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道中的“生命密码”

来源 :百科知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uyuwush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我们已经进入了“基因时代”。10年之前,当人类基因组计划的草图完成时,整个世界都为之轰动一一“生命密码”已经被破译,人类对自己的认识将愈发深刻。当科学家们以为人类所有的健康问题都将迎刃而解的时候,更多的事实却悄悄指向了一个被我们忽视的领域——肠道菌群。人体肠道微生物群落基因组中蕴含的更加丰富和重要的信息,或许才是揭开人体健康奥秘的终极密钥。
  
  海量信息载体
  
  如果说,人类基因组蕴含着大量的信息,那么肠道微生物基因组的信息就是“海量”的。一个健康的成年人肠道内正常的微生物基因数量约为300多万个,大约是人类基因组基因数量的100多倍——如此海量的基因能够帮助肠道微生物适应多变的环境。
  肠道微生物是我们身体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换言之,完整的人类基因组,即宏基因组,应该包括当前已经破解出的人类基因组部分以及嵌入在人体中的肠道微生物基因组部分。为了区别于人类自身的基因组,诺贝尔奖获得者约书亚·莱德伯格曾经建议用“微生物组”来定义人体内肠道微生物基因组的集合。
  为了理解这部分重要信息,2008年1月1日,欧盟启动了迄今为止最大规模的肠道细菌基因研究计划——“人类肠道宏基因组计划”,该计划联合了国际顶尖的科研团队,对人类肠道中的细菌进行一次全面的“基因普查”。 经过两年的努力,科学家取得了很多重要的研究进展。2010年,学术期刊《科学》与《自然》几乎同时发表了关于肠道菌群方面的重要研究成果。科学界正在慢慢揭示我们与肠道微生物的关系,使我们逐渐清晰地了解肠道菌群帮助人体维持健康的机制。
  
  互帮互助
  
  一直以来,我们都认为是人类自己的身体在帮助微生物存活。确实,我们的肠道满足了肠道微生物生长和繁殖所需要的各种生理条件,甚至是一些比较苛刻的条件,比如天然的无氧环境。在我们肠道里生活的微生物绝大多数是专性或兼性厌氧微生物,他们的生长和繁殖需要自然界中很少见的厌氧环境,肠道生理特性可以为肠道微生物,特别是专性厌氧微生物创造出适宜的生存环境。即使有少量的氧气随食物颗粒混进肠道,也会被肠道上部的好氧菌和兼性菌所耗尽,加之肠壁对氧气的不通透性,从而形成了后肠天然的厌氧环境,满足了后肠专性或兼性厌氧微生物发酵所需的厌氧要求。另外,肠道也提供了保证微生物生存的充足的营养物质以及恒定的温度等。
  但是,小小的微生物在自我生存的同时,也给予人类巨大的帮助。
  人出生时的肠道几乎是无菌的,出生后的3~4小时,肠道菌群开始繁殖。刚开始的几天,细菌群落组成还比较单一,随着时间的增加,细菌组成逐步趋于复杂化。这些肠道微生物能够促进早期肠道的发育,并帮助肠道建立起完善的免疫功能,因此对新生儿尤为重要。
  肠道微生物的一个主要功能就是帮助我们消化人体器官所不能消化的一些物质,比如纤维素、半纤维素、果胶、抗性淀粉等植物多糖,如果你以为这些东西都是我们自己消化的,那就大错特错了,人类自身没有消化酶来降解这些多糖,而这些多糖却是肠道微生物主要的可利用物质。肠道微生物在肠道内将多糖降解成单糖和短链脂肪酸,为宿主提供可以再次吸收和利用的额外能量,扩大了宿主可利用原料的范围,提高了能量利用效率。人体内以碳水化合物为来源的能量,有10%~15%都依赖于肠道细菌的酵解。因此,肠道微生物可以影响甚至在一定条件下决定宿主的能量吸收。人体供应多糖的多样性与肠道微生物利用多糖的可控性保证了人体和肠道微生物能够达到微妙的统一和谐,能够根据食物的变化来调整代谢方式,进行能量重新分布,最大限度地保证肠道内正常菌群在食物变动中不发生本质的变化。
  肠道微生物群落及其基因组的存在,代替了部分人类自身没有进化出的遗传和代谢功能,从而弥补人类某些生物学缺陷,确保宿主的利益;同时,它们通过这些途径来适应环境,保障自己的利益最大化,维持了肠道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肠道微生物与人类共同进化
  
