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发射机构存在的问题
笔者在对95式5.8mm自动步枪检验过程中,无意间发现,该枪在单发待击状态时,手指轻扣扳机一下然后松开,阻铁并未解脱击锤,也即并未击发,此时若想将快慢机从单发状态转换到保险位置则无法实现,除非击发后再转换。
由于这个问题的存在,使用中,战士瞄准了一个目标,扣动扳机准备射击,扳机刚扣一半,目标突然隐藏,于是便自然松开扳机,若此时战士也想转移阵地,则需将上膛的枪转换到保险位置,但这时快慢机却拨不动,无奈只有卸下弹匣,取出枪弹,空枪击发,装上弹匣,将快慢机转换到保险位置,或者只有提着上膛的枪转移。这种状况将严重影响战时的使用性能,危及到战士的生命安。
原因分析
经检查发现,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属设计缺陷。在未扣扳机时,各零件的相对位置如图1所示:击锤与阻铁扣合量经尺寸链计算为4.35±0.39mm,此时阻铁R2圆弧与快慢机轴的间隙δ为0.321(δmax=0.672mm,δmin=0.08mm),此时若要将快慢机转为保险状态不存在任何障碍。其动作过程为:当扣动扳机时,通过力的传递,阻铁将围绕阻铁轴作逆时针方向旋转,减少与击锤的扣合量,阻铁圆弧部R2也逐渐切入快慢机轴圆弧内[单发状态时,快慢机轴缺口AB发挥作用,连发状态时,缺口BC发挥作用,因而在单、连发状态,阻铁能够沉入快慢机缺口内(见图1、图2)]。若在阻铁未解脱击锤的情况下松开扳机,阻铁在阻铁簧的作用下,顺时针回弹,但由于击锤扣合在阻铁上,产生摩擦力,阻铁不可能回弹至原位,阻铁圆弧部R2仍然处于快慢机槽内,快慢机槽边BC与阻铁圆弧部R2干涉,因此无法将快慢机转至保险位置。
经尺寸链计算,得知阻铁与快慢机轴圆弧面的干涉量值(δ)如下:
δ平均=1.443mm
δmax=1.57mm
δmin=0.799mm
这也进一步证明此时快慢机无法转至保险位置。
解决方案及分析
经过上述分析及有关尺寸链计算,笔者认为可以用以下几个方案予以解决。
设法使阻铁自动回位
可以降低阻铁、击锤扣合面的表面粗糙度,减小摩擦力;或提高阻铁簧力,使击锤与阻铁扣合产生的摩擦力小于阻铁簧力,以保证阻铁回弹到初始位置。
但这一方案存在明显的缺陷:(1)提高阻铁簧簧力,会使扳机力加大,造成该项指标不合格;(2)降低阻铁、击锤扣合面的表面粗糙度,必须达到很高要求,才会使摩擦力有明显下降,降低了工艺性,提高了加工成本;况且降低表面粗糙度,在跌落试验时,易产生击发故障。
设法避免阻铁与快慢机干涉
还有一种方法是加大阻铁底部圆弧半径,不仅要使快慢机轴的CB边能够进入加大了的阻铁圆弧边,而且在转向保险位置时,快慢机轴的CA圆弧面又能将阻铁抬起,起到保险作用。但这一方法也存在缺陷,阻铁R2圆弧半径将加大很多,才能满足要求,而且圆弧尺寸要求也更严格,增加了加工难度,若稍有不慎,则会使快慢机在保险状态时,无法起到保险作用。
改进快慢机设计
另一种方法是改进快慢机设计。如图4所示,在快慢机连发状态向保险状态转换处倒角,经计算知,倒角2×45°即可,避免快慢机圆弧C点与阻铁R2圆弧接触而形成阻碍,倒角后在快慢机上形成的F点也不会对阻铁R2圆弧面造成阻碍,继续转动快慢机至保险状态时,倒角边FG将阻铁抬起回到初始位置。在保险位置时阻铁R2圆弧对应快慢机GA圆弧,能够起到保险作用,对原有功能不影响。
验证试验
我们将快慢机尺寸更改后生产了10件,装配到10支成枪上进行机构动作可靠性试验,完全满足要求。◆
