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推进人才兴文战略

来源 :群文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olaosh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站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新高度和文化事业发展繁荣新的历史起点上,做出了建设宏大文化人才队伍,为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供有力人才支撑的战略部署,为我国文化人才发展和队伍建设指明了方向。人才是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最重要的资源,也是文化事业和产业发展繁荣的关键。“人才兴文”战略是“人才强国”、“人才强省”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造就一支德才兼备、锐意创新、结构合理、规模宏大的宣传文化人才队伍,是发展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繁荣社会主义文化产业的根本保证。
  一、我省宣传文化人才队伍现状和面临的形势
  近几年来,全省宣传文化部门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执行中央和省委关于人才工作的部署,积极推进宣传文化人才队伍建设,培养造就了一大批优秀人才。
  ——宣传文化人才总量不断增长,人才规模不断扩大。截止2010年底,全省宣传思想文化人才总量14774人,比2007年增加8888人。
  ——人才结构逐步改善,人才布局有所改进。具有高级职称的人员,占从业人员总数的9.2%,具有中级职称的人员,占从业人员总数的15.7%。具有研究生学历的占2.5%,本科学历的28%,大专学历的占27.9%,其中大专以上学历的人员占从业人员总数的58.4%。在宣传文化人才中,理论人才占从业人员9%,新闻宣传人才占从业人员13%,出版传媒人才占从业人员10.5%,文化艺术人才占从业人员43.4%,省直宣传文化系统单位人才占从业人员34.2%,州市地占12.6%,县市区占53.2%。
  ——高级专家队伍进一步壮大,青年优秀人才不断成长。目前,全省“四个一批”拔尖人才15名,优秀人才50名。其中,青年优秀人才占总人数的24.6%。
  在宣传文化人才队伍建设中,我省人才工作基本经验是:坚持党管人才原则,把握正确用人导向,树立和落实科学的人才观;坚持围绕文化建设的需要,充分发挥各类人才的作用,为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供服务;坚持以人才资源能力建设为核心,着力加强和改进人才队伍建设,推进人才队伍全面发展;坚持改革创新,努力构建与文化改革发展相适应的人才工作机制,激发人才创造活力;坚持以用为本,尊重、爱护和使用好人才,积极为各类人才的健康成长和发挥才能提供机会和条件。
  宣传文化人才队伍建设在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当前全省宣传文化人才发展水平与推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和建设文化名省的要求还不相适应,主要表现在:人才队伍总量不足,人才结构不够合理,人才分布不平衡,人才整体素质不高,高层次和复合型人才紧缺并伴有人才流失现象,特别是适应文化产业快速发展的创意创新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紧缺,人才发展的理念亟需更新,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人才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尚不完善,人才发展环境还需要进一步优化。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正确地分析了文化改革发展的形势,深刻阐明了文化改革发展的战略地位、指导思想、奋斗目标、主要任务和政策措施,对推进文化改革发展做出了全面部署,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指导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纲领性文件,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我们要认真学习,狠抓落实。可以说,未来十年,是我省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建设富裕文明和谐新青海的重要时期,是推动我省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文化名省的关键时期,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任务十分艰巨繁重,迫切需要有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来支撑。宏伟大业,人才为本,文化繁荣,人才为先。面对人才竞争日趋激烈、人才需求日益旺盛的新形势,必须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深刻认识加强宣传文化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性、紧迫性,增强责任感、使命感,与时俱进、锐意进取,立足现实、着眼长远,科学规划、整体推进,切实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加快推进人才兴文战略,不断开创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新局面。
