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乡镇电子阅览室建设的困境与出路

来源 :企业文化·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yw873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文章阐述了乡镇社区电子阅览室建设的重要性,在建设与免费开放过程中存在的一些共性问题,并结合实际指出了乡镇社区电子阅览室在今后建设管理过程中的出路。
  关键词:社区乡镇;公共电子阅览室;共性问题;解决措施
  1.乡镇社区电子阅览室建设的必要性
  “公共电子阅览室建设计划”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为宗旨,以未成年人、老年人、进城务工人员等群体为重点服务对象,依托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以下简称“文化共享工程”)的服务网络、文化共享工程及国家图书馆的数字资源,与文化共享工程建设、乡镇文化站建设、街道(社区)文化中心(文化活动室)建设以及中央文明办组织实施的“绿色电脑进西部”工程相结合,在城乡基层大力推进公共电子阅览室建设,努力构建内容安全、服务规范、环境良好、覆盖广泛的公益性互联网服务体系。为此,加快乡镇社区电子阅览室建设是势在必行的工作。乡镇社区电子阅览室的建成能够有效地满足广大基层读者对电子资源和网络信息资源利用的需求,对丰富人民群众的科学知识、提高人民群众的文化素养起到促进作用。笔者以所在中牟县社区乡镇电子阅览室为例,对社区乡镇电子阅览室建设工作进行了分析。
  2.社区乡镇电子阅览室的建设现状及服务特点
  中牟县社区乡镇电子阅览室通过五年的建设,截止到2014年底,全县已建成县图书馆电子阅览室1个,社区乡镇电子阅览室39个,村级基层服务点273个,并与2012年10月网線已全部链接对外免费开放,已初步形成了全县范围的网络全覆盖。社区乡镇电子阅览室大部分都建在社区乡镇文化活动中心,配备的设备数量通常不多,一般都在5-10台电脑。读者群相对比较固定,大部分读者是附近的居民和当地务工人员,并且大多数读者对阅览室条件要求并不高,通常能具备上网浏览网页、收看视频、在线聊天、查阅数字资源即可。这就要求社区乡镇电子阅览室需要加强与本县图书馆的沟通,充分利用县图书馆的各种数字资源开展服务活动。
  3.共性问题探讨
  近年来,中牟县乡镇社区电子阅览室的实施和运行是一个逐步摸索的过程,下基层辅导中发现,乡镇社区电子阅览室的建设和管理面临着许多困难和问题,主要有:
  3.1乡镇社区电子阅览室建设规模、基础设施不一
  在一些社区乡镇中,依靠自身的经济条件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如青年路办事处文化活动中心,郑庵镇文化活动中心、西街社区等电子阅览室面积就达70余平米,配备电脑10余台,并定时免费为基层读者开放。但是,还有50%的社区乡镇电子阅览室的面积在10-20平米,有的配备在乡镇的办公区、会议室或文化站长的办公室甚至寝室,不利于读者的出入,失去了电子阅览室的服务功能。社区电子阅览室经济条件好的基本实现全覆盖,经济差的还不到50%。
  3.2认识不到位、服务意识淡薄
  党的十八大明确指出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提高国家软实力,文化建设就必须面向基层、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服务群众的原则。而地方基层领导只注重经济建设,对基层文化建设重视程度不高,致使设施设备闲置,只能作为一种摆设应付上级部门检查的形式而存在。更有设备丢失、挪作办公设备使用现象。真正开展服务的更是寥寥无几,即使免费对外开放,服务开展方面并未有创新。没有真正理解文化部、财政部“十二五”期间在全国实施“公共电子阅览室建设计划”的精神。一直认为电子阅览室不就是几台电脑上上网、聊聊天、打打牌的网吧。不与上级业务部门沟通,不能利用本区域或上级主管部门提供的各种数字资源开展服务活动。
  3.3 人员编制少、专业人员匮乏
  我县图书馆编制少,支中心和电子阅览室只有一人管理,根本没有计算机专业人员,资源整合更是无从谈起,导致已经到馆的资源开发利用严重不足,成为制约我支中心发展的一个瓶颈。更难以保证对社区乡镇电子阅览室的技术支持。乡镇服务站是文化站站长负责,站长有时还兼职,有点刚入门又调走,工作变换的非常快,没有参加过相关业务知识和基本业务技能培训,对乡镇公共电子阅览室不知道如何管理。社区电子阅览室更无专人管理,多有社区办公人员兼任,服务工作很难开展。尽管支中心组织基层人员进行培训,但时间紧内容多,人员素质不高,很难掌握相关技术,以至于系统维护和正常运行难以保障,成为阅览室持续稳定发展的障碍。
  3.4政策宣传推广力度不大
  社区乡镇电子阅览室建设的宣传只局限于国家、省、市(县)三级结构组成的三级服务体系,没有针对社区乡镇基层群众的宣传策略和宣传渠道,公共电子阅览室建设计划是2012年5月份才下来的指导性文件,许多基层领导和部门对此项工作的了解相当少,普通群众更是一无所知,从而造成了普遍的社会认识不足,要么把共享工程的支撑平台电子阅览室与普通网吧混为一谈。各乡镇社区很少对已建成的公共电子阅览室推介宣传,塑造公共电子阅览室的社会公益形象。没有大力宣传公共电子阅览室免费开放的政策、不能吸引广大社会公众进入公共电子阅览室,扩大公共电子阅览室知晓率和利用率。
  4.共性问题解决的措施
  4.1 夯实基础、建立地方长效运行机制和管理机制
  严格遵循公共电子阅览室建设计划标准,县级文化部门结合乡镇主管文化领导应深入基层进行科学合理地选址,合理规划和设置电子阅览室,具备条件的再落实电子阅览室所需设备,避免了只建不管设备浪费现象。争取基层领导重视,使政府在行政上干预,参与到电子阅览室建设管理中,把社区乡镇公共电子阅览室的建设管理纳入县(市)年终综合考评中,并作为社区乡镇重要的检查部分。长效运行机制才能得到保持。公共电子阅览室的免费开放,应制定出台《公共电子阅览室管理规范》等各项规章制度,才能做到人员到位、责任到位、奖惩到位,才能使各项工作做到严格化、标准化、程序化,确保公共电子阅览室安全
