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下厥上竭”证治探讨

来源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zhouxy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伤寒论》第294条中少阴病误汗造成的“下厥上竭”之危重证候,张仲景只说为难治,并未指出是何厥证,也未给出具体方药,历代医家对于此条的理解不尽相同。本文总结前贤之论述,分析各阶段的病机认为此证为少阴病强汗动血的变证,“厥”应从属于少阴寒化证。“下厥上竭”是由于元阳不足、阳不敛血,导致阳气衰于下、阴血出于上。针对此症状及病机,创新性地提出适合用张仲景黄土汤加龙骨牡蛎干姜治疗。全方以温阳止血为旨,在温阳健脾、养血止血的同时,通过加味增强温补元阳之力,突出敛阳止血之功,既救其竭阴又挽其危阳。
其他文献
新生儿高氧肺损伤是新生儿经临床高氧治疗后的常见并发症,其病理生理过程较为复杂,涉及细胞凋亡、炎性水肿、组织损伤及组织异常修复等多种因素相互作用,导致新生儿肺组织结构严重破坏、肺泡破裂融合,最终导致肺间质纤维化.川芎嗪(TMP)在抑制炎症反应、改善血液循环、清除细胞活性氧自由基、抑制组织纤维化中有较为显著的作用,已被广泛应用于治疗各种疾病.现就TMP治疗新生儿高氧肺损伤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中医藏象理论是研究人体各个脏腑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相互关系的学说,藏象理论的本体论预设和方法论规则无不受到哲学体用观的渗透。王庆其教授深研中医藏象理论并提出五脏“以藏为本、以通为用”的学术观点,以体用观析之,五脏所藏精气(气血精神魂魄)为体,血肉五脏、经络腑腧、四肢百骸为用,五脏皆有体用,以藏为本体,以通为表现。肝以藏血为本,以疏泄为用;心以藏神为本,以通利血脉为用;脾以藏营为本,以运化为用;肺以藏气为本,以通调水道为用;肾以藏精为本,以气化为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