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是无处不在的,这个世界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了发现。
我们现在的语文课堂在应试教育的冲击下,似乎走进了一条死胡同——老师怕教,学生怕学。分数让学生穷于应付,升学率让老师焦头烂额。语文教学的高效课堂也许产生了,但学生的审美愉悦却遁形了。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高中语文课程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养和科学文化素养。”可见,中学语文教学与美育教育是相辅相成的。
美学家告诉我们:在美的欣赏过程中,主体并不是一接触对象就能立即发现、认识对象客观存在的美,而是有一个感觉、体验、玩味、领悟、理解的过程。在语文课堂上,学生并不是在老师的带领下一接触课程内容,就能立即发现课程内容精华、要点。学生同样需要“有一个感觉、体验、玩味、领悟、理解的过程”。那么在具体的教学中,我是怎样实现审美体验的呢?
一、赏析语言美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它是借助生动、优美、凝练的语言来塑造人物形象,表达人物情感的一种艺术。鉴赏教材中美的语言,是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方面。新的课程教学标准要求教师应引导学生积极捕捉语言信息,有自己的领悟。
语言美也包括音韵美。如《荷塘月色》第二段中运用了许多叠字叠词来充分体现物态情貌的形象感。像“没有月光的晚上,这路上阴森森的,有些怕人,今晚却很好,虽然月光也还是淡淡的”。“森森”“淡淡”,营造了一种沉寂的氛围,也衬托出淡淡的忧愁。
语言美还包括炼字美。如《荷塘月色》中,在动词的选择上,作者绞尽脑汁,颇费了一番心机。“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一“泻”一“浮”,点活了月光和雾气,充满了动感。“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这个“挨”,活画出了田田荷叶像一群光彩照人的少女妩媚多姿的形象。“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中的“画”字,仿佛一位丹青妙手在展纸描绘,自然贴切地写出投在荷叶上的月影之美、之真。
不管是修辞、音韵还是炼字,语言的美都是语文教学中激发学生审美情趣的感触点。在教学中,老师要善于捕捉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信息点,引导学生探究感悟,就能引起学生与作者的情感共鸣,产生强烈的审美体验。
二、体会情感美
情感美是指人的情感的纯洁、真挚等审美属性,是指一个人具有纯洁高尚的情操。让学生体会作品所蕴含的思想感情,并指导学生的人生观与价值观,是语文课堂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所以让学生体会作者的情感,并提升自己的道德修养,是语文老师的必要工作。
在教学《离骚》时,我让学生找出能表现诗人高尚品德和爱国情怀的诗句进行赏析,先用幻灯片打出屈原的美好品德,然后让学生去寻找诗句,通过阅读品味,最后明确:
表现作者刚正不阿,一身正气的句子: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
表现作者嫉恶如仇,不同流合污的句子: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
表现作者洁身自好,自我完善的句子: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
