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印度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历史遗迹比比皆是,就像散落的珍珠,远看星星点点,近看粒粒闪光。安得拉邦首府海德拉巴的戈尔康达城堡就是其中一颗耀眼的珍珠。
建筑独特的印度古堡
海德拉巴位于南部的德干高原,是印度的第五大城市,也是印度文化古城之一。海德拉巴由穆斯林土邦王库杜布沙五世创建,是土邦王的王宫所有地。这里景色非常秀丽,其建筑将印度、波斯和阿拉伯的艺术交融在一起,显示出独特的艺术魅力。其中最具代表的就是戈尔康达城堡。
戈尔康达城堡是公元1518-1687年统治此地的库杜布沙王朝的居城,现在我们能看到的是城堡的废墟。居城分内外两层,外层的花岗岩城墙总长约30千米,开有8个城门,当时还设有87门火炮守护。从外城到内城,城墙之间的直线距离大概在8千米左右。现在这里有民房,有军营,所以当我们的车驶进外城,我们的朋友告诉我们已经进入戈尔康达城堡时,我甚至有些疑惑:这该是怎样的一个城堡啊?
真正的戈尔康达城堡坐落在居城中心一个孤零零的小山包上,方圆3平方千米,依山而建。它最早是在11世纪由印度教国王建立的居城,13世纪的时候,穆斯林攻克城堡。期间,还有波斯人的短暂占领。从1518至1580年,占据戈尔康达城堡的三代国王前后花费62年时间,最终将其修成。
城堡建在海拔458米的高处,从内城墙到城堡内部的最高点,上下共有720级台阶,其内城墙的进门处颇为讲究。城门之前不到10米的地方,有一堵厚重的远远宽于大门的墙,就像老北京四合院的影壁,只不过四合院的影壁是建在门里面的,而戈尔康达城堡的“影壁”是建在门外的。城门口的正上方,还有一个不大的圆洞。这些都是干什么的呢?原来,冷兵器时代的印度,攻城的利器是箭,撞开城门的先锋是大象。有了那“影壁”,就可以挡住远处射来的箭了。同时,大象撞门时需要有一定的速度和距离,有了那“影壁”,大象助跑的距离太短,其冲击力和撞击力也就小了。而城门顶上的那个圆洞,也正是对付大象或者士兵的。当他们撞击城门时,守军就可以从那个洞口浇下滚烫的开水甚至热油,从而进一步杀伤攻城的人和动物。一走进城门,我们马上就看到了紧挨城门左侧的大地炉,还有楼梯,据说那就是烧开水和煮热油的地方。
神秘的传声设施
戈尔康达城堡集印度、波斯和阿拉伯建筑风格为一体,体现了当时的人们对声学原理和材料科学的高超运用,这是作者对戈尔康达城堡印象最深的地方。
我们中国的长城有烽火台,那是古时候的信息台。一旦敌兵来犯,守军只要点燃烽火台上的柴草,消息便可以在顷刻之间传送千里。而在戈尔康达城堡,人们找到了另外一种传递消息的办法,那就是声音。关于声音的传递,戈尔康达城堡的奥妙不止一处,所以我可以肯定,那不是巧合。
一进大门,站在门廊之下一块直径不到1米的石头上,拍手鼓掌的声音可以传到远方61米高的城堡最高处。我们在登顶之后试听了一下,声音非常清晰。导游告诉我们,那个时候戈尔康达城堡的守卫们不是单纯拍拍巴掌向上报告敌情的,他们拍手有一套密码,不同的节奏、长短组合,可以基本准确地表达各种意思。
戈尔康达城堡是当时国王的居城,同我们中国的故宫一样,有国王办公的地方,也有皇家生活的地方。办公的地方,自然有大大的宫殿。然而就是在通往宫殿正门的甬道上,任何人发出的任何一点声音都会被放大,仿佛是空谷回音一样。图谋不轨的臣子如果想在身上偷藏武器或者拔出武器,都逃不脱不远处守卫的耳朵。
城堡里还有一个法庭。当罪犯站在一个指定的位置时,甚至弹弹衣服上灰尘的声音也会被放大N倍,变成“嘭嘭嘭嘭”的闷响。罪犯胆敢乱说乱动,顿时会被乱箭穿心。
