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研究性学习的实践思考

来源 :作文成功之路·教育新干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g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大学语文在学习过程中的综合性、开放性和应用性等学习内容都是学生在学习探究和实践中应该思考的重点。本文就将分析大学语文研究性学习的重要性和可行性,并从课堂渗透和课内外结合两方面分析大学生进行语文研究性学习的实践方法。
  【关键词】
  大学语文  研究性学习  实践探索  策略分析
  研究性学习是大学生在进行大学语文学习过程中一种顺应时代发展与教育进步的学习方式。大学语文科目的自身特点决定了研究性学习能够更好的促进学生培养解决问题和进行语文学科研究的综合能力,如何在大学语文学习中培养自身的语文分析探索能力、将被动学习化为主动学习,是当代大学生在大学语文学习中需要注意的关键,研究性学习对于大学语文学习效果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一、大学语文研究性学习的重要性
  由于在大学学习期间,学生不再面对升学的压力,所以在大学语文的学习中,不必再以考试和高分作为学习效果的衡量标准。学生在大学语文的学习中可以将更多精力投放于自己感兴趣的教学及课程内容中,并进行一定学习活动和语文研究活动的开展,而大学语文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更注重的是培养学生语文实践能力和自主探究能力。这就要求学生的语文学习方法需要告别以往中学中被动灌输的学习方式,而养成主动解决学习中遇到问题的习惯。在这种学习环境和要求下,通过研究性学习进行大学语文的学习,对于大学生语文成绩提升和语文阅读分析经验总结等方面都有重要作用。大学语文的研究性学习习惯的养成对于学生培养自身的语文思考能力、探索学习能力等方面都有积极意义。
  二、大学语文研究性学习可行性条件分析
  首先,在大学学习生活中,学生有更充裕的时间进行大学语文的研究和学习,这是《大学语文》研究性学习方法得以实施的基础。其次,当前网路信息技术发达,资料查阅极为便捷,而学校图书馆相关语文资料也十分发达,这都为大学生进行语文研究性学习的实践提供了便利条件。另外,在大学校园中,中文专业及《大学语文》课程教师资源丰富,这些学科专业教授能够在学生需要帮助时对其语文学习进行有效指导,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与分析,这对学生的大学语文学习提供了十分大的助力,是大学语文研究性学习实践得以进行的关键。
  三、大学语文研究性学习的实践模式
  大学生在进行大学语文研究性学习的实践过程中应该注意从课堂和课外两方面分别进行研究性学习内容及方法的探索,这样才能提升自身语文学习综合能力。根据大学语文学习内容和学习目标的不同,在进行研究性学习时可以分课堂渗透模式和课内外结合模式两方面进行学习实践探究。
  (一)课堂渗透模式的学习实践方法
  1.单篇课文培养文学鉴赏力
  《大学语文》教材所选取课文内容均为传世名作,在文学价值、思想价值、历史文化背景方面都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大学生在进行大学语文研究性学习实践中,应该注意对于单篇课文的深入分析。以《大学语文》所录课文《长恨歌》为例,在进行课文研究和学习中不能只片面了解文中所描绘与烘托的真挚爱情与浪漫主义思想,而还需要深入分析诗歌背后所引出的历史事件、该诗歌在文学史上的意义、作者白居易的文学风格等内容,只有深入挖掘这些内容并进行融合性的深入思考与探究,才能够从根本上提升自身的文学鉴赏力与理解力,实现大学语文学习能力的提升。
  2.比较阅读培养文学分析能力
  比较阅读法是学生进行大学语文研究性学习中较为常见的一种学习方法。这种方法简单且易操作,通过对两篇文章内容和情感等方面的比价,探究其异同点,能够促进学生更深入而透彻的思考文章及诗歌的内涵,提升自身对于文学作品的分析能力。以《大学语文》教材中所选李煜《虞美人·风回小院庭芜绿》和《清平乐·别来春半》两篇作品的分析阅读为例,學生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如能够进行二者比较阅读分析,从情感变化角度探究两篇作品的异同,则更容易理解家国环境的变化对于李煜创作心态的影响,更容易深入理解文学作品的深层情感。
