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老年人同时使用多种药物治疗的情况很常见。一般人认为病多服药自然就多,但是,多种药物同时使用,相互作用会影响治疗效果,有的还会出现一些不良反应。所以,老年人用药也要讲究其合理性,否则增加精神、身体负担,得不偿失。
用药也要讲策略
了解老年人的生理特点
由于人体自然衰老,机体各器官功能状态、生理机能已经发生变化,与自己从前及年轻人不能相提并论。药物代谢动力学和药物效力动力学也有其自身的特点,常规用药量已不适合,宜小剂量,或从小剂量开始,根据病人的反应情况再逐渐调整,以确保用药安全。一般建议65岁以上减10%,75岁以上减20%,85岁以上减30%,个别老年人特殊情况下用药个体化,也不能千篇一律。
明确治疗目的。
老年病患者要根据自己当前身体实际情况,即主要矛盾是什么,也就是需要治疗的中心是什么。有些情况下用药未必有利,例如小腿浮肿在老年人比较常见,而有时检查不出什么具体病因,此时若给予利尿药情况也未必能好转,还可能招惹其他问题。老年人由于高龄,通常是坐多而活动少,小腿浮肿多半是生理性,夜间休息后能好转,适当增加活动可能有益。
队真保管药盒说明书
有的老年人常常拿出药瓶就把药盒和说明书丢了,时间长了,没吃完的药也不知道过没过期,或者想要再次服用曾经吃的药时,却因想不起药名而无法购买。因此,不要忘记保存药物的外包装。
先取食疗,而后用药
俗话说:“是药三分毒”,所以,能用食疗的先用食疗,此乃一举双得。例如喝姜片红糖水可治疗风寒性感冒。食疗后仍不见效可考虑用理疗、按摩、针灸等方法,最后选择用药物治疗。
先用中约,后用西药
中药多属于天然药物,其毒性及副作用一般比西药要小,除非是使用西药确有特效。老年人多患慢性病或有老病根,一般情况下,最好是先服中药进行调理。
先以外用,后用内服
为减少药物对机体的毒害,能用外用药治疗的疾病,比如皮肤病、牙龈炎、扭伤等等可先用外敷药解毒、消肿,最好不用内服消炎药。
先用内服,后用注射
有些中老年人一有病就想注射针剂,以为用注射剂病好得快,其实不然。药剂通过血流向全身,最后进入心脏,直接危及血管壁和心脏。因此,能用内服药使疾病缓解的,就不必用注射剂。
先用成药,后用新药
近年来,新药、特药不断涌现,一般地说它们在某一方面有独特疗效,但由于应用时间较短,其缺点和毒副作用尤其是远期副作用还没被人们认识,经不起时间考验而最终被淘汰的新药屡见不鲜。因此,中老年人患病时最好先用中西成药,确实需要使用新、特药时,也要慎重,特别是对进口药物尤其要慎重。
非处方药使用有讲究
首先要明确用药目的,即“有的放矢”,既要知道自己的病情,又要了解所用药物的作用,如经常出现一些腰酸背痛,头疼脑热,经医院检查,未发现器质性疾病,此时可使用一些解热镇痛药。如果有器质性病变,则应去医院就医,不能任意使用镇痛药。
严格按剂量要求,并按时用药,老年人记忆力有所衰退,容易忘记用药,有时,因治疗心切,希望“立杆见影”,往往自行加量,这是非常危险的,有时漏服一次药后,下次服药时自行服用双倍剂量,结果很容易发生不良后果,服药过量造成的危害,可能比原疾病更为严重。为了做到按时用药,可以用定时钟并写一纸条置于明显位置,提醒自己准时用药。
掌握好用药技巧:内服药片或胶囊时,至少应用半杯温开水(约250m])送服,水量过少药片易滞留在食道壁上,既刺激食道,又延误疗效,服药的姿势以站立最佳,如情况许可,亦应坐直身体,吞下药片后约1分钟再躺下。此外,有的药片不宜嚼碎或压碎:有的药片则需要嚼碎或打碎后服用,都必须按说明书使用,对一些控释片、缓释片,以及肠溶片等均不应打碎后服用。
