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7月6日,美国政府正式对价值340亿美元的中国商品加征23%关税,发动了“经济史上最大的贸易战”。与此同时,中方反制措施亦对等同步展开。中美贸易摩擦最终还是不可避免地愈演愈烈。
越是在这个时候,我们越是要与其他国家一起共同维护自由贸易和多邊体制,我们越是要坚定不移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保护企业家精神,强化产权保护,为世界各国在华企业创造良好营商环境。
如何应对当前的贸易摩擦以及中美之间可能发生的更大的冲突?历史的经验教训表明,战胜外部挑战的关键在于我们自身的信心和应对方式。
中国需要倡导国际间互惠式发展,维护和完善现有国际秩序和规则,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同时,中国更需要解决目前国内遇到的问题,包括去杠杆、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转型高质量发展,尤其是需要进一步开放市场,改革和完善我们的营商环境,吸引国内外各方投资,以最大的信念和决心巩固和发展改革开放四十年来的成就。
我们如何以更深的改革、更大的开放应对当前的挑战?
首先,改革开放的主题不会变。最新中央发布的新版负面清单将进一步激发各国投资者来华投资热情。此次负面清单涉及汽车行业和金融等境外投资者长期关心的领域,中国将逐步放开这些关键性领域,激发各国投资者来华投资的热情。同时,中国也将继续推进投资的便利化,优化营商环境,使对外开放的举措落地生根,让外资企业继续成为推动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这其中,如何坚持按国际规则办事,坚持依法执政,让国内外投资商有个放心的营商环境将成为重中之重——毕竟,最大的投资环境是制度环境,一个稳定、理性、法治的中国是海内外投资商广泛认可和期望的。
其次,中国已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和汽车、住宅等领域全球最大消费市场,这个优势不能丢。我们要看到,中国市场最大的武器就是近14亿人民的消费。中国开放了金融,开放了制造业,降低与人们相关的日用品、奢侈品的关税,后面还有很多领域会制定路标逐步开放,这必将有利于中国的消费升级以及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毕竟,改革开放的目的是增强我国经济的竞争力,顺应全球潮流,最终目的还是为让人民过上好日子。某种程度上,中国发展的最大优势,是人民对幸福生活的渴望和为此激发出的奋斗精神。为此,政府一方面要鼓励民众消费升级,另一方面也要利用关税及个税调节等手段,降低人们的消费成本,激发消费活力。
再次,为应对特朗普政府通过减税吸引制造业回流,中国引进外资需进一步完善营商环境。2017年以来,为了更有效地提高引进外资的力度,一系列政策措施相继配套出台,如《自由贸易试验区外商投资负面清单》《国务院关于扩大对外开放积极利用外资若干措施的通知》。在改善营商环境方面,我们还需要“大手笔”:一是通过制定系统性的法律法规,提高营商环境的法洽化水平,一些“规定”“通知”需要以法规的方式固定下来,让投资者有长期预期和信心;二是通过简政放权,提升外资营商环境的便利化水平,行政审批实施“单一窗口、单一表格”受理模式,打造服务型政府形象;三是通过“互联网 ”的模式提升外资营商环境的信息化水平,大力推进“互联网 政务服务”的信息化管理模式,让执政水平跟上科技进步的步伐。
我们应该看到,近几年来,虽然中国营商便利度近三年在全球排名跃升18位,其中,开办企业便利度更是跃升31位(2017年世界银行发布的《全球营商环境报告》),但解决一直存在的“开放少、审批难、限制多”等诸多顽疾,还需要痛下决心。
最后,也是更紧迫的是,对外开放的同时我们还要坚持对内开放,即为国内企业创造良好营商环境。为此须加快降低制造业企业的负担,比如税收以及人工成本(社保费用),提供稳定的可预期的政策环境,让企业安心生产以及积极投入研发。对中小微企业要提供税收和金融方面的优惠和扶持,让它们生存和发展下去。总之,让国内企业尤其制造业有个修养生息的环境,让政府和企业有个共度时艰的共识。
中央领导人对于当下中国面临的形势用了三个“逼人”:“形势逼人,挑战逼人,使命逼人”。压力倒逼改革,挑战激发开放,我们要以更大的开放应对压力和挑战,以更优的环境吸引天下资本,转化成中国经济的新动能。
越是在这个时候,我们越是要与其他国家一起共同维护自由贸易和多邊体制,我们越是要坚定不移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保护企业家精神,强化产权保护,为世界各国在华企业创造良好营商环境。
如何应对当前的贸易摩擦以及中美之间可能发生的更大的冲突?历史的经验教训表明,战胜外部挑战的关键在于我们自身的信心和应对方式。
中国需要倡导国际间互惠式发展,维护和完善现有国际秩序和规则,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同时,中国更需要解决目前国内遇到的问题,包括去杠杆、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转型高质量发展,尤其是需要进一步开放市场,改革和完善我们的营商环境,吸引国内外各方投资,以最大的信念和决心巩固和发展改革开放四十年来的成就。
我们如何以更深的改革、更大的开放应对当前的挑战?