  二、努力开创宣传文化人才队伍建设新局面
  切实做好人才工作,加快推进人才兴文战略,是推动我省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文化名省的重要保证。要用事业造就人才,用环境凝聚人才,用机制激励人才,用荣誉褒奖人才,用学习提升人才,用法制保障人才,让各类宣传文化人才竞相涌现、创造活力充分发挥,形成以文化繁荣吸引凝聚人才,以人才辈出发展繁荣文化的生动局面,为推动我省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文化名省提供坚强有力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证。按照中央和省上制定的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的部署和要求,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重点要做好以下八项工作。
  1、明确方针原则,确定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布局。人才作为第一资源的地位和作用,决定了它在文化发展中必须放在优先发展的位置。以人才优先发展支撑文化发展,在文化发展中把人才发展摆上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充分发挥人才的基础性、战略性作用,这是我省未来宣传文化人才队伍建设中一个十分重要的工作。因此,在指导思想上,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加快推进人才兴文战略,坚持“服务发展、人才优先、以用为本、创新机制、高端引进、整体开发”的人才发展指导方针,遵循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适应文化建设和文化体制改革的要求,按照科学人才观的要求,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创新人才工作体制机制和政策,加强宣传文化人才队伍建设,加大高层次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培养开发力度,统筹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协调发展,努力培养造就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高素质宣传思想文化人才队伍,为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和建设文化名省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证。在方针原则上,一是坚持以党管人才为根本;二是坚持以人才优先发展为关键;三是坚持以思想政治建设为核心;四是坚持以人才资源能力建设为主题;五是坚持以高层次人才培养为重点;六是坚持以基层人才队伍发展为基础;七是坚持以改革创新为动力。
  2、创新思想观念,牢固树立科学人才观。思想观念是行动的指南。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才能跟上时代潮流,适应形势发展,把人才兴文战略化为自觉行动。对经济工作而言,观念一变天地宽;对人才工作而言,观念一变视野宽。思想观念陈旧,就发现不了人才;思想观念落后,就会埋没人才。因此,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树立适应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的科学人才观,克服人才问题上的各种不合时宜的观念,以更宽的视野、更高的境界、更大的气魄,广开进贤之路,把各方面优秀人才及时发现出来、合理使用起来,开创人才辈出、人才兴文新局面。在实践中,要以树立科学人才观为核心,牢固树立七大人才观念,一是在认识人才价值上,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人才优先发展”的观念,破除“重物轻人”的思想;二是在理解人才内涵上,树立“以用为本”、“不拘一格选拔人才”的观念,走出唯学历、唯职称、唯资历、唯身份的误区;三是在确立人才标准上,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树立“任人唯贤、唯才是用”的观念,反对任人唯亲;四是在选择人才方法上,坚持用人所长、各得其所,人尽其才,才尽其用,树立“人人能成才、人人得发展、人人做贡献”的观念,纠正求全责备、论资排辈的问题;五是在界定人才范围上,坚持拓宽选人用人渠道,树立“对各类人才一视同仁,广纳人才”的观念,打破人才身份、单位、部门和所有制限制;六是在培养人才上,坚持培养和使用与投入和产出相结合,树立“人才资源开发投入是收益最大的投入”的观念,改变“重管理、轻开发、重使用、轻培养”的现象;七是在吸引人才上,坚持实行“柔性流动”方式,树立“不求所有,但求所用,更求所为”的观念,营造更加开放的用人环境。
