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新课程教材编写时,由于教学理念的调整,教材结构的变化,知识面的拓宽,教学要求的提高,在内容上呈现开放性强、系统性弱等特点。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能动性和创造性,认真领会教材编写意图,准确理解教学目标,以教材为蓝本,融入自己的科学精神与智慧,对教材知识进行科学整合和重组,设计出活生生的、丰富多彩的课,充分有效地将教材中的知识激活,形成有教师教学个性的教学内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 高中化学教材 处理策略 教学内容 实验内容
课堂教学过程,即借助学科教材这一知识传播媒介,由教师知识向学生知识的运动发展过程,也就是教师播种知识和学生知识生成的过程。课堂教学对知识的传播,并不是对知识的简单复制,而是教师对学科教材知识的一种再开发、再创造的过程,这也是教师参与课程开发的主要形式。新课程教材编写时,在内容编排体系、呈现方式、学生活动方式设计、考核评价等方面为教学提供了示范和启示;同时留给了教师较大空间,使之在教学实践中充分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但由于教学理念的调整,教材结构的变化,知识面的拓宽,教学要求的提高,在内容上呈现开放性强、系统性弱等特点,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能动性和创造性,认真领会教材编写意图,准确理解教学目标,以教材为蓝本,融入科学精神与智慧,对教材知识进行科学整合和重组,设计出活生生的、丰富多彩的课,充分有效地将教材知识激活,形成有教师教学个性的教学内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1.把握教学内容的深广度
同一知识在同一模块或不同模块出现时,由于相关知识的定位不一样,教学处理肯定不同。“该不该讲,讲到什么程度?”是我们在教学实践中最需把握的问题。除了学习课标和学科指导意见外,更要深刻研读必修、选修教材,明确同一知识在不同地方的描述和要求层次。
如“电解饱和食盐水”这一内容出现在教材的5个不同地方,但在不同学习阶段却有不同的要求。(见下表1)假如在《化学1》中再添加电极反应方程式的书写,在《化学2》中增加离子的放电顺序,就会导致课时严重不足,而且学生由于相关知识储备不够,无形中增加学习负担,降低课堂学习效率。长此以往,还会因为这种“一步到位”让学生对化学失去兴趣,甚至产生畏惧心理。因此,如何真正把握好教学的“度”,站在整个中学化学课程体系的高度审视每个模块的教学,是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必须明确的课程意识。
不同阶段对“饱和食盐水”内容的处理(表1)
2.关注概念、原理的形成过程
知识是由许多概念的结合而成的完整体系,概念又是形成基础知识的单体,对概念、原理的理解不仅是学生学好化学基础知识的前提,而且是学生发展认知探究能力的先锋。因此,基本概念、基本原理是教学的关键。在新课程的化学反应原理、概念的教学中,我们特别需要关注学生已有的基础知识是什么?在这个知识基础上还要教给他们什么?如何设计问题和认知冲突,让学生主动对新的概念原理进行建构,从而达到对概念原理的理解,进而理解该概念原理与其他知识体系的联系。如:
(案例)胶体概念的形成
3.注意知识逻辑关系的修复
知识和技能是形成能力的基础,一定的能力是学生进一步获得知识技能的保障。新教材中某些知识逻辑关系的颠倒甚至是缺失,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让学生有准确的理解,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们更有必要对这些知识的逻辑关系做适当修复。
教学《化学反应原理》,教材引入一些比较抽象的概念:如活化能、过渡态、自发反应、平衡常数概念、焓变、熵、熵变等物理量。教材尽量从学生熟悉的事实出发,用比较浅显的语言和方式,根据实验总结、概括出经验,分析其物理意义,避免用繁杂的数学推导或者不讲过程只端出结论的做法,这是十分可取的。
其中教材P34对“活化能”概念的陈述为“活化分子的平均能量与所有分子的平均能量之差称为活化能”,P36描述为“过渡态的平均能量与反应物分子的平均能量的差为反应的活化能”。其实,从广义上讲,“活化能”是指化学反应中活化状态分子与普通分子之间的能量之差,其物理意义随不同理论而解释不同。由于学生没能对“活化分子的平均能量”和“过渡态的平均能量”有很好的认识,且对“活化分子”的概念也缺乏确切的定义,因此在该概念的理解上很困难,不知道如何取舍。在处理该项知识内容时,应该有统一认识:两个分子发生反应碰撞时必须获得一个临界构型——过渡态(即“活化分子”),一旦获得此构型,反应即发生,否则分子的碰撞对反应无效,反应不能发生。这样,学生对这个特别专业的化学语言就获得了一般认识。
4.注重实验内容的差别处理
化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实验不仅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而且是配合课堂教学解决重点和难点,加深学生对抽象的化学反应原理的认识和理解的手段。实验方法和实验技能是化学课程标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必修1、必修2和《有机化学基础》、《化学反应原理》模块教学中,实验的目标侧重于对学科知识内容的认知和理解,通过实验的方式探究性的学习化学概念、原理等知识。《实验化学》模块的主题则是对所有基础实验知识和实验技能的统一和提升,更注重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实验细节及可操作性等实践性的技能与方法。换言之,《化学实验》是为了让学生得到较系统的、扎实的实验方法和技能的训练而服务的,并逐步形成用实验的思维方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对同一个实验,往往要根据不同的目的做不同的处理,以期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化学课程标准研制组.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解读湖北教育出版社.
[3]张璐.略论有效教学的标准.教育理论与实践,2000(11):37-40.
[4][美]鲍里奇,著.易东平,译.有效教学方法.江苏教育出版社,2003.
[5]左香华.高中化学新课程实施过程中的三种举措.化学教学,2005(12)7.
[6]陈静,张文华.探究提高中学化学课堂教学效率的策略.高等函授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2).
