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期以来,中俄贸易存在着极大的互补性,在服装业、纺织业、办公机械和电信设备等方面,中国占有较大的比较优势。这种比较优势吸引着一批又一批的华商前赴后继地奔赴俄罗斯。然而,由于不规范的贸易秩序和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华商在俄罗斯所得到的除了商机之外,还有隐藏的风险。
2001年8月23日,在俄罗斯莫斯科体育场的地下仓库,价值10多亿元人民币的中国出口货物被俄罗斯有关方面扣押,温州鞋业蒙受重大损失。
2004年2月12日,俄罗斯内务部出动大量警力查抄莫斯科“艾米拉”大市场华商货物,华商此次损失约在3000万美元左右。
2005年3月12日,大批莫斯科税务部门打击经济犯罪的警察突然来到约距莫斯科市南区14公里的萨达沃特花鸟市场,拉走了中国鞋集装箱仓库里价值8000多万元人民币的鞋子。
2008年9月11日,俄罗斯官方突击检查了位于莫斯科的阿斯泰(ACT)市场,查封了华商在仓库里的鞋、服装、袜子等日用品,货物价值约21亿美元。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俄罗斯的华商就饱受“灰色清关”之苦,以上事件只是其中的几个片段。那么,“灰色清关”的根源何在?华商的俄罗斯之路究竟在何方?带着这些问题,本刊采访了香港西北国际货运有限公司(简称西北集团)上海代表处物流主管赵恺。
祸起俄高关税
所谓“灰色清关”,是指出口商为了避开复杂的通关手续,将各项与通关有关的事宜交由专门的清关公司处理的一种通关方式。一些所谓“清关公司”,帮助进口商品以低于法定水平的关税进入俄罗斯市场。清关公司负责履行通关手续、收取税款,但一般不向出口商提供报关单据。“灰色清关就是违法清关,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打法律的‘擦边球’,逃避或者减少支付俄罗斯的高关税。”赵恺解释。
俄罗斯的“灰色清关”由来已久,在前苏联解体之初,俄罗斯的轻工业产品极度匮乏,很多生活用品都来自“世界工厂”——中国,俄罗斯对中国商品征收的进口关税平均税率是15%~20%。赵恺说:“当时,俄罗斯政府为了鼓励本国的轻工业发展,对主要生活用品制定了高昂的关税。为了逃避这种高关税,有些人开始想方设法贿赂海关,这种操作方式延续至今并世界闻名。”
在高关税之外,俄罗斯海关还存在清关手续烦琐、关税混乱的局现象。为鼓励进口,简化海关手续,俄罗斯海关委员会允许清关公司为货主代办进口业务。这些公司与海关官员联手,将整架飞机的货物以包裹托运的关税形式清关。后来,此清关方式被推广到海运、铁运和汽运。
“灰色清关”屡禁不止
“灰色清关”在俄罗斯是如何具体操作的?赵恺认为,“灰色清关”主要表现形式就是贿赂边境海关与更改报关的相关文件,他以俄罗斯最大港口圣彼得堡为例,向记者介绍了其中3种“灰色清关”方式。
其一,通过欧洲中转。从中国将货物发往德国的汉堡或者其他重要港口,在当地拆箱并重新做箱,这样就能将文件信息更改为从欧洲发往俄罗斯的货物而避免查验(中国发至俄罗斯的货物是百分百要开箱查验的),在俄罗斯清关时更改文件品名或相关内容。
其二,清关公司将中国的货物发往离圣彼得堡附近最大的港口——芬兰的科特卡,通过那里陆运至俄罗斯境内,“灰色清关”的形式可以是更改文件或者直接闯关。
其三,清关公司将货物从中国直接发往圣彼得堡,在清关时,采取改换商品名称,以多报少,高值低报等,从中获利。
据悉,俄罗斯有两种清关公司——官方清关公司与灰色清关公司。官方清关公司按照国际分类分成几类清关价格,比如一货柜鞋,按照官方清关的收费就要收取2.5万~2.8万美元,而灰色清关只需要1.78万美元左右,这其中的差额便成为“清关公司”的利润所在。在利润的分配上,俄罗斯的“清关公司”、海关、税收部门等已经形成一个盘根错节的利益集团链,这也是“灰色清关”屡禁不止的重要原因。
“灰色清关”成为制约中俄贸易的瓶颈
“灰色清关”对俄罗斯的华商来说危害巨大。清关公司将货物运至目的地后,以各种非法形式办理清关手续,而交了税的中国货主,却拿不到任何报关凭据,这为日后查抄事件埋下苦果。一旦华商不能提供这些货物合法报关的相关文件,税务部门或其他部门就可能会以此为由进行搜查、扣货、罚款、没收等,并且数额也越来越大,这样造成的后果是受害企业损失惨重,投诉无门。