表现作者坚持真理,献身理想的句子: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表现作者忧国忧民,热爱祖国的句子: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通过对这些诗句的解读与赏析,学生对屈原的爱国主义精神理解得更透彻了。
在个人与国家的关系上,情感美表现为忠于祖国、热爱祖国、建设祖国、保卫祖国,为了祖国的繁荣富强不惜牺牲个人的生命的崇高的社会责任感。在日常工作中,情感美表现在严肃认真,兢兢业业,踏踏实实,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在人际关系中,情感美表现为把爱心献给社会,关心献给他人,团结友爱,乐于助人,谦虚谨慎,豁达大方。在物质利益上,能先人后己,先公后私,清正廉洁。在对待困难上,有坚强的毅力去克服、去战胜。这些表现形式,显示了人与人之间在共同的事业中亲密无间、相互帮助、相互支援的和谐关系。美的情感的形成,需要长期社会实践的锻炼和高度的个人修养,更需要语文老师的及时点拨和引导。
三、赏析结构美
真正杰出的作家除了注重文章的内容和语言之外,还特别注重文章的结构安排,以达到内外浑然一体,完整无缺。
如《荷塘月色》,从外结构看,这篇作品从作者出门经小径到荷塘复又归来,依空间顺序描绘了一次夏夜游。从内结构看,情感思绪从不宁静,求宁静,得宁静到出宁静,也呈一个圆形。内外结构的一致性,恰到好处地适应了作者展现一段心理历程的需要。
圆的艺术在美学的领域占有重要的地位,圆是中国文化审美境界的最基本构造和形式。作家在创作时仍有意或无意的在多个层次用圆来为自己的表情达意服务。具体表现为:音韵上的回环往复,结构上的首尾呼应。
圆形,它看似简洁却又包孕无限,最适合表露中国文人含蓄,内敛的文化性格。《荷塘月色》中,偏僻的小路,朦胧的月光,宁谧的荷塘,喧嚣的蛙鸣,已成往事的采莲盛景,对家乡的深切思念,都在这简洁的圆的轨迹中得到了生动的表现,展现出一个中国传统知识分子丰富、独特的内心世界。
四、赏析风格之美
由于每一位作家的出身不同,经历不同,思想个性也有区别,所以在写作中就体现出不同的风格特点,但不管是任何一种风格,都具备一种美的感觉。每一篇文章都有美点,如《再别康桥》中除了结构美,还具有音乐美和绘画美,共同体现了闻一多先生的“三美’主张;在《雷雨》这篇课文中,除了故事的引人入胜之外,还在于作家安排的故事结局具有震撼人心的悲剧美……美无处不在,关键是老师如何引导学生去寻找、发现和赏析这些美点。学生只有有了强烈的学习(审美)欲望时,才能激发其学习的兴趣,那么老师首先要懂得审美,然后才能引导学生去审美。学生在审美的过程当中产生了愉悦感,这种从内心深处产生的愉悦,当然会对所接触的知识点记忆特别深刻了。所以,无论是从新课程改革的需要出发,还是从语文学科的性质特点来看,审美规律在语文课堂的运用都是必要的、可行的、有效的。
我们现在的语文课堂在应试教育的冲击下,似乎走进了一条死胡同——老师怕教,学生怕学。分数让学生穷于应付,升学率让老师焦头烂额。语文教学的高效课堂也许产生了,但学生的审美愉悦却遁形了。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高中语文课程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养和科学文化素养。”可见,中学语文教学与美育教育是相辅相成的。
美学家告诉我们:在美的欣赏过程中,主体并不是一接触对象就能立即发现、认识对象客观存在的美,而是有一个感觉、体验、玩味、领悟、理解的过程。在语文课堂上,学生并不是在老师的带领下一接触课程内容,就能立即发现课程内容精华、要点。学生同样需要“有一个感觉、体验、玩味、领悟、理解的过程”。那么在具体的教学中,我是怎样实现审美体验的呢?
