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庄浪县位于甘肃中东部,是中国第一个梯田化模范县,这里属暖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果业是庄浪县农业的四大支柱产业之一,也是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苹果病虫害的发生是影响其产量及品质的主要因素,作者就庄浪县果业发展三个阶段的病虫害发生情况,总结出了重要病虫害的演变规律。现详细分析如下:
1 重要病虫害演变规律
1.1 病害演变规律
1.1.1 2004~2008年的逐年增长期。老果园以腐烂病发生为主,一般园病株率为78%,严重园病株率达90%以上,最终导致毁园。有些果园苹果锈病大量发生,病叶率达98%以上,新栽植果园病害一般较轻。
1.1.2 2008~2010年的波动期。果园白粉病大量发生,且有逐年加重趋势。一般园病梢率为20%左右,重发园病梢率为80%,导致了新梢变细、扭曲、生长受到了抑制。小叶病、缺铁性黄叶病发生范围广,但病株率较低,一般病株率为5%~10%。斑点落叶病,早期落叶病偏轻发生。
1.1.3 2010至至今的稳步发展期。苹果黑红点病成为制约庄浪果品质量上档次的首要病害。白粉病中度偏重发生。2003~2008年早期落叶病重发生,90%的果園8月底下部叶片全部脱落,严重的果园造成二次萌芽。苹果锈病在部分果园大量发生,病叶率48%,最高病叶率达96%;腐烂病病园率达90%,病株率为10%;轮纹病病园率86%;病株率2%。
1.2 虫害演变规律
1.2.1 2004~2008年的逐年增长期。老果园桃小食心虫严重发生,虫果率为42%,严重园虫果率达90%以上,完全丧失经济价值。新果园主要有顶梢卷叶蛾、叶螨、黄砑危害,发生程度轻。
1.2.2 2008~2010年的波动期。桃小食心虫危害得到逐步控制。苹果黄牙、叶螨有逐年增加的趋势,并且发现苹果二斑叶螨有发生的现象。金纹细蛾连年重发生。
1.2.3 2010至至今稳步发展期。桃小食心虫得到全面控制,但苹果黄砑、叶螨、金纹细蛾连年重发生。球坚蚧也由次要虫害上升为主要虫害。
2 重要病虫害演替原因分析
2.1 增长期。果园管理水平整体比较粗放,老果园树体逐渐衰弱,病虫害防治技术处于较低水平。严重发生的重要原因是:果农掌握不了最佳用药时间,盲目用药,且粗放管理。
2.2 波动期。由于果农认识不足加之果品价格及管理水平等因素的影响,非优生区出现大面积砍伐果树现象。由于果园种植的密度太高,再加上后期管理的粗放,导致白粉病、小叶病、缺铁性黄叶病以及桃小食心虫、黄砑、叶螨等病虫害发生严重。
2.3 稳定期。苹果生产处于平稳阶段。苹果产业化的发展使得套袋技术大面积推广,完全控制了桃小食心虫的危害。但苹果黑红心点病随后成为制约庄浪县果品质量上台阶的主要因素。再加之果园后期管理跟不上,苹果锈病在部分果园大量发生。普通药剂防效较差,且其若虫期较短,最佳用药时间难以掌握;漏喷现象严重,尤其是顶梢漏喷。
3 庄浪县苹果主要病虫害发生趋势
3.1 果农管理水平偏低,统防统治面积难以进一步扩大
近两年,果树统防统治工作虽具有一定规模,但一家一户的栽植模式,其经济基础和思想意识各不相同。随着优果工程及科技示范园和果业技术的大力推广,大改形面积不断增加,树体伤口增多,而果农只注重主干上下腐烂病的防治,而忽视主枝上的腐烂病斑的防治,加之对轮纹病危害防治认识不足,及有可能导致腐烂病、轮纹病逐年加重发生。
3.2 虫源、病源数量及越冬基数偏高
作者通过走访庄浪县苹果主产区,发现每村都有10户以上果农因经商或者经济原因对果园放任不管,加之漏喷现象严重,从而为病虫害繁衍积累提供了基地。大部分果农重视套袋前的用药,而忽视了果园后期管理,从而导致果园管理前紧后松,病虫害越冬基数偏高。