注意药物不良反应,即使是非处方药也不例外,只不过比处方药安全性高一些。首先要知道自己药物过敏史:尤其是在使用同类药物时更应谨慎,并留心观察用药后全身变化,如皮疹、瘙痒。红斑、头晕、无力等,一旦出现严重反应,应立即停药就医。
警惕药物相互作用:老年人往往同时服用多种药物,不少还中、西药合用,为此,在用药前应向医师或药师咨询,同服各药之间有无不良的相互作用,或有利的相互作用。如服用解热镇痛药时,同时饮酒,易致肝、肾毒性。在服用处方药的镇静、安定剂时,再用非处方药的镇静助眠药则易引起过量而中毒。如有疑问应向医师或药师咨询。
注意保存方法:一般中、西药的非处方药多是口服制剂,少数是外用或五官科用药,因此应按说明书要求存放。一般应放在阴凉处,糖浆、滴眼剂应放在冰箱(4℃左右),但勿放在冷冻层,以免药物变质。
小妙招:如果爸妈吃药不准点儿
“人老了,不终用了”这是老人常挂在嘴边的口头禅。人到垂暮之年,生理机能下降,耳朵不好使、记忆力衰退这是大多数老年人都会出现的情况。上一刻钟做过的事情,可能下一刻钟就忘记了。要是老年人忘记了吃药该怎么办?
A.把药放在显眼位置
把药放在显眼的位置,如电视机旁、餐桌上、茶几上、碗筷旁、漱口杯旁等,或者贴一些彩色的纸条在显眼的位置,如卧室床头、电话旁或者房门上。
B.建用药“备忘档案”
为了避免重复服药或者漏服,画个表格,写上日期和药名,以及服药的时间,每吃一次药,在相应的位置打上钩。这样,吃没吃药、吃过几次就一目了然了。
C.制作自己的小药盒
另外,可以自制一种药盒,把需要服用的药物集中在一起,既方便找药,也可以杜绝漏服的情况发生。但一定注意不要同时服用,以免产生化学反应。
D.爱上小闹钟
每当吃完一次药,给闹钟上上发条,提醒下一次吃药。这样不仅不会忘记,还可以准时地服药。对于记性不太好又是独居的老人,还可以让家人来帮忙,即每到服药时间让家人电话提醒。
用药也要讲策略
了解老年人的生理特点
由于人体自然衰老,机体各器官功能状态、生理机能已经发生变化,与自己从前及年轻人不能相提并论。药物代谢动力学和药物效力动力学也有其自身的特点,常规用药量已不适合,宜小剂量,或从小剂量开始,根据病人的反应情况再逐渐调整,以确保用药安全。一般建议65岁以上减10%,75岁以上减20%,85岁以上减30%,个别老年人特殊情况下用药个体化,也不能千篇一律。
明确治疗目的。
老年病患者要根据自己当前身体实际情况,即主要矛盾是什么,也就是需要治疗的中心是什么。有些情况下用药未必有利,例如小腿浮肿在老年人比较常见,而有时检查不出什么具体病因,此时若给予利尿药情况也未必能好转,还可能招惹其他问题。老年人由于高龄,通常是坐多而活动少,小腿浮肿多半是生理性,夜间休息后能好转,适当增加活动可能有益。
队真保管药盒说明书
有的老年人常常拿出药瓶就把药盒和说明书丢了,时间长了,没吃完的药也不知道过没过期,或者想要再次服用曾经吃的药时,却因想不起药名而无法购买。因此,不要忘记保存药物的外包装。
先取食疗,而后用药
俗话说:“是药三分毒”,所以,能用食疗的先用食疗,此乃一举双得。例如喝姜片红糖水可治疗风寒性感冒。食疗后仍不见效可考虑用理疗、按摩、针灸等方法,最后选择用药物治疗。
先用中约,后用西药
中药多属于天然药物,其毒性及副作用一般比西药要小,除非是使用西药确有特效。老年人多患慢性病或有老病根,一般情况下,最好是先服中药进行调理。
先以外用,后用内服
为减少药物对机体的毒害,能用外用药治疗的疾病,比如皮肤病、牙龈炎、扭伤等等可先用外敷药解毒、消肿,最好不用内服消炎药。
先用内服,后用注射
