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课改背景下初中数学教育要真正落实以学生为主的理念,积极做好学生需求分析,制订教学计划。然后通过明确教学目标、课堂互动与信息技术应用等多种手段,转变传统教与学的关系,真正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实践中,不断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与主动学习的意识。
关键词:初中数学;新课改;教学优化
一、 引言
新课改教学理念关注课堂中教与学的转变,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当中,构建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新型课堂形式,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帮助学生掌握数学学习的方法,不断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
二、 研究学情,制定教学计划
新课改背景下,数学教师在制定教学计划时,应转变传统以备课为主的理念,在教学计划中增加对学生学情的了解,将学生学情纳入教学计划当中,提升教学的针对性。研究学情要求教师在数学教学之初与学生进行有效的沟通,教师要结合学生日常成绩与课堂表现整理学生学情,优化已有的教学计划与方案,提升课程教学的针对性。
以《有理数的加法和减法》教学为例,教师可以先提供( 2) (-5);(-2) ( 5)两个算式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初步的摸底。在计算过程中绝大部分学生已经可以得到正确的计算结果:第一个式子为-3,第二个式子为 3。结合具体式子教师可以随机选择1位学生,让其讲解自身的计算逻辑,第一位学生提出的计算方式为:根据数轴的方式进行计算,即从原点出发,第一个式子可以理解为向右移动两个位置,然后向左移动三个位置,第二个式子可以向左移动两个位置,然后再向右移动5个位置。基于学生提出的计算方式,教师可以继续提问其他学生是否有其他计算方式,有的学生提出直接去括号得到2-5和-2 5两个式子,直接计算即可,有的学生提出先算绝对值的大小,然后减去以后,根据绝对值大小来判定其符号。从学生说计算方式的情况,就可以看出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学习能力且在知识应用方面有了自己的想法。因此,在后续教学中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进行教学,
坚持以学生为主的教学原则,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逐步做好数学教学指导工作,让学生找到有理数的加法和减法规律,提升学生知识理解能力。
三、 明确目标,带动学生参与
明确目标是优化数学课堂的重要方式,也是学生课堂参与的前提条件。教师在课堂初始阶段就应明确本节课的目标,让学生了解本节课的学习任务、学习目标。然后,通过目标分解的方式,帮助学生掌握数学内容,最终基于目标构建起本节课的数学思维导图,帮助学生梳理课堂知识点,提升学生数学学习能力。
以《问题到方程》教学为例,教师在导学阶段就要明确“分析问题并探寻等量关系列一元一次方程”的学习目标和重点。明确从问题到方程第一步就是找到等量关系,第二步列方程,通过明确要点的方式让学生参与到课堂学习当中,明确学习的目的。然后,教师提供具体的例子,如:某班同学一共39人到公园划船,共租了9艘船,每艘大船可以坐5个人,每艘小船可以坐3人,每艘船都坐满,大船、小船各租了多少艘?问题提出以后,教师先引导学生分析其中的等量关系,在分析过程中,学生找到了两个等量关系,即人数是39和9艘船两个等量。然后,引导学生设未知数,将大船设为x,小船设为y,按照等量关系的方式,可以列出方程为:x y=9;5x 3y=39。通过学生参与并实践的方式,让学生掌握寻找等量关系列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骤,从而快速完成数学知识的学习,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和知识掌握的能力。事实上,明确课堂教学目标与任务,可以让学生在参与过程中有更强的使命感和责任心,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对照目标分析自身学习是否存在问题,以此帮助学生提升数学学习能力。
四、 开展互动,转化教学角色
互动是转变教与学角色的有效方式,也是新课改的重要内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积极做好课堂互动,包括生生互动、师生互动。通过问题情境创设在内的多种方式引导学生参与到课堂当中,让学生主动学习、主动参与、主动去发现问题。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帮助学生提升自身数学学习的能力。
以《同底数幂的乘法》教学为例,教师可以先提供三个式子:25×22=?;a3×a=?;5m×5n=?;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先进行计算,通过计算的方式观察运算过程中的底数、指数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学生计算的过程就是对同底数幂乘法规律的探索过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由结组,既可以是2人一组,也可以是4人一组进行讨论。在学生讨论过程中,教师
要积极的走动管理并给予必要的指导。如,第一个式子25×22=?很多学生计算出128后就停止了,這种计算逻辑显然不符合本节课的教学要求。因此,教师对这部分学生进行指导:将128转为2的7次方进行计算,然后对比27与25×22的关系;第二个式子中学生基于第一个式子的解答,会尝试得到a的4次方,然后将a转化为不同的数,如4,-4等进行验证,在验证的过程中得到a3×a=a4的结论。而在第三个式子计算过程中绝大部分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会发现问题,即按照第二个式子的逻辑计算时,可以得到5m×5n=5(m n)的结论。但是学生在对m和n赋值时,发现
