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都知道,音乐作为人类美好情操和智慧和结晶,是一种美的艺术,更是能愉悦广大人民心灵的手段。通过音乐教学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就是一种普及音乐的很好方法。新课改下的人教版“高中音乐鉴赏”这门课,及时的为广大高中学子提供了学习音乐、认识音乐的道路,不但为广大的高中学生提供了认识音乐、了解音乐的很好途迳,它也可以丰富学生的联想力和想像力、净化学生的心灵,陶冶学生性情。它更是提高学生们对美的认知能力和鉴赏能力的有效手段和方法。但是由于某些原因,我们本地的高中生们对这门学科的接受承诺却不太理想。我们市是位于安徽省的西北部,是一个纯粹农业的大市,农业人口占着绝对多的比重,这就使得高中在校生中农村学生占着非常大的比例。而由于农村学校相对办学条件的落后和师资队伍的缺失,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音乐课普遍没有很好的开展,从而使从农村升上来的广大高中学生对音乐知识的掌握和理解有着很大的不足。造成高中阶段学生们不但不能主动接受“音乐鉴赏”这门课,还有严重的排斥现象存在。他们对音乐相关知识的掌握,对音乐的认知程度只停留在对一般的通俗歌曲的了解,而对我国传统音乐、民族民间音乐和西方音乐等方面可以说是一无所知,他们对音乐作品的陌生感和不熟悉感,使学生们不知道从何去理解,也不知道怎么去理解。
在现实情况中,学生对传统音乐和高雅音乐存在陌生感是一种普遍现象。上音乐课的时候没有几个学生是真正的专注于音乐学习上的。我深刻的感受到:如何使“音乐鉴赏”被学生所接受,如何让学生对音乐充满兴趣,如何让音乐课真正的成为学生提高美育水平的窗口,是能否上好“音乐鉴赏”的关键。音乐和我们每个人的生活和学习是密不可分的,它可以说是能伴随着我们每一个人的一生。音乐是情感的艺术,它具有以情感人、声情并茂和潜移默化的教育功能。从现实生活来看,任何人对美好的事物总是能主动接受的,对于音乐也不例外,其实,学生们对传统音乐和高雅音乐的排斥心理,学生们不能主动去接受这方面的音乐作品,并不是说他们不喜欢这些音乐,而是由于他们对这些音乐的陌生感造成了他们面对这些音乐时而感到无所事从。只要教师引导有方,积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那么这个问题是能很好的解决的。因此,如何能最大限度的在音乐课堂上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力,最大限度的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是上好“音乐鉴赏”课的关键。
怎么样才能改变学生们在“音乐鉴赏”课堂上由教师的被动灌输到自己的主动参与,由敷衍应付到兴致勃勃的专注音乐的这种现象呢?大哲学家柏拉图非常强调从小培养青少年养成爱美的习贯的重要性。他说过“应该寻找一引起有本领的艺术家,把自然的优美方面描绘出来,使我们的青少年像住在风和日暖的地带一样,四周一切都对健康有益,天天耳濡目染于优美的作品,像从一种清幽境界呼吸一阵清风,从我们不知不沉地从小就培养起对于美的爱好。”音乐教学中,针对学生们的排斥现象,教师就应该为学生创造一个音乐审美的艺术环境和心理环境,引导学生直接参与音乐的审美体验,使他们在美好的艺术环境里和兴趣昂然的情理环境中,愉悦的进行学习。
1.配合教学章节需要,调动学生课堂情绪
由于学生对“音乐鉴赏”教材上的作品的不熟悉性,导致学生在课堂不能很好的专注于音乐本身,从而影响了学生对音乐作品的理解和把握。如果能把学生的情绪调动起来,使其和音乐作品的情绪融为一体,这样学生不但有利于学生理解作品,而且也能提高学生关注音乐的兴致。
1.1 我在教唱歌曲的时候,由于学生喜欢的是流行歌曲,所以学生们始终提不起兴致和精神,我于是就采用诙谐的语言、强调式的教唱来刺激学生的感觉。如在教唱《红旗飘飘》这首歌曲的时候,里面的切分节奏学生始终不能很好的把握准确,我就把节奏分解,同时用加强和夸张的演唱效果来表现,这样学生的注意力都被吸引到了教师的身上力,使他们的思绪跟着教师的讲解展开,从而就能很好的引导他们专注于音乐主题,取得了不错的教学效果。