  肠道微生物与人类的这种小默契,是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二者互惠互利所形成的,比较基因组学发现了这一互惠共生关系是宿主和肠道微生物之间强烈选择和协同进化的结果,可以说是一种利益组合体。
  曾有一项基因数据库的调查表明,在不同种类的哺乳动物体内存在不同的细菌亚种,而这些亚种来自共同的祖先。这就说明,在很早的时候,这些细菌就与哺乳动物形成了共生体系,随后进化出的不同亚种,是其与宿主共同进化的结果,而互利共生的生活方式有利于加速进化。
  宿主对微生物的选择主要通过两个手段,一个是肠道切应力,一个是肠道免疫应答。前者指的是肠道运动和食物流动产生的切应力,这种力量可以将肠道内容物排出体外;而后者则是指肠道通过建立一系列抗原识别、捕获、传递和加工处理等免疫应答机制,有效地将异体抗原排出体外。这两种方式都可以对肠道中各种微生物进行选择,有一些肠道微生物进化出多种改变自身基因组的“工具”,赋予自身特别的能力,以抵御肠道切应力和肠道免疫应答的选择作用,适应这两种机制,从而免遭“淘汰”。比如,有些肠道微生物会附着于食物颗粒、脱落的上皮细胞及肠道表面,这些地方可以抵御一定强度的切应力;还有些肠道微生物在与宿主协同的进化过程中,进化出一套适应宿主切应力选择的特殊机制,于是肠道产生的切应力不但不会降低其附着作用,反而会提高其附着。而逃避肠道免疫应答的机制则较为复杂,至今人们尚未完全揭示出肠道免疫系统对肠道微生物产生免疫耐受的机制。
  在宿主对肠道微生物进行选择的同时,肠道微生物并不总是处于被动地位,也在不断地对宿主进行选择。如果这种选择作用对宿主有利,就会增加宿主细胞的数量,随之带来了微生物自己生存环境的扩大,反之亦然。可见,协同进化的结果是不仅宿主获益,肠道微生物菌群的多样性也得到丰富,使肠道生态系统处于最佳的稳定状态。 总之,肠道微生物基因组的研究具有重要价值,不但可以帮助我们破解宿主与肠道微生物之间互惠共生关系的分子机制,更可以为人类自身的健康提供更多的信息。 (文章代码:101212)
  [责任编辑]赵柠
其他文献
自私者人猴共愤  日本和英国的一个研究小组发现,与人类亲缘关系比较远的卷尾猴,在看到与自己没有利害关系的第三方交际行为时,会讨厌并躲避显得很自私的一方。这是人们首次发现人类之外的动物也有从感情角度评估其他同类的能力。两名工作人员在实验中扮作演员A和B,有的时候B会与A合作,有的时候则拒绝合作。结果显示,如果B向A提供合作,卷尾猴从两人手中取食物的几率几乎相等,看不出它们对谁更有好感。但如果B拒绝向
古代不许官员在辖区买房  在古代,朝廷对官员最奇怪的约束是:在地方当一把手的,不许在辖区买房,也不许娶辖区以内的女人当老婆。明朝不光限制官员在任职所在地买房,而且不让他们在任职所在地有房,凡是行政长官,必须在衙门里居住,即使他们外面有窝,也得让它空着。明朝之所以禁止官员在辖区置业和娶妻,是为了减少他们贪污的机会——杜绝买房可以避免他们通过收受低价房或者免费房变相受贿,杜绝娶妻则能防止他们在任职所在
今年秋天,野生胡蜂蜇人夺命事件在我国陕西、四川、重庆、湖北等地频频发生,数百人被蜇伤,数十人不幸殒命。小小的胡蜂为何如此凶悍,竟频频向人发起攻击?  胡蜂与蜜蜂,习性大不同  胡蜂与蜜蜂虽然都属于膜翅目,蜂群也是由蜂王、工蜂和雄蜂组成的社会性昆虫。但它们之间的亲缘关系较远,形态和习性方面也有着极大的区别。蜜蜂属蜜蜂科,体型比较小,数量多。蜜蜂是采蜜的,将蜂蜜作为在蜂房中过活的食物,它们的蜂房也比较