国王虽然是权力最大的人,但也是坐在火山口上的人,随时都有可能被推翻。为了防止自己被暗算,国王在自己的寝宫下层,也就是其贴身护卫站岗放哨、每天24小时警戒的小屋子里,也造出了一套传声系统。护卫的任何窃窃私语,都可以清晰地传到楼上国王的耳朵里。两个值班的护卫,如果对国王不满,哪怕是贴着墙壁小声讲话,只要把耳朵贴在墙壁上,也能听清说话者的声音,这个有点像我们北京天坛的回音壁。
除了声音的妙用之外,戈尔康达城堡对水也格外关注。海德拉巴处于德干高原,一年中只有七、八、九3个月有降雨,而建立在孤独小山包上的戈尔康达城堡本身并没有水源。没有水,城堡何以固若金汤?更何况海德拉巴一年的平均气温也不低。当时的统治者是这样解决问题的。他们在外城墙和内城墙之间,挖出了一个大大的水塘,一年四季蓄满了水。时局好、天气好的时候,那个大水塘还是皇家的大浴池。当然,皇家的浴池自然有皇家的排场,届时,这个大水塘里会铺满玫瑰花瓣。有了大水塘之后,他们依山修建了3个大蓄水池,每一级都通过人力把水提上去。中间用水管连接,为了防止水管被破坏,这些水管都是埋在土里的。别说远处攻城的敌军看不到,近处的人如果不明就里,也不会知道脚下正踩着城堡的生命之水呢。在第三级,也就是最高级的蓄水池前,统治者们还修起了一道防箭墙,以防止外敌从远处把毒箭射进水池。
这第三级蓄水池,是紧贴着城堡外墙的,由水管接进城堡。在城堡内墙的拐角处,还有一个不大的蓄水池。引进来的水,要先由动物,例如城堡内圈养的小羊试喝,羊喝了没事后,人才能饮用。
印度温度高,人们需要多喝水,也需要多洗澡。为了满足皇家的需要,在国王寝宫的侧面,还修有一个大“锅炉房”,专为国王和王后烧洗澡水。导游比划了一下,水从这里到那里。我没有时间问是用管子通过去的还是由仆人提了去,心里不免有了一个疑问。
海德拉巴与世界遗产
同历史上的任何故事一样,戈尔康达城堡的故事里也有爱情。临近16世纪末的时候,水缺乏的问题越来越困扰住在戈尔康达城堡里面的人。没办法,库杜布沙王朝的皇帝决定要在临近水源的地方另建一座新城。他选择了离戈尔康达城堡不远的一块地方,因为这里离穆西河只有11千米,更重要的是,他爱上了这里一个名叫巴吉娅玛蒂的姑娘。他娶了她,并以新娘的名字命名了这座新城——巴吉娅纳加尔。这个新城名还有一个意思,即这是一个多民族、多语言和多文化混杂的城市,这里有泰卢固人、泰米尔人和乌尔都人等等。到英国殖民者开始统治印度时,这个城市名对殖民者来说,实在有点太难记了,他们索性就将其意译为海德拉巴。
坚不可摧的戈尔康达城堡在1687年的时候遭到莫卧尔王朝军队的进攻,内城被围8个月而没有让敌军得手。最后,莫卧尔军队成功收买了一个守卫城门的士兵,里应外合,终于攻占了城堡。这个士兵本想因此而得到巨额的赏赐,但没有想到,莫卧尔的军队一冲进大门,首先就杀了他。以后,这座由贿赂打开的墙门被它的新主人称之为“胜利门”。
1999年,戈尔康达城堡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定为世界文化遗产。管理委员会为了更好地保护和开发这个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还在城堡里增加了夜晚的声光表演。据说,各种不同的声光效果营造出一个美轮美奂的世界,将更令人神往。
建筑独特的印度古堡
海德拉巴位于南部的德干高原,是印度的第五大城市,也是印度文化古城之一。海德拉巴由穆斯林土邦王库杜布沙五世创建,是土邦王的王宫所有地。这里景色非常秀丽,其建筑将印度、波斯和阿拉伯的艺术交融在一起,显示出独特的艺术魅力。其中最具代表的就是戈尔康达城堡。
戈尔康达城堡是公元1518-1687年统治此地的库杜布沙王朝的居城,现在我们能看到的是城堡的废墟。居城分内外两层,外层的花岗岩城墙总长约30千米,开有8个城门,当时还设有87门火炮守护。从外城到内城,城墙之间的直线距离大概在8千米左右。现在这里有民房,有军营,所以当我们的车驶进外城,我们的朋友告诉我们已经进入戈尔康达城堡时,我甚至有些疑惑:这该是怎样的一个城堡啊?