一、赏析语言美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它是借助生动、优美、凝练的语言来塑造人物形象,表达人物情感的一种艺术。鉴赏教材中美的语言,是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方面。新的课程教学标准要求教师应引导学生积极捕捉语言信息,有自己的领悟。
语言美也包括音韵美。如《荷塘月色》第二段中运用了许多叠字叠词来充分体现物态情貌的形象感。像“没有月光的晚上,这路上阴森森的,有些怕人,今晚却很好,虽然月光也还是淡淡的”。“森森”“淡淡”,营造了一种沉寂的氛围,也衬托出淡淡的忧愁。
语言美还包括炼字美。如《荷塘月色》中,在动词的选择上,作者绞尽脑汁,颇费了一番心机。“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一“泻”一“浮”,点活了月光和雾气,充满了动感。“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这个“挨”,活画出了田田荷叶像一群光彩照人的少女妩媚多姿的形象。“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中的“画”字,仿佛一位丹青妙手在展纸描绘,自然贴切地写出投在荷叶上的月影之美、之真。
不管是修辞、音韵还是炼字,语言的美都是语文教学中激发学生审美情趣的感触点。在教学中,老师要善于捕捉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信息点,引导学生探究感悟,就能引起学生与作者的情感共鸣,产生强烈的审美体验。
二、体会情感美
情感美是指人的情感的纯洁、真挚等审美属性,是指一个人具有纯洁高尚的情操。让学生体会作品所蕴含的思想感情,并指导学生的人生观与价值观,是语文课堂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所以让学生体会作者的情感,并提升自己的道德修养,是语文老师的必要工作。
在教学《离骚》时,我让学生找出能表现诗人高尚品德和爱国情怀的诗句进行赏析,先用幻灯片打出屈原的美好品德,然后让学生去寻找诗句,通过阅读品味,最后明确:
表现作者刚正不阿,一身正气的句子: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
表现作者嫉恶如仇,不同流合污的句子: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
表现作者洁身自好,自我完善的句子: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
表现作者坚持真理,献身理想的句子: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表现作者忧国忧民,热爱祖国的句子: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通过对这些诗句的解读与赏析,学生对屈原的爱国主义精神理解得更透彻了。
在个人与国家的关系上,情感美表现为忠于祖国、热爱祖国、建设祖国、保卫祖国,为了祖国的繁荣富强不惜牺牲个人的生命的崇高的社会责任感。在日常工作中,情感美表现在严肃认真,兢兢业业,踏踏实实,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在人际关系中,情感美表现为把爱心献给社会,关心献给他人,团结友爱,乐于助人,谦虚谨慎,豁达大方。在物质利益上,能先人后己,先公后私,清正廉洁。在对待困难上,有坚强的毅力去克服、去战胜。这些表现形式,显示了人与人之间在共同的事业中亲密无间、相互帮助、相互支援的和谐关系。美的情感的形成,需要长期社会实践的锻炼和高度的个人修养,更需要语文老师的及时点拨和引导。
三、赏析结构美
真正杰出的作家除了注重文章的内容和语言之外,还特别注重文章的结构安排,以达到内外浑然一体,完整无缺。
如《荷塘月色》,从外结构看,这篇作品从作者出门经小径到荷塘复又归来,依空间顺序描绘了一次夏夜游。从内结构看,情感思绪从不宁静,求宁静,得宁静到出宁静,也呈一个圆形。内外结构的一致性,恰到好处地适应了作者展现一段心理历程的需要。
圆的艺术在美学的领域占有重要的地位,圆是中国文化审美境界的最基本构造和形式。作家在创作时仍有意或无意的在多个层次用圆来为自己的表情达意服务。具体表现为:音韵上的回环往复,结构上的首尾呼应。
圆形,它看似简洁却又包孕无限,最适合表露中国文人含蓄,内敛的文化性格。《荷塘月色》中,偏僻的小路,朦胧的月光,宁谧的荷塘,喧嚣的蛙鸣,已成往事的采莲盛景,对家乡的深切思念,都在这简洁的圆的轨迹中得到了生动的表现,展现出一个中国传统知识分子丰富、独特的内心世界。
四、赏析风格之美
由于每一位作家的出身不同,经历不同,思想个性也有区别,所以在写作中就体现出不同的风格特点,但不管是任何一种风格,都具备一种美的感觉。每一篇文章都有美点,如《再别康桥》中除了结构美,还具有音乐美和绘画美,共同体现了闻一多先生的“三美’主张;在《雷雨》这篇课文中,除了故事的引人入胜之外,还在于作家安排的故事结局具有震撼人心的悲剧美……美无处不在,关键是老师如何引导学生去寻找、发现和赏析这些美点。学生只有有了强烈的学习(审美)欲望时,才能激发其学习的兴趣,那么老师首先要懂得审美,然后才能引导学生去审美。学生在审美的过程当中产生了愉悦感,这种从内心深处产生的愉悦,当然会对所接触的知识点记忆特别深刻了。所以,无论是从新课程改革的需要出发,还是从语文学科的性质特点来看,审美规律在语文课堂的运用都是必要的、可行的、有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