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元认知是对自己思想观念的一种认识,元认知教学法突出学生的思维和学习活动的知识以及控制能力的培养,是一种全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本文在全面分析《化工技术经济》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在课程目的要求的基础上,紧盯学生需求,提出了案例分析学、课堂讨论互助学、角色转换体会学等三种元认知教学方法,并通过现实课堂教学实践,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学生的自我创新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得到了有效增强。
关键词:元认知;化工技术经济;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19-0149-02
近20多年来,元认知成为心理学研究的热点之一,并对教育实践产生了一定影响。元认知(Metacognition)一词最早出现自美国儿童心理学家弗拉威尔(J·H·Flavell)在1976年出版的《认知发展》一书。所谓元认知就是对认知的认知,具体地说,是关于个人自己认知过程的知识和调节这些过程的能力,即对思维和学习活动的知识和控制。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就必须培养学生的元认知能力,使学生能更好地调控自己的思维过程[1]。近年来,作者针对本校化工专业新设的《化工技术经济》这门课程教学中面临的重难点问题,积极创新实践,将元认知教学法融入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充分应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鼓励学习者积极投身传统课程教学,积极创新实践,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充分认清《化工技术经济》课程教学面临的矛盾瓶颈,即明白“为什么”的问题
为了培养具备一定经济知识的复合型化工人才,《化工技术经济》被引入到化学与化工相关专业的本科教学中。《化工技术经济》教学主要存在问题有四个[2]方面
(一)覆盖面广
《化工技术经济》作为一门交叉学科,从课程的编制看,课程所涉及的学科包括经济、管理和化工三方面的知识。从学科的形成来看,本学科起源于工作实践,服务于实际工作,是一门非常实用的学科。然而在教学过程中,作者发现部分学生对课程兴趣不大。
(二)教学法单
传统工程教育方法单一,过分强调专业化、科学化,忽视工程本身的内涵教育即工程意识、质量意识、成本意识和环保意识等方面的教育,因此学生的目的不明,重视不够,学习积极性欠佳。
(三)吸引力弱
在学习过程中,不能从经济的角度思考问题,学生对技术经济的基本要素和基本原理难以掌握透彻,死记硬背一些公式和概念,对课程在将来工作的作用理解不足。
(四)理論性强
课程编排前后虽然有衔接,但是前后两部份都存在理论性太强,实际例子太少的问题,老师感觉课程难以讲深讲透,学生感觉课程枯燥。
二、准确理解元认知教学法理念的实质内涵,即明白“做什么”的问题
元认知教学法既是一种观念,也是一种行动,必须要关注学生的主体实际,重在打好基础,促进发展,体现综合性、开放性和实用性。
(一)核心上凸现“学生主体”
传统的教学方法目标单一,过程僵化,方式机械。元认知教学法则以“为了每个学生的发展,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基本理念,让每个学生的个性获得充分的发展,培养出丰富多彩的人格。重在以“让每个学生个性获得充分发展”的价值观为根本,这是该教学法的核心理念,也是《化工技术经济》课程设计的根本落脚点。
(二)目标上致力“打好基础,促进发展”
教学目标直接制约着学生生活的内容和形式。传统教学法的指向是单一的认知领域,课程目标的设计忽视满足学生现实生活的需要,学生的整个精神生活定格在既定的教科书上,学习知识缺乏现实感和实际意义,甚至背离了学习者健康发展的需求。元认知教学法致力于“打好基础、促进发展”这一特点。从定位知识技能的作用、学生在学习中的地位、课程与生活的关系等方面着手,看重学习者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终身学习的愿望和终身学习的能力。
