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福州市慈善总会深入城乡,就以如何做好社会保障体系补充为主题,进行认真调查研究,从中找出哪些最需要、最迫切帮扶的对象,本着以人为本,关爱民生,“救危助急,济困扶贫”为宗旨,采取“临时救助,定期救助和长期救助”相结合的做法,开展助孤、助老、助残、助医、助学、助困扶贫、救灾等慈善救助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成果,起到为政府排忧,为百姓解难的作用,得到社会的普遍赞赏。
一是开展助孤育苗救助活动。据调查统计,全市9个县(市)区(晋安区部分)农村孤儿现有1000多人。这些孤儿是人群中最脆弱、最需要得到社会的救助。他们是祖国的花朵,未来的希望的一部分。由于种种原因失去父母的关爱,无法自食其力,有的跟随年迈体弱的爷爷奶奶过日子;也有的由几位亲友轮流抚养;有的无人关照流落社会,沦为恶习。县以上政府虽有兴建福利院,但重点是收养城市的孤儿,数量有限,无法满足。福州市慈善总会在开展“331”系列救助工程活动中把救助孤儿作为重点对象,2007、2008年两年救助600名,采取长期定额救助的办法,助养到16岁,每人每年救助金人民币1000元。每年需要60万元。其中永辉集团每年资助30万元,救助300名孤儿,连续10年,共300万元。16岁之后如能升学的可以享受有关助学救助,不能升学者可培养有关专业知识,为他们提供就业或自谋职业创造条件。
二是开展夕阳养老救助活动。主要救助对象是农村60岁以上的孤寡老人,他们没有子女赡养,生活无人照顾,靠低保或“五保”供养生活。特别是当前有些农村经济状况不佳,标准很低,尤其是那些已进入风烛残年,体弱多病的孤寡老人更需要经济上给予补充支持。据不完全统计,全市农村孤寡老人现有4000多人。福州市慈善总会在开展“331”系列救助工程活动中,根据善款筹措情况,两年安排救助600人,从2007年开始,长期定额救助每人每年1000元,扶持到寿终为止,每年需要60万元。使他们较好地度过晚年,体现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
三是开展求学育才救助活动。重卢是救助农村贫困高中生,因为初中以下国家已规定全免学杂费,进入大学的贫困生,国家可以提供贷款,可以享受助学金,社会上许多名流也愿意竞相帮助,唯独贫困高中生全部自费,需要帮助。福州市慈善总会把它列入“331”系列救助工程活动的一个项目,两年共救助贫困高中生854名(其中引进美国角声基金会、香港华恩基金会在闽清、永泰救助210名),从高一开始到毕业,定期救助,连续3年,每人每年1000元,为培养人才打下基础。每年需要善款85万多元。两年来引进香港中国(福建)福万玩具公司善款141万元,分别扶持华南女子学院和师大等贫困生的救助。
城市最需要救助的是孤寡老人,因为他们:一、没有固定的经济收入,全靠享受政府低保维持生活;二、身边没有子女照料,得不到亲人的伺候,更无法雇保姆照顾;三、虽有享受医保,但医药费报销金额比例有限,无法满足就医的需要;四、去世后后事问题由谁料理心中无底,骨灰无处安放,成了后顾之忧,他们是弱势人群中最迫切最需要帮助解决的实际困难,这不仅关系到如何为政府分忧,为民解难的问题,而且关系到构建和谐社会、促进安定稳定,体现中华民族尊老敬贤美德,社会文明的一个标志。据不完全统计,5个城区60岁以上的孤寡老人共有900多人,针对他们的实际困难和需要,我们开展“三项”慈善助老服务活动。
