筵席与肉体

来源 :名作欣赏·学术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dyzhufeng52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以巴赫金的狂欢化理论为观照,通过文本细读,可以发现剧中的筵席场景、肉体肢解形象等狂欢化场景颇多,具有胜利与失败、生与死交替的双重意义,又因其夸张、细致入微的呈现方式,在戏剧创作上初步展现了马洛独特的、具有怪诞美学倾向的艺术逻辑。
  关键词:马洛 《帖木儿大帝》 筵席 肉体 怪诞美学
  《帖木儿大帝》(Tamburlaine the Great)是早期现代英国剧作家克里斯托弗·马洛(Christopher Marlowe,1564-1593)的成名作,分上、下两部。长期以来,批评家多关注该剧体现的人文主义精神,对其秉持的美学观念却往往视而不见。事实上,作为马洛在世时上演并出版的唯一作品,马洛不仅首次成功地完成了素体诗运用于戏剧创作的实践,还进行了具有符象化(ekphrasis)、怪诞(grotesque)等美学倾向的创作尝试。由于马洛通常都被看作是悲剧作家,他的作品,尤其是《帖木儿大帝》中的狂欢化(carnivalesque)或怪诞因素较少有人注意。针对理查德·琼斯(Richard Jones)在1590年版《帖木儿大帝》前言中提到的,他特意删除了一些“逗乐和轻浮之举”的说法,梅尼可夫(Melnikoff)和弗龙吉洛(Frongillo)认为,马洛出版前的《帖木儿大帝》稿本极有可能就是喜剧,经过琼斯删改、正式出版后,变成了悲剧。以巴赫金的狂欢化理论为观照,通过文本细读,可以发现这些被称为“逗乐和轻浮之举”的地方并未删除殆尽,在文艺复兴时期文学中惯常出现的筵席场景、肉体肢解形象等狂欢化场景颇多,具有胜利与失败、生与死交替的双重意义,又因其夸张、细致入微的呈现方式,在戏剧创作上初步展现了马洛独特的艺术逻辑。
  一、筵席场景
  在《帖木儿大帝》中,每场大战前后,帖木儿总会组织一次声势浩大的筵席,于是筵席几乎成了帖木儿的战场上不可或缺的元素。吃、喝自然是这些筵席的重要内容,且由于它们是大规模的、由全体将士一起进行的,因此不同于“个别人日常的、局部生活的吃和喝”,具有“丰富性和全民性的强烈倾向”和“正面夸张、隆重而快乐的基调”。
  筵席上的这种“基调”,首先表现為具体的筵席布局和饮宴形象。最具代表性的一次发生在帖木儿大败土耳其皇帝巴塞耶特(Bajazeth)后、进攻大马士革(Damascus)之前。众将士抵达大马士革城下后,帖木儿下令扎营并举办筵席:
  在大马士革城前挂起我们的血色旗帜,/血的颜色要映射到他们的头,/当他们在城墙上颤抖地行走时,/还未感受到我的愤怒,就已吓个半死,/让我们尽情吃喝、痛饮,/端起大碗的酒去敬我们的战神,/这意味着要用金子装满你的头盔,/用大马士革的战利品让你变得富有,/就像伊阿宋·科尔喀斯夺取金羊毛一样。/我说,巴塞耶特,你有胃来装吗?(第一部第四幕第四场1-10行)
  在帖木儿的战场上,每一个物品、每一次行动、每一句话似乎都有各自的象征意义。拿颜色来说,白色意味着仁慈和愿意接受投降,血色意味着愤怒、杀伐,黑色则意味着死亡和屠戮(第五幕第一场66-73行)。对敌人而言,“血色旗帜”是将其“吓个半死”的武器,是死神的召唤,对帖木儿而言,它们是迎接胜利、庆祝节日的五彩缤纷的旗帜和装饰,是欢快的象征。“血”与“酒”互为映衬,流完血的身体归于沉寂,喝完酒的身体变得兴奋,血是死亡,酒为新生。“碗”“头盔”和敌人的“头”形象相似,士兵可以用“碗”、用“头盔”、用敌人的“头”装满酒或金子。