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人说:“常念为经,常数为典。”也就是说,如果一部艺术作品经过长期的岁月历练之后,仍然能够被广泛提及和频繁点评,那么就算是经典之作了。作为一名高中生,我的人生阅历和艺术阅历有限,但是在我心中,也有一些经典之作,每每想起,总会不禁肃然起敬,而撰写本文的目的,就是为了向我心中的经典致敬。
致敬经典动画片——《大闹天宫》
第一次看《大闹天宫》的时候,我只有五岁,是一个幼儿园大班的“小豆包”。当第一次观看这部比我父母年龄还要大的作品的时候,我就深深地被片中正义、果敢、洒脱的“齐天大圣”的形象所吸引。孙悟空,不仅是我幼年时期的英雄,也是影响我至今的精神偶像。每当面对一些约定俗成的“潜规则”,我想随波逐流的时候;每当学习中遭受较大的挫折和打击,我想退缩、放弃的时候;每当情绪低落、心绪难平,我想痛苦发泄的时候,孙悟空脚踩筋斗云、手握金箍棒、身穿虎皮裙,永远精神抖擞、斗志昂扬的形象就会出现在我的脑海中,伴随着一句“俺老孙来也”的画外音,瞬间就驱散了我心中的负面情绪,让我充满正能量。
与此同时,《大闹天宫》还是我的艺术启蒙“老师”,它让年幼的我第一次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学的魅力,体会到中国传统艺术的风格,让我对“中国风”的光影、线条、色彩产生浓厚的兴趣。直至今日,我仍然对剪纸、山水画、风筝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艺术作品和手工艺品情有独钟,而我认为这种“执着”都源于我幼年时期对于《大闹天宫》的喜爱与迷恋。
致敬经典歌曲——《青花瓷》
“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炊烟袅袅升起,隔江千万里……”第一次听《青花瓷》的时候,我还只是一个小学生,不仅不能完全体会曲的韵味和词的意境,甚至都不知道“青花瓷”为何物。然而,从第一次听《青花瓷》到今天,十年的时间过去了,我的音乐播放设备几经更新换代,《青花瓷》这首歌却始终“盘踞”在我的歌单里,陪着我晨跑、等车、自习、入眠……
后来,随着网络的普及和唱跳综艺的盛行,我又有机会听到很多新歌,包括周杰伦自己也又创作了很多曲风的作品,然而,只有《青花瓷》像是融入到我生活中的一缕清风,一抹斜阳,一丝细雨,永远萦绕在我的心头,成为伴随我成长与成熟不可或缺的旋律。
致敬经典电影——《阿甘正传》
二○一四年九月五日,是《阿甘正传》上映二十周年的日子,也是我爸爸妈妈定情二十周年的日子。是的,没错,这部电影是 汤姆·汉克斯的经典之作,也是我父母的定情之作。为了配合“二老”的怀旧情怀,我勉为其难地跟他们两个人去看了这部电影的特映场。毫无悬念,当天同场观影的,都是我父母的同龄人,这不禁让我产生一种穿越时空的错觉,并且多次涌起趁电影开始之前赶紧逃离现场的念头。不过我很感谢自己,当时压制住了这种念头,让我没有错过到目前为止我看过的最为经典的一部电影。在网络时代,“段子手”层出不穷,“金句”也屡见不鲜,这些“金句”在被人们转发、点評、玩味之后,就迅速被遗忘了。而《阿甘正传》中的“金句”却历久弥新,始终激励着我前进、引导着我向上。当我失望的时候,我会想起“生命就像一盒巧克力,结果往往出人意料”;当我孤单的时候,我会想起“只要你需要,我就在这里”;当我自卑的时候,我会想起“你和别人没有任何的不同”;当我懈怠的时候,我会想起“阿甘,快跑,快跑……”
感谢我的父母,让我认识了阿甘,也感谢阿甘,让我认识了自己。《阿甘正传》,永远是我心中值得致敬的经典。
致敬经典书籍——《平凡的世界》
初读《平凡的世界》,我多次把它错叫成《遥远的世界》。一方面是因为这本书的作者路遥老师的名字中,有一个“遥”字;另一方面是因为我感觉这本书里的故事离我过于遥远——遥远的历史年代,遥远的社会背景,遥远的地域文化。我理解不了少安的拼搏,理解不了少平的自卑,也理解不了润叶的执拗。然而,随着知识视野的拓展和人生阅历的增长,我开始尝试拨开年代、地域、社会这些外在背景的“迷雾”,从“人性”共通的角度理解和感悟书中的内容,我开始敬佩少安、理解少平、欣赏润叶,也开始从他们的身上反思自己,希望像他们一样,在平凡的世界里,活出不平凡的自己。
通过阅读《平凡的世界》这本书,让我对学习、工作、生活、爱情都有了更深的感悟。这也是为什么,即使在高三这个分秒必争的人生关口,我也经常会翻开这本书,进行仔细研读与反复体悟——因为它让我了解学习的意义和生命的价值。
经典的魅力就在于它不随时间的流逝而褪色,也不随岁月的更替而消亡,无论何时你再次触碰,它都会给你不变的感动和全新的感悟。正因为这样,无论是普通人还是成功者,都毫不掩饰自己对经典的喜爱与狂热,纷纷向经典致敬。于是,我们看到了《十二怒汉》向黑泽明的《用心捧》致敬,《查理的巧克力工厂》向希区柯克的《惊魂记》致敬,《阿飞正传》向戈达尔的《法外之徒》致敬……作为一名普通的高中生,尽管我的致敬微不足道,但是却代表了我对经典的仰慕与崇敬。也希望越来越多的人关注经典、传承经典、向经典致敬。
