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80年代初我们常常有听到外界说我们中国的学生是“高分低能”,这里的“低能”其实就是说我们学生的动手能力差,当然造成这种的现象与我们使用的旧教材肯定有必然的联系,而我们现在使用新的新教材在这方面有着很大的改进,它带给了学生更深、更广的发展空间,对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应用意识和探究意识,让学生主动关注身边的实际问题,应该说是开辟了一条行之有效的佳径。特别是为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提供了很大的舞台,它体现在每一章节中的“探究活动”,可以说,探究式学习的强调,给学生的学习与思维提供了新的挑战性。
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活动是认识的基础,智慧从动作开始。”新教材尤其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它体现在每一章节中的“探究活动”中,故把握好每一章节中的“探究活动”,正确恰当地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培养动手能力,对他们知识与技能,掌握数学思想与方法,有着重要的作用。学生的动手操作,一方面是手与眼协同活动对客观事物的动态感知,另一方面又是手与密切沟通把外部活动系列转化为内部言语形态的智力内化方式。他们在视觉、触觉、运动觉协同感知事物的同时,正以活动的内部言语体验情境,展开思维。他们在操作进,必然也在同时思考,而操作中获得的形象和表象,又及时推动他们进行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或进行归纳、类比、猜想等,进而深刻理解抽象的数学知识。数学教学过程是一个特殊的认知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不仅要求学生掌握抽象的数学结论,更应注意学生的数学思维训练,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探讨知识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所以在中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利用学具,加强对学生的实践操作,让学生在学具操作中发挥潜力,通过学生动手操作学具解决问题、获取知识。下面就新教材教学过程中如何优化学具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谈一谈我的点滴做法。
一、创设平等、民主、合作的教学氛围,形成学具操作的条件
在教学过程中,学习氛围是衡量教学效果的重要指标。平等、民主、合作的教学氛围会使学生在毫无压抑感的气氛中学习,感于设疑,敢于借助学具动手操作论证,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习成为其内在的心理需求。在设计教学过程时,教师应将单一的操作演示、学生简单的模仿操作转化为探索性、创造性的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摆一摆、拼一拼、搭一搭等学具操作活动中去发现事物的奥秘,逐步形成实践求知的意识。
例如在七年级数学第七章《镶嵌》这一节的教学中,我并没有事先自己去准备一些图形,第二天上课时摆给学生看一下,然后叫学生模仿着做,最后写也图形可以镶嵌的条件叫学生记住就OK了。而是上本节内容的前一天就布置不同的学生去准备不同的几何图形(平时动手技能差的同学去准备一些简单的图形如:三角形,四边形;动手能力强的同学就去准备一些较复杂的图形如:正八边形,正十边形等,让全体同学都参与),第二天上课时,开始就让学生用自己准备好的图形来镶嵌,学生通过摆一摆、拼一拼就发现有的图形可以镶嵌如三角形,四边形,六边形;而有的图形就不能进行镶嵌如五边形,八边形等。同时把学生中一些好的作品在全班同学面前展示,如下图:
这时我就在学生动手的基础上引出本节课的重点内容罔5些图形可以镶嵌,它们要满足什么条件?学生因为有动用手基础,所以他们很快就能得出图形可以镶嵌的条件,在他们知道镶嵌的条件后再引向本节课的难点即哪些不同的图形可以镶嵌。在这节的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对手能力可以得到很好的培养。教学时,课堂气氛热烈,学生交流了多种观点,收到了多向的反馈信息。
二、构建合理的培养模式,正确引导学生进行学具操作
在对学生进行学具操作的培养过程中,教师并非无目的地放手让学生去“实践”,而应该构建合理的培养模式,有目的、有步骤、有计划地进行,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引导学生从具体的实践操作中抽象出数学概念和结论。
1.构建合理的培养模式
(1)在动手操作前,让学生明白所要操作的对象或要解决的问题;
(2)引导学生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
(3)教给学生必要的操作步骤并指出注意事项;
(4)指导学生从具体操作中分析、比较、概括出结论,能用数学语言表述出来并参与讨论;
(5)教师对学生的动手操作过程和得出的结论作精要的评价。
例如在七年级数学第七章《三角形》第一节中的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这一定理教学,我首先让每一位学生都准备好一个三角形,然后按以上五个步骤去操作,大部份学生只用了几分钟时间就能对这个定理的证明、书写很好的掌握,而且主要都是由让学生自己完成的。这样便形成了“学生积极参与,师生双向互动”充满生机和活力的课堂教学新格局,学生的动手能力再一次到了培养。
2 注意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
在引导学生进行学具操作时,教师不能为了追求教学“效率”而一味要求学生按自已的演示步骤去模仿,限制学生创造思维的发展。教师应该建立激励机制,提出解决问题的不同途径和方法,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进行创造性操作。如教师可以适时地问:还有没有更好的方法去解决问题?