1.建立慈善助老服务站。特别是那些年迈体弱,生活自理有一定困难的70岁以上孤寡老人,更需要社会的关心和照顾。去年在鼓楼区进行试点,以社区为单位建立12个慈善助老服务站,每个站根据老人的数量,从下岗职工或待业人员中选聘了一个慈善助老服务员,每个服务员负责4个老人,经过培训、发证上岗,每月由市、区慈善总会发放生活补贴,每个站购置一台洗衣机和必要劳保用品。服务员每天上门帮助清理家务卫生、洗衣服、购物、帮助看病取药等“四帮”服务。2008年扩大到台江、仓山、晋安、马尾等城区,使全市所有70岁以上孤寡老人普遍得到慈善免费的照顾,仅这一项一年需要善款100多万元。所有已经得到照顾的老人感慨地说:“胜过自己的亲生子女。”充分体现人间的真情、社会的温暖、对老者的关爱。
2.建立“慈善助老医疗救助卡”。国家实行医疗保险制度后,帮助广大城乡群众解决医疗费用的困难。但是还有相当部分费用不能报销,需要自己付费。这对靠低保维持生活的孤寡老人来说,仍然感到十分困难。为此,市慈善总会与有关医疗部门合作,充分发挥他们人才、技术、资金、设备的优势,加盟慈善活动。与吴熙妇科中医医院合作建立“慈善助老医疗救助卡”,向台江、鼓楼、仓山、晋安、马尾5个城区已有546个60岁以上孤寡老人发放医疗救助卡,为期10年,每人每年定额医疗救助360元,分12次就诊,每次费用免30元,为他们弥补医疗费用报销的不足,也充分发挥医疗部门关爱社会,为慈善事业作出了奉献。
3.创建“环保义冢慈善园”。在调查过程中,发现老人心底最担心的后顾之忧就是自己去世后没有安身之地而苦恼。他们既没有亲生子女为他们妥善处理后事,又没有资金购置“灵位”,需要靠社会给予照顾关怀。福州市慈善总会基于“人道主义”的关爱,与福州三山陵园合作,由对方提供130平方米的土地和资金,建成“环保义冢慈善园”,为城市所有孤寡老人去世后免费提供花葬之地,这也是一项殡葬改革。这个项目已于2007年清明节前建成投入使用。得到社会普遍的关注和赞赏。中华慈善总会也肯定此举是全国首创,中央电视台等省内外20多家新闻媒体纷纷报道。目前已经已有30多名在世老人提出申请,要求去世后在那里享受花园式永久性的安乐之居,同大地融在一起,与翠柏鲜花相为伴,万古长青。鼓楼区有两位60年代去世的老人,已经30多年了,骨灰仍寄存在殡仪馆里,由亲戚代管,每年要负责交纳保管费。他们说现在自己也老了,今后由谁来代管?成了他们的后顾之忧。听到“环保义冢慈善园”的消息,迫切要求帮助安放,当慈善部门同意给予提供免费安放后,十分感激,说是帮助他们心中放下了几十年的“包袱”。
此外,对于社会上发生的突发性灾祸,根据受灾和困难的不同程度,分别给予临时性适当救助。
1.救灾。两年来沿海地区的平潭、罗源、连江、福鼎等地区遭受“桑美”、“飞燕”强台风袭击时,得到社会企业界和爱心人士的支持,香格里拉大酒店主动捐赠200万元。我会对重点受灾户进行救助,受助人数到10000户/人次,救助资金和物资达161万元。2007年四月份,闽清、永泰遭受冰雹袭击时给200户重点受灾户每户救助1000元。共20万元。2008年冬春之间南方几个省发生雪灾,集中了社会上捐赠的服装14168件,价值112万元,支援安徽安庆地区,受助人达7000多人。特别是今年“5·12”四 川汶川发生地震后,把救灾援助作为当前慈善工作的重点,集中时间,集中精力,全力以赴,投入捐赠工作。组织千名志愿者,深入企业,上街人店,登门求赠,义演、义卖、义捐等形式,取得社会各界人士的积极支持。到7月底,已到账户的374个单位和个人,捐赠款物1078.8万元(捐款832.5万元,捐物44867件,价值246万多元。其中:福建名城企业集团捐款206万元,福州市商业银行捐款100万元,福建财贸集团捐服装价值150万元)。这些物资按照民政部门的统一安排,救助四川灾区。