真正的戈尔康达城堡坐落在居城中心一个孤零零的小山包上,方圆3平方千米,依山而建。它最早是在11世纪由印度教国王建立的居城,13世纪的时候,穆斯林攻克城堡。期间,还有波斯人的短暂占领。从1518至1580年,占据戈尔康达城堡的三代国王前后花费62年时间,最终将其修成。
城堡建在海拔458米的高处,从内城墙到城堡内部的最高点,上下共有720级台阶,其内城墙的进门处颇为讲究。城门之前不到10米的地方,有一堵厚重的远远宽于大门的墙,就像老北京四合院的影壁,只不过四合院的影壁是建在门里面的,而戈尔康达城堡的“影壁”是建在门外的。城门口的正上方,还有一个不大的圆洞。这些都是干什么的呢?原来,冷兵器时代的印度,攻城的利器是箭,撞开城门的先锋是大象。有了那“影壁”,就可以挡住远处射来的箭了。同时,大象撞门时需要有一定的速度和距离,有了那“影壁”,大象助跑的距离太短,其冲击力和撞击力也就小了。而城门顶上的那个圆洞,也正是对付大象或者士兵的。当他们撞击城门时,守军就可以从那个洞口浇下滚烫的开水甚至热油,从而进一步杀伤攻城的人和动物。一走进城门,我们马上就看到了紧挨城门左侧的大地炉,还有楼梯,据说那就是烧开水和煮热油的地方。
神秘的传声设施
戈尔康达城堡集印度、波斯和阿拉伯建筑风格为一体,体现了当时的人们对声学原理和材料科学的高超运用,这是作者对戈尔康达城堡印象最深的地方。
我们中国的长城有烽火台,那是古时候的信息台。一旦敌兵来犯,守军只要点燃烽火台上的柴草,消息便可以在顷刻之间传送千里。而在戈尔康达城堡,人们找到了另外一种传递消息的办法,那就是声音。关于声音的传递,戈尔康达城堡的奥妙不止一处,所以我可以肯定,那不是巧合。
一进大门,站在门廊之下一块直径不到1米的石头上,拍手鼓掌的声音可以传到远方61米高的城堡最高处。我们在登顶之后试听了一下,声音非常清晰。导游告诉我们,那个时候戈尔康达城堡的守卫们不是单纯拍拍巴掌向上报告敌情的,他们拍手有一套密码,不同的节奏、长短组合,可以基本准确地表达各种意思。
戈尔康达城堡是当时国王的居城,同我们中国的故宫一样,有国王办公的地方,也有皇家生活的地方。办公的地方,自然有大大的宫殿。然而就是在通往宫殿正门的甬道上,任何人发出的任何一点声音都会被放大,仿佛是空谷回音一样。图谋不轨的臣子如果想在身上偷藏武器或者拔出武器,都逃不脱不远处守卫的耳朵。
城堡里还有一个法庭。当罪犯站在一个指定的位置时,甚至弹弹衣服上灰尘的声音也会被放大N倍,变成“嘭嘭嘭嘭”的闷响。罪犯胆敢乱说乱动,顿时会被乱箭穿心。
国王虽然是权力最大的人,但也是坐在火山口上的人,随时都有可能被推翻。为了防止自己被暗算,国王在自己的寝宫下层,也就是其贴身护卫站岗放哨、每天24小时警戒的小屋子里,也造出了一套传声系统。护卫的任何窃窃私语,都可以清晰地传到楼上国王的耳朵里。两个值班的护卫,如果对国王不满,哪怕是贴着墙壁小声讲话,只要把耳朵贴在墙壁上,也能听清说话者的声音,这个有点像我们北京天坛的回音壁。