只有m和n是正整数时,原来的式子才相等,如果是负数时就不相等了。在以上三个式子的计算过程中,学生是基于自身对知识的理解自主进行探索,而教师只是对学生给予了指导,通过学生探索和教师指导的方式实现了师生的有效互动,让学生真正成为了课堂学习的主人。同时,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对于同底数幂的乘法规律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也理解了同底、相乘、不变、相加这八个字的具体含义,从而强化了学生对同底数幂乘法的认识,有效提升了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
五、 应用技术,降低学生理解难度
信息技术是数学学科教学的重要方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通过信息技术将数学逻辑性的内容转换得更直观,最大限度的降低数学知识的难度,帮助学生了解数学发展的过程和知识的脉络,用信息技术展示数学内容,提升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 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中应用比较广泛,主要以多媒体课件、视频等为主,其目的是降低学生理解知识的难度。如,七年级上册涉及数轴的知识,教师就可以应用白板技术画出数轴然后渗透整数、负数的内容;七年级下册有平面图形的认识,涉及三角形、多边形内角和外角和等知识,教师需要用白板笔作图然后进行讲解;八年级上册有全等三角形、轴对称图形等多个知识点,这些都需要
教师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将静态的知识转化为形象的内容,帮助学生进行理解和学习,通过直观展示的方式让学生看到知识演绎的过程,从而强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信息技术被广泛应用到数形结合的教学方式当中,凸显出数形结合思想在初中数学的重要性。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做好数形结合的具体应用,帮助学生了解数形结合的价值。在指导过程中,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通过电子白板绘制、视频演示等多种方式,让学生感受到数形结合的魅力,了解知识演化的过程。另外,教师要做好数学指导工作,帮助学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了解数学知识与内容,降低数学抽象性、逻辑性的理解难度,同时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充分的演示,让学生了解解题过程,从而找到数学学习的逻辑,提升学生数学学习能力与水平。
六、 优化教学,开展作业指导
优化数学教学应有始有终,作业的优化是数学教学必不可少的。数学教学优化就是在原有的数学基础上,通过调整作业结构的方式提升作业质量,为学生发展提供有效保证,进而改变书山题海的传统作业形式,真正提升学生数学学习的能力,优化教学必须要做好改革工作,真正解决学生数学学习的问题。
在布置作业时,教师应坚持两个原则:一个是基础题型的代表性,代表性是指教师为学生提供的基础题型应具有一定的经典性相同类型的基础题不应超过3个,通过适当减少重复性基础题型的方式,降低学生的作业数量,同时也保证学生在基础题型的学习过程中掌握数学计算的方法,夯实学生基础。一个是注重拔高题型的层次性,拔高题型是提升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主要方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做好拔高题型的层次性,按照由浅入深的原则逐步安排拔高题型,让学生尽可能多的完成拔高题型并作为自身学习的参考,不断提升学生数学解题的能力。此外,教师也要做好学生作业的答疑解惑工作,积极利用微信等渠道对学生进行线下
指导,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快速得到教师的辅导和帮助,提升学生数学学习能力。
七、 结语
优化数学教学模式是新课改的重要内容,教师要从教与学的角度出发,积极调动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提升学习能力,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的实践当中,不断发展学生数学思维水平,提升学生数学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刘伟.运用“思维可视化”,优化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以六年级《长方体的元素》教学为例[J].考试与评价,2021(4):44-45.
[2]屈庆五.优化课堂,激发学习:浅谈初中数学教学有效策略[J].数学大世界,2021(1):63.
[3]高绪丽.试论通过优化思维方式提高初中数学教学效率的策略[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1(2):40.
[4]张钰明.优化数学教师教学行为 提升数学课堂教学效益:“农村初中数学教师教学行为改进的课例研究”研究报告[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21(1):31-32.
[5]鲁微微.优化处理初中数学课堂中的“问与思”:论思维开发下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J].吉林教育,2020(36):62-63.
[6]李喜峰.優化教学手段 提升教学效率:浅议新课改下初中数学教学效能提升的策略[J].考试周刊,2020(93):69-70.