1.2 在教学中,我时常还采用一些社会上、网络上和媒体等方面常用的一些流行语来刺激学生的感觉,把学生的情绪调动起来,让起兴奋,从而把他们的注意力吸引到教师身上,自然他们也就关注于课题了。
1.3 在找学生演唱或回答问题的时候,我通过合适的方式把学生唱的不准确的地方找出来,用非常夸张的手法对其加以表现,不但使学生对自己的不足之处有个很好的认识,同时也活跃了课堂气氛,从而取得意想不到的收获。
1.4 在语言组织和语气表达上,我尽量采用课题情绪相一致的语气表达上,从而使学生在理解音乐内涵时,能准确把握住作品的情绪体现。如在欣赏《孟姜女哭长城》时,我就用非常沉重的语气来讲述,在欣赏前先让学生的情绪在我的语气引导下,有一个铺垫,然后再欣赏作品,这样学生欣赏作品时,在情绪上就能很好的与作品的表现力相吻合,从而很好的理解了作品的表现力。总之,如果能把学生的情绪调动起来,使其在作品的背景之下,有欢乐,有哀伤,这样课堂气氛起来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就有了,学生对音乐的关注也就会由被动而变为主动了。
2.引入相关故事情节,引导学生即兴表演
《高中音乐鉴赏》教材中,好多音乐作品都是对现实生活的自然体现的,因此在欣赏音乐时,如果把音乐所描述的场景现场表现出来,从学生比较熟识的生活场景入手,不但能充分调动起学生理解音乐内涵的兴致,而且也会取得不错的教学效果。如在欣赏《刨洋芋》这首音乐作品的时候,由于好多学生都来自农村,大多都有过刨洋芋的经历,我就让学生在音乐背景下自编自演刨洋芋的场景,不但加深了学生对音乐的印象,调动起了学生的兴趣,使学生理解了这首作品为何采用这种速度和表现力。在欣赏《王大娘钉缸》时,我让学生分别上来表演钉缸的场面和铁匠打铁的场面,从中找出二者间的差别,这样学生非常清楚的认识到了这首作品为什么采用了活泼而风趣的音乐情绪,而没有采用缓慢而沉重的音乐情绪。通过这种与音乐紧密结合的表演,不但使学生们更好的理解了作品本身,而且也锻炼了学生的表演才能,活跃了课堂气氛,更使学生在音乐课堂上得到了充分的放松和享受。
3.充分结合语言文学,结合音乐互相补充
我们知道,音乐语言具有很强的抽象性,而语言文学艺术在形式的抽象性上虽然不如音乐强烈,但也与音乐有相通之处。音乐中的强弱快慢与文学中的平仄、韵律等有很大的关联。特别是我国古代音乐家或是文学家,都能把两者很好的结合,表现出了一种神奇意境美和音响美。
在欣赏古曲《阳关三叠》时,教师可以把王维的诗制作成幻灯材料,配以写意性非常强的中国山水画,在学生欣赏音乐的同时,教师或学生配以古朴深重的古诗吟诵,营造出古色古香的艺术氛围,使学生品味到作者对在诗中的诚挚情感,以致学生对音乐的表现力有一个非常深刻的认识。同样,在欣赏《扬州幔》的时候,也可以采用听诵结合的办法来进行。
姜夔的《扬州幔》的词体现了凄凉苍茫、迷离婉转,而《扬州幔》的音乐写的是低缓抒情、无限缠绵。听着动听的音乐,配以教师声情并茂的诗词诵现,整个课堂氛围古朴凝重,充满了人文气息,学生不但重温了诗词的美妙,更使他们对音乐作品产生了很强烈的情感。有时我们也可以借助寓言、童话等形式来配合教学,教学效果也是非常可取的。
4.加入舞蹈即兴教学,加强音乐节奏认识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有好多音乐作品是和舞蹈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如我国少数民族音乐、拉美音乐等部分,这些音乐作品本身就是歌舞一体,在欣赏作品的同时通过多媒体手段同时播放与音乐相关的舞蹈,或者现场教学生们跳,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在欣赏西藏民歌和新疆民歌的时候,我就配合音乐教学生们一些藏族舞与维吾尔族舞的典型舞蹈动作,学生们的学习兴致非常的高,从而使学生们较好的理解了我国少数民族民间音乐或民间舞蹈是相辅相承的,是相互补充的。在欣赏阿根廷民歌《小伙伴》时,我就抓住这首歌曲是探戈舞曲的特点,教学生们探戈舞的一些基本动作,不但很好的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致,而且学生对探戈舞曲的节奏特点有了很好的理解和掌握。