(三)方式上突出“探究式、发现式学习”
传统学习方式过分突出和强调接受与掌握,冷落和贬低发现与探究,从而在实践中导致了对学生认识过程仅仅是直接接受书本知识,以记忆模仿为主,学生的学习成了纯粹被动的接受与记忆的过程,这种学习窒息人的思维和智力,摧残人的学习兴趣和热情。而元认知教学法就是要改变这种状态,转变传统学习方式,把学习过程中的发现、探究、研究等认识活动凸现出来,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强调自主、探究与合作学习,成为本次作者教学中的一大亮点[3]。
三、切实把握元认知教学法在《化工技术经济》课程中的实践运用,即明白“怎么做”的问题
(一)结合案例分析学
案例分析是用实际案例的分析讨论,使学生能够生动地、直观地理解理论知识点,从而提高其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例如:化工技术经济的基本原理中关于资金的时间价值,单利与复利的计算公式。虽然简单,但两者公式相近,同学们对两者之间的差别体会不深,而且计息周期对结果的影响也很大。通过举例分析发现,1000元存银行3年,年利率10%,三年后复利的计算结果比单利多31元,差距并不明显。于是再例证解放前地主阶级盘剥贫农高利贷之利滚利政策,也就是我现在所说的复利,贫农张大伯向地主借款3元,被勒索“月三分”利息,张大伯10个月后才还清债务,经计算这笔债务为41.31元,而如果按单利计算,结果为12.00元。不难看出,仅10个月的时间,单利与复利之间的差距之大,认清了地主阶级剥削贫下中农的血泪帐。
(二)课堂讨论互助学
课堂讨论是元教学法的重要形式之一,教师应结合本课程教学重点、难点,围绕国内外的现实问题,给学生布置讨论题,引导学生围绕主题逐步深入地进行讨论。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在同学们了解了技术经济基本原理和方法的基础上,上完第五章关于不确定性分析及风险决策,以大家感兴趣的主题——个人理财来展开讨论,安排1课时时间,进行一场别开生面的辩论赛,辩论赛分高低风险投资两方,一方为保守理财方式,如存银行收取小额利息,或者近期网络上流行的各种理财产品——余额宝、理财通、活期宝等低风险产品;另一方为高风险投资,如投资兼职创业,或炒股等。学生们自愿选择哪一方,一部分学生认为,作为学生,经济还未独立,应适合低风险理财方式;另一部分学生则认为,在自己能力承受范围内,可以适当进行一些高风险投资,高风险意味着高收益,创业、炒股等方式可以很好地锻炼一个人的能力,以使自己能更好地适应社会;双方各执一词,论据充分,证明学生在课前做了足够的准备。最后低风险投资方获胜,通过这一结果,老师总结,在风险决策过程中,应考虑自身的条件,权衡利弊,作为学生应以学业为重,适当做一些低风险理财产品,有利于形成节俭的好习惯,利于了解一些财经类知识,然而在进行高风险投资过程中,一旦失败,将超出自身承受范围,不良后果难以估量。且在投资过程中,因高风险,投资者会把大量的精力投入其中,影响到学习,得不偿失,因此,对于学生来说,进行高风险投资应该慎重。
(三)角色转换体会学
在《化工技术经济》教学中,为了给学生创造更多展示自我的机会,调动他们学习和思考的积极性,教师可以挑选难度不大的部分内容交给学生来讲授,让学生担任教师,登台讲课。化工技术经济课程从第二章到第五章内容涉及原理与方法,难度较大,学生理解起来比较费劲,因此以课堂讲解为主,后面几章是应用性分析,难度较易,如第七章项目可行性研究,整章内容较多,也比较重要,如果课堂讲解,至少需要4学时,且概念性知识较为枯燥乏味,笔者将这一章内容交给学生,分成小组,每组负责一小节内容,准备好课件,进行课堂讲解,学生们对课堂效果进行评比,得出最佳小组。学生要想讲好课,必须认真钻研教学内容,查阅大量资料,准备讲稿和课件。这种角色转换形式,提高了学生参与的热情,让他们充分感受到“讲和学”的快乐和满足,同时锻炼了学生的材料组织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对课堂气氛也有促进作用。后来在与学生的沟通过程中,大部分学生反应,对这次课堂互动课印象深刻,证明此次课堂效果达到了预期目标。
参考文献:
[1]陈永兵,左丹,邹孟言.元认知学习策略与高校体育教学的结合探究[J].文山学院学报,2015,28(3):81-83.
[2]赵红坤,袁诗海,姚干兵,赵有华.情景与案例联合教学法在《化工技术经济》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广州化工,2013,40(3):226-227.