作者简介:朱适宜,江苏省淮安市,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外国语学校。
关键词:初中数学;新课改;教学优化
一、 引言
新课改教学理念关注课堂中教与学的转变,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当中,构建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新型课堂形式,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帮助学生掌握数学学习的方法,不断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
二、 研究学情,制定教学计划
新课改背景下,数学教师在制定教学计划时,应转变传统以备课为主的理念,在教学计划中增加对学生学情的了解,将学生学情纳入教学计划当中,提升教学的针对性。研究学情要求教师在数学教学之初与学生进行有效的沟通,教师要结合学生日常成绩与课堂表现整理学生学情,优化已有的教学计划与方案,提升课程教学的针对性。
以《有理数的加法和减法》教学为例,教师可以先提供( 2) (-5);(-2) ( 5)两个算式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初步的摸底。在计算过程中绝大部分学生已经可以得到正确的计算结果:第一个式子为-3,第二个式子为 3。结合具体式子教师可以随机选择1位学生,让其讲解自身的计算逻辑,第一位学生提出的计算方式为:根据数轴的方式进行计算,即从原点出发,第一个式子可以理解为向右移动两个位置,然后向左移动三个位置,第二个式子可以向左移动两个位置,然后再向右移动5个位置。基于学生提出的计算方式,教师可以继续提问其他学生是否有其他计算方式,有的学生提出直接去括号得到2-5和-2 5两个式子,直接计算即可,有的学生提出先算绝对值的大小,然后减去以后,根据绝对值大小来判定其符号。从学生说计算方式的情况,就可以看出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学习能力且在知识应用方面有了自己的想法。因此,在后续教学中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进行教学,
坚持以学生为主的教学原则,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逐步做好数学教学指导工作,让学生找到有理数的加法和减法规律,提升学生知识理解能力。
三、 明确目标,带动学生参与
明确目标是优化数学课堂的重要方式,也是学生课堂参与的前提条件。教师在课堂初始阶段就应明确本节课的目标,让学生了解本节课的学习任务、学习目标。然后,通过目标分解的方式,帮助学生掌握数学内容,最终基于目标构建起本节课的数学思维导图,帮助学生梳理课堂知识点,提升学生数学学习能力。
以《问题到方程》教学为例,教师在导学阶段就要明确“分析问题并探寻等量关系列一元一次方程”的学习目标和重点。明确从问题到方程第一步就是找到等量关系,第二步列方程,通过明确要点的方式让学生参与到课堂学习当中,明确学习的目的。然后,教师提供具体的例子,如:某班同学一共39人到公园划船,共租了9艘船,每艘大船可以坐5个人,每艘小船可以坐3人,每艘船都坐满,大船、小船各租了多少艘?问题提出以后,教师先引导学生分析其中的等量关系,在分析过程中,学生找到了两个等量关系,即人数是39和9艘船两个等量。然后,引导学生设未知数,将大船设为x,小船设为y,按照等量关系的方式,可以列出方程为:x y=9;5x 3y=39。通过学生参与并实践的方式,让学生掌握寻找等量关系列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骤,从而快速完成数学知识的学习,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和知识掌握的能力。事实上,明确课堂教学目标与任务,可以让学生在参与过程中有更强的使命感和责任心,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对照目标分析自身学习是否存在问题,以此帮助学生提升数学学习能力。
四、 开展互动,转化教学角色
互动是转变教与学角色的有效方式,也是新课改的重要内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积极做好课堂互动,包括生生互动、师生互动。通过问题情境创设在内的多种方式引导学生参与到课堂当中,让学生主动学习、主动参与、主动去发现问题。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帮助学生提升自身数学学习的能力。
以《同底数幂的乘法》教学为例,教师可以先提供三个式子:25×22=?;a3×a=?;5m×5n=?;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先进行计算,通过计算的方式观察运算过程中的底数、指数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学生计算的过程就是对同底数幂乘法规律的探索过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由结组,既可以是2人一组,也可以是4人一组进行讨论。在学生讨论过程中,教师
要积极的走动管理并给予必要的指导。如,第一个式子25×22=?很多学生计算出128后就停止了,這种计算逻辑显然不符合本节课的教学要求。因此,教师对这部分学生进行指导:将128转为2的7次方进行计算,然后对比27与25×22的关系;第二个式子中学生基于第一个式子的解答,会尝试得到a的4次方,然后将a转化为不同的数,如4,-4等进行验证,在验证的过程中得到a3×a=a4的结论。而在第三个式子计算过程中绝大部分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会发现问题,即按照第二个式子的逻辑计算时,可以得到5m×5n=5(m n)的结论。但是学生在对m和n赋值时,发现
