学生用数学语言表达问题的要求上更集中、更规范、更精练、更具体,这正是新课程的优越性。
3、研究性课题的出现,扩展了学生的学习视野。新教材与旧教材最突出的不同部分是增加了“研究性课题”的学习。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为其他学科奠基,若数学内容的实效性不强、结构单一,知识体系的封闭,脱离了学生经验和社会实际的联系,则数学课程就难以适应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对学生多样化发展也有不良的影响。而研究性课题的产生,弥补了基础数学在这方面的不足。新课程用了一定的课时,促使学生深入社会调查,引导学生走出教室,注重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通过教学拓展知识,深入生活获取感受,促使学生积极进取去适应社会。这也正是新课程要达到的目的之一。
二、对新课程教学的理解
1、要做到真正领会新课程改革的实验目的,明确新教材所蕴涵的数学思想和实现目标,合理安排教学方法,使自己的教学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就必须认真阅读大纲和新教材,切实掌握新旧大纲、教材之间的差异,思考精简和更新部分的意图。和同行之间对存在的问题要进行广泛的交流讨论,不断总结提高驾驭教材的能力。同时要把握好新教材的方向,由于新教材内容上做了大量的删减,要求也降低了不少。有不少教师认为知识的难度降低了,挖掘教材也不用象原来那么深了,只将教材上的知识传授下去,学生会处理习题、练习就够了。其实不然,认真研究教材就会发现:新教材对学生的能力要求更高了。删去了函数的奇偶性的提法,在应用中要求学生会自定义命题,删去了坐标变换,要求学生会用向量对曲线标准的位置做平移,探究意识更增强了,还有许多知识都是如此。表面看来,内容减了,其实对学生的分析能力、创新意识却加强了。
新增内容是新课程的活力和精髓,是近、现代数学在高中的渗透,无论是微积分、向量,还是概率统计,都蕴涵着丰富的数学思想方法和数学语言。对这些新的内容在解题中的独特功能,要充分重视,注意在知识网络交汇处的教学,打破旧的课程观念带给新课程教学中的经验性及片面性。
2、在新教材的使用中必须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还学生为课堂的主人。在课堂上创设学生自主学习的情境,设计一些有层次的问题,鼓励学生共同参与讨论,寻求产生思维的原因,善于提供各种机会,让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表现自己的特点,使学生既有成功的喜悦,又有勇气面对困难、团结合作、共同拼搏的精神,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但部分教师的课堂教学安排中,对教材中安排的阅读材料内容,往往忽略不提或一带而过,这是不可取的。数学知识的应用,在阅读材料中表现的淋漓尽致,能更清楚的展示新课程的魅力,丰富了数学视野。教学中对研究性课题的学习,是对新课程实施学生自主化、个性化的贯彻,把这两部分崭新的知识完全忽略或退居边缘,都是对新课程的歪曲。
新教材、新标准给我们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新的要求,墨守成规、固步自封只能遭到淘汰,只有通过我们的不懈努力,才可能有新的成就,才能推动教育的发展。一切为了学生,为了所有学生,让我们一起进步吧!
一、对新教材内容的认识
1、突出重点,重视“三基”培养。新教材大量增加了现代数学的重要基础知识:简易逻辑、向量、概率、极限、导数、线性规划等,引进新内容的同时,也引进了一些重要的近代数学思想,如极限思想。而这些新内容的增添,为新课程卷的实施增加了的绚丽的光彩。新内容的增加,强化了学科间的联系,使数学思想及方法更加生动具体,如线性规划的应用,除了使数学中的数型结合思想更加形象,更让学生感到了身边数学的存在,学生从周围商店的盈利到家庭日用生活的收支,用所学的线性规划理论能做出合理的安排。正是这些新内容的出现,为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观察、学会研究社会问题,指明了方向。
新旧教材从内容上也有了适当的调整,将数列由原来在高二学习的独立章节,调整到高一与函数合为一体,成为函数的一部分,丰富了函数的内容,使知识的结构更加合理化,而立体几何由高一移到了高二年级下学期,把解析几何提到了前面,从总体上看教材对内容的安排更加严密,更加系统了。
2、规范数学语言与国际符号接轨。新教材中对三角函数符号做了进一步规范,将原教材中的正切、余切符号“tg”“ctg”分别用“tan”“cot”表示,与国际通用符号一致,弧度中增加了符号“rad”。在物理、化学等相关学科应用中使用了专业符号。如大气压强:pa,长度:m,时间:S等等。在书后又增加中英文汇对照表,帮助学生对数学符号的来龙去脉做了深入了解,便于记忆及引入。
数学问题的研究多借助于数学语言的表述,而新课程对学生用数学语言表达问题的要求上更集中、更规范、更精练、更具体,这正是新课程的优越性。
3、研究性课题的出现,扩展了学生的学习视野。新教材与旧教材最突出的不同部分是增加了“研究性课题”的学习。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为其他学科奠基,若数学内容的实效性不强、结构单一,知识体系的封闭,脱离了学生经验和社会实际的联系,则数学课程就难以适应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对学生多样化发展也有不良的影响。而研究性课题的产生,弥补了基础数学在这方面的不足。新课程用了一定的课时,促使学生深入社会调查,引导学生走出教室,注重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通过教学拓展知识,深入生活获取感受,促使学生积极进取去适应社会。这也正是新课程要达到的目的之一。
二、对新课程教学的理解
1、要做到真正领会新课程改革的实验目的,明确新教材所蕴涵的数学思想和实现目标,合理安排教学方法,使自己的教学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就必须认真阅读大纲和新教材,切实掌握新旧大纲、教材之间的差异,思考精简和更新部分的意图。和同行之间对存在的问题要进行广泛的交流讨论,不断总结提高驾驭教材的能力。同时要把握好新教材的方向,由于新教材内容上做了大量的删减,要求也降低了不少。有不少教师认为知识的难度降低了,挖掘教材也不用象原来那么深了,只将教材上的知识传授下去,学生会处理习题、练习就够了。其实不然,认真研究教材就会发现:新教材对学生的能力要求更高了。删去了函数的奇偶性的提法,在应用中要求学生会自定义命题,删去了坐标变换,要求学生会用向量对曲线标准的位置做平移,探究意识更增强了,还有许多知识都是如此。表面看来,内容减了,其实对学生的分析能力、创新意识却加强了。
新增内容是新课程的活力和精髓,是近、现代数学在高中的渗透,无论是微积分、向量,还是概率统计,都蕴涵着丰富的数学思想方法和数学语言。对这些新的内容在解题中的独特功能,要充分重视,注意在知识网络交汇处的教学,打破旧的课程观念带给新课程教学中的经验性及片面性。
2、在新教材的使用中必须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还学生为课堂的主人。在课堂上创设学生自主学习的情境,设计一些有层次的问题,鼓励学生共同参与讨论,寻求产生思维的原因,善于提供各种机会,让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表现自己的特点,使学生既有成功的喜悦,又有勇气面对困难、团结合作、共同拼搏的精神,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但部分教师的课堂教学安排中,对教材中安排的阅读材料内容,往往忽略不提或一带而过,这是不可取的。数学知识的应用,在阅读材料中表现的淋漓尽致,能更清楚的展示新课程的魅力,丰富了数学视野。教学中对研究性课题的学习,是对新课程实施学生自主化、个性化的贯彻,把这两部分崭新的知识完全忽略或退居边缘,都是对新课程的歪曲。
新教材、新标准给我们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新的要求,墨守成规、固步自封只能遭到淘汰,只有通过我们的不懈努力,才可能有新的成就,才能推动教育的发展。一切为了学生,为了所有学生,让我们一起进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