日本的一个研究小组不久前在小笠原群岛发现了一种十分罕见的小型海鸟——小笠原鹱,学名为Puffinus bryani。  鹱是海洋性鸟类,呈世界性分布,隶属于鹱形目。鹱形目中除了鹱,还包括人们更熟悉一些的信天翁、海燕等鸟类。它们的外形和海鸥有些相似,但嘴较长而侧扁,先端弯曲成钩状,非常锐利。它们与鸥类最明显的区别是鼻呈管状,因此它们也被叫做管鼻类。鹱主要包括暴风鹱、剪水鹱、圆尾鹱、燕鹱等类群。小笠原
“镇物”,顾名思义就是镇邪之物。古人为了获得长期的内心安宁,在生活中经常使用经书、灵兽、牙角以及桃木等作为镇物,反映出古人趋吉避害的一种心理。  《周易》与经书  民间俗信《周易》及一些经书、卦书等,有禳解灾祸的能力。后汉应劭《风俗通义》卷九就有一条记汝南郡汝阳县西门邮亭有鬼魅的事。古代邮亭就是驿站的接待所,是专门供旅行人歇宿的。传说汝阳西门邮亭楼上有鬼不可住,住下的客人不是无故暴卒,就是吓昏过去
2012年是奥运之年,世界上一些最令人兴奋的比赛项目都在体育场举行,体育场也是当地最为庞大的建筑项目之一。它们中有些光彩夺目、气势磅礴,有些造型新奇、设计独具匠心。而下面列出的这些体育场则主打“绿色牌”。  1.美国得克萨斯州牛仔体育场  牛仔体育场坐落于得克萨斯州的阿林顿,它是美国橄榄球联盟最新且最大的体育场。在普通球迷眼里,这座体育场的“生态友好”特征并不像其巨大的可伸缩屋顶、球场上方引人注目
铬是一种用途非常广泛的金属,现代生活每日都离不开它。从清晨起床后,打开卫生间内的不锈钢水龙头进行洗漱,吃饭时要用到的不锈钢汤勺,到关门时会触摸到门的不锈钢拉手,再到自行车上的镀铬车把和钢圈……这些物品的成分都与铬有关。毫不夸张地说,小到你手中的钥匙圈,大到浩淼远洋上乘风破浪的万吨巨轮以及呼啸于九天的飞机、奔驰于地面的汽车和现代城市高耸云天的摩天大楼,所有的这一切,没有一样能够离开铬。如果谈到铬在军
2012年6月2日~5日,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登基60周年的“钻石庆典”在英国首都伦敦举行。为庆祝女王登基60周年,英国定于2日起连续放假4天,并举行各项隆重的庆祝活动。庆典期间,英国各地超过600万的民众走上街头狂欢,各大媒体与网站以大篇幅报道各项庆祝活动,首相卡梅伦亦公开发表讲话,赞扬并感激女王伊丽莎白二世长期以来为英国所奉献的力量。  传奇一生的王国君主  1926年4月21日,现任英国女王
龙,不仅是中华民族的象征,亦为春秋鲁国一座城池,在今山东泰安,可谓中国“龙”地名先驱。辽、金两代重镇黄龙府,治今吉林农安古城,北宋徽、钦二帝遭掳后曾被囚于此处,抗金名将岳飞志在兴兵.“直抵黄龙府”。由于世代举国推崇,以致“龙”地名不厌其多、其详,常见异地重名如龙山、龙川、龙门、龙泉、龙冈、九龙、黑龙、大龙等,包括借“龙”译音者(如黑龙江的水禽自然保护区扎龙系蒙古语“大雁飞来之地”),全国“龙”地名
近年来,人们得知在地底深处,没有阳光和氧气,且高温、高压的严酷环境中,出乎意料地生息着各种微生物。它们完全不享受太阳的能量,大多是靠从地球内部涌现的化学能量合成有机物来生存。这样的生活方式彻底推翻了我们此前掌握的科学知识,可谓是新的生命的形式。    尚未开拓的巨大生物圈    地下的温度随着靠近地球内部的热地幔而升高,每距地表深1000米,地温约上升20℃至30℃。我们知道现阶段生物生长的最高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