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信息技术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作用

来源 :科学时代·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irelord1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多媒体教学是现代教育采用的最先进的教学手段。对于传统教学中,难以表达、学生难以理解的抽象内容、复杂的变化过程、细微的结构等,多媒体通过动画模拟、局部放大、过程演示等手段都能予以解决,它打破了“粉笔加黑板,教师一言堂”的传统教学方法,已成为课堂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多媒体信息技术在初中地理教学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多媒体信息技术;初中地理教育;作用
  现代地理课堂教学中,许多教师已经转变了教育观念,结合地理学科特点,重视地图教学,创设学生身临其境的氛围和情境,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性、合作性的学习,提高学生观察问题、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改变了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现状。教师在学习、钻研课堂教学中,更多的关注新闻,关注时事,在课堂教学中使用更多的网络资源和多媒体课件,从而提高地理课堂教学的时效性,而这一切都离不开多媒体信息技术的辅助作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在地理课堂教学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一、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手段,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使课堂更加富于活力
  学生有了学习兴趣,才能聚精会神,积极思考、课堂气氛活跃,教师才能充分发挥在课堂上的主导作用并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在传统的课堂中,老师只凭一支粉笔、一张嘴,根本無法实现地理教学的全部目标,而要真实的再现一些内容更是很困难的。而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则不同,它可以创设出一个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运用形象、直观的多媒体可以创设出一个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以其独特的形、声、景扣动学生的心弦,化无声为有声,化静为动,使学生进入一种喜闻乐见的,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从而使学生产生极大的学习兴趣。
  例如讲授《青藏地区》一课,开始播放一段青藏高原景观的影视片断,此片断同时配有李娜优美激昂的 “青藏高原”,把大家带到了遥远而神秘的青藏高原。片中青藏高原的各种景观、藏族人服饰——藏袍,无一不刺激着学生的大脑皮层。一段影视用来导入新课,让学生觉得既轻松又新颖,激发了学生学习、探究的浓厚兴趣,使课堂更具活力。
  二、创设有利于发展联想思维的情境,培养学生的整体性思维能力。
  地理各组成要素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作用而构成一个整体的。因此,课堂教学中应注意让学生掌握区域地理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并从中发展联想思维,使学生整体性的思维能力得到培养。多媒体信息技术在这方面可以发挥重要的作用。
  例如,在讲授《西亚》一课时,教师借助多媒体技术播放介绍西亚的视频及图片,生动、形象的向学生呈现西亚的位置、地形、气候、人口、工业、农业等情况。引导他们分析西亚的这些地理要素后,教师指出正是这些地理要素的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构成了西亚复杂的地理环境。然后着重引导学生分析这些要素间的关系,如位置对气候的影响,气候对这一区域畜牧业的影响,地形对气候、河流、农业的影响等等。通过分析和综合的思维训练,使学生明确了西亚各地理要素间的逻辑关系,把握了西亚地理自然环境的整体性特点,从而进一步理解了区域地理特征,获得比较完整的知识。这样,学生通过自己对情境变化的细心观察,判断、分析、归纳,思维能力不但得到锻炼,而且对地理知识结构及其内在联系也能梳理清楚。学生既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方法,又激发与强化了整体性思维能力,使学生更有效地掌握知识。
  三、利用信息技术,可以使教学突出重点、淡化难点,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一节课上得好坏、成功与否,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看有无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而许多学科仅借助于传统的教学手段是很难达到目的的。地理多媒体教学可以变复杂为简单、变困难为容易,变抽象为形象,更易突出重点和难点。
  例如:介绍《地球的运动》时,地球公转和四季变化既是这一课的重点,又是难点。教师可以演示《地球的公转和四季变化》Flash课件,让学生可以随意的观看地球绕太阳公转时的情景。同时,学生们在课件中既可以调节地球公转的快慢,还可以让地球停在公转轨道中的任何位置。当地球处于不同位置时,能清楚地看到太阳的直射点的变化,让学生能具体、形象地认识四季形成的原因。