中学生由于处在特殊的年龄阶段,都普遍有好动,好玩的特点,他们对舞蹈的热情非常的高,学习兴趣非常的大。因此,在音乐欣赏中采用了这种教学方法,我感到学生在音乐课上的主动关注、主动参与的热情越来越强,学生对学习音乐的兴趣是越来越高。同时,在实际教学中,要把握好教学的尺度和方法,在学生们的学习兴趣调动起来以后,要把学习的重点及时的从舞蹈转换到对音乐的鉴赏上来,把学生的专注点引导到音乐本身,这样才能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5.多媒体教学手段配合法
在《高中音乐鉴赏》教材中,一些表现壮丽河山的作品以及一些非洲歌舞音乐,由于音乐作品本身所具有的抽象性和学生们对音乐作品理解的能力很有限,单凭学生自我把握是不能够更好的来理解作品内涵的,从而就会导致学生失去对音乐本身的关注力和兴致。如果通过多媒体的手段,在欣赏音乐的同时,配合着丰富的视频资料,通过多视角、多方位的手段来吸引学生对作品的注意力。就会很好的解决这一问题。在欣赏《长江之歌》时,音乐时而激情高亢,时而抒情绵长,作品为什么要用这样的音乐语言来表现长江呢?如果让学生单凭自身抽象的想象来理解很不容易,但是若要配合着丰富的视频资料,在播放音乐时,同时视频播放长江三峡的奔腾咆哮、长江入海的博大宽广和长江源头的绵绵细流,不仅能提高学生对这首音乐作品的学习热情,还有利于学生对作品内容和表现力的把握。非洲歌舞音乐也是如此。非洲音乐的特点是以打击乐为主的,旋律性差,不易理解,也不容易被学生所理解。在欣赏非洲歌舞音乐的时候,如果也能配合播放一些与非洲人生活和歌舞音乐相关的视频资料的话,同样会更能吸引学生注意力,更能帮助学生来理解非洲音乐的精髓所在。
总知,《高中音乐鉴赏》教材上的音乐作品的种类是丰富的,形式是多样的,这就为我们音乐教师实现自身价值提供了很好的平台,也为我们全面教授学生高雅音乐知识提供的机会,更为我们广大音乐教育者制造了教学革新和创新的机遇。不管我们运用什么样的教学方式和方法,只要科学合理,只要对教学有易,只要能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都是可取的,都是对音乐教育教学革新的一种贡献。
音乐是美的化身,是美的体现。它会给人以心情上的放松和心灵上的愉悦。任何人对美的东西都不会拒绝,高中生也是如此。做为音乐教师,只要我们能认真对待每一节课,能真正把教会学生认识美、理解音乐做为我们的工作重点,把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做为教学出发点和开展音乐教学的突破口,把引导学生充分发挥自我联想放想像做为教学手段,我相信学生们对我国传统音乐、民族民间音乐和西方音乐会真心接受和喜欢的。
收稿日期:2011-04-11
在现实情况中,学生对传统音乐和高雅音乐存在陌生感是一种普遍现象。上音乐课的时候没有几个学生是真正的专注于音乐学习上的。我深刻的感受到:如何使“音乐鉴赏”被学生所接受,如何让学生对音乐充满兴趣,如何让音乐课真正的成为学生提高美育水平的窗口,是能否上好“音乐鉴赏”的关键。音乐和我们每个人的生活和学习是密不可分的,它可以说是能伴随着我们每一个人的一生。音乐是情感的艺术,它具有以情感人、声情并茂和潜移默化的教育功能。从现实生活来看,任何人对美好的事物总是能主动接受的,对于音乐也不例外,其实,学生们对传统音乐和高雅音乐的排斥心理,学生们不能主动去接受这方面的音乐作品,并不是说他们不喜欢这些音乐,而是由于他们对这些音乐的陌生感造成了他们面对这些音乐时而感到无所事从。只要教师引导有方,积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那么这个问题是能很好的解决的。因此,如何能最大限度的在音乐课堂上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力,最大限度的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是上好“音乐鉴赏”课的关键。