2.救病。对于有些群众发生的突发性重大疾病,量力而行,分别情况,适当救助。比如车祸、白血病、癌症、动手术等,帮助他们申请“格列卫”和“特罗凯”(肺癌)救助项目,帮助治疗。两年来先后救助了70人(次),发放救助金28.8万元。市房地产交易中心积极参与慈善事业,两年来救助突发性疾病、家庭贫困的群众有34人,救助金6.5万元。还与台江医院合作,救助100名家庭经济困难的妇女免费治疗子宫肌瘤疾病。
3.助残。有一个姓杨的女青年,父亲早逝,自幼与母亲相依为命,生活困难。她从小开始,脊椎变形弯曲,无法坚持正常的工作与生活。经与香港华恩基金会联系,经他们同意,得到60000元救助,于2007年在省立医院动了手术,很恢复健康,使她的身体变直了,体形变美了,能够正常地工作与生活,感激不已。两年来还与省残肢联合会联合举办残肢人运动会,促进残疾人体育事业的发展。
4.节日关怀。每逢佳节期间,为了使那些社会上弱势群体能够过好节日生活,先后与市“春风办”、市总工会、市计生协会、鼓楼区慈善总会、永辉集团联合慰问下岗职工,低保困难户,五保户和贫困母亲,自闭症学校老师等,共同发放慰问金421.68万元,受助群众达9727户(人),使他们能够更好地欢度佳节,充分体现了社会大家庭的温暖。
5.两年来,还先后发接受社会上的作家、学者等捐赠的书刊、报纸等文化物品。分别与省教委、关工委、省图书协会、市老促会联合50多万元,帮助福清、闽侯、永泰、连江、罗源、闽清等20个贫困乡村和25所学校建立了图书室。最近还专门为四川地震灾区捐赠各种书刊8267册,价值12.84万元,帮助彭州地区有关乡镇,为灾区人民提供了精神食粮。
6.为了帮助老少边贫困山区解决交通困难,先后拨款9万元,帮助永泰县大洋镇旗东村,连江县潘渡乡溪利村,闽侯县天台村等到行政村修建道路。今年2月在市政协支持下筹资15万元,帮助永泰县东洋贫困乡兴建学生宿舍楼一座,建筑面积600平方米,为150多名学生解决住宿困难。这些救助虽然数量不多,但也体现了慈善精神。今年4月27日,市慈善总会与市老区促进会、福州市仁爱服务中心联合组织了12人的慈善医疗服务队,赴永泰县岭路乡,为革命老区群众患有慢性胃炎、心脏病、妇科病等120多人,给予免费进行检查和治疗,受到普遍欢迎。
7.慈善事业不仅在经济上帮助社会弱势群体,救危助急,济困扶贫,渡过难关,而且在思想上精神上要给予关爱鼓励,使他们在理想道德观念上得到提高。引导他们特别是使那些受到救助的孤儿和贫困学生克服“孤独感”、“悲观论”情绪,增强信心,树立自信、自强、自立的理念,培育感恩之心,立志关爱社会,报效祖国。这也是做好慈善事业的出发点和归宿。福州市慈善总会非常重视救助后续工作,先后组织力量深入到连江、罗源、长乐、福清、闽侯、闽清、永泰、平潭、鼓楼、晋安等有关乡、镇、村、街道社区,采取入户走访,召开座谈会等形式,听取救助对象和基层干部不同的意见,对他们的种种忧愁进行帮助教育。使慈善事业做到经济救助与思想帮助相结合,达到“双丰收”。
针对贫困学子,由于经济困难,步社会大门少,见少识少的不足,今年于暑假期间与市委精神文明办、团市委、市教育局联合举办一场具有特殊意义的“迎奥运·心连心”慈善夏令营活动。把福清、长乐、闽侯、闽清、连江、罗源、永泰、平潭、晋安等9个县(市)区的山区、海岛受助救助的62名代表聚集省城活动三天,参观了市容、马尾船政文化、昭忠祠、省博物馆和现代化企业——中华映管,使他们得到革命传统和改革开放成果的教育。并自编自演节目,进行联欢,使捐赠者与救助对象对象直接见面、相互沟通,受到一次深刻的教育,大开眼界,增强友谊,他们说,这次活动是成为他们人生征途过程中难忘的一幕。真正体现慈善者的关爱,社会大家庭的温暖。