除了声音的妙用之外,戈尔康达城堡对水也格外关注。海德拉巴处于德干高原,一年中只有七、八、九3个月有降雨,而建立在孤独小山包上的戈尔康达城堡本身并没有水源。没有水,城堡何以固若金汤?更何况海德拉巴一年的平均气温也不低。当时的统治者是这样解决问题的。他们在外城墙和内城墙之间,挖出了一个大大的水塘,一年四季蓄满了水。时局好、天气好的时候,那个大水塘还是皇家的大浴池。当然,皇家的浴池自然有皇家的排场,届时,这个大水塘里会铺满玫瑰花瓣。有了大水塘之后,他们依山修建了3个大蓄水池,每一级都通过人力把水提上去。中间用水管连接,为了防止水管被破坏,这些水管都是埋在土里的。别说远处攻城的敌军看不到,近处的人如果不明就里,也不会知道脚下正踩着城堡的生命之水呢。在第三级,也就是最高级的蓄水池前,统治者们还修起了一道防箭墙,以防止外敌从远处把毒箭射进水池。
这第三级蓄水池,是紧贴着城堡外墙的,由水管接进城堡。在城堡内墙的拐角处,还有一个不大的蓄水池。引进来的水,要先由动物,例如城堡内圈养的小羊试喝,羊喝了没事后,人才能饮用。
印度温度高,人们需要多喝水,也需要多洗澡。为了满足皇家的需要,在国王寝宫的侧面,还修有一个大“锅炉房”,专为国王和王后烧洗澡水。导游比划了一下,水从这里到那里。我没有时间问是用管子通过去的还是由仆人提了去,心里不免有了一个疑问。
海德拉巴与世界遗产
同历史上的任何故事一样,戈尔康达城堡的故事里也有爱情。临近16世纪末的时候,水缺乏的问题越来越困扰住在戈尔康达城堡里面的人。没办法,库杜布沙王朝的皇帝决定要在临近水源的地方另建一座新城。他选择了离戈尔康达城堡不远的一块地方,因为这里离穆西河只有11千米,更重要的是,他爱上了这里一个名叫巴吉娅玛蒂的姑娘。他娶了她,并以新娘的名字命名了这座新城——巴吉娅纳加尔。这个新城名还有一个意思,即这是一个多民族、多语言和多文化混杂的城市,这里有泰卢固人、泰米尔人和乌尔都人等等。到英国殖民者开始统治印度时,这个城市名对殖民者来说,实在有点太难记了,他们索性就将其意译为海德拉巴。
坚不可摧的戈尔康达城堡在1687年的时候遭到莫卧尔王朝军队的进攻,内城被围8个月而没有让敌军得手。最后,莫卧尔军队成功收买了一个守卫城门的士兵,里应外合,终于攻占了城堡。这个士兵本想因此而得到巨额的赏赐,但没有想到,莫卧尔的军队一冲进大门,首先就杀了他。以后,这座由贿赂打开的墙门被它的新主人称之为“胜利门”。
1999年,戈尔康达城堡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定为世界文化遗产。管理委员会为了更好地保护和开发这个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还在城堡里增加了夜晚的声光表演。据说,各种不同的声光效果营造出一个美轮美奂的世界,将更令人神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