怎么样才能改变学生们在“音乐鉴赏”课堂上由教师的被动灌输到自己的主动参与,由敷衍应付到兴致勃勃的专注音乐的这种现象呢?大哲学家柏拉图非常强调从小培养青少年养成爱美的习贯的重要性。他说过“应该寻找一引起有本领的艺术家,把自然的优美方面描绘出来,使我们的青少年像住在风和日暖的地带一样,四周一切都对健康有益,天天耳濡目染于优美的作品,像从一种清幽境界呼吸一阵清风,从我们不知不沉地从小就培养起对于美的爱好。”音乐教学中,针对学生们的排斥现象,教师就应该为学生创造一个音乐审美的艺术环境和心理环境,引导学生直接参与音乐的审美体验,使他们在美好的艺术环境里和兴趣昂然的情理环境中,愉悦的进行学习。
1.配合教学章节需要,调动学生课堂情绪
由于学生对“音乐鉴赏”教材上的作品的不熟悉性,导致学生在课堂不能很好的专注于音乐本身,从而影响了学生对音乐作品的理解和把握。如果能把学生的情绪调动起来,使其和音乐作品的情绪融为一体,这样学生不但有利于学生理解作品,而且也能提高学生关注音乐的兴致。
1.1 我在教唱歌曲的时候,由于学生喜欢的是流行歌曲,所以学生们始终提不起兴致和精神,我于是就采用诙谐的语言、强调式的教唱来刺激学生的感觉。如在教唱《红旗飘飘》这首歌曲的时候,里面的切分节奏学生始终不能很好的把握准确,我就把节奏分解,同时用加强和夸张的演唱效果来表现,这样学生的注意力都被吸引到了教师的身上力,使他们的思绪跟着教师的讲解展开,从而就能很好的引导他们专注于音乐主题,取得了不错的教学效果。
1.2 在教学中,我时常还采用一些社会上、网络上和媒体等方面常用的一些流行语来刺激学生的感觉,把学生的情绪调动起来,让起兴奋,从而把他们的注意力吸引到教师身上,自然他们也就关注于课题了。
1.3 在找学生演唱或回答问题的时候,我通过合适的方式把学生唱的不准确的地方找出来,用非常夸张的手法对其加以表现,不但使学生对自己的不足之处有个很好的认识,同时也活跃了课堂气氛,从而取得意想不到的收获。
1.4 在语言组织和语气表达上,我尽量采用课题情绪相一致的语气表达上,从而使学生在理解音乐内涵时,能准确把握住作品的情绪体现。如在欣赏《孟姜女哭长城》时,我就用非常沉重的语气来讲述,在欣赏前先让学生的情绪在我的语气引导下,有一个铺垫,然后再欣赏作品,这样学生欣赏作品时,在情绪上就能很好的与作品的表现力相吻合,从而很好的理解了作品的表现力。总之,如果能把学生的情绪调动起来,使其在作品的背景之下,有欢乐,有哀伤,这样课堂气氛起来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就有了,学生对音乐的关注也就会由被动而变为主动了。
2.引入相关故事情节,引导学生即兴表演
《高中音乐鉴赏》教材中,好多音乐作品都是对现实生活的自然体现的,因此在欣赏音乐时,如果把音乐所描述的场景现场表现出来,从学生比较熟识的生活场景入手,不但能充分调动起学生理解音乐内涵的兴致,而且也会取得不错的教学效果。如在欣赏《刨洋芋》这首音乐作品的时候,由于好多学生都来自农村,大多都有过刨洋芋的经历,我就让学生在音乐背景下自编自演刨洋芋的场景,不但加深了学生对音乐的印象,调动起了学生的兴趣,使学生理解了这首作品为何采用这种速度和表现力。在欣赏《王大娘钉缸》时,我让学生分别上来表演钉缸的场面和铁匠打铁的场面,从中找出二者间的差别,这样学生非常清楚的认识到了这首作品为什么采用了活泼而风趣的音乐情绪,而没有采用缓慢而沉重的音乐情绪。通过这种与音乐紧密结合的表演,不但使学生们更好的理解了作品本身,而且也锻炼了学生的表演才能,活跃了课堂气氛,更使学生在音乐课堂上得到了充分的放松和享受。
3.充分结合语言文学,结合音乐互相补充
我们知道,音乐语言具有很强的抽象性,而语言文学艺术在形式的抽象性上虽然不如音乐强烈,但也与音乐有相通之处。音乐中的强弱快慢与文学中的平仄、韵律等有很大的关联。特别是我国古代音乐家或是文学家,都能把两者很好的结合,表现出了一种神奇意境美和音响美。
在欣赏古曲《阳关三叠》时,教师可以把王维的诗制作成幻灯材料,配以写意性非常强的中国山水画,在学生欣赏音乐的同时,教师或学生配以古朴深重的古诗吟诵,营造出古色古香的艺术氛围,使学生品味到作者对在诗中的诚挚情感,以致学生对音乐的表现力有一个非常深刻的认识。同样,在欣赏《扬州幔》的时候,也可以采用听诵结合的办法来进行。