而“尽情吃喝”“痛饮”“大碗的酒”“装满”都意味着要张开大嘴、尽力吞咽,于是“血”“酒”“金子”似乎都变成了被帖木儿大军竞相“吞食”的对象。巴赫金指出,“劳动的胜利是通过食物来体现的”。所以,吞食者正在吞食的形象就是胜利的代名词,反之,不能吞食或吞食中断则意味着失败。帖木儿对巴塞耶特的揶揄“你有胃来装吗?”显然是在暗示后者的吞食功能的丧失,因为“不能吞食”就是失败的象征。于是,争夺吞食权,使敌人丧失吞食能力就极具象征意义。无怪乎巴塞耶特反驳道:“是的,我这个胃,无情的帖木儿,要是愿意,可以吃掉你血淋淋的心。”(第一部第四幕第四场11-12行)并进一步诅咒道:
  可蒙面隐形的复仇女神啊,/请潜入阿佛那斯湖之底,/把你手中带回来的地狱的毒药/挤到帖木儿的杯中!/或者,勒拿湖带翅膀的九头蛇,请施展你的蜇伤,/把你的毒液喷洒到这暴君的盘子里!(16-25行)
  “阿佛那斯湖之底”“勒拿湖”都是张开血盆大口的地狱之门,随时准备吞食进到其中的一切。而吞食动作的完成是以被吞食者的死亡来实现的。巴赫金指出,食物同“死亡”“地狱”有特殊关系,“‘死亡’这个词在其含义中也表示‘被吞食的’‘被吃掉的”’。通过诅咒,巴塞耶特意欲把帖木儿送往地狱张开的血盆大口。同时,无论是吃掉帖木儿的心,还是请“复仇女神”和“九头蛇”施毒,都足以让帖木儿毙命并停止吞食。但遗憾的是,巴塞耶特要诅咒的对象却恰恰成了即将吞食自己的地狱,所以帖木儿说:“我在敌人的诅咒中获得荣耀,来自帝国天堂的力量,将它们全部转移到他们自己的头上。”(第一部第四幕第四场29-31行)
  “吞食”因为其胜利或失败、生或死的双重性,又因筵席本身的节庆性,在胜利一方看来颇具诙谐性和表演性。帖木儿让随从给巴塞耶特喂水并肢解其皇后扎比拉(Zabina)的命令很容易让人想起喂狗和宰杀牲畜的情景。面对巴塞耶特的反应——“他狠狠地把水打翻在地”,帖木儿对其皇后吉娜葵特(Zenocrate)说:“这土耳其佬和他老婆难道不是刚好为筵席演了一出戏?”(58-60行)。帖木儿给塞瑞达马斯(Theridamas)、泰奇利斯(Techelles)和凯赛恩(Casane)加冕的一幕也通过把王冠比作美食(109-121行),传达了吞食的双重意义。吞下食物,就是“生对死的胜利”,也反映了马洛对通过“吞食”这一怪诞主题来展现胜利的理解。
  二、肉体肢解形象   巴赫金指出,“夸张、夸张主义、过分性和过度性,一般公认是怪诞风格最主要的特征之一”,而“怪诞形象以有关人体整体及这一整体之边界的特殊观念为基础。人体与世界之间以及个别人体之间的界限,在怪诞中,与其古典主义和自然主义形象中的形态,绝然不同”。在《帖木儿大帝》中,不仅有夸张的以“吞食”为主题的吃、喝形象,也有令人震惊的、对人体濒临死亡情形的描写,而这些描写通常以对身体的肢解开始,体现了马洛对剧中人物死亡呈现方式的独特认识。
  在第一部第二幕第七场,马洛细致地描绘了科斯罗(Cosroe)王子临死前的感受,生动再现了战场上的重要场景,即受重伤的士兵快要死去,血从嘴里、裂开的颈部和腹部流出,却用尽力气说完最后的遗言:
  莫名的痛苦折磨着我悲伤的灵魂,/死亡扼住我发声的器官,/是谁,用你的剑劈开了一个口,/掏空了我心脏的每一根动、静脉血管。(7-10行)
  在怪诞肉体形象中,嘴是仅次于肚子和性器官的重要形象,“被吞食的世界往往就进了它里面”,而在这些身体的“凸起部位”和孔洞身上,“两个人体间以及人体与世界之间的界限被打破了”,并开始“相互交换”和“双向交流”。“发声的器官”即咽喉和嘴,它们能否发声决定了其是否拥有吞食世界或与世界沟通的能力。巴赫金还提到“怪诞形象不光表现人体的外观,而且还表现人体的内貌:血液、腸子、心脏和其他内部器官”。血毫无顾忌地从剑劈开的孔中、从血管中流出来,心脏也逐渐随之停止跳动。通过对科斯罗的身体从咽喉到心脏逐步解剖或肢解,马洛成功展现了人临死前的各种官能感受,加强了台下观众对死亡痛苦的感知。
