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许多教师由于没有准确把握《语文课程标准》的内涵,对新理念缺乏全面、深入的解读,强调学科整合变成了任意组合,注重人文熏陶忽视了基础知识,尊重个性解读蜕变为无原则的迁就,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脱离了应有的价值取向,本文分析了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上述本色迷失现象,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语文教学要“回家”,必须把握语文课的基本特征,摆正学科之间的关系,严肃严谨地对待和处理教材,在科学有效的语文基础知识训练中渗透人文教育,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不忘遵循正确的价值导向。
[关键词] 整合 人文性 个性化阅读 教材
随着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语文课堂发生了可喜的变化:每一位教师积极地进行课堂教学探索,大胆实践,课堂教学异彩纷呈,高潮迭起,分别从不同角度,诠释了《语文课程标准》的新理念。但是,在这动人的一幕幕背后,认真审视一下当前的课堂教学,不少的教师由于对《语文课程标准》的内涵对新课程缺乏全面的、深入的理解,缺乏理性的思考,课堂教学重现象不重本质,重形式不重实质,用二元对立的、非此即彼的思维方式看待问题,盲目“跟风”,追求“时髦”,使语文课堂渐失“本色”。
鉴于此,语文课改专家和有识之士纷纷撰文疾呼,尤其是崔峦老师提出的“真实、朴实、扎实”的观点,更是吹响了语文回家的号角。“语文回家”就是返朴归真,就是回归本色,但是就目前的语文教学情况来看,语文教学需要解决的问题还很多,语文课回家的路还很长。
一、整合就是任意组合吗?
近年来,新课程“提倡跨领域学习,与其他课程结合”,强调学科之间的整合,体现语文的综合性学习已经成为共识,但是很多教师掌握不好整合的尺寸,出现了许多“四不像”的课。
在我校青年教师语文赛课评比中,某老师执教《五彩池》一课的第二自然段,为了让学生感受五彩池形状的多样,老师让学生充分想象,五彩池还有哪些形状,并用手中的各色彩纸剪一剪,或用彩色笔画一画,学生拿着自己剪的,画的各式各样的“五彩池”争先恐后地贴到黑板上,课堂气氛异常活跃,课堂上应该说无论是学生还是老师的表现,都是值得称道的,但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课堂上热热闹闹,学生的活动形式很多,课是上得活了,却也上得“飘”了。语文的本色丢失了,造成了“散乱的活跃”。一堂课下来,学生读书的时间几乎没有,更谈不上写字教学、阅读教学。如果说这样设计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感受五彩池形状的多样,何不用上课文中的句式“有像的,有像的,有像的”进行说话、写话训练,这样既高效利用了课堂教学时间,学生的想象力和语言能力又得到了发展。
新课程倡导学科间的融合,强调阅读的拓展,这是和时代的需求、社会的发展相一致的。我们要走出小语文的圈子,树立大学科、大语文的观念。学科整合,强调的是渗透,是为我所用。语文教学的过程就是引导学生体验、发现、感悟语言文字之美,作者情感之美、文章意境之美的过程。基于此,语文课堂中,应让学生有充足的读书时间,表演、画画、唱歌、多媒体的运用等等,其实都是帮助学生理解“读书”的手段。这个关系摆正了,各种教学活动就有了明确的指向,课堂上得“活跃”就不会给人“散乱”的感觉了。
二、教材能这样创造性使用吗?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创造性使用教材”已经为广大教师们所认同。在创造性使用教材的过程中,老师们实践的热情十分高涨,但其中一些老师的做法值得商榷。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要遵守两条原则:一是“信奉而不唯是”,二是“遵循而有所立”。前者强调对教材的态度,要相信教材是在国家课程标准目标指导下经教育专家编写的,反映国家对培养人才规格的要求,具有很强科学性,是教学的很好的载体,不要轻易否定;“不唯是”即根据实际情况而确定教学。再好的教材也有需要改进、调整、重组的地方。后者是强调处理教材的行为,是指在用教材作为培养学生的工具时,要结合社会、学校、学生的情况而有所创新。一味地脱离教材任意发挥,为创新而创新,不充分利用“文本”,长此以往,语文教学的基础必会动摇。
三、人文性的基础在哪里?