例如以下这个趣味数学题:
在平面内,分别用3根、5根、6根…火柴首尾依次相接,能搭成什么形状三角形呢?通过尝试,列表如下:
(1)4根火柴能搭成三角形吗?
(2)8根、12根火柴能搭成几种不同形状三角形?并画出它的示意图。(2002年福建宁德中考题)
这类题型主要以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图形为背景提供观察和操作的机会,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亲自发现结果的准确性,在思想上和行动上逐步消除理论和实践之间的阻隔。所以,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要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积极引导学生从事实验活动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动手的能力。
3 注意引导学生从学具操作中抽象出数学结论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进行了具体的动手操作之后,教师应该以语言为中介帮助学生将形象思维抽象为数学知识。再应用于实际,形成能力。如果就停留在动手操作阶段,学生只难做到“理解”,谈不上掌握和应用,也无从谈动手能力的提高。例如教师经常让学生说说动手操作的过程,看似简单,其实是一种思维向另一种思维转化的过程。
例如在第一个例子教学中,镶嵌的条件:当围绕一点拼在一起的几个正多边形的内角加在一起恰好组成一个周角360。时,就铺成一个平面图形(可以镶嵌)。老师引导学生用语言归纳并书写出来。
三、根据不同学具的特点,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促使学生动手能力的形成
在利用学具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时,教师应根据学具的不同特点,采用灵活多样的形式,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从而充分发挥学具的作用。
例如在教三角形的稳定性和四边形的不稳定性时。让学生做一个三角形模型,一个四边形模型,然后轻轻拉动这两个模型,通过感知体验,学生便认识到三角形具有稳定性,而四边形具有不稳定性。这样学生能过看一看、摸一摸、拉一拉等手段对实物进行感知体验,直接获取概念的表象认识。同时引导学生对三角形的稳定性和四边形的不稳定性的利和弊进行讨论,最后得到三角形稳定性和四边形的不稳定性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从而让学生感知数学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
总之,充分引导学生自制学具,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是现代素质教育的发展需要。培养的效果如何,关键在于教师的有意识地引导,有步骤地组织。学具的操作应渗透于整个数学教学过程中,甚至延伸到学生的课外生活当中去。我想这也正好符合国际学习科学研究领域有这样3旬名言:You hear,you forget.(听来的忘得快);You see,you remember.(看过的记得住);You do,you tmderstand.(做过的才能会)。
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活动是认识的基础,智慧从动作开始。”新教材尤其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它体现在每一章节中的“探究活动”中,故把握好每一章节中的“探究活动”,正确恰当地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培养动手能力,对他们知识与技能,掌握数学思想与方法,有着重要的作用。学生的动手操作,一方面是手与眼协同活动对客观事物的动态感知,另一方面又是手与密切沟通把外部活动系列转化为内部言语形态的智力内化方式。他们在视觉、触觉、运动觉协同感知事物的同时,正以活动的内部言语体验情境,展开思维。他们在操作进,必然也在同时思考,而操作中获得的形象和表象,又及时推动他们进行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或进行归纳、类比、猜想等,进而深刻理解抽象的数学知识。数学教学过程是一个特殊的认知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不仅要求学生掌握抽象的数学结论,更应注意学生的数学思维训练,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探讨知识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所以在中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利用学具,加强对学生的实践操作,让学生在学具操作中发挥潜力,通过学生动手操作学具解决问题、获取知识。下面就新教材教学过程中如何优化学具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谈一谈我的点滴做法。
一、创设平等、民主、合作的教学氛围,形成学具操作的条件
在教学过程中,学习氛围是衡量教学效果的重要指标。平等、民主、合作的教学氛围会使学生在毫无压抑感的气氛中学习,感于设疑,敢于借助学具动手操作论证,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习成为其内在的心理需求。在设计教学过程时,教师应将单一的操作演示、学生简单的模仿操作转化为探索性、创造性的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摆一摆、拼一拼、搭一搭等学具操作活动中去发现事物的奥秘,逐步形成实践求知的意识。