[7]黄惠玉.提高化学课堂教学效率.陕西教育,2009(6).
[8]鲍淑芬.论提高化学课堂效率的教学策略.辽宁师专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1).
关键词: 高中化学教材 处理策略 教学内容 实验内容
课堂教学过程,即借助学科教材这一知识传播媒介,由教师知识向学生知识的运动发展过程,也就是教师播种知识和学生知识生成的过程。课堂教学对知识的传播,并不是对知识的简单复制,而是教师对学科教材知识的一种再开发、再创造的过程,这也是教师参与课程开发的主要形式。新课程教材编写时,在内容编排体系、呈现方式、学生活动方式设计、考核评价等方面为教学提供了示范和启示;同时留给了教师较大空间,使之在教学实践中充分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但由于教学理念的调整,教材结构的变化,知识面的拓宽,教学要求的提高,在内容上呈现开放性强、系统性弱等特点,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能动性和创造性,认真领会教材编写意图,准确理解教学目标,以教材为蓝本,融入科学精神与智慧,对教材知识进行科学整合和重组,设计出活生生的、丰富多彩的课,充分有效地将教材知识激活,形成有教师教学个性的教学内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1.把握教学内容的深广度
同一知识在同一模块或不同模块出现时,由于相关知识的定位不一样,教学处理肯定不同。“该不该讲,讲到什么程度?”是我们在教学实践中最需把握的问题。除了学习课标和学科指导意见外,更要深刻研读必修、选修教材,明确同一知识在不同地方的描述和要求层次。
如“电解饱和食盐水”这一内容出现在教材的5个不同地方,但在不同学习阶段却有不同的要求。(见下表1)假如在《化学1》中再添加电极反应方程式的书写,在《化学2》中增加离子的放电顺序,就会导致课时严重不足,而且学生由于相关知识储备不够,无形中增加学习负担,降低课堂学习效率。长此以往,还会因为这种“一步到位”让学生对化学失去兴趣,甚至产生畏惧心理。因此,如何真正把握好教学的“度”,站在整个中学化学课程体系的高度审视每个模块的教学,是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必须明确的课程意识。
不同阶段对“饱和食盐水”内容的处理(表1)
2.关注概念、原理的形成过程
知识是由许多概念的结合而成的完整体系,概念又是形成基础知识的单体,对概念、原理的理解不仅是学生学好化学基础知识的前提,而且是学生发展认知探究能力的先锋。因此,基本概念、基本原理是教学的关键。在新课程的化学反应原理、概念的教学中,我们特别需要关注学生已有的基础知识是什么?在这个知识基础上还要教给他们什么?如何设计问题和认知冲突,让学生主动对新的概念原理进行建构,从而达到对概念原理的理解,进而理解该概念原理与其他知识体系的联系。如:
(案例)胶体概念的形成
3.注意知识逻辑关系的修复
知识和技能是形成能力的基础,一定的能力是学生进一步获得知识技能的保障。新教材中某些知识逻辑关系的颠倒甚至是缺失,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让学生有准确的理解,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们更有必要对这些知识的逻辑关系做适当修复。
教学《化学反应原理》,教材引入一些比较抽象的概念:如活化能、过渡态、自发反应、平衡常数概念、焓变、熵、熵变等物理量。教材尽量从学生熟悉的事实出发,用比较浅显的语言和方式,根据实验总结、概括出经验,分析其物理意义,避免用繁杂的数学推导或者不讲过程只端出结论的做法,这是十分可取的。
其中教材P34对“活化能”概念的陈述为“活化分子的平均能量与所有分子的平均能量之差称为活化能”,P36描述为“过渡态的平均能量与反应物分子的平均能量的差为反应的活化能”。其实,从广义上讲,“活化能”是指化学反应中活化状态分子与普通分子之间的能量之差,其物理意义随不同理论而解释不同。由于学生没能对“活化分子的平均能量”和“过渡态的平均能量”有很好的认识,且对“活化分子”的概念也缺乏确切的定义,因此在该概念的理解上很困难,不知道如何取舍。在处理该项知识内容时,应该有统一认识:两个分子发生反应碰撞时必须获得一个临界构型——过渡态(即“活化分子”),一旦获得此构型,反应即发生,否则分子的碰撞对反应无效,反应不能发生。这样,学生对这个特别专业的化学语言就获得了一般认识。
4.注重实验内容的差别处理
化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实验不仅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而且是配合课堂教学解决重点和难点,加深学生对抽象的化学反应原理的认识和理解的手段。实验方法和实验技能是化学课程标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必修1、必修2和《有机化学基础》、《化学反应原理》模块教学中,实验的目标侧重于对学科知识内容的认知和理解,通过实验的方式探究性的学习化学概念、原理等知识。《实验化学》模块的主题则是对所有基础实验知识和实验技能的统一和提升,更注重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实验细节及可操作性等实践性的技能与方法。换言之,《化学实验》是为了让学生得到较系统的、扎实的实验方法和技能的训练而服务的,并逐步形成用实验的思维方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对同一个实验,往往要根据不同的目的做不同的处理,以期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化学课程标准研制组.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解读湖北教育出版社.
[3]张璐.略论有效教学的标准.教育理论与实践,2000(11):37-40.
[4][美]鲍里奇,著.易东平,译.有效教学方法.江苏教育出版社,2003.
[5]左香华.高中化学新课程实施过程中的三种举措.化学教学,2005(12)7.
[6]陈静,张文华.探究提高中学化学课堂教学效率的策略.高等函授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2).
[7]黄惠玉.提高化学课堂教学效率.陕西教育,2009(6).
[8]鲍淑芬.论提高化学课堂效率的教学策略.辽宁师专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