首先,改革开放的主题不会变。最新中央发布的新版负面清单将进一步激发各国投资者来华投资热情。此次负面清单涉及汽车行业和金融等境外投资者长期关心的领域,中国将逐步放开这些关键性领域,激发各国投资者来华投资的热情。同时,中国也将继续推进投资的便利化,优化营商环境,使对外开放的举措落地生根,让外资企业继续成为推动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这其中,如何坚持按国际规则办事,坚持依法执政,让国内外投资商有个放心的营商环境将成为重中之重——毕竟,最大的投资环境是制度环境,一个稳定、理性、法治的中国是海内外投资商广泛认可和期望的。
其次,中国已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和汽车、住宅等领域全球最大消费市场,这个优势不能丢。我们要看到,中国市场最大的武器就是近14亿人民的消费。中国开放了金融,开放了制造业,降低与人们相关的日用品、奢侈品的关税,后面还有很多领域会制定路标逐步开放,这必将有利于中国的消费升级以及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毕竟,改革开放的目的是增强我国经济的竞争力,顺应全球潮流,最终目的还是为让人民过上好日子。某种程度上,中国发展的最大优势,是人民对幸福生活的渴望和为此激发出的奋斗精神。为此,政府一方面要鼓励民众消费升级,另一方面也要利用关税及个税调节等手段,降低人们的消费成本,激发消费活力。
再次,为应对特朗普政府通过减税吸引制造业回流,中国引进外资需进一步完善营商环境。2017年以来,为了更有效地提高引进外资的力度,一系列政策措施相继配套出台,如《自由贸易试验区外商投资负面清单》《国务院关于扩大对外开放积极利用外资若干措施的通知》。在改善营商环境方面,我们还需要“大手笔”:一是通过制定系统性的法律法规,提高营商环境的法洽化水平,一些“规定”“通知”需要以法规的方式固定下来,让投资者有长期预期和信心;二是通过简政放权,提升外资营商环境的便利化水平,行政审批实施“单一窗口、单一表格”受理模式,打造服务型政府形象;三是通过“互联网 ”的模式提升外资营商环境的信息化水平,大力推进“互联网 政务服务”的信息化管理模式,让执政水平跟上科技进步的步伐。
我们应该看到,近几年来,虽然中国营商便利度近三年在全球排名跃升18位,其中,开办企业便利度更是跃升31位(2017年世界银行发布的《全球营商环境报告》),但解决一直存在的“开放少、审批难、限制多”等诸多顽疾,还需要痛下决心。
最后,也是更紧迫的是,对外开放的同时我们还要坚持对内开放,即为国内企业创造良好营商环境。为此须加快降低制造业企业的负担,比如税收以及人工成本(社保费用),提供稳定的可预期的政策环境,让企业安心生产以及积极投入研发。对中小微企业要提供税收和金融方面的优惠和扶持,让它们生存和发展下去。总之,让国内企业尤其制造业有个修养生息的环境,让政府和企业有个共度时艰的共识。
中央领导人对于当下中国面临的形势用了三个“逼人”:“形势逼人,挑战逼人,使命逼人”。压力倒逼改革,挑战激发开放,我们要以更大的开放应对压力和挑战,以更优的环境吸引天下资本,转化成中国经济的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