  多媒体的运用,让不易理解的重点、难点,变得生动、形象、具体,清楚易懂,使教学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提高了课堂教学的质量。
  四、创设“释疑”情境,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及自主学习的能力
  “释疑”情境,是指先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观察情境的变化,一层一层的进行递进性分析,最终解决疑难问题,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得到培养与提高。
  例如:讲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富有特色的绿洲农业”时,教师先播放一段新疆的哈密瓜和葡萄成熟时期生动的视频画面,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美感,然后设问:哈密瓜、葡萄有什么特点?为什么新疆瓜果特别甜呢?学生会带着问题饶有兴趣的阅读课文并回答问题。教师接着用课件展示新疆的石榴、棉花等图片,再设问:新疆绿洲农业的特色还有哪些?最后教师用课件展示配有文字说明的新疆富有特色的农业系列画面:吐鲁番的葡萄晾晒房、哈密瓜外运、塔里木盆地优质商品棉基地、番茄酱的生产与出口、牧场上悠闲地羊群、吐鲁番坎儿井群。观看后,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发展绿洲农业的有利和不利条件有哪些呢?在新疆农业的开发建设中应注意什么问题呢?这样,使学生从整体上加深了对新疆“富有特色的绿洲农业”这部分地理知识的认识。
  让学生带着问题来观察相关的情境,不但可以使他们达到掌握知识的目的,而且自主学习能力也会得到培养和提高。
  五、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手段,加大了课堂容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世界的语言和宗教》这一节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世界的语言及其分布;第二部分三大宗教的分布及三大宗教在习俗、文化、景观上的差异。所有内容按要求要在一课时内完成,传统的教学方法单单是完成教学任务时间都非常紧张。但是,由于多媒体信息技术手段在课堂上的运用,有利于学生分析、理解知识点,降低了教学难度。教师许多叙述性的语言可以少说、甚至不说。大大加快了教学速度,一堂课不仅完成了所有知识点的讲解,甚至有时间来做游戏巩固知识,还可从多角度拓宽学生的知识面,甚至填图作业、选作复习题全部可以在课内完成。既减轻了学生课外作业负担,又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一举多得。
  六、运用多媒体技术制作地图,可以提高学生阅读地图和分析地图的能力
  地图对于初中学生学习地理,犹如盲人手中的手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地图上的每个位置都包含着大量的信息。如地形、气候等自然信息和人口、经济等社会经济信息。传统的地图教学,是静态展示某一地区的地图,将其包含的各类信息展示给学生,不足的是静态地图难以长时间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容易使学生感觉单调无味,学习兴志不高;同时,由于传统的地图教学将地图与其空间信息割裂开来,限制了学生分析地图能力的提高。而多媒体地图则运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过网络将地图与其空间信息结合起来,并且以多媒体的形式演示,达到形象直观的效果。而且它还能以超链接的方式组织管理各类信息和教学程序,创设新的学习情境,刺激学生的多种感官,能持久的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协作参与研究性学习的热情。此外,多媒体技术还可以在短时间内呈现大容量的空间信息,并最大限度地内化为学生的地图思维和地图能力。
  在地理教学中,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使抽象的地理事物、知识形象化、具体化,静态的内容动态化,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激励学生学习兴趣和提高教学效果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地理(湖南教育出版社)
  [2]《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11年02期
  [3]《新课程改革与实践》 2011年21期
其他文献
为提高黑土土壤地力,对玉米秸秆还田和耕作方式进行筛选研究.以位于吉林省公主岭市的不同耕作方式试验为基础,设置3个秸秆还田耕作方式处理:秸秆粉碎深翻还田(CK),玉米高留茬
天门市地处江汉平原北部,是湖北省粮食生产大市,耕地面积达 222 万亩.2018 年底,天门市被农业农村部确定为全国首批30个农民专业合作社质量提升整县推进试点单位之一.以此为
期刊
本研究旨在对鸡FK506结合蛋白5(FK506 binding protein 5,FKBP5)基因进行克隆和生物信息学分析,并检测其在鸡不同组织中的表达量.以鸡脾脏cDNA为模板,通过PCR方法扩增和克隆
杨梅是浙江省重要特色经济作物,围绕农业绿色发展要求,制定适宜其生产实际的化肥减量增效技术模式,对推进全省化肥减量工作意义重大.本文对浙江省杨梅生产基本情况展开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