只有m和n是正整数时,原来的式子才相等,如果是负数时就不相等了。在以上三个式子的计算过程中,学生是基于自身对知识的理解自主进行探索,而教师只是对学生给予了指导,通过学生探索和教师指导的方式实现了师生的有效互动,让学生真正成为了课堂学习的主人。同时,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对于同底数幂的乘法规律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也理解了同底、相乘、不变、相加这八个字的具体含义,从而强化了学生对同底数幂乘法的认识,有效提升了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
五、 应用技术,降低学生理解难度
信息技术是数学学科教学的重要方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通过信息技术将数学逻辑性的内容转换得更直观,最大限度的降低数学知识的难度,帮助学生了解数学发展的过程和知识的脉络,用信息技术展示数学内容,提升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 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中应用比较广泛,主要以多媒体课件、视频等为主,其目的是降低学生理解知识的难度。如,七年级上册涉及数轴的知识,教师就可以应用白板技术画出数轴然后渗透整数、负数的内容;七年级下册有平面图形的认识,涉及三角形、多边形内角和外角和等知识,教师需要用白板笔作图然后进行讲解;八年级上册有全等三角形、轴对称图形等多个知识点,这些都需要
教师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将静态的知识转化为形象的内容,帮助学生进行理解和学习,通过直观展示的方式让学生看到知识演绎的过程,从而强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信息技术被广泛应用到数形结合的教学方式当中,凸显出数形结合思想在初中数学的重要性。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做好数形结合的具体应用,帮助学生了解数形结合的价值。在指导过程中,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通过电子白板绘制、视频演示等多种方式,让学生感受到数形结合的魅力,了解知识演化的过程。另外,教师要做好数学指导工作,帮助学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了解数学知识与内容,降低数学抽象性、逻辑性的理解难度,同时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充分的演示,让学生了解解题过程,从而找到数学学习的逻辑,提升学生数学学习能力与水平。
六、 优化教学,开展作业指导
优化数学教学应有始有终,作业的优化是数学教学必不可少的。数学教学优化就是在原有的数学基础上,通过调整作业结构的方式提升作业质量,为学生发展提供有效保证,进而改变书山题海的传统作业形式,真正提升学生数学学习的能力,优化教学必须要做好改革工作,真正解决学生数学学习的问题。
在布置作业时,教师应坚持两个原则:一个是基础题型的代表性,代表性是指教师为学生提供的基础题型应具有一定的经典性相同类型的基础题不应超过3个,通过适当减少重复性基础题型的方式,降低学生的作业数量,同时也保证学生在基础题型的学习过程中掌握数学计算的方法,夯实学生基础。一个是注重拔高题型的层次性,拔高题型是提升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主要方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做好拔高题型的层次性,按照由浅入深的原则逐步安排拔高题型,让学生尽可能多的完成拔高题型并作为自身学习的参考,不断提升学生数学解题的能力。此外,教师也要做好学生作业的答疑解惑工作,积极利用微信等渠道对学生进行线下
指导,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快速得到教师的辅导和帮助,提升学生数学学习能力。
七、 结语
优化数学教学模式是新课改的重要内容,教师要从教与学的角度出发,积极调动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提升学习能力,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的实践当中,不断发展学生数学思维水平,提升学生数学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刘伟.运用“思维可视化”,优化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以六年级《长方体的元素》教学为例[J].考试与评价,2021(4):44-45.
[2]屈庆五.优化课堂,激发学习:浅谈初中数学教学有效策略[J].数学大世界,2021(1):63.
[3]高绪丽.试论通过优化思维方式提高初中数学教学效率的策略[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1(2):40.
[4]张钰明.优化数学教师教学行为 提升数学课堂教学效益:“农村初中数学教师教学行为改进的课例研究”研究报告[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21(1):31-32.
[5]鲁微微.优化处理初中数学课堂中的“问与思”:论思维开发下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J].吉林教育,2020(36):62-63.
[6]李喜峰.優化教学手段 提升教学效率:浅议新课改下初中数学教学效能提升的策略[J].考试周刊,2020(93):69-70.
作者简介:朱适宜,江苏省淮安市,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外国语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