总之,福州市慈善总会成立时间虽然才两年,但在市委、市政府领导和市政协的大力支持下,依靠社会各界热爱慈善事业的爱心人士的参与,积极捐赠款物,无私奉献,使慈善事业得到发展。在实践过程中,不断探索新的路子,按照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科学发展观”的精神,深入调查研究,找准自己的定位,把助孤、助老、助残、助医、助学、救灾作为慈善救助的重点。形成从“幼儿(助孤)-成长(助学)-老年(助老)-寿终(环保义冢慈善园)”等关爱人生全程一站式服务的救助形式。采取建立“企业慈善基金”、“一次认捐分期付款”、“款物结合”、“项目捐赠”、“网上募捐”、“认养对象”和慈善加盟“统筹安排与定向相结合”、义演、义卖、义捐等灵活多样的形式募集资金,认捐善款7046万元(其中物资1291.2万元)。福建名城企业集团第一家设立“慈善企业基金”6000万元,采取留本付息的办法,每年180万,连续5年共900万元,加上四川救灾206万元,该企业共认捐1106万,冠全市捐赠之首。根据善款筹措情况,突出重点,“先急后缓”科学安排。到2008年8月为止,两年时间,发放救助款物已达4064万元(其中物资1291.2万元),在经济上受到“临时、定期、长期”救助的人数达6万多人次,帮助他们渡过难关。救助范围之广,人数之多,时间之长,在历史上是少有的。
但是,由于福州市慈善总会成立时间短,经验不足,还有许多困难和问题有待进一步探索和实践。有的更需要上级和有关部门的支持。诸如:需要国家对慈善机构体制的规范;对社会自然人、法人参与慈善事业的要求和鼓励;在法律上对慈善事业的支持和保护;发展慈善事业项目的优惠政策;慈善基金如何合法增值;税收的优惠政策如何落实等等,这些问题都直接影响到慈善事业的发展,需要国家和政府有关部门制定法规,出台《慈善法》等,使慈善事业沿着正确轨道顺利健康地向前发展。
一是开展助孤育苗救助活动。据调查统计,全市9个县(市)区(晋安区部分)农村孤儿现有1000多人。这些孤儿是人群中最脆弱、最需要得到社会的救助。他们是祖国的花朵,未来的希望的一部分。由于种种原因失去父母的关爱,无法自食其力,有的跟随年迈体弱的爷爷奶奶过日子;也有的由几位亲友轮流抚养;有的无人关照流落社会,沦为恶习。县以上政府虽有兴建福利院,但重点是收养城市的孤儿,数量有限,无法满足。福州市慈善总会在开展“331”系列救助工程活动中把救助孤儿作为重点对象,2007、2008年两年救助600名,采取长期定额救助的办法,助养到16岁,每人每年救助金人民币1000元。每年需要60万元。其中永辉集团每年资助30万元,救助300名孤儿,连续10年,共300万元。16岁之后如能升学的可以享受有关助学救助,不能升学者可培养有关专业知识,为他们提供就业或自谋职业创造条件。
二是开展夕阳养老救助活动。主要救助对象是农村60岁以上的孤寡老人,他们没有子女赡养,生活无人照顾,靠低保或“五保”供养生活。特别是当前有些农村经济状况不佳,标准很低,尤其是那些已进入风烛残年,体弱多病的孤寡老人更需要经济上给予补充支持。据不完全统计,全市农村孤寡老人现有4000多人。福州市慈善总会在开展“331”系列救助工程活动中,根据善款筹措情况,两年安排救助600人,从2007年开始,长期定额救助每人每年1000元,扶持到寿终为止,每年需要60万元。使他们较好地度过晚年,体现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