姜夔的《扬州幔》的词体现了凄凉苍茫、迷离婉转,而《扬州幔》的音乐写的是低缓抒情、无限缠绵。听着动听的音乐,配以教师声情并茂的诗词诵现,整个课堂氛围古朴凝重,充满了人文气息,学生不但重温了诗词的美妙,更使他们对音乐作品产生了很强烈的情感。有时我们也可以借助寓言、童话等形式来配合教学,教学效果也是非常可取的。
4.加入舞蹈即兴教学,加强音乐节奏认识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有好多音乐作品是和舞蹈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如我国少数民族音乐、拉美音乐等部分,这些音乐作品本身就是歌舞一体,在欣赏作品的同时通过多媒体手段同时播放与音乐相关的舞蹈,或者现场教学生们跳,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在欣赏西藏民歌和新疆民歌的时候,我就配合音乐教学生们一些藏族舞与维吾尔族舞的典型舞蹈动作,学生们的学习兴致非常的高,从而使学生们较好的理解了我国少数民族民间音乐或民间舞蹈是相辅相承的,是相互补充的。在欣赏阿根廷民歌《小伙伴》时,我就抓住这首歌曲是探戈舞曲的特点,教学生们探戈舞的一些基本动作,不但很好的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致,而且学生对探戈舞曲的节奏特点有了很好的理解和掌握。中学生由于处在特殊的年龄阶段,都普遍有好动,好玩的特点,他们对舞蹈的热情非常的高,学习兴趣非常的大。因此,在音乐欣赏中采用了这种教学方法,我感到学生在音乐课上的主动关注、主动参与的热情越来越强,学生对学习音乐的兴趣是越来越高。同时,在实际教学中,要把握好教学的尺度和方法,在学生们的学习兴趣调动起来以后,要把学习的重点及时的从舞蹈转换到对音乐的鉴赏上来,把学生的专注点引导到音乐本身,这样才能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5.多媒体教学手段配合法
在《高中音乐鉴赏》教材中,一些表现壮丽河山的作品以及一些非洲歌舞音乐,由于音乐作品本身所具有的抽象性和学生们对音乐作品理解的能力很有限,单凭学生自我把握是不能够更好的来理解作品内涵的,从而就会导致学生失去对音乐本身的关注力和兴致。如果通过多媒体的手段,在欣赏音乐的同时,配合着丰富的视频资料,通过多视角、多方位的手段来吸引学生对作品的注意力。就会很好的解决这一问题。在欣赏《长江之歌》时,音乐时而激情高亢,时而抒情绵长,作品为什么要用这样的音乐语言来表现长江呢?如果让学生单凭自身抽象的想象来理解很不容易,但是若要配合着丰富的视频资料,在播放音乐时,同时视频播放长江三峡的奔腾咆哮、长江入海的博大宽广和长江源头的绵绵细流,不仅能提高学生对这首音乐作品的学习热情,还有利于学生对作品内容和表现力的把握。非洲歌舞音乐也是如此。非洲音乐的特点是以打击乐为主的,旋律性差,不易理解,也不容易被学生所理解。在欣赏非洲歌舞音乐的时候,如果也能配合播放一些与非洲人生活和歌舞音乐相关的视频资料的话,同样会更能吸引学生注意力,更能帮助学生来理解非洲音乐的精髓所在。
总知,《高中音乐鉴赏》教材上的音乐作品的种类是丰富的,形式是多样的,这就为我们音乐教师实现自身价值提供了很好的平台,也为我们全面教授学生高雅音乐知识提供的机会,更为我们广大音乐教育者制造了教学革新和创新的机遇。不管我们运用什么样的教学方式和方法,只要科学合理,只要对教学有易,只要能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都是可取的,都是对音乐教育教学革新的一种贡献。
音乐是美的化身,是美的体现。它会给人以心情上的放松和心灵上的愉悦。任何人对美的东西都不会拒绝,高中生也是如此。做为音乐教师,只要我们能认真对待每一节课,能真正把教会学生认识美、理解音乐做为我们的工作重点,把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做为教学出发点和开展音乐教学的突破口,把引导学生充分发挥自我联想放想像做为教学手段,我相信学生们对我国传统音乐、民族民间音乐和西方音乐会真心接受和喜欢的。
收稿日期:2011-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