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以往的语文教学知识化、习题化、繁琐化现象日益严重,学生成了收受和储存语文知识的容器,搬运答案的童工。最终,语文这门人文性最强的学科,异化为脱离人的灵性和情感,“除了一时应付考试有用,一辈子都没用”的“敲门砖”学科。为了纠正这个弊病,新课标明确提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同时,频繁出现“感悟、体验、领悟”等说法,强调三维目标的落实,尤其是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相互渗透。于是,有的教师认为“感悟”是课堂教学的着眼点和归宿点,把引导学生“有所感、有所悟”作为教学的唯一依据,课堂上淡化了语言文字方面的训练。认为它是应试教育的化身,与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相左,与感悟、体验对立。语文课堂中出现了另一种倾向:重视人文性,忽视工具性,变以往的重“练习”弃“感悟”为如今的重“感悟”弃“练习”,造成语言文字本体的失落或淡化。时下的一些课堂教学热热闹闹,教学形式变化多端,可就是很少看见字词教学,基本的识字任务没完成,这样的课怎么看也不是好的语文课。我们在如今的公开课、观摩课中听到的几乎都是阅读课,几乎都是带着浓浓人文色彩的课文,至于识字教学课、练习课就难觅踪影了。
四、学生的个性化阅读都值得尊重吗?
新课标提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于是,为了张扬学生的个性,体现对学生的尊重,时下的语文课堂教学中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情形:不管学生的回答是否正确,理解如何,老师对学生的感悟一味叫好,廉价表扬。最典型的无过于某教师在执教《乌鸦和狐狸》中,为学生欣赏狐狸的欺骗行为而喝彩。
再如一位教师在执教《比金钱更重要》一课中,有位学生发表了自己独特的见解:“如果是我不小心撞坏了反光镜,我肯定不会留下纸条,因为我不是故意撞坏的,再说我留下纸条,如果碰到一个不讲道理的车主,说不定会敲诈我呢!我不是自讨苦吃。”该教师一愣,然后居然大加赞赏:“你真了不起,你的理解和感受与众不同!”课后该教师说,她也感觉到这样理解的价值取向是有偏差的,但是这是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独特体验,我应当尊重她。
这是叫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吗?语文教学倡导多元解读,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这是不容置疑的。问题是当学生的独特体验、多元表达与时代和民族倡导、推崇的主流价值观发生矛盾时,教师不应该做放任自流的旁观者或毫无价值的中立者。我们尊重学生个性化解读的权力,但必须在学生自由感悟的同时,或启发争论、思辩,或进行富有人情味、说服力的耐心引导,促成思想自由的交汇、碰撞、升华,以平等的对话,将注意价值取向和尊重独特体验统一到“学生全面发展和终生发展”上。这样,既发展学生了的创新精神,又提高了学生的道德修养,为学生的终生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否则,又如何实现课标提出的“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呢?