三是开展求学育才救助活动。重卢是救助农村贫困高中生,因为初中以下国家已规定全免学杂费,进入大学的贫困生,国家可以提供贷款,可以享受助学金,社会上许多名流也愿意竞相帮助,唯独贫困高中生全部自费,需要帮助。福州市慈善总会把它列入“331”系列救助工程活动的一个项目,两年共救助贫困高中生854名(其中引进美国角声基金会、香港华恩基金会在闽清、永泰救助210名),从高一开始到毕业,定期救助,连续3年,每人每年1000元,为培养人才打下基础。每年需要善款85万多元。两年来引进香港中国(福建)福万玩具公司善款141万元,分别扶持华南女子学院和师大等贫困生的救助。
城市最需要救助的是孤寡老人,因为他们:一、没有固定的经济收入,全靠享受政府低保维持生活;二、身边没有子女照料,得不到亲人的伺候,更无法雇保姆照顾;三、虽有享受医保,但医药费报销金额比例有限,无法满足就医的需要;四、去世后后事问题由谁料理心中无底,骨灰无处安放,成了后顾之忧,他们是弱势人群中最迫切最需要帮助解决的实际困难,这不仅关系到如何为政府分忧,为民解难的问题,而且关系到构建和谐社会、促进安定稳定,体现中华民族尊老敬贤美德,社会文明的一个标志。据不完全统计,5个城区60岁以上的孤寡老人共有900多人,针对他们的实际困难和需要,我们开展“三项”慈善助老服务活动。
1.建立慈善助老服务站。特别是那些年迈体弱,生活自理有一定困难的70岁以上孤寡老人,更需要社会的关心和照顾。去年在鼓楼区进行试点,以社区为单位建立12个慈善助老服务站,每个站根据老人的数量,从下岗职工或待业人员中选聘了一个慈善助老服务员,每个服务员负责4个老人,经过培训、发证上岗,每月由市、区慈善总会发放生活补贴,每个站购置一台洗衣机和必要劳保用品。服务员每天上门帮助清理家务卫生、洗衣服、购物、帮助看病取药等“四帮”服务。2008年扩大到台江、仓山、晋安、马尾等城区,使全市所有70岁以上孤寡老人普遍得到慈善免费的照顾,仅这一项一年需要善款100多万元。所有已经得到照顾的老人感慨地说:“胜过自己的亲生子女。”充分体现人间的真情、社会的温暖、对老者的关爱。
2.建立“慈善助老医疗救助卡”。国家实行医疗保险制度后,帮助广大城乡群众解决医疗费用的困难。但是还有相当部分费用不能报销,需要自己付费。这对靠低保维持生活的孤寡老人来说,仍然感到十分困难。为此,市慈善总会与有关医疗部门合作,充分发挥他们人才、技术、资金、设备的优势,加盟慈善活动。与吴熙妇科中医医院合作建立“慈善助老医疗救助卡”,向台江、鼓楼、仓山、晋安、马尾5个城区已有546个60岁以上孤寡老人发放医疗救助卡,为期10年,每人每年定额医疗救助360元,分12次就诊,每次费用免30元,为他们弥补医疗费用报销的不足,也充分发挥医疗部门关爱社会,为慈善事业作出了奉献。
3.创建“环保义冢慈善园”。在调查过程中,发现老人心底最担心的后顾之忧就是自己去世后没有安身之地而苦恼。他们既没有亲生子女为他们妥善处理后事,又没有资金购置“灵位”,需要靠社会给予照顾关怀。福州市慈善总会基于“人道主义”的关爱,与福州三山陵园合作,由对方提供130平方米的土地和资金,建成“环保义冢慈善园”,为城市所有孤寡老人去世后免费提供花葬之地,这也是一项殡葬改革。这个项目已于2007年清明节前建成投入使用。得到社会普遍的关注和赞赏。中华慈善总会也肯定此举是全国首创,中央电视台等省内外20多家新闻媒体纷纷报道。目前已经已有30多名在世老人提出申请,要求去世后在那里享受花园式永久性的安乐之居,同大地融在一起,与翠柏鲜花相为伴,万古长青。鼓楼区有两位60年代去世的老人,已经30多年了,骨灰仍寄存在殡仪馆里,由亲戚代管,每年要负责交纳保管费。他们说现在自己也老了,今后由谁来代管?成了他们的后顾之忧。听到“环保义冢慈善园”的消息,迫切要求帮助安放,当慈善部门同意给予提供免费安放后,十分感激,说是帮助他们心中放下了几十年的“包袱”。