3.3 气象因素和地理条件
庄浪县一般春冬干旱,秋季多雨,这对苹果白粉病、早期落叶病、锈病等病害发生十分有利;一旦气候条件适宜,极有可能导致苹果锈病流行。
3.4 发病机理不清
苹果黑红点病是制约庄浪县果品上档次的主要病害,其发生与套袋技术、纸膜袋质量、施药技术、管理水平等技术因素密切相关,且其发病机理和发生规律还不是很清楚,这应该是目前庄浪县果业实生区生产急需解决的首要问题。
4 综防对策
4.1 植物检疫
植物检疫是防治植物检疫对象和危害性病虫害传播蔓延的有效措施。各果实生区必须严格遵守植物检疫法规,认真搞好产地及调运过程中的植物检疫工作,防止调入带检疫性病虫害的苗木和接穗。同时从大局出发,发现疫情及时上报,并努力做好疫情控制工作,把危害损失降到最低程度。
4.2 农业防治
农业防治是利用和改进各项农业管理措施,使其有利于果树生长发育,不利于病虫害发生,从而避免或减少病虫害发生和危害,达到保证果树健康生长的目的。这一措施不需要投入药剂和额外资金,具有经济、易操作、便于推广等特点,而且很多措施都是预防性的,认真执行可以大量降低越冬虫口密度和病原初侵染菌源数量。
4.3 生物防治
包括以虫治虫、以菌治虫、以菌治菌等多种方法。果园生态条件比较稳定,开展生物防治有很多有利条件。生物防治有很多优点,但也有其局限性,其主要用于防治土传病害,叶部病害,及收获后病害。建议还是必须与其它防治措施相结合,要正确处理生物防治与化学防治的矛盾。
4.4 物理防治
利用物理因素(光、热、放射线等)抑制、钝化,或者杀死病原物来防治病害。
4.5 人工防治
主要有对腐烂病认真刮治,然后涂药消毒,休眠期刮老树皮等,人工摘除尚未分散的舟形毛虫、天幕毛虫,人工剪除梨瘤蛾越冬梢等。
4.6 化学防治
利用化学农药防治果树病虫害具有高效、速效、使用方便,经济效益高等特点。随着农药品种不断更新。人们必须安全、合理、科学用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化学农药防治病虫害的作用。
1 重要病虫害演变规律
1.1 病害演变规律
1.1.1 2004~2008年的逐年增长期。老果园以腐烂病发生为主,一般园病株率为78%,严重园病株率达90%以上,最终导致毁园。有些果园苹果锈病大量发生,病叶率达98%以上,新栽植果园病害一般较轻。
1.1.2 2008~2010年的波动期。果园白粉病大量发生,且有逐年加重趋势。一般园病梢率为20%左右,重发园病梢率为80%,导致了新梢变细、扭曲、生长受到了抑制。小叶病、缺铁性黄叶病发生范围广,但病株率较低,一般病株率为5%~10%。斑点落叶病,早期落叶病偏轻发生。
1.1.3 2010至至今的稳步发展期。苹果黑红点病成为制约庄浪果品质量上档次的首要病害。白粉病中度偏重发生。2003~2008年早期落叶病重发生,90%的果園8月底下部叶片全部脱落,严重的果园造成二次萌芽。苹果锈病在部分果园大量发生,病叶率48%,最高病叶率达96%;腐烂病病园率达90%,病株率为10%;轮纹病病园率86%;病株率2%。
1.2 虫害演变规律
1.2.1 2004~2008年的逐年增长期。老果园桃小食心虫严重发生,虫果率为42%,严重园虫果率达90%以上,完全丧失经济价值。新果园主要有顶梢卷叶蛾、叶螨、黄砑危害,发生程度轻。
1.2.2 2008~2010年的波动期。桃小食心虫危害得到逐步控制。苹果黄牙、叶螨有逐年增加的趋势,并且发现苹果二斑叶螨有发生的现象。金纹细蛾连年重发生。
1.2.3 2010至至今稳步发展期。桃小食心虫得到全面控制,但苹果黄砑、叶螨、金纹细蛾连年重发生。球坚蚧也由次要虫害上升为主要虫害。
2 重要病虫害演替原因分析