教师采取张扬个性的策略感觉不尽人意还表现在另一个方面,即教师往往在新课伊始让学生找喜欢的地方,选择喜爱的句段、喜爱的内容来读。这是照顾了学生的个性和兴趣,但对于培养学生提纲挈领地获取主要信息的能力是不利的。学习不能全凭自己的好恶和兴趣,有时需要一定的强制与艰苦的努力,如果孩子的读书所得只是来源于“喜欢读”的内容、“不喜欢”读的就少读,或者不读,那么长期下来,这种不完整、不系列的阅读就会导致学生阅读能力上的缺陷。我认为,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在欣赏品评的读书中,为突出某一重点,围绕某一目的,适当选读是可取的、有益的。不把握整体,直接割裂文章的选读是有害的。这也是《语文课程标准》为什么要强调“读好书,读整本的书”的用意。
新课程呼唤“真实、朴实、扎实”的语文课堂,只要我们真诚、踏实地投入,洗尽语文课的“铅华”,回归语文教学的“本色”,将新课程理念扎扎实实转化为课堂教学行为,语文课回家的路其实并不遥远。
[关键词] 整合 人文性 个性化阅读 教材
随着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语文课堂发生了可喜的变化:每一位教师积极地进行课堂教学探索,大胆实践,课堂教学异彩纷呈,高潮迭起,分别从不同角度,诠释了《语文课程标准》的新理念。但是,在这动人的一幕幕背后,认真审视一下当前的课堂教学,不少的教师由于对《语文课程标准》的内涵对新课程缺乏全面的、深入的理解,缺乏理性的思考,课堂教学重现象不重本质,重形式不重实质,用二元对立的、非此即彼的思维方式看待问题,盲目“跟风”,追求“时髦”,使语文课堂渐失“本色”。
鉴于此,语文课改专家和有识之士纷纷撰文疾呼,尤其是崔峦老师提出的“真实、朴实、扎实”的观点,更是吹响了语文回家的号角。“语文回家”就是返朴归真,就是回归本色,但是就目前的语文教学情况来看,语文教学需要解决的问题还很多,语文课回家的路还很长。
一、整合就是任意组合吗?
近年来,新课程“提倡跨领域学习,与其他课程结合”,强调学科之间的整合,体现语文的综合性学习已经成为共识,但是很多教师掌握不好整合的尺寸,出现了许多“四不像”的课。
在我校青年教师语文赛课评比中,某老师执教《五彩池》一课的第二自然段,为了让学生感受五彩池形状的多样,老师让学生充分想象,五彩池还有哪些形状,并用手中的各色彩纸剪一剪,或用彩色笔画一画,学生拿着自己剪的,画的各式各样的“五彩池”争先恐后地贴到黑板上,课堂气氛异常活跃,课堂上应该说无论是学生还是老师的表现,都是值得称道的,但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课堂上热热闹闹,学生的活动形式很多,课是上得活了,却也上得“飘”了。语文的本色丢失了,造成了“散乱的活跃”。一堂课下来,学生读书的时间几乎没有,更谈不上写字教学、阅读教学。如果说这样设计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感受五彩池形状的多样,何不用上课文中的句式“有像的,有像的,有像的”进行说话、写话训练,这样既高效利用了课堂教学时间,学生的想象力和语言能力又得到了发展。
新课程倡导学科间的融合,强调阅读的拓展,这是和时代的需求、社会的发展相一致的。我们要走出小语文的圈子,树立大学科、大语文的观念。学科整合,强调的是渗透,是为我所用。语文教学的过程就是引导学生体验、发现、感悟语言文字之美,作者情感之美、文章意境之美的过程。基于此,语文课堂中,应让学生有充足的读书时间,表演、画画、唱歌、多媒体的运用等等,其实都是帮助学生理解“读书”的手段。这个关系摆正了,各种教学活动就有了明确的指向,课堂上得“活跃”就不会给人“散乱”的感觉了。
二、教材能这样创造性使用吗?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创造性使用教材”已经为广大教师们所认同。在创造性使用教材的过程中,老师们实践的热情十分高涨,但其中一些老师的做法值得商榷。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要遵守两条原则:一是“信奉而不唯是”,二是“遵循而有所立”。前者强调对教材的态度,要相信教材是在国家课程标准目标指导下经教育专家编写的,反映国家对培养人才规格的要求,具有很强科学性,是教学的很好的载体,不要轻易否定;“不唯是”即根据实际情况而确定教学。再好的教材也有需要改进、调整、重组的地方。后者是强调处理教材的行为,是指在用教材作为培养学生的工具时,要结合社会、学校、学生的情况而有所创新。一味地脱离教材任意发挥,为创新而创新,不充分利用“文本”,长此以往,语文教学的基础必会动摇。
三、人文性的基础在哪里?