(责任编辑 葛星星)
致敬经典动画片——《大闹天宫》
第一次看《大闹天宫》的时候,我只有五岁,是一个幼儿园大班的“小豆包”。当第一次观看这部比我父母年龄还要大的作品的时候,我就深深地被片中正义、果敢、洒脱的“齐天大圣”的形象所吸引。孙悟空,不仅是我幼年时期的英雄,也是影响我至今的精神偶像。每当面对一些约定俗成的“潜规则”,我想随波逐流的时候;每当学习中遭受较大的挫折和打击,我想退缩、放弃的时候;每当情绪低落、心绪难平,我想痛苦发泄的时候,孙悟空脚踩筋斗云、手握金箍棒、身穿虎皮裙,永远精神抖擞、斗志昂扬的形象就会出现在我的脑海中,伴随着一句“俺老孙来也”的画外音,瞬间就驱散了我心中的负面情绪,让我充满正能量。
与此同时,《大闹天宫》还是我的艺术启蒙“老师”,它让年幼的我第一次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学的魅力,体会到中国传统艺术的风格,让我对“中国风”的光影、线条、色彩产生浓厚的兴趣。直至今日,我仍然对剪纸、山水画、风筝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艺术作品和手工艺品情有独钟,而我认为这种“执着”都源于我幼年时期对于《大闹天宫》的喜爱与迷恋。
致敬经典歌曲——《青花瓷》
“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炊烟袅袅升起,隔江千万里……”第一次听《青花瓷》的时候,我还只是一个小学生,不仅不能完全体会曲的韵味和词的意境,甚至都不知道“青花瓷”为何物。然而,从第一次听《青花瓷》到今天,十年的时间过去了,我的音乐播放设备几经更新换代,《青花瓷》这首歌却始终“盘踞”在我的歌单里,陪着我晨跑、等车、自习、入眠……
后来,随着网络的普及和唱跳综艺的盛行,我又有机会听到很多新歌,包括周杰伦自己也又创作了很多曲风的作品,然而,只有《青花瓷》像是融入到我生活中的一缕清风,一抹斜阳,一丝细雨,永远萦绕在我的心头,成为伴随我成长与成熟不可或缺的旋律。
致敬经典电影——《阿甘正传》
二○一四年九月五日,是《阿甘正传》上映二十周年的日子,也是我爸爸妈妈定情二十周年的日子。是的,没错,这部电影是 汤姆·汉克斯的经典之作,也是我父母的定情之作。为了配合“二老”的怀旧情怀,我勉为其难地跟他们两个人去看了这部电影的特映场。毫无悬念,当天同场观影的,都是我父母的同龄人,这不禁让我产生一种穿越时空的错觉,并且多次涌起趁电影开始之前赶紧逃离现场的念头。不过我很感谢自己,当时压制住了这种念头,让我没有错过到目前为止我看过的最为经典的一部电影。在网络时代,“段子手”层出不穷,“金句”也屡见不鲜,这些“金句”在被人们转发、点評、玩味之后,就迅速被遗忘了。而《阿甘正传》中的“金句”却历久弥新,始终激励着我前进、引导着我向上。当我失望的时候,我会想起“生命就像一盒巧克力,结果往往出人意料”;当我孤单的时候,我会想起“只要你需要,我就在这里”;当我自卑的时候,我会想起“你和别人没有任何的不同”;当我懈怠的时候,我会想起“阿甘,快跑,快跑……”
感谢我的父母,让我认识了阿甘,也感谢阿甘,让我认识了自己。《阿甘正传》,永远是我心中值得致敬的经典。
致敬经典书籍——《平凡的世界》
初读《平凡的世界》,我多次把它错叫成《遥远的世界》。一方面是因为这本书的作者路遥老师的名字中,有一个“遥”字;另一方面是因为我感觉这本书里的故事离我过于遥远——遥远的历史年代,遥远的社会背景,遥远的地域文化。我理解不了少安的拼搏,理解不了少平的自卑,也理解不了润叶的执拗。然而,随着知识视野的拓展和人生阅历的增长,我开始尝试拨开年代、地域、社会这些外在背景的“迷雾”,从“人性”共通的角度理解和感悟书中的内容,我开始敬佩少安、理解少平、欣赏润叶,也开始从他们的身上反思自己,希望像他们一样,在平凡的世界里,活出不平凡的自己。
通过阅读《平凡的世界》这本书,让我对学习、工作、生活、爱情都有了更深的感悟。这也是为什么,即使在高三这个分秒必争的人生关口,我也经常会翻开这本书,进行仔细研读与反复体悟——因为它让我了解学习的意义和生命的价值。
经典的魅力就在于它不随时间的流逝而褪色,也不随岁月的更替而消亡,无论何时你再次触碰,它都会给你不变的感动和全新的感悟。正因为这样,无论是普通人还是成功者,都毫不掩饰自己对经典的喜爱与狂热,纷纷向经典致敬。于是,我们看到了《十二怒汉》向黑泽明的《用心捧》致敬,《查理的巧克力工厂》向希区柯克的《惊魂记》致敬,《阿飞正传》向戈达尔的《法外之徒》致敬……作为一名普通的高中生,尽管我的致敬微不足道,但是却代表了我对经典的仰慕与崇敬。也希望越来越多的人关注经典、传承经典、向经典致敬。
(责任编辑 葛星星)