此外,对于社会上发生的突发性灾祸,根据受灾和困难的不同程度,分别给予临时性适当救助。
1.救灾。两年来沿海地区的平潭、罗源、连江、福鼎等地区遭受“桑美”、“飞燕”强台风袭击时,得到社会企业界和爱心人士的支持,香格里拉大酒店主动捐赠200万元。我会对重点受灾户进行救助,受助人数到10000户/人次,救助资金和物资达161万元。2007年四月份,闽清、永泰遭受冰雹袭击时给200户重点受灾户每户救助1000元。共20万元。2008年冬春之间南方几个省发生雪灾,集中了社会上捐赠的服装14168件,价值112万元,支援安徽安庆地区,受助人达7000多人。特别是今年“5·12”四 川汶川发生地震后,把救灾援助作为当前慈善工作的重点,集中时间,集中精力,全力以赴,投入捐赠工作。组织千名志愿者,深入企业,上街人店,登门求赠,义演、义卖、义捐等形式,取得社会各界人士的积极支持。到7月底,已到账户的374个单位和个人,捐赠款物1078.8万元(捐款832.5万元,捐物44867件,价值246万多元。其中:福建名城企业集团捐款206万元,福州市商业银行捐款100万元,福建财贸集团捐服装价值150万元)。这些物资按照民政部门的统一安排,救助四川灾区。
2.救病。对于有些群众发生的突发性重大疾病,量力而行,分别情况,适当救助。比如车祸、白血病、癌症、动手术等,帮助他们申请“格列卫”和“特罗凯”(肺癌)救助项目,帮助治疗。两年来先后救助了70人(次),发放救助金28.8万元。市房地产交易中心积极参与慈善事业,两年来救助突发性疾病、家庭贫困的群众有34人,救助金6.5万元。还与台江医院合作,救助100名家庭经济困难的妇女免费治疗子宫肌瘤疾病。
3.助残。有一个姓杨的女青年,父亲早逝,自幼与母亲相依为命,生活困难。她从小开始,脊椎变形弯曲,无法坚持正常的工作与生活。经与香港华恩基金会联系,经他们同意,得到60000元救助,于2007年在省立医院动了手术,很恢复健康,使她的身体变直了,体形变美了,能够正常地工作与生活,感激不已。两年来还与省残肢联合会联合举办残肢人运动会,促进残疾人体育事业的发展。
4.节日关怀。每逢佳节期间,为了使那些社会上弱势群体能够过好节日生活,先后与市“春风办”、市总工会、市计生协会、鼓楼区慈善总会、永辉集团联合慰问下岗职工,低保困难户,五保户和贫困母亲,自闭症学校老师等,共同发放慰问金421.68万元,受助群众达9727户(人),使他们能够更好地欢度佳节,充分体现了社会大家庭的温暖。
5.两年来,还先后发接受社会上的作家、学者等捐赠的书刊、报纸等文化物品。分别与省教委、关工委、省图书协会、市老促会联合50多万元,帮助福清、闽侯、永泰、连江、罗源、闽清等20个贫困乡村和25所学校建立了图书室。最近还专门为四川地震灾区捐赠各种书刊8267册,价值12.84万元,帮助彭州地区有关乡镇,为灾区人民提供了精神食粮。
6.为了帮助老少边贫困山区解决交通困难,先后拨款9万元,帮助永泰县大洋镇旗东村,连江县潘渡乡溪利村,闽侯县天台村等到行政村修建道路。今年2月在市政协支持下筹资15万元,帮助永泰县东洋贫困乡兴建学生宿舍楼一座,建筑面积600平方米,为150多名学生解决住宿困难。这些救助虽然数量不多,但也体现了慈善精神。今年4月27日,市慈善总会与市老区促进会、福州市仁爱服务中心联合组织了12人的慈善医疗服务队,赴永泰县岭路乡,为革命老区群众患有慢性胃炎、心脏病、妇科病等120多人,给予免费进行检查和治疗,受到普遍欢迎。