[3]王雪勤,王瑛芳.湖北高校师生课堂互动的挑战与未来发展——以武汉高校为例[J].学术探讨,品牌,2015,(1):268.
关键词:元认知;化工技术经济;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19-0149-02
近20多年来,元认知成为心理学研究的热点之一,并对教育实践产生了一定影响。元认知(Metacognition)一词最早出现自美国儿童心理学家弗拉威尔(J·H·Flavell)在1976年出版的《认知发展》一书。所谓元认知就是对认知的认知,具体地说,是关于个人自己认知过程的知识和调节这些过程的能力,即对思维和学习活动的知识和控制。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就必须培养学生的元认知能力,使学生能更好地调控自己的思维过程[1]。近年来,作者针对本校化工专业新设的《化工技术经济》这门课程教学中面临的重难点问题,积极创新实践,将元认知教学法融入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充分应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鼓励学习者积极投身传统课程教学,积极创新实践,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充分认清《化工技术经济》课程教学面临的矛盾瓶颈,即明白“为什么”的问题
为了培养具备一定经济知识的复合型化工人才,《化工技术经济》被引入到化学与化工相关专业的本科教学中。《化工技术经济》教学主要存在问题有四个[2]方面
(一)覆盖面广
《化工技术经济》作为一门交叉学科,从课程的编制看,课程所涉及的学科包括经济、管理和化工三方面的知识。从学科的形成来看,本学科起源于工作实践,服务于实际工作,是一门非常实用的学科。然而在教学过程中,作者发现部分学生对课程兴趣不大。
(二)教学法单
传统工程教育方法单一,过分强调专业化、科学化,忽视工程本身的内涵教育即工程意识、质量意识、成本意识和环保意识等方面的教育,因此学生的目的不明,重视不够,学习积极性欠佳。
(三)吸引力弱
在学习过程中,不能从经济的角度思考问题,学生对技术经济的基本要素和基本原理难以掌握透彻,死记硬背一些公式和概念,对课程在将来工作的作用理解不足。
(四)理論性强
课程编排前后虽然有衔接,但是前后两部份都存在理论性太强,实际例子太少的问题,老师感觉课程难以讲深讲透,学生感觉课程枯燥。
二、准确理解元认知教学法理念的实质内涵,即明白“做什么”的问题
元认知教学法既是一种观念,也是一种行动,必须要关注学生的主体实际,重在打好基础,促进发展,体现综合性、开放性和实用性。
(一)核心上凸现“学生主体”
传统的教学方法目标单一,过程僵化,方式机械。元认知教学法则以“为了每个学生的发展,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基本理念,让每个学生的个性获得充分的发展,培养出丰富多彩的人格。重在以“让每个学生个性获得充分发展”的价值观为根本,这是该教学法的核心理念,也是《化工技术经济》课程设计的根本落脚点。
(二)目标上致力“打好基础,促进发展”
教学目标直接制约着学生生活的内容和形式。传统教学法的指向是单一的认知领域,课程目标的设计忽视满足学生现实生活的需要,学生的整个精神生活定格在既定的教科书上,学习知识缺乏现实感和实际意义,甚至背离了学习者健康发展的需求。元认知教学法致力于“打好基础、促进发展”这一特点。从定位知识技能的作用、学生在学习中的地位、课程与生活的关系等方面着手,看重学习者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终身学习的愿望和终身学习的能力。
(三)方式上突出“探究式、发现式学习”
传统学习方式过分突出和强调接受与掌握,冷落和贬低发现与探究,从而在实践中导致了对学生认识过程仅仅是直接接受书本知识,以记忆模仿为主,学生的学习成了纯粹被动的接受与记忆的过程,这种学习窒息人的思维和智力,摧残人的学习兴趣和热情。而元认知教学法就是要改变这种状态,转变传统学习方式,把学习过程中的发现、探究、研究等认识活动凸现出来,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强调自主、探究与合作学习,成为本次作者教学中的一大亮点[3]。