另外,“灰色清关”成为一些商人避税、官员腐败的温床,俄罗斯前总统、现总理普京曾誓言打击并确实做了很多工作。然而每次打击,最受伤的总是中国商人,一位在俄的温州商人无奈地说,我们想通过正规通关,却发现自己已处在“腐败官员”编制的庞大网络中,“想改邪归正都很难”。
对于中俄贸易来说,早期的“灰色清关”大都得到俄罗斯海关方面的默许,该国小商品市场之所以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迅速走向繁荣,很大程度是受“灰色清关”推动,但两国贸易发展到一定规模,“灰色清关”反而成为制约两国民间合作的瓶颈。
走正规清关之路
对于华商而言,随着各国对俄市场的竞争趋于激烈,中方企业应追求以品质取胜,以对待欧美发达国家的心态来看待发展中的俄罗斯,避免急功近利的行为和思想。国内有关部门应下大力气宣传介绍中俄贸易发展的必然趋势,使国内企业端正态度,走品牌经营之路,走正规清关之路,踏踏实实地做好俄罗斯市场,切不可再存侥幸过关之心。
在俄市场上,清关公司数量众多且良莠不齐,其间的无序竞争是“灰色清关”存在的土壤。华商在选择清关公司时,应该找到规模较大的、规范的、有清关能力的清关公司,避开那些带有黑社会垄断性质的地方清关公司进行清关,获取合法的清关凭证,解决“灰色清关”问题。
就俄罗斯方面而言,既然灰色清关根源于俄方对华的高关税政策,那么,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办法是俄方主动调整对华关税。随着俄罗斯争取入世的步伐加快,降低关税是大势所趋,以“包税制”等一系列不规范的贸易行为为特征的“灰色清关”,迟早会“寿终正寝”。另外,俄应加大对非法清关公司的打击力度,以避免将违法责任转嫁给中方企业。公正地讲,“灰色清关”对俄方的危害远大于中方,而贸易正规化是大势所趋,如果俄方打击本国非正规“灰色清关公司”的力度加大,铤而走险者自然就会减少。
赵恺说,从2008年5月起,俄罗斯政府开始打击灰色清关公司,并逮捕了海关高层数人,职员数十人。从2009年起,俄罗斯政府开始实施新的法令,所有清关企业在例行注册时必须向海关指定银行缴纳200万美元作为保证金,保证金退不退还尚不得知,但如不缴纳,将取消运营资格。这一系列措施严重打击了俄罗斯清关公司,将那些小公司或者皮包公司清洗出清关业。西北集团已缴纳了200万美元的保证金,与海关关系良好,只承接合法清关业务。
2001年8月23日,在俄罗斯莫斯科体育场的地下仓库,价值10多亿元人民币的中国出口货物被俄罗斯有关方面扣押,温州鞋业蒙受重大损失。
2004年2月12日,俄罗斯内务部出动大量警力查抄莫斯科“艾米拉”大市场华商货物,华商此次损失约在3000万美元左右。
2005年3月12日,大批莫斯科税务部门打击经济犯罪的警察突然来到约距莫斯科市南区14公里的萨达沃特花鸟市场,拉走了中国鞋集装箱仓库里价值8000多万元人民币的鞋子。
2008年9月11日,俄罗斯官方突击检查了位于莫斯科的阿斯泰(ACT)市场,查封了华商在仓库里的鞋、服装、袜子等日用品,货物价值约21亿美元。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俄罗斯的华商就饱受“灰色清关”之苦,以上事件只是其中的几个片段。那么,“灰色清关”的根源何在?华商的俄罗斯之路究竟在何方?带着这些问题,本刊采访了香港西北国际货运有限公司(简称西北集团)上海代表处物流主管赵恺。
祸起俄高关税
所谓“灰色清关”,是指出口商为了避开复杂的通关手续,将各项与通关有关的事宜交由专门的清关公司处理的一种通关方式。一些所谓“清关公司”,帮助进口商品以低于法定水平的关税进入俄罗斯市场。清关公司负责履行通关手续、收取税款,但一般不向出口商提供报关单据。“灰色清关就是违法清关,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打法律的‘擦边球’,逃避或者减少支付俄罗斯的高关税。”赵恺解释。
俄罗斯的“灰色清关”由来已久,在前苏联解体之初,俄罗斯的轻工业产品极度匮乏,很多生活用品都来自“世界工厂”——中国,俄罗斯对中国商品征收的进口关税平均税率是15%~20%。赵恺说:“当时,俄罗斯政府为了鼓励本国的轻工业发展,对主要生活用品制定了高昂的关税。为了逃避这种高关税,有些人开始想方设法贿赂海关,这种操作方式延续至今并世界闻名。”