  3、结合宣传文化人才特点,统筹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宣传文化人才是指具有一定专业知识或专门技能,在宣传文化领域从事教学科研、创新表演、传承传播、生产经营、技术保障、组织管理和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并做出贡献的人。宣传文化人才队伍建设有自己的特殊规律和鲜明特点。在人才素质上共性要求和个性要求相对更高、更复杂,特别是在个性要求上具有极大的差异性,在人才培养和使用上特殊性和局限性相当突出,在人才队伍结构上层次和类型非常多样。因此,必须全面贯彻人才发展指导方针,以创新型人才培养为先导,以应用型人才开发为主体,以高层次人才培养和引进为重点,统筹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把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文化改革发展的各项事业中来。未来十年,要重点抓好九支宣传文化人才队伍建设,一是党政人才队伍建设;二是哲学社会科学人才队伍建设;三是新闻宣传人才队伍建设;四是出版传媒人才队伍建设;五是文化艺术人才队伍建设;六是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建设;七是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八是新媒体新业态人才队伍建设;九是民营文化企业和民间文化人才队伍建设。在实际工作中,要注重统筹开发存量人才和增量人才、体制内人才和体制外人才、一般人才和高层次人才、本土人才和外来人才、重点人才和急需人才,统筹做好人才培养、引进、使用各个环节的工作,使不同人才队伍、不同专业特长、不同职业岗位、不同成长经历、不同能力水平的人才都能各得其所、各展所长、建功立业。
  4、实施重点人才工程,积极搭建人才健康成长和发挥作用的宽阔平台。重点人才工程是突破人才工作重点和难点、有效开发人才第一资源的有力抓手和有效载体。青海文化建设在未来发展中,人才工作必须围绕文化发展大局找准切入点,立足发挥优势找准突破点,满足实践需求找准着力点,充分利用重点人才工程这一载体和抓手,全面打造我省宣传文化人才竞争优势,突出培养造就高层次人才,大力开发文化改革发展重点领域急需紧缺专门人才,为重大课题、重点项目、重要产业调兵遣将,引导鼓励人才向基层一线流动,强化人才对文化建设的支撑作用,使重点人才工程不仅成为各类人才的聚集点、成长点、同时也成为文化改革发展的推动力、拉动力。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省要着力实施六项重点人才工程,一是文化名人工程,着眼于培养造就一批造诣高深、成就突出、在省内外影响广泛的宣传思想文化领域杰出人才。二是“四个一批”人才工程,着眼于理论、新闻、出版、文艺领域中青年拔尖人才和优秀人才的培养;三是高层次外宣人才培养工程,着眼于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对外宣传人才队伍;四是文化企业家培养工程,着眼培养造就一批精通文化工作、熟悉文化市场规则、具有先进管理理念和现代科学素养的复合型文化企业家;五是基层宣传文化骨干人才培养工程,着眼于培养造就一支政治坚定、素质优良、扎根基层、服务群众的骨干人才队伍;六是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扶持工程,着眼于培养、扶持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5、创新体制机制,激发人才队伍创新创业创造活力。人才活力取决于体制机制。体制机制创新是开发人才第一资源、用好用活人才、提高人才效能的关键。必须坚持把有利于促进人才成长,有利于促进人才创新创业创造,有利于构筑起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的人才发展环境,作为创新人才发展体制机制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按照国家和我省人才发展规划提出的体制机制创新目标,积极探索符合宣传文化人才发展的新路子,构建育才、引才、聚才、用才的体制机制,给肯干事的人以机会,给能干事的人以岗位,给干成事的人以回报,让一流的人才得到一流的回报,最大限度地激发和保护各类人才的创新活力和创造智慧。为此,要重点建立健全九大机制,一是人才领导管理机制;二是人才投入保障机制;三是人才教育培训机制;四是人才考核评价机制;五是人才选拔使用机制;六是人才激励保障机制;七是人才流动配置机制;八是人才创新创业机制;九是人才服务协调机制。