  运行。   4.2 加强队伍建设及基层专业人员培训工作
  建立一支高素质的管理队伍是推动基层公共电子阅览室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在实施“公共电子阅览室建设计划”过程中,公共电子阅览室建设能否可持续性发展,已建立的基层阅览室设备能否正常运转、能否高质量提供服务,人才是关键。注重人员培训,加快资源建设与更新步伐,才能切实保障系统维护与运行正常。因此应以市县级为基地,举办“电子阅览室”管理人员培班,有计划地对基层点的建设和维护人员进行分期分批的培训,并实行岗位资格证书制度,建立起一支技术过硬、业务熟练、管理规范、服务优良的管理人员队伍。此外,在基层管理人员上还可以采取自我推荐、招聘等方法,广揽技术人才,搞好技术保障。
  4.3 创新电子阅览室服务模式、提高服务效率
  在公共电子阅览室建设过程中,注重边建设边服务,建成一个,开放一个,社区乡镇电子阅览室基层点要充分利用图书馆共享工程和社区乡镇资源,运用电子阅览室主阵地,在“共享工程”的平台上组织各类文化活动,多方面为群众提供文化信息资源,让公共电子阅览室建设深人民心,拓宽其受众面。如开展读书活动、电影观赏活动、公益讲座、知识竞赛活动,引导社会公众特别是未成年人正确地认识和使用互联网,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学习、工作和生活的免费服务。
  4.4加大宣传和推广
  社区乡镇在电子阅览室建设管理中要制作相关宣传材料,如在社区乡镇门口悬挂横幅、电子阅览室门口悬挂电子阅览室门牌及相關免费开放的文字介绍,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使广大社会公众了解“公共电子阅览室建设计划”,进一步增强公共电子阅览室的辐射力和影响力,另外可根据居民的上下班时间适当调整工作时间。如白天缩短开放时间,晚上延长开放时间。吸引更多的社会公众到公共电子阅览室享受公益性上网服务。
  参考文献:
  [1] http://www.gov.cn/zwgk/2012-02/27/content_2077526.htm文化部 财政部关于印发《“公共电子阅览室建设计划”实施方案》的通知
  [2]http://news.eastday.com/eastday/13news/auto/news/china/u7ai823916_K4.html
  [3]付常志、社区乡镇公共电子阅览室的建设与存在问题探讨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1 年1O月第19期
其他文献
高校学生党员组织生活是高校党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组织对学生党员进行教育、管理、监督等的重要形式,是保持党员先进性的重要措施.目前存在学生党员组织生活形式较单
今天中促会第四届理事会常务理事会在京召开第二次会议,主要是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讨论审议中促会第四届理事会“十二五”发展规划及2011年度工作计划.
198 6年3月 《广西市县概况》正式出版发行 ,全书1 60万字 ,由广西通志馆组织编写 ,全自治区各市县志办公室供稿。是解放以来第一部系统介绍广西各市县基本情况的大型综合性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在各个领域中都获得了广泛的应用.在党建工作开展中也积极的应用信息技术,为了能够促进党建工作信息化的进一步发展,就需要分析促进党建工作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我国传统文化倡导修身,把道德修养视为人之为人的重要标志.强调“为政以德”,认为道德教化是为政的基础,它为我们提供了安身立命的大思想、大智慧.传统文化经典《大学》中强
内容摘要:草堂小学是当前中国小学教育改革成功的一个范例,其以“植养人文气韵,奠基诗意人生”为主题的校园文化建设以及由此而延伸出来的一系列改革与创新,是对杜甫诗性智慧、诗意人生、家国情怀等诗学精神的继承和发展。  关键词:草堂小学 校园文化 杜甫诗学精神 继承与发展  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为适应和满足社会进步与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小学教育理应承担起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的责任与使命
一项新的研究显示,健康妇女保持良好体形可预防糖尿病。美国达拉斯库珀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对参加有氧运动纵向观察研究(ACLS)的4984名女性进行了分析,了解她们的体形与2型糖尿
“十三五”规划要求未来经济的发展必须是,绿色、环保的发展.低碳出行成为了我们未来交通发展的必然趋势,以化石燃料为动力的内燃机一定会被新能源动力装置所取代.氢燃料电池
走过60年风雨的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以下简称“黔东南”),一直是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富矿,旅游开发潜力大,也涌现出以西江千户苗寨等为代表的民族文化景区。然而随着国内民族文化旅游开发力度的加大,其间始终伴随着开发与保护如何并行、旅游产品如何升级、旅游品牌如何打造等难题。众多民族文化旅游目的地逐渐出现原生态特色有被商业化冲淡的隐患。在“旅游+”的时代背景下,这些传统的民族文化村寨正在着力转型,焕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