在高关税之外,俄罗斯海关还存在清关手续烦琐、关税混乱的局现象。为鼓励进口,简化海关手续,俄罗斯海关委员会允许清关公司为货主代办进口业务。这些公司与海关官员联手,将整架飞机的货物以包裹托运的关税形式清关。后来,此清关方式被推广到海运、铁运和汽运。
“灰色清关”屡禁不止
“灰色清关”在俄罗斯是如何具体操作的?赵恺认为,“灰色清关”主要表现形式就是贿赂边境海关与更改报关的相关文件,他以俄罗斯最大港口圣彼得堡为例,向记者介绍了其中3种“灰色清关”方式。
其一,通过欧洲中转。从中国将货物发往德国的汉堡或者其他重要港口,在当地拆箱并重新做箱,这样就能将文件信息更改为从欧洲发往俄罗斯的货物而避免查验(中国发至俄罗斯的货物是百分百要开箱查验的),在俄罗斯清关时更改文件品名或相关内容。
其二,清关公司将中国的货物发往离圣彼得堡附近最大的港口——芬兰的科特卡,通过那里陆运至俄罗斯境内,“灰色清关”的形式可以是更改文件或者直接闯关。
其三,清关公司将货物从中国直接发往圣彼得堡,在清关时,采取改换商品名称,以多报少,高值低报等,从中获利。
据悉,俄罗斯有两种清关公司——官方清关公司与灰色清关公司。官方清关公司按照国际分类分成几类清关价格,比如一货柜鞋,按照官方清关的收费就要收取2.5万~2.8万美元,而灰色清关只需要1.78万美元左右,这其中的差额便成为“清关公司”的利润所在。在利润的分配上,俄罗斯的“清关公司”、海关、税收部门等已经形成一个盘根错节的利益集团链,这也是“灰色清关”屡禁不止的重要原因。
“灰色清关”成为制约中俄贸易的瓶颈
“灰色清关”对俄罗斯的华商来说危害巨大。清关公司将货物运至目的地后,以各种非法形式办理清关手续,而交了税的中国货主,却拿不到任何报关凭据,这为日后查抄事件埋下苦果。一旦华商不能提供这些货物合法报关的相关文件,税务部门或其他部门就可能会以此为由进行搜查、扣货、罚款、没收等,并且数额也越来越大,这样造成的后果是受害企业损失惨重,投诉无门。
另外,“灰色清关”成为一些商人避税、官员腐败的温床,俄罗斯前总统、现总理普京曾誓言打击并确实做了很多工作。然而每次打击,最受伤的总是中国商人,一位在俄的温州商人无奈地说,我们想通过正规通关,却发现自己已处在“腐败官员”编制的庞大网络中,“想改邪归正都很难”。
对于中俄贸易来说,早期的“灰色清关”大都得到俄罗斯海关方面的默许,该国小商品市场之所以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迅速走向繁荣,很大程度是受“灰色清关”推动,但两国贸易发展到一定规模,“灰色清关”反而成为制约两国民间合作的瓶颈。
走正规清关之路
对于华商而言,随着各国对俄市场的竞争趋于激烈,中方企业应追求以品质取胜,以对待欧美发达国家的心态来看待发展中的俄罗斯,避免急功近利的行为和思想。国内有关部门应下大力气宣传介绍中俄贸易发展的必然趋势,使国内企业端正态度,走品牌经营之路,走正规清关之路,踏踏实实地做好俄罗斯市场,切不可再存侥幸过关之心。
在俄市场上,清关公司数量众多且良莠不齐,其间的无序竞争是“灰色清关”存在的土壤。华商在选择清关公司时,应该找到规模较大的、规范的、有清关能力的清关公司,避开那些带有黑社会垄断性质的地方清关公司进行清关,获取合法的清关凭证,解决“灰色清关”问题。
就俄罗斯方面而言,既然灰色清关根源于俄方对华的高关税政策,那么,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办法是俄方主动调整对华关税。随着俄罗斯争取入世的步伐加快,降低关税是大势所趋,以“包税制”等一系列不规范的贸易行为为特征的“灰色清关”,迟早会“寿终正寝”。另外,俄应加大对非法清关公司的打击力度,以避免将违法责任转嫁给中方企业。公正地讲,“灰色清关”对俄方的危害远大于中方,而贸易正规化是大势所趋,如果俄方打击本国非正规“灰色清关公司”的力度加大,铤而走险者自然就会减少。
赵恺说,从2008年5月起,俄罗斯政府开始打击灰色清关公司,并逮捕了海关高层数人,职员数十人。从2009年起,俄罗斯政府开始实施新的法令,所有清关企业在例行注册时必须向海关指定银行缴纳200万美元作为保证金,保证金退不退还尚不得知,但如不缴纳,将取消运营资格。这一系列措施严重打击了俄罗斯清关公司,将那些小公司或者皮包公司清洗出清关业。西北集团已缴纳了200万美元的保证金,与海关关系良好,只承接合法清关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