  (二)课内外结合模式的学习实践研究方法
  大学语文学习中课外拓展是学习的重要方式之一。语文学习效果的提升很大一部分依赖于学习者的阅读面与语文知识积累。而利用研究性学习方法进行课内知识与课外拓展相结合的学习模式进行学习实践,将十分有效。
  1.兴趣为导向的专题学习
  语文学习中兴趣是关键。而课内外结合学习模式与课内渗透学习模式并没有根本上的差别,其目的都在于拓宽自身文学视野和提升语文素养。实践流程都可以按照确定学习内容——选择研究课题——搜集课内外语文相关资料——分析及探究课题——自我反思与评价这些步骤来进行。而以兴趣为导向选择专题,则可以在自身文学兴趣偏好的基础上把大学语文课外知识划分为不同专题,再按照专题内不同选定内容的研究难度,进行与课内内容结合的循序渐进的研究与分析。例如,可以选定“爱情文学作品中的女性形象”这一课题进行研究,先对于《大学语文》教材内容所选取的课文《牡丹亭·游园》中杜丽娘的形象进行分析,再拓展至课外如《罗密欧与朱丽叶》《雷雨》等作品中的女性形象进行分析研究,通过这样的专题学习促进自身研究性学习探索能力的提升,实现大学语文学习实践能力的培养。
  2.研究展示为目标的实践分析
  在大学语文研究性学习的实践过程中,对于研究成果的展示与交流也是促进学生语文学习效果提升的有效办法。通过以展示研究成果为目标进行课题研究内容的小组或社团交流,一方面能够提升学生自身的文学表达能力,促进学生大学语文研究课题与学习内容的内部交流,另外也能够实现大学生通过研究展示和交流发现自身探索学习中的不足,如果在研究成果展示中能够得到专业教授的有效指导,那对于学生的大学语文学习效果提升则事半功倍。
  【结 语】
  综上所述,大学语文研究性学习的实践与探索是大学生提升自身语文学习能力、拓展自身语文知识积累的重要方式之一。只有掌握并合理运用研究性学习这种语文学习方法,大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才能取得持续性的进步,获得更好的语文知识水平提升。
  【参考文献】
  【1】丁明秀.大学语文研究性学习的实践与探索【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10(24)
  【2】张国新.高职《大学语文》研究性学习的探究与实践【J】.北方文学(下旬刊),2013(9)
其他文献
小干沟面板堆石坝坝址区地形复杂,左岸上游设置了混凝土挡墙,空库时作为坝座,蓄水时作为高趾墙。为此采用土工离心模型试验方法,研究在施工期、蓄水期和水位骤降期该三维挡墙
摘要:  包装设计已成为沟通企业的生产与消费的重要桥梁,通过其独特的图形、文字等向消费者传递着产品各种不同的信息,俨然已成为现代商品一种很好的营销媒介。在设计中也将本民族的文化融入其中,体现出本民族的特色。包装设计除了要吸引消费者的注意之外,更要满足人们的审美情趣的心理需要。包装设计的系列化表现得合理性在于它符合形式美学中得构成原理,适应广大消费者的审美观和心理需求。关键词:现代包装设计;绿色设计
摘要:立领是最简单也是最古老的领型。立领的式样千变万化, 造型极为丰富, 每一种领子都有自身的特点和对于主体造型的适应关系,变化因素多,其造型的舒适型与美观性直接影响到衣服的整体造型与穿着者的面部气质。  立领是一种将领片竖立在领围线上的领型,所以又称竖领,是服装领型中重要的种类之一。立领主要具有保护、保暖以及装饰功能,早期多用于职业装、礼服、舞台装的设计中,给人一种严谨、挺拔和雍容华贵的感觉,现
本文基于空间均化方法构建了空间均化水文模型SAHM。该模型采用基于空间均化方法建立的宏观尺度水文控制方程描述了计算单元内人渗、壤中流和坡面汇流等基本水文过程,在方程中
摘要:  高速公路的建设和发展反映着一个国家和地区的交通发达程度,甚至关系到经济发展的整体水平,堪称一个国家的经济风向标。我国的高速公路建设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但是在高速公路风险管理与控制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高速公路建筑工程中试车期所面临的风险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和隐蔽性,所以必须强化风险意识,以避免管理疏忽而造成各种风险隐患。  关键词:高速公路;建筑工程;试车期;风险;管理;控制  一、高速公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