  马洛写巴塞耶特和包萨拉城(Balsera)守城官的死也从肉体肢解开始。在第一部第五幕第一场,巴塞耶特的皇后扎比拉大喊:“我的眼睛看到了什么?我的丈夫死了!/他的头骨全撕裂了,他的脑浆也冲了出来!”(305-306行)。在第二部第三幕第四场,包萨拉城守城官详尽展示了他身体所承受的痛苦:
  一颗致命的子弹,从我身旁飞过,/重重地打在我的心上;我活不了了。/我的肝像被刺穿了一样,/我那启动、滋养身体各个部位的血管,/破了、烂了,我所有的内脏全都/浸泡在从伤口流出的血中。(4-9行)
  无论是“撕裂了”“冲了出来”,还是“刺穿了”“破了、烂了”,都把完整的身体肢解成碎片,令承受者痛苦不堪。
  在马洛笔下,除了运用劈开口子、对肉体完成肢解等非自然手段,使人因内部器官无法与外界沟通而死亡外,在自然情况下决定生死的还是人体内水分和热气之间的平衡状态。巴赫金指出,“饮食、饮料、粪便(及其他分泌和排泄:出汗、擤鼻涕、打喷嚏)、交媾、怀孕、分娩、发育、衰老、疾病、死亡、折磨、肢解”都是怪诞生命中的重要事件。一旦这些活动出现停滞,生命也即将走到尽头。在第二部第五幕第三场,医生告诉帖木儿他即将死亡,因为他体内水分和热气的平衡已经被打破:
  我观察了您的尿液,和当中的沉淀,/浑浊不清,的确对您的威胁很大;/您的血管中充满了奇怪的热气/把您血液中的水分已烤干;/水分和能量,不是/身体的元素,/而是更为神圣和纯粹之物,/一旦它们几乎耗完,/作为生命之源,便表明死亡已不远。(82-90行)
  三、结语
  综上所述,通过对筵席和肉体进行夸张又细致入微的描写,马洛试图以一种医学式解剖的视角对剧中人物或场景进行聚焦,以怪诞的方式对个中细节进行呈现,旨在抓住观众的注意力并激发他们的想象力,使他们如临其境,从而达到震撼人心的舞台效果。他所秉持的艺术逻辑,似乎“只定格那些超出于人体界限或通向人体内里的东西”,有一种迥异于传统戏剧创作的怪诞美学倾向。
其他文献
摘要:消息语体是一个动态的生成过程,是在消息发布者的使用过程中形成的。消息发布者在实施“报道”言语行为时,语体行为要素决定语体的构成成分,语体构成成分可以分解出多维语体特征。在消息语体的多维语体特征的共同作用下,语篇《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呈现出程式化的语篇结构、庄重典雅的书面语、恢宏的气势、精准的语言和鲜明的感情等特征。  关键词:语体 消息语体 言语行为 多维语体特征  毛泽东同志亲笔撰
期刊
摘要:果戈理在其小说《外套》中塑造了一个令人印象深刻的“幽灵”形象,失去肉体的幽灵在世间游荡并劫掠来往行人的外套。在这看似荒诞的书写之下,果戈理一方面借用幽灵的所作所为將阿卡基身为小人物的悲哀缓缓托出,另一方面在有关幽灵的书写中也寄托着果戈理强烈的宗教救世观念。果戈理将有关俄罗斯现实的所思所想寓于对幽灵形象的塑造中。  关键词:果戈理 《外套》 幽灵 小人物 宗教救世  与19世纪上半叶俄国文坛盛
期刊
摘 要:道教文化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国产动漫的优秀元素相融合有利于借助流行IP的巨大传播度普及传统文化,提升国民的文化认同感。在道教文化与动漫电影的融合与再创造工程中,我国的本土动漫制作正在逐渐向世界输出优秀传统文化。我国动漫作品对于传统文化的融合与创新在追求情感共鸣的同时宣扬正确的价值观念,利用自身的原创魅力吸引着一大批受众,这使动漫电影中的中国文化元素不会显得僵硬与呆板,传统文化