三、切实把握元认知教学法在《化工技术经济》课程中的实践运用,即明白“怎么做”的问题
(一)结合案例分析学
案例分析是用实际案例的分析讨论,使学生能够生动地、直观地理解理论知识点,从而提高其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例如:化工技术经济的基本原理中关于资金的时间价值,单利与复利的计算公式。虽然简单,但两者公式相近,同学们对两者之间的差别体会不深,而且计息周期对结果的影响也很大。通过举例分析发现,1000元存银行3年,年利率10%,三年后复利的计算结果比单利多31元,差距并不明显。于是再例证解放前地主阶级盘剥贫农高利贷之利滚利政策,也就是我现在所说的复利,贫农张大伯向地主借款3元,被勒索“月三分”利息,张大伯10个月后才还清债务,经计算这笔债务为41.31元,而如果按单利计算,结果为12.00元。不难看出,仅10个月的时间,单利与复利之间的差距之大,认清了地主阶级剥削贫下中农的血泪帐。
(二)课堂讨论互助学
课堂讨论是元教学法的重要形式之一,教师应结合本课程教学重点、难点,围绕国内外的现实问题,给学生布置讨论题,引导学生围绕主题逐步深入地进行讨论。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在同学们了解了技术经济基本原理和方法的基础上,上完第五章关于不确定性分析及风险决策,以大家感兴趣的主题——个人理财来展开讨论,安排1课时时间,进行一场别开生面的辩论赛,辩论赛分高低风险投资两方,一方为保守理财方式,如存银行收取小额利息,或者近期网络上流行的各种理财产品——余额宝、理财通、活期宝等低风险产品;另一方为高风险投资,如投资兼职创业,或炒股等。学生们自愿选择哪一方,一部分学生认为,作为学生,经济还未独立,应适合低风险理财方式;另一部分学生则认为,在自己能力承受范围内,可以适当进行一些高风险投资,高风险意味着高收益,创业、炒股等方式可以很好地锻炼一个人的能力,以使自己能更好地适应社会;双方各执一词,论据充分,证明学生在课前做了足够的准备。最后低风险投资方获胜,通过这一结果,老师总结,在风险决策过程中,应考虑自身的条件,权衡利弊,作为学生应以学业为重,适当做一些低风险理财产品,有利于形成节俭的好习惯,利于了解一些财经类知识,然而在进行高风险投资过程中,一旦失败,将超出自身承受范围,不良后果难以估量。且在投资过程中,因高风险,投资者会把大量的精力投入其中,影响到学习,得不偿失,因此,对于学生来说,进行高风险投资应该慎重。
(三)角色转换体会学
在《化工技术经济》教学中,为了给学生创造更多展示自我的机会,调动他们学习和思考的积极性,教师可以挑选难度不大的部分内容交给学生来讲授,让学生担任教师,登台讲课。化工技术经济课程从第二章到第五章内容涉及原理与方法,难度较大,学生理解起来比较费劲,因此以课堂讲解为主,后面几章是应用性分析,难度较易,如第七章项目可行性研究,整章内容较多,也比较重要,如果课堂讲解,至少需要4学时,且概念性知识较为枯燥乏味,笔者将这一章内容交给学生,分成小组,每组负责一小节内容,准备好课件,进行课堂讲解,学生们对课堂效果进行评比,得出最佳小组。学生要想讲好课,必须认真钻研教学内容,查阅大量资料,准备讲稿和课件。这种角色转换形式,提高了学生参与的热情,让他们充分感受到“讲和学”的快乐和满足,同时锻炼了学生的材料组织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对课堂气氛也有促进作用。后来在与学生的沟通过程中,大部分学生反应,对这次课堂互动课印象深刻,证明此次课堂效果达到了预期目标。
参考文献:
[1]陈永兵,左丹,邹孟言.元认知学习策略与高校体育教学的结合探究[J].文山学院学报,2015,28(3):81-83.
[2]赵红坤,袁诗海,姚干兵,赵有华.情景与案例联合教学法在《化工技术经济》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广州化工,2013,40(3):226-227.
[3]王雪勤,王瑛芳.湖北高校师生课堂互动的挑战与未来发展——以武汉高校为例[J].学术探讨,品牌,2015,(1):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