  6、坚持以用为本,充分发挥人才作用。科学发展以人为本,人才发展以用为本。使用好人才是人才开发诸环节中的核心环节,只有通过使用,人才才能成长和创造价值。要把人才使用当作人才管理的重要环节,把充分发挥各类人才作用作为人才工作的根本任务,为各类人才施展才华搭好梯子建好舞台。坚持以用为本,必须重点围绕用好用活人才,充分发挥各类人才的作用,实现人才自身价值,提高人才效能,使各类人才各得其所、各展其长、建功立业。以现实情况看,一些部门和单位,人才使用离“人岗相适、用当其时、人尽其才”的要求还存在差距,首先是人才“不够用”,主要是结构性短缺,高层次人才和重点领域人才和文化产业人才严重不足;其次是人才“不适用”,培养出来的人才与文化改革发展需要相脱节;再者是人才“没用好”,缺乏人才充分施展才能的合适舞台和条件,人才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受到不同的影响。解决这些问题,一方面需要树立以用为本的理念,克服论资排辈、封闭循环,能上不能下、能进不能出等陈旧落后的用人观念。另一方面要破除不利于人才成长、流动、使用的体制性障碍,重点围绕用好用活人才和提高人才效能,创新人才工作体制机制,形成一整套更加科学合理的机制。要把以用为本的观念贯穿于人才工作始终,克服人才管理中“官本位、行政化”的倾向,进一步形成注重品行、科学发展、崇尚实干、重视基层、鼓励创新、群众公认的正确导向,通过安排人才参与重要工作、重大项目、重点建设、急难险重任务和到基层任职、挂职等措施,给德才兼备的人压担子,给实绩突出的人搭台子,给群众公认的人铺路子,最大限度地激发人才创造活力,真正让各类人才创业有机会、干事有平台、发展有前途,为我省文化建设做出更大贡献。
  7、优化人才发展环境,营造有利于人才健康成长、脱颖而出、发挥作用的社会氛围。对于人才工作来说,事业就是感召力,环境就是吸引力,服务就是凝聚力。各级领导干部要树立强烈的人才意识,以识才的慧眼、聚才的方法、用才的气魄、爱才的感情、容才的雅量、护才的胆略,千方百计做好发现、培养、凝聚人才的工作,切实做好优化环境和服务人才各项工作,用伟大的事业凝聚人才,用崇高的精神激励人才,用真挚的感情关心人才,用适当的物质待遇吸引人才,为人才事业发展增添蓬勃活力和强大动力。为此,要加强调查研究,把尊重人、激励人、提高人、发展人作为工作重点,积极探索建立以评价、培养、激励、流动、使用为主要内容的政策法规体系,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要突出重点,舍得投入,改善工作条件,拓展创业舞台,增强创业保障,激发创新活力,使各类人才创业有机会、干事有舞台、发展有空间,使一切创新想法得到尊重、一切创新举措得到支持、一切创新才能得到发挥、一切创新成果得到肯定,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要积极推进学习型组织和学习型社会建设,最大限度地满足各类人才相互交流和学习提高的需求,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要坚持为社会主义服务、为人民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倡导生动、活泼、民主、团结、创新的学术风气,营造良好的学术环境。要加强沟通、增进理解、鼓励合作、相互信任、彼此尊重,形成宽松和谐的氛围,营造良好的人际环境。要切实关心和爱护人才,切实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中的实际困难,以真心实意、真情实感、真招实措为人才排忧解难,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要采取生动活泼、喜闻乐见的形式,大力宣传和弘扬优秀人才的先进事迹,在全社会营造尊重知识、尊重劳动、尊重人才、尊重创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氛围,营造鼓励人才干事业、支持人才干成事业、帮助人才干好事业、人人都作贡献、人人都能成才的氛围,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8、创新方式方法,不断提高人才工作科学化水平。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和改进宣传文化人才工作,不断提高工作的科学化水平。要适应工作对象、环境、内容的新变化,切实改进领导方式和方法,准确把握新形势下宣传文化人才工作的特点和规律,在新的实践中探索新的思路、办法和途径,重点做好制定政策、整合力量、营造环境工作,努力做到用事业造就人才、用机制激励人才、用法制保障人才,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宣传文化人才工作中的重大关系,加快转变文化发展方式,推动文化又好又快发展。在实践中,要做到“十个结合”,一是坚持思想引领与规划引领相结合,确立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布局;二是坚持宏观指导与分类指导相结合,统筹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三是坚持扩大总量与优化结构相结合,适应文化改革发展和文化发展方式转变的需要;四是坚持高端引领与整体开发相结合,推动各类人才队伍协调发展;五是坚持大力培养人才与科学使用人才相结合,促进更多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和发挥作用;六是坚持用好现有人才与引进重点人才相结合,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七是坚持稳定人才与人才流动相结合,立足于用好用活人才,促进人才合理分布;八是坚持政策创新于机制创新相结合,充分激发各类人才不断释放创造活力;九是坚持强化合力与强化责任相结合,确保人才各项任务落实到实处;十是坚持优化服务与优化环境相结合,营造人才发展良好社会风尚。
  
其他文献