有些中老年人一有病就想注射针剂,以为用注射剂病好得快,其实不然。药剂通过血流向全身,最后进入心脏,直接危及血管壁和心脏。因此,能用内服药使疾病缓解的,就不必用注射剂。
先用成药,后用新药
近年来,新药、特药不断涌现,一般地说它们在某一方面有独特疗效,但由于应用时间较短,其缺点和毒副作用尤其是远期副作用还没被人们认识,经不起时间考验而最终被淘汰的新药屡见不鲜。因此,中老年人患病时最好先用中西成药,确实需要使用新、特药时,也要慎重,特别是对进口药物尤其要慎重。
非处方药使用有讲究
首先要明确用药目的,即“有的放矢”,既要知道自己的病情,又要了解所用药物的作用,如经常出现一些腰酸背痛,头疼脑热,经医院检查,未发现器质性疾病,此时可使用一些解热镇痛药。如果有器质性病变,则应去医院就医,不能任意使用镇痛药。
严格按剂量要求,并按时用药,老年人记忆力有所衰退,容易忘记用药,有时,因治疗心切,希望“立杆见影”,往往自行加量,这是非常危险的,有时漏服一次药后,下次服药时自行服用双倍剂量,结果很容易发生不良后果,服药过量造成的危害,可能比原疾病更为严重。为了做到按时用药,可以用定时钟并写一纸条置于明显位置,提醒自己准时用药。
掌握好用药技巧:内服药片或胶囊时,至少应用半杯温开水(约250m])送服,水量过少药片易滞留在食道壁上,既刺激食道,又延误疗效,服药的姿势以站立最佳,如情况许可,亦应坐直身体,吞下药片后约1分钟再躺下。此外,有的药片不宜嚼碎或压碎:有的药片则需要嚼碎或打碎后服用,都必须按说明书使用,对一些控释片、缓释片,以及肠溶片等均不应打碎后服用。
注意药物不良反应,即使是非处方药也不例外,只不过比处方药安全性高一些。首先要知道自己药物过敏史:尤其是在使用同类药物时更应谨慎,并留心观察用药后全身变化,如皮疹、瘙痒。红斑、头晕、无力等,一旦出现严重反应,应立即停药就医。
警惕药物相互作用:老年人往往同时服用多种药物,不少还中、西药合用,为此,在用药前应向医师或药师咨询,同服各药之间有无不良的相互作用,或有利的相互作用。如服用解热镇痛药时,同时饮酒,易致肝、肾毒性。在服用处方药的镇静、安定剂时,再用非处方药的镇静助眠药则易引起过量而中毒。如有疑问应向医师或药师咨询。
注意保存方法:一般中、西药的非处方药多是口服制剂,少数是外用或五官科用药,因此应按说明书要求存放。一般应放在阴凉处,糖浆、滴眼剂应放在冰箱(4℃左右),但勿放在冷冻层,以免药物变质。
小妙招:如果爸妈吃药不准点儿
“人老了,不终用了”这是老人常挂在嘴边的口头禅。人到垂暮之年,生理机能下降,耳朵不好使、记忆力衰退这是大多数老年人都会出现的情况。上一刻钟做过的事情,可能下一刻钟就忘记了。要是老年人忘记了吃药该怎么办?
A.把药放在显眼位置
把药放在显眼的位置,如电视机旁、餐桌上、茶几上、碗筷旁、漱口杯旁等,或者贴一些彩色的纸条在显眼的位置,如卧室床头、电话旁或者房门上。
B.建用药“备忘档案”
为了避免重复服药或者漏服,画个表格,写上日期和药名,以及服药的时间,每吃一次药,在相应的位置打上钩。这样,吃没吃药、吃过几次就一目了然了。
C.制作自己的小药盒
另外,可以自制一种药盒,把需要服用的药物集中在一起,既方便找药,也可以杜绝漏服的情况发生。但一定注意不要同时服用,以免产生化学反应。
D.爱上小闹钟
每当吃完一次药,给闹钟上上发条,提醒下一次吃药。这样不仅不会忘记,还可以准时地服药。对于记性不太好又是独居的老人,还可以让家人来帮忙,即每到服药时间让家人电话提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