2.1 增长期。果园管理水平整体比较粗放,老果园树体逐渐衰弱,病虫害防治技术处于较低水平。严重发生的重要原因是:果农掌握不了最佳用药时间,盲目用药,且粗放管理。
2.2 波动期。由于果农认识不足加之果品价格及管理水平等因素的影响,非优生区出现大面积砍伐果树现象。由于果园种植的密度太高,再加上后期管理的粗放,导致白粉病、小叶病、缺铁性黄叶病以及桃小食心虫、黄砑、叶螨等病虫害发生严重。
2.3 稳定期。苹果生产处于平稳阶段。苹果产业化的发展使得套袋技术大面积推广,完全控制了桃小食心虫的危害。但苹果黑红心点病随后成为制约庄浪县果品质量上台阶的主要因素。再加之果园后期管理跟不上,苹果锈病在部分果园大量发生。普通药剂防效较差,且其若虫期较短,最佳用药时间难以掌握;漏喷现象严重,尤其是顶梢漏喷。
3 庄浪县苹果主要病虫害发生趋势
3.1 果农管理水平偏低,统防统治面积难以进一步扩大
近两年,果树统防统治工作虽具有一定规模,但一家一户的栽植模式,其经济基础和思想意识各不相同。随着优果工程及科技示范园和果业技术的大力推广,大改形面积不断增加,树体伤口增多,而果农只注重主干上下腐烂病的防治,而忽视主枝上的腐烂病斑的防治,加之对轮纹病危害防治认识不足,及有可能导致腐烂病、轮纹病逐年加重发生。
3.2 虫源、病源数量及越冬基数偏高
作者通过走访庄浪县苹果主产区,发现每村都有10户以上果农因经商或者经济原因对果园放任不管,加之漏喷现象严重,从而为病虫害繁衍积累提供了基地。大部分果农重视套袋前的用药,而忽视了果园后期管理,从而导致果园管理前紧后松,病虫害越冬基数偏高。
3.3 气象因素和地理条件
庄浪县一般春冬干旱,秋季多雨,这对苹果白粉病、早期落叶病、锈病等病害发生十分有利;一旦气候条件适宜,极有可能导致苹果锈病流行。
3.4 发病机理不清
苹果黑红点病是制约庄浪县果品上档次的主要病害,其发生与套袋技术、纸膜袋质量、施药技术、管理水平等技术因素密切相关,且其发病机理和发生规律还不是很清楚,这应该是目前庄浪县果业实生区生产急需解决的首要问题。
4 综防对策
4.1 植物检疫
植物检疫是防治植物检疫对象和危害性病虫害传播蔓延的有效措施。各果实生区必须严格遵守植物检疫法规,认真搞好产地及调运过程中的植物检疫工作,防止调入带检疫性病虫害的苗木和接穗。同时从大局出发,发现疫情及时上报,并努力做好疫情控制工作,把危害损失降到最低程度。
4.2 农业防治
农业防治是利用和改进各项农业管理措施,使其有利于果树生长发育,不利于病虫害发生,从而避免或减少病虫害发生和危害,达到保证果树健康生长的目的。这一措施不需要投入药剂和额外资金,具有经济、易操作、便于推广等特点,而且很多措施都是预防性的,认真执行可以大量降低越冬虫口密度和病原初侵染菌源数量。
4.3 生物防治
包括以虫治虫、以菌治虫、以菌治菌等多种方法。果园生态条件比较稳定,开展生物防治有很多有利条件。生物防治有很多优点,但也有其局限性,其主要用于防治土传病害,叶部病害,及收获后病害。建议还是必须与其它防治措施相结合,要正确处理生物防治与化学防治的矛盾。
4.4 物理防治
利用物理因素(光、热、放射线等)抑制、钝化,或者杀死病原物来防治病害。
4.5 人工防治
主要有对腐烂病认真刮治,然后涂药消毒,休眠期刮老树皮等,人工摘除尚未分散的舟形毛虫、天幕毛虫,人工剪除梨瘤蛾越冬梢等。
4.6 化学防治
利用化学农药防治果树病虫害具有高效、速效、使用方便,经济效益高等特点。随着农药品种不断更新。人们必须安全、合理、科学用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化学农药防治病虫害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