7.慈善事业不仅在经济上帮助社会弱势群体,救危助急,济困扶贫,渡过难关,而且在思想上精神上要给予关爱鼓励,使他们在理想道德观念上得到提高。引导他们特别是使那些受到救助的孤儿和贫困学生克服“孤独感”、“悲观论”情绪,增强信心,树立自信、自强、自立的理念,培育感恩之心,立志关爱社会,报效祖国。这也是做好慈善事业的出发点和归宿。福州市慈善总会非常重视救助后续工作,先后组织力量深入到连江、罗源、长乐、福清、闽侯、闽清、永泰、平潭、鼓楼、晋安等有关乡、镇、村、街道社区,采取入户走访,召开座谈会等形式,听取救助对象和基层干部不同的意见,对他们的种种忧愁进行帮助教育。使慈善事业做到经济救助与思想帮助相结合,达到“双丰收”。
针对贫困学子,由于经济困难,步社会大门少,见少识少的不足,今年于暑假期间与市委精神文明办、团市委、市教育局联合举办一场具有特殊意义的“迎奥运·心连心”慈善夏令营活动。把福清、长乐、闽侯、闽清、连江、罗源、永泰、平潭、晋安等9个县(市)区的山区、海岛受助救助的62名代表聚集省城活动三天,参观了市容、马尾船政文化、昭忠祠、省博物馆和现代化企业——中华映管,使他们得到革命传统和改革开放成果的教育。并自编自演节目,进行联欢,使捐赠者与救助对象对象直接见面、相互沟通,受到一次深刻的教育,大开眼界,增强友谊,他们说,这次活动是成为他们人生征途过程中难忘的一幕。真正体现慈善者的关爱,社会大家庭的温暖。
总之,福州市慈善总会成立时间虽然才两年,但在市委、市政府领导和市政协的大力支持下,依靠社会各界热爱慈善事业的爱心人士的参与,积极捐赠款物,无私奉献,使慈善事业得到发展。在实践过程中,不断探索新的路子,按照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科学发展观”的精神,深入调查研究,找准自己的定位,把助孤、助老、助残、助医、助学、救灾作为慈善救助的重点。形成从“幼儿(助孤)-成长(助学)-老年(助老)-寿终(环保义冢慈善园)”等关爱人生全程一站式服务的救助形式。采取建立“企业慈善基金”、“一次认捐分期付款”、“款物结合”、“项目捐赠”、“网上募捐”、“认养对象”和慈善加盟“统筹安排与定向相结合”、义演、义卖、义捐等灵活多样的形式募集资金,认捐善款7046万元(其中物资1291.2万元)。福建名城企业集团第一家设立“慈善企业基金”6000万元,采取留本付息的办法,每年180万,连续5年共900万元,加上四川救灾206万元,该企业共认捐1106万,冠全市捐赠之首。根据善款筹措情况,突出重点,“先急后缓”科学安排。到2008年8月为止,两年时间,发放救助款物已达4064万元(其中物资1291.2万元),在经济上受到“临时、定期、长期”救助的人数达6万多人次,帮助他们渡过难关。救助范围之广,人数之多,时间之长,在历史上是少有的。
但是,由于福州市慈善总会成立时间短,经验不足,还有许多困难和问题有待进一步探索和实践。有的更需要上级和有关部门的支持。诸如:需要国家对慈善机构体制的规范;对社会自然人、法人参与慈善事业的要求和鼓励;在法律上对慈善事业的支持和保护;发展慈善事业项目的优惠政策;慈善基金如何合法增值;税收的优惠政策如何落实等等,这些问题都直接影响到慈善事业的发展,需要国家和政府有关部门制定法规,出台《慈善法》等,使慈善事业沿着正确轨道顺利健康地向前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