(编辑/魏开功)
笔者在对95式5.8mm自动步枪检验过程中,无意间发现,该枪在单发待击状态时,手指轻扣扳机一下然后松开,阻铁并未解脱击锤,也即并未击发,此时若想将快慢机从单发状态转换到保险位置则无法实现,除非击发后再转换。
由于这个问题的存在,使用中,战士瞄准了一个目标,扣动扳机准备射击,扳机刚扣一半,目标突然隐藏,于是便自然松开扳机,若此时战士也想转移阵地,则需将上膛的枪转换到保险位置,但这时快慢机却拨不动,无奈只有卸下弹匣,取出枪弹,空枪击发,装上弹匣,将快慢机转换到保险位置,或者只有提着上膛的枪转移。这种状况将严重影响战时的使用性能,危及到战士的生命安。
原因分析
经检查发现,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属设计缺陷。在未扣扳机时,各零件的相对位置如图1所示:击锤与阻铁扣合量经尺寸链计算为4.35±0.39mm,此时阻铁R2圆弧与快慢机轴的间隙δ为0.321(δmax=0.672mm,δmin=0.08mm),此时若要将快慢机转为保险状态不存在任何障碍。其动作过程为:当扣动扳机时,通过力的传递,阻铁将围绕阻铁轴作逆时针方向旋转,减少与击锤的扣合量,阻铁圆弧部R2也逐渐切入快慢机轴圆弧内[单发状态时,快慢机轴缺口AB发挥作用,连发状态时,缺口BC发挥作用,因而在单、连发状态,阻铁能够沉入快慢机缺口内(见图1、图2)]。若在阻铁未解脱击锤的情况下松开扳机,阻铁在阻铁簧的作用下,顺时针回弹,但由于击锤扣合在阻铁上,产生摩擦力,阻铁不可能回弹至原位,阻铁圆弧部R2仍然处于快慢机槽内,快慢机槽边BC与阻铁圆弧部R2干涉,因此无法将快慢机转至保险位置。
经尺寸链计算,得知阻铁与快慢机轴圆弧面的干涉量值(δ)如下:
δ平均=1.443mm
δmax=1.57mm
δmin=0.799mm
这也进一步证明此时快慢机无法转至保险位置。
解决方案及分析
经过上述分析及有关尺寸链计算,笔者认为可以用以下几个方案予以解决。
设法使阻铁自动回位
可以降低阻铁、击锤扣合面的表面粗糙度,减小摩擦力;或提高阻铁簧力,使击锤与阻铁扣合产生的摩擦力小于阻铁簧力,以保证阻铁回弹到初始位置。
但这一方案存在明显的缺陷:(1)提高阻铁簧簧力,会使扳机力加大,造成该项指标不合格;(2)降低阻铁、击锤扣合面的表面粗糙度,必须达到很高要求,才会使摩擦力有明显下降,降低了工艺性,提高了加工成本;况且降低表面粗糙度,在跌落试验时,易产生击发故障。
设法避免阻铁与快慢机干涉
还有一种方法是加大阻铁底部圆弧半径,不仅要使快慢机轴的CB边能够进入加大了的阻铁圆弧边,而且在转向保险位置时,快慢机轴的CA圆弧面又能将阻铁抬起,起到保险作用。但这一方法也存在缺陷,阻铁R2圆弧半径将加大很多,才能满足要求,而且圆弧尺寸要求也更严格,增加了加工难度,若稍有不慎,则会使快慢机在保险状态时,无法起到保险作用。
改进快慢机设计
另一种方法是改进快慢机设计。如图4所示,在快慢机连发状态向保险状态转换处倒角,经计算知,倒角2×45°即可,避免快慢机圆弧C点与阻铁R2圆弧接触而形成阻碍,倒角后在快慢机上形成的F点也不会对阻铁R2圆弧面造成阻碍,继续转动快慢机至保险状态时,倒角边FG将阻铁抬起回到初始位置。在保险位置时阻铁R2圆弧对应快慢机GA圆弧,能够起到保险作用,对原有功能不影响。
验证试验
我们将快慢机尺寸更改后生产了10件,装配到10支成枪上进行机构动作可靠性试验,完全满足要求。◆
(编辑/魏开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