藏区农村基础教育发展是藏区农村发展迈向现代化的关键。以青海玉树为个案,通过实证材料分别从藏民的经济能力、教师资源、学生心理等方面对藏区农村地区基础教育发展现状作了描述和分析,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藏区农村基础教育是中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搞好藏区的农村基础教育,不仅关系到科教兴国、科教兴农、可持续发展等战略的实施,更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整体文化素质及人力资本的问题。   青海藏区是除西藏以外中国
期刊
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必须以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为前提。而农业生态补偿制度又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我国现行的农业生态补偿法律制度,无论从立法上还是实际运行过程之中都存在着种种不足。这种状况严重影响到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文章主要对建立农业生态补偿制度的必要性,其在立法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为农业生态补偿法律制度的完善提供了一些建议。  农业是安天下的产业,以往,农业仅仅被视为提供粮食等农产品的
期刊
每年新生入学的时候,是职业学校的班主任最辛苦的时候,他们不仅要接待从各地县区远道而来的学生,做好新生入学教育的各项工作,还要帮助新生稳定思想,调整心态,解决困惑,使学生顺利渡过职校生涯的第一道关——适应期。  适应期学生要面对的主要问题是:  1、适应新的环境;  2、适应新的人际关系;  3、适应新的教学模式;  这些看似非主流的问题往往会被忽视,因此不少年轻的老师会遇到比较棘手的问题而不知所措
期刊
一、青年学生人生价值观的特征及其行为表现  青年学生由于缺乏理性上的辨别是非的能力,往往依据对一些具体现象的判断与评价作出价值选择。   1.主体意识越来越强烈,自我意识凸现但不偏激,注重自我价值的实现。自改革开放以来,自我意识的觉醒和强化一直是青年学生的特点之一,如对人生理想的追求,把“个人事业成功,生活美满”摆在第一位,在谈到人生最大幸福时,则要求“有一个温暖家”或“事业成功”,都反映出对个人
期刊
文章首先分析了 3G 以及中国联通3G业务的发展情况,然后借鉴中国联通的3G业务的波特五力分析模型,认为中国联通在同业竞争中并不具有明显的优势,但是业内的3G竞争十分激烈。文章的实证部分,对3G项目数据进行了估算,包括:初始投资、营业收入、营业成本和现金估计流;紧接着对这三种投资分析方法进行了比较研究。而通过文章的敏感性检验,得出净现值对资本支出和营业收入决定因素中的年净增用户数与APRU的变化较
期刊
二十世纪90年代以来,冷战的结束和全球化的发展带来了国际政治结构的深刻变革。国家间相互依存度加深,国际组织、跨国公司等非国家行为体踏入世界舞台,其功能、作用和影响日益增强。与此同时,广泛参与国际组织是中国走向世界,维护和实现中国国家利益以及承担国际责任的重要途径。然而由于国际国内形势,历史政治原因,中国在国际组织中影响力的发挥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过程。其中,尤以美国主导的台湾与大陆“在国际组织中的名称
期刊
流域生态补偿是生态补偿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展流域生态补偿有利于协调流域上下游之间的利益冲突,保障流域生态安全,实现流域内环境保护与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公平公正。文章通过研究我国流域生态补偿的相关法律问题,提出构建我国流域生态补偿法律制度的有益建议。  一、流域生态补偿的法律体系和基本原则  (一)构建合理的流域生态补偿法律体系  首先,应该弥补我国流域生态补偿的立法缺漏,构建完善的流域生态补偿法律体系,
期刊
同性恋,在人类历史上的各个时期、各种文化中都普遍存在。随着我国同性恋人数的增加,同性恋现象如同冰山一角,开始逐渐显露,与之相关的概念、研究方法、研究重点和内容也渐渐受到相关学者的关注。文章试对同性恋的概念、研究重点和内容进行综述,重点在阐明中国同性恋研究的现状,提出自己的观点和展望。   同性恋是一个被长期争论不休的问题,在人类历史很长一段时间都被认为是反常的、病态的、罪恶的,这个群体因此受到社会
期刊
《桃花源记》作为流传千古的名篇早已被选入中学课本,因此令大家耳熟能详,其中的大意应该是这样的:武陵地方有一个渔夫,在捕鱼过程中突然迷了路,于是摸索着就闯入了一片景色优美的“桃花源”,而且他还发现这里土地平旷、房屋整齐,人民生活古朴而富裕,男女老少怡然自得,一派融和景象。他们看到渔人后先是大吃一惊,而后纷纷邀他回家盛情款待;他们自称祖先是为了逃避秦朝时的战乱,才无意中逃进桃花源来生活的。他们早已同外
期刊
提起“燕子李三”的名字,许多人都听说过,知道他是民国时期的一个“神偷”、“飞贼”。  文学作品以及影视剧中所描写的“燕子李三”,与真正的“燕子李三”有很大出入。实际上,在全国有两个民间传说中的“燕子李三”:一个是河北的“燕子李三”,是上世纪30年代平津地区有名的飞贼,专偷豪门富户,新闻界对有关他的消息也时有报道。民间流传的许多“燕子李三”的故事就是以他为原型的。另一个是山东的“燕子李三”,叫李圣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