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以往的语文教学知识化、习题化、繁琐化现象日益严重,学生成了收受和储存语文知识的容器,搬运答案的童工。最终,语文这门人文性最强的学科,异化为脱离人的灵性和情感,“除了一时应付考试有用,一辈子都没用”的“敲门砖”学科。为了纠正这个弊病,新课标明确提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同时,频繁出现“感悟、体验、领悟”等说法,强调三维目标的落实,尤其是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相互渗透。于是,有的教师认为“感悟”是课堂教学的着眼点和归宿点,把引导学生“有所感、有所悟”作为教学的唯一依据,课堂上淡化了语言文字方面的训练。认为它是应试教育的化身,与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相左,与感悟、体验对立。语文课堂中出现了另一种倾向:重视人文性,忽视工具性,变以往的重“练习”弃“感悟”为如今的重“感悟”弃“练习”,造成语言文字本体的失落或淡化。时下的一些课堂教学热热闹闹,教学形式变化多端,可就是很少看见字词教学,基本的识字任务没完成,这样的课怎么看也不是好的语文课。我们在如今的公开课、观摩课中听到的几乎都是阅读课,几乎都是带着浓浓人文色彩的课文,至于识字教学课、练习课就难觅踪影了。
四、学生的个性化阅读都值得尊重吗?
新课标提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于是,为了张扬学生的个性,体现对学生的尊重,时下的语文课堂教学中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情形:不管学生的回答是否正确,理解如何,老师对学生的感悟一味叫好,廉价表扬。最典型的无过于某教师在执教《乌鸦和狐狸》中,为学生欣赏狐狸的欺骗行为而喝彩。
再如一位教师在执教《比金钱更重要》一课中,有位学生发表了自己独特的见解:“如果是我不小心撞坏了反光镜,我肯定不会留下纸条,因为我不是故意撞坏的,再说我留下纸条,如果碰到一个不讲道理的车主,说不定会敲诈我呢!我不是自讨苦吃。”该教师一愣,然后居然大加赞赏:“你真了不起,你的理解和感受与众不同!”课后该教师说,她也感觉到这样理解的价值取向是有偏差的,但是这是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独特体验,我应当尊重她。
这是叫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吗?语文教学倡导多元解读,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这是不容置疑的。问题是当学生的独特体验、多元表达与时代和民族倡导、推崇的主流价值观发生矛盾时,教师不应该做放任自流的旁观者或毫无价值的中立者。我们尊重学生个性化解读的权力,但必须在学生自由感悟的同时,或启发争论、思辩,或进行富有人情味、说服力的耐心引导,促成思想自由的交汇、碰撞、升华,以平等的对话,将注意价值取向和尊重独特体验统一到“学生全面发展和终生发展”上。这样,既发展学生了的创新精神,又提高了学生的道德修养,为学生的终生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否则,又如何实现课标提出的“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呢?
教师采取张扬个性的策略感觉不尽人意还表现在另一个方面,即教师往往在新课伊始让学生找喜欢的地方,选择喜爱的句段、喜爱的内容来读。这是照顾了学生的个性和兴趣,但对于培养学生提纲挈领地获取主要信息的能力是不利的。学习不能全凭自己的好恶和兴趣,有时需要一定的强制与艰苦的努力,如果孩子的读书所得只是来源于“喜欢读”的内容、“不喜欢”读的就少读,或者不读,那么长期下来,这种不完整、不系列的阅读就会导致学生阅读能力上的缺陷。我认为,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在欣赏品评的读书中,为突出某一重点,围绕某一目的,适当选读是可取的、有益的。不把握整体,直接割裂文章的选读是有害的。这也是《语文课程标准》为什么要强调“读好书,读整本的书”的用意。
新课程呼唤“真实、朴实、扎实”的语文课堂,只要我们真诚、踏实地投入,洗尽语文课的“铅华”,回归语文教学的“本色”,将新课程理念扎扎实实转化为课堂教学行为,语文课回家的路其实并不遥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