例如在七年级数学第七章《镶嵌》这一节的教学中,我并没有事先自己去准备一些图形,第二天上课时摆给学生看一下,然后叫学生模仿着做,最后写也图形可以镶嵌的条件叫学生记住就OK了。而是上本节内容的前一天就布置不同的学生去准备不同的几何图形(平时动手技能差的同学去准备一些简单的图形如:三角形,四边形;动手能力强的同学就去准备一些较复杂的图形如:正八边形,正十边形等,让全体同学都参与),第二天上课时,开始就让学生用自己准备好的图形来镶嵌,学生通过摆一摆、拼一拼就发现有的图形可以镶嵌如三角形,四边形,六边形;而有的图形就不能进行镶嵌如五边形,八边形等。同时把学生中一些好的作品在全班同学面前展示,如下图:
这时我就在学生动手的基础上引出本节课的重点内容罔5些图形可以镶嵌,它们要满足什么条件?学生因为有动用手基础,所以他们很快就能得出图形可以镶嵌的条件,在他们知道镶嵌的条件后再引向本节课的难点即哪些不同的图形可以镶嵌。在这节的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对手能力可以得到很好的培养。教学时,课堂气氛热烈,学生交流了多种观点,收到了多向的反馈信息。
二、构建合理的培养模式,正确引导学生进行学具操作
在对学生进行学具操作的培养过程中,教师并非无目的地放手让学生去“实践”,而应该构建合理的培养模式,有目的、有步骤、有计划地进行,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引导学生从具体的实践操作中抽象出数学概念和结论。
1.构建合理的培养模式
(1)在动手操作前,让学生明白所要操作的对象或要解决的问题;
(2)引导学生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
(3)教给学生必要的操作步骤并指出注意事项;
(4)指导学生从具体操作中分析、比较、概括出结论,能用数学语言表述出来并参与讨论;
(5)教师对学生的动手操作过程和得出的结论作精要的评价。
例如在七年级数学第七章《三角形》第一节中的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这一定理教学,我首先让每一位学生都准备好一个三角形,然后按以上五个步骤去操作,大部份学生只用了几分钟时间就能对这个定理的证明、书写很好的掌握,而且主要都是由让学生自己完成的。这样便形成了“学生积极参与,师生双向互动”充满生机和活力的课堂教学新格局,学生的动手能力再一次到了培养。
2 注意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
在引导学生进行学具操作时,教师不能为了追求教学“效率”而一味要求学生按自已的演示步骤去模仿,限制学生创造思维的发展。教师应该建立激励机制,提出解决问题的不同途径和方法,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进行创造性操作。如教师可以适时地问:还有没有更好的方法去解决问题?
例如以下这个趣味数学题:
在平面内,分别用3根、5根、6根…火柴首尾依次相接,能搭成什么形状三角形呢?通过尝试,列表如下:
(1)4根火柴能搭成三角形吗?
(2)8根、12根火柴能搭成几种不同形状三角形?并画出它的示意图。(2002年福建宁德中考题)
这类题型主要以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图形为背景提供观察和操作的机会,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亲自发现结果的准确性,在思想上和行动上逐步消除理论和实践之间的阻隔。所以,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要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积极引导学生从事实验活动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动手的能力。
3 注意引导学生从学具操作中抽象出数学结论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进行了具体的动手操作之后,教师应该以语言为中介帮助学生将形象思维抽象为数学知识。再应用于实际,形成能力。如果就停留在动手操作阶段,学生只难做到“理解”,谈不上掌握和应用,也无从谈动手能力的提高。例如教师经常让学生说说动手操作的过程,看似简单,其实是一种思维向另一种思维转化的过程。
例如在第一个例子教学中,镶嵌的条件:当围绕一点拼在一起的几个正多边形的内角加在一起恰好组成一个周角360。时,就铺成一个平面图形(可以镶嵌)。老师引导学生用语言归纳并书写出来。
三、根据不同学具的特点,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促使学生动手能力的形成
在利用学具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时,教师应根据学具的不同特点,采用灵活多样的形式,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从而充分发挥学具的作用。
例如在教三角形的稳定性和四边形的不稳定性时。让学生做一个三角形模型,一个四边形模型,然后轻轻拉动这两个模型,通过感知体验,学生便认识到三角形具有稳定性,而四边形具有不稳定性。这样学生能过看一看、摸一摸、拉一拉等手段对实物进行感知体验,直接获取概念的表象认识。同时引导学生对三角形的稳定性和四边形的不稳定性的利和弊进行讨论,最后得到三角形稳定性和四边形的不稳定性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从而让学生感知数学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
总之,充分引导学生自制学具,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是现代素质教育的发展需要。培养的效果如何,关键在于教师的有意识地引导,有步骤地组织。学具的操作应渗透于整个数学教学过程中,甚至延伸到学生的课外生活当中去。我想这也正好符合国际学习科学研究领域有这样3旬名言:You hear,you forget.(听来的忘得快);You see,you remember.(看过的记得住);You do,you tmderstand.(做过的才能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