期刊
摘要:绘本《赶牛车的人》的经典性魅力来源于其叙事中的强大诗意。这种诗意的产生不仅仅在于其文字的诗歌形式和图画的隽永风格的结合,更来源于其叙事方式及特点。循环性的叙事模式和“物”“欲”分离的叙事内容令这个看似简单、质朴的故事呈现出丰富的韵味,从而成就其经典性魅力。  关键词:《赶牛车的人》 叙事 诗意  绘本《赶牛车的人》(Ox-CartMan,1979)由美国桂冠诗人唐纳德·霍尔(DonaldHa
期刊
摘要:罗伯特-弗罗斯特是美国著名的现代主义诗人。在弗罗斯特的诗歌中,常常存在意义的不确定性和开放性,这种多义性使得他的诗歌具有了朦胧、含混的特点。通过分析弗罗斯特诗歌《好时光》的修辞、隐喻和叙事方面的含混性,我们可以发现弗罗斯特的诗歌不论在艺术手法还是主题上都表现了非凡的现代性。  关键词:罗伯特·弗罗斯特 《好时光》 含混 现代性  美国诗人罗伯特·弗罗斯特是一位复杂的诗人。一直以来,他被称作“
期刊
摘要:麦克尤恩在其小说《家庭制造》中,通过叙述者的设立、对重要情节的含混和空缺以及刻意营造疏离冷静的叙述风格等,建立出不可靠的叙述模式,这些模式带来的反讽和陌生化效果也让读者在阅读过程中能够跳脱出文本表层的惊悚与猎奇,站在更冷静和客观的社会层面去思考青少年的心理和社会处境。  关键词:不可靠叙述 麦克尤恩 《家庭制造》 反讽 陌生化  当作家遇到较难处理的题材时,往往会选择不可靠叙述的策略来规避可
期刊
摘要:在多克特罗的历史小说中,叙事者多为认知能力敏锐的作家或学者等知识分子。多克特罗赋予这些认知主体一种“僭越的精神”,让他们在追溯和理解历史的过程中获得伦理唐悟,做出各异的身份和道德选择。本文认为,在多克特罗的历史写作中,个人对历史的参与和认识,成为一种塑造个人身份、实现个人自由并界定个人伦理责任的一种途径。  关键词:多克特罗 僭越的精神 历史 认知 伦理  多克特罗(Edgar Lawren
期刊
摘要:陶渊明咏史诗中有一首《咏三良》,此诗以秦穆公杀“三良”殉葬为题材。历来论陶诗者认为陶渊明是认可“三良”之忠义行为的,但是,结合陶渊明的思想与诗歌内容分析,这种观点有待商榷。笔者认为陶渊明对“三良”之殉是有质疑和同情的,这与陶渊明内心的儒玄思想矛盾有关,儒家之积极入世精神使陶渊明肯定“三良”之忠义,道家之隐世养真精神却使他对“三良”入世丧命的悲剧表示质疑。所以,陶渊明对“三良”之殉并非只是简单
期刊
摘要:随着永井荷风文学在日本学界获得重新定位,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学界也对其文学的文艺价值和社会价值展开了讨论,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译介,呈现出多方位、多视角的解读。通过对这一过程的梳理,勾勒出目前我们对永井荷风文学的研究样态实有必要,这样能够抛砖引玉,为后来的研究提供参照。21世纪以来,我国对永井荷风文学的研究不但突破了小说解读的范式,涉及诗歌、散文、纪行文等多种题材,不仅有微观的细致,也有宏观
期刊
摘要:《雅典的泰门》是莎士比亚的最后一部悲剧,它反映了一种信仰与伦理身份的焦虑。文艺复兴时期是英国社会转型的重要阶段,这种焦虑既是英格兰民族性格发展的动力,也是构建其文化传统的因素。论文以典型人物泰门为切入点,结合时代特点,分析英格兰民族共同体形成过程中的社会观念与价值取向的转变。  关键词:泰门 价值观 焦虑  城邦像一部真正的戏剧。保持城市自身的健康和力量